青春之声向逆行者致敬(黄海别样逆行者)
青春之声向逆行者致敬(黄海别样逆行者)齐林,担任大数据学院多个班级的辅导员。她的家里有上初三的儿子,也要在家上网课,家里在老黄岛,上班路上就要一个多小时,接到学校封校的通知,她也曾犹豫,是在家陪孩子,还是回学校陪学生。“妈妈,你去学校吧,我会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儿子的一句话,她带着被褥来到了学生身边。妈妈,你去学校吧!在黄海,有一群别样的“逆行者”他们把家搬到了学校用爱和坚守守护着学生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自3月中旬开启线上教学
已半月有余
在黄海,有一群别样的“逆行者”
他们把家搬到了学校
用爱和坚守守护着学生
妈妈,你去学校吧!
齐林,担任大数据学院多个班级的辅导员。她的家里有上初三的儿子,也要在家上网课,家里在老黄岛,上班路上就要一个多小时,接到学校封校的通知,她也曾犹豫,是在家陪孩子,还是回学校陪学生。“妈妈,你去学校吧,我会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儿子的一句话,她带着被褥来到了学生身边。
本着“一生一疫一安排”的原则,组织在校学生全民核酸检测,督促学生在宿舍、教室、图书馆上课,填写重点地区学生返校学生信息统计表、14天体温检测表,找学生进行知心谈话,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了解毕业生考研情况、就业情况……早晨看着校园内第一缕阳光,晚上熄灭教学楼最后一间办公室的灯光。
作为母亲,虽然不能陪在自己孩子身边,但身边这三百多名学生,就是三百多个家庭,他们在学校的安全,更是牵动着家长们的心,当在家长群里发出一条条消息:“我校已完成第一次全民核酸检测,全部是阴性”、“我校已完成第二次全民核酸检测,全部是阴性”……,当家长一句句“谢谢老师对学生的照顾和关心,老师辛苦了,青岛加油,山东加油”、“看到这次疫情学校管理的这么好,我们做父母的就放心了!,全体师生一切安好,青岛加油”……齐老师说:“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和认可。”
用专业特长为师生筑起“安全屏障”
张茂文,护理与健康学院教师。入校封闭工作至今。为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他主动参与到在校师生、老师家属及从业人员每日一检的核酸采集工作,主要负责志愿者选拔培训和核酸检测现场突发事件处理,确保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核酸检测工作,尽量减少因每日一检对师生工作生活造成的影响。
张茂文老师说:“作为一名党员,我愿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作为一名护理专业老师,我愿用专业特长为全校师生筑起安全屏障。我坚信,只要我们心手相牵,并肩战疫,必将一起跨过这场‘倒春寒’。”
陪伴学生就是最好的教育
智能制造学院辅导员程晓飞老师,在学校负责多个班级工作。接到学校因疫情防控需要执行“不进不出”封闭通知的时候,为了保证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她毅然决然决定收拾行装带着孩子一起进校,并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她表示:“其实不算什么,每个人遇到这种事情都会有牺牲,就算带着孩子在学校度过一段大学时光吧”。
刚住校的工作时常紧张,分不清楚上下班时间,甚至忙到深夜顾不上孩子,有一天开完工作会议已经是十点半了,孩子还在办公室等着,说“妈妈,我以为咱们今晚要住在教学楼了”。不知不觉已经住校两个多周了,但是辅导员就是需要时刻和学生在一起,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我深深知道,疫情面前,学生们更孤单,更迷茫,他们的家长更牵挂他们的健康和安全。学校需要我,学生需要我,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认为在特殊时期,对学生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他把“家”搬进了办公室
新学期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宁静的校园。在封校期间,为更好地开展工作,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兆忠老师,将“家”搬进了虎山知韵楼办公室,用桌子拼了张简易的床,在最困难的时期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第一线。
他以身为范,脚踏实地搞管理,督促每天的一日三检、病假追踪、通风消毒记录、特殊学生台账等变成了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有时甚至工作到凌晨一两点。
他责任在肩,组织每天进行的20%的核酸抽测,筛选学生信息,上报数据,组织学生检测等工作,他亲自指挥,不出差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对家庭的思念,更是化作他工作的动力,家庭的支持让他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孙兆忠常务副院长表示:“作为一名党员,作为艺术学院的党总支书记,越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越要冲锋在前。”他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和磨刀石,迎难而上,主动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誓言、彰显本色!
让家长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
鞠小花老师是学前教育学院的一名辅导员,自学校封闭管理那天开始,她就毅然搬进了学校,陪伴在学生们身边。除了组织好日常核酸检测等工作,她还非常注意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的引领,监测学生心理方面的一些情绪波动,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鞠小花老师说:“最重要的是保障每一个同学,每一个人得到最大的安全,让家长们能够非常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的学校。”
在校封闭期间,鞠小花老师经常工作到深夜,她说:“我最想见的人就是我的父母,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去看他们了。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很快就会过去,团聚的那天不会太远。”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后勤保障部刘翠英老师在封校期间负责食堂就餐保障和食堂疫情防控工作。当接到校园暂时要封闭管理的通知时,她的内心也非常纠结,纠结的不是怕苦怕累,而是牵挂家中即将中考又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儿子。她想到校园封闭期间餐饮和生活保障任务之重,最终毅然选择了返校。刘翠英老师说:“不能辜负黄海20年的培养,也不能不顾在校2万多名孩子。要让牵挂孩子的母亲们能够放心、安心。”
封闭期间的前几天,由于没有经验可循,在摸索中前行,落实各场所、人员的防疫要求,规范供货车辆管理,安排从业人员住宿、每日核酸检测、急症外出审批,食堂就餐保障与食品安全,各类材料的整理上报等等,刘翠英老师和同事们几乎每天都接近凌晨一点睡觉、早上五点起床,每天只能休息几个小时,有时饭都顾不上吃。但困难总是暂时的,一切都慢慢变得有序。刘翠英老师说:“疫情虽未散去,但是一切向好。看着学生在春暖花开的校园里愉悦的学习生活,想着孩子在家里也变得成长了很多。我觉得一切都会好的。”
黄海像这样的别样“逆行者”还有很多
他们舍小家、顾大局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工作者的初心
践行着迎难而上的黄海精神
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