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图解(议论文常用的结构模式)
高考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图解(议论文常用的结构模式)一等文:“结构严谨” 二等文:“结构完整”二.高考作文考试说明要求重难点:掌握方法,规范写作一.导入课题:一篇议论文除了要有集中而鲜明的、统领全文而又贯穿始终的中心论点和典型确凿、充分有力的论据之外,还要注意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和所被证明的观点之间要有严密可推的因果关系。
议论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横向式(教案)
教学目的:1、 认识并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横向式
2、规范议论文写作
3、运用横向式的结构模式学会写一篇标准的议论文
重难点:掌握方法,规范写作
一.导入课题:
一篇议论文除了要有集中而鲜明的、统领全文而又贯穿始终的中心论点和典型确凿、充分有力的论据之外,还要注意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和所被证明的观点之间要有严密可推的因果关系。
二.高考作文考试说明要求
一等文:“结构严谨” 二等文:“结构完整”
三、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引论(提出问题):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80字左右)
本论(分析问题):分析中心论点或论题
结论(解决问题):总结全文,强化中心论点。(80字左右)
四、【范文引路】阅读下面这篇范文 ,这篇议论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范文】用未来成就理想
未来,一个梦想开花的遥远世界;未来,一个无限可能的神秘地方;未来,一种召唤我们的无穷魅力。社会在发展,历史在演进,未来,永远值得人们去思考,去探索。让我们用未来成就理想。
心怀大志的人梦想未来。敢于梦想未来的人,他绚丽多彩人生就是人类理想最美的模样。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在橘子洲头,酣畅淋漓地抒写辉煌的蓝图——“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梦想未来有一天无产者翻身做主、扬眉吐气地迎接共产主义的曙光。中学毕业的马克思在自己毕业论文中郑重地写下他梦想中的未来——“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火红的青春在追梦中描画着锦绣的未来,不仅仅是“我”的未来,更是人民、民族、祖国、乃至全人类的壮丽的未来,追梦之路必将“漫漫其修远兮”,但是无悔的他们始终坚信:未来的梦,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脚踏实地的人开拓未来。勇于开拓未来的人,他铿锵有力的脚步,正步步靠近理想。开拓者的头脑永远清醒的是:未来,不是大庭广众前口若悬河地夸夸其谈;不是纸醉金迷中的游戏人生,也不是风平浪静里的轻歌曼舞。他们深深地知道:未来,是工程师笔下越来越清晰的设计图纸;未来是企业家正在关注着的产品销售市场的不断拓展;未来是绿茵场里奔跑不息的矫健的身影……在开拓者翻动的日历中,未来不再渺茫,他们乘着希望的一路浩歌。
善于探索的人创造未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未来在创造者的心中越来越现实,从司马迁横遭宫刑而矢志撰写《史记》,到中国倡导市场经济第一任的顾准“用鲜血作墨水”而记下的《顾准文集》;从华罗庚“初生牛犊不怕虎”,向苏家驹挑战,到陈景润摘取哥德巴赫这颗数学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从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到北大王选开创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无论是政治历史还是科学技术,抛弃了探索,抛弃了创造,也就扼杀了未来。高尔基说:“生活的意义在于创造”,我要说:“未来的魅力更在于创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也许这就是未来的魅力所在吧!
对于未来的思考,人类从未停歇,心怀大志的人敢于梦想未来,脚踏实地的人勇于开拓未来,善于探索的人,创造未来。因为那是理想所在。规划未来就是成就理想,难道不是吗?
★ 理顺上文结构
提出问题(总)——用未来成就理想
分论点1.心怀大志的人梦想未来。(革命领袖)
分析问题 分论点2. 脚踏实地的人开拓未来。(成功人士)
分论点3. 善于探索的人创造未来。(中外名人)
解决问题(总)——规划未来就是成就理想
五.常见的议论文论证结构
总(引论)—分(本论)—总(结论)
(一)、横列式分层论述结构 本论部分的几个分论点,呈并列关系布局。
例文一 “?”的联想
“?”像那科学天空的北斗七星,“?”像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更像是人生道路上的方向盘。“?”引导着千千万万的人为追求真理而奋斗不息,为获得答案而冥思苦想。
“?”能引发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从而推动科学的进步。身为天主教神职人员的哥白尼对地心说大胆地提出了怀疑,终于成为日心地动学说的创始人,沉重地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统治地位。牛顿由苹果落地而提出疑问,终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更是传为科学史上一段佳话。爱因斯坦在介绍他成功的经验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正是这样大胆质疑,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为什么的精神才使科学有了今天这样的长足发展。
“?”能启发人们对社会、对世界的思考。《苏菲的世界》这本书里,一个小女孩面对“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的问题开始了对生命对世界的哲理思考。托马斯·莫尔面对羊吃人的社会现象,思量着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形态,从而为我们描绘了《乌托邦》。马克思更是无数次地问自己:“资本主义制度怎样才能灭亡?”通过对大量工人运动经验的总结,他终于使“一个幽灵在欧洲上空盘旋”。正是一个又一个问号盘旋在哲学家的心中,使人类智慧的花园里百花竞放,争奇斗妍。
“?”引发着人们对人生的无尽思索。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天问》,到称霸中原成为一代豪雄的曹操的名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从东坡居士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到毛泽东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到张海迪的《生命的追问》,古今中外的人们通过小小的“?”表达了无限的意念、无穷的思绪。
“?”的确是一个神奇的符号,无比智慧的人类发明了它,它又促进了人类智慧的增长。对于“?”的无穷魅力,您是不是也该多问几个问号呢?
分析《 “?”的联想》结构思路
引论——“?”能引发人们无穷无尽的联想。
本论 1.“?”引导着千千万万的人为追求真理而奋斗不息,为获得答 案而冥思苦想。
2. “?”能启发人们对社会、对世界的思考。
(并列) 3 “?”引发着人们对人生的无尽思索。
结论—— “?”的确是一个神奇的符号,无比智慧的人类发明了它,它又促进了人类智慧的增长。
如何分解中心论点
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并列式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而服务。
横向分解中心论点的方法
一、概念分析法(“是什么”) 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概念分析法示例:
中心论点——生活中需要“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
1.这山望着那山高 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分论点 2.这山望着那山高 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并列)3.这山望着那山高 是一种走向更高的精神。
4.这山望着那山高 是一种自我负责的精神.。
结论——让我们一起拥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 努力奋斗 向更好的人生迈进。
二、意义分析法(“为什么”) 主要是从原因这个角度来设立分论点,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该这样做。
意义分析法示例:
中心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1.①贫困可以修养人的身心。
分论点 2.贫困可以磨炼人的意志。
(并列)3.贫困可以激发人的斗志。
结论——让我们正确的看待贫困,在贫困中磨炼,最后改变贫困。
三、条件分析法(“怎么办”)这里的中心论点指的是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此种类型主要从“怎么办”的角度来设立分论点。
条件分析法示例
中心论点——做好人生的加减法。
1.①做好人生的加减,要携一颗淡然之心;
分论点 2.做好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
(并列)3.做好人生的加减,要具一种坚守之志。
结论——在人生的征途上,我们要做好人生的加减法。
(二)、编写横列式分论点四注意
扣得准——扣准论题 选好角度
分得开——平行展开 互不交叉
排得顺——排序合理 符合逻辑
有文采——斟酌词句 修辞恰当
六、课堂小结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提出论题
横向结构 分析论题( 并列)
解决论题
概念分析法——“是什么”
提炼方法 原因分析法——“为什么”
条件分析法——“怎么办”
四个注意 扣得准 分得开
排得顺 有文采
七、作文训练 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结构全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是人生意识日益觉醒、情感世界丰富多彩的岁月,是以挑战者姿态迎接一切的年龄,是每个人开始理性地追问生命里程的季节。青春更是一个特殊的生命驿站,成长的欢乐与烦恼,人生的感悟与梦想,在这里汇成了一支独特的青春旋律。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应该在感受生命的多彩、编织人生的梦想中,唱响自己的青春之歌,实现精神的发育与生命的丰盈。
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
声明:此内容是从网络搜集,并且免费分享,如涉及侵权可以联系我,我会删除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