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高一化学重点实验知识(高中课程复习专题)

高一化学重点实验知识(高中课程复习专题)(7) 加热试管中的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6)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3)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5)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高一化学重点实验知识(高中课程复习专题)(1)

高中课程复习专题——化学实验

1 中学化学的主要化学实验现象80例

(1)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6)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7) 加热试管中的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8) 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 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测温物质温度计位置原因应用实例反应物的温度插入混合物中间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定反应物的准确温度。①测定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备乙烯蒸汽的温度插到分馏头支管处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汽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侧蒸汽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水浴温度插入水浴中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要利用水浴加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②苯的硝化反应

9 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

实验棉花的位置棉花的作用
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气体的导管前防止反应物粉末被气体带着进入导管
实验室制取乙炔收集气体的导管前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
实验室制取氨气集气瓶口防止氨气与密度相仿的空气对流,缩短收集氨气的时间

10 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和放置方法

⑴ 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气体发生器内的部分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者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制得气体的排出。

⑵ 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必须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有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气体。

⑶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虽然导管伸入集气瓶或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只伸到口部操作方便而且有利于仪器的选择。

⑷ 进行气体与溶液的反应实验时:导管应伸到盛溶液的容器的中下部,这样有利于二者的充分接触,充分反应。

⑸ 点燃H2、CH4气体并验证有水生成时:要用大而冷的烧杯,而且导管以伸入烧杯的1/3为宜,若导管伸入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会被很快气化,观察不到水滴的生成。

⑹ 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该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央。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⑺ 用加热法制得的物质的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必须与试管中的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⑻ 若需将HCl、NH3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缘稍许没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倒吸入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⑼ 洗气瓶中供进气的导管务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于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供出气的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于排气。

⑽ 制取H2、CO2、H2S、C2H2等气体,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最好使用分液漏斗。

⑾ 制Cl2、HCl、C2H4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但由于这些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必须置于反应液之上,因而都选用分液漏斗。

11 有机化学实验的“八大注意”

11-1 注意加热的方式: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加热方式也不同

⑴ 酒精灯加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以用酒精灯加热。用到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有: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蒸馏石油实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⑵ 酒精喷灯加热: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较高温度的有机实验可以采用酒精喷灯加热。用到酒精喷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有:煤的干馏实验。

⑶ 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要用到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所有的银镜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60℃),酚醛树脂的制取实验(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70~80℃),糖类的水解实验(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热水浴)。

⑷ 温度的测量方法:上面已经总结过,不再赘述。

11-2 注意催化剂的使用

⑴ 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

ⅰ 浓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乙烯的制取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

ⅱ 稀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实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也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

⑵ 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溴苯的制取实验。

⑶ 氧化铝做催化剂的实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11-3 注意反应物的量

有机实验要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且副反应增多,影响乙烯的产率。

11-4 注意冷却

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或有毒的有害物质,所以必须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冷却。冷却的目的是减少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挥发,既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又减少了这些挥发物对人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⑴ 需要用冷凝水冷却的实验:蒸馏水的制取实验,石油的蒸馏实验;

⑵ 用空气冷却的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酚醛树脂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溴苯的制取实验。

11-5 注意除杂

有机物的实验往往副反应较多,导致产物中的杂质也多,为了保证产物的纯净,必须注意对产物进行净化。如乙烯的制取实验中乙烯中常含有CO2、SO2等杂质气体,可将制得的产物通入到浓碱液中除去酸性杂质。

11-6 注意搅拌

有机实验中往往会出现生成物或反应过程出现粘稠的情况,为了保证加热的均匀和反应物间的均匀接触,往往需要搅拌。如乙烯制备实验中醇和酸的混合液的配置。

11-7 注意使用沸石

有机实验往往是需要加热的,甚至是强热,所以要注意防止反应物液体的暴沸。需要加入沸石的有机实验有:乙烯的制取实验,石油的蒸馏实验。

11-8 注意尾气的处理

有机实验中往往挥发或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必须对这些有害的气体尾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甲烷、乙烯、乙炔的制取实验中可将可燃性尾气燃烧掉,溴苯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可用冷凝的方式使挥发物回流。

12 常见的除杂和分离提纯的方法

⑴ 结晶与重结晶法:利用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大小把混合物分离。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利用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用结晶和重结晶的方法把溶解后KNO3结晶析出。

⑵ 蒸馏冷却法:利用混合物中的物质在沸点上差值较大的方法。如:乙醇和水,用蒸馏的方法把乙醇蒸出再加CaO吸收带出的少量水。

⑶ 沉淀过滤法:分离易溶物和难溶物的方法。如: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

⑷ 升华冷凝法:分离易升华的物质的方法。如:SiO2和I2的分离。

⑸ 萃取分液法:利用两种物质分别在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的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如提取碘水中的I2,可用CCl4萃取水中的I2后用分液漏斗分液即可。

⑹ 溶解过滤法:利用混合物中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与否进行分离的方法。如:铁粉和铝粉的分离,可将混合物投入NaOH溶液中,充分溶解后过滤,烘干后即得铁;滤液再加入酸,使NaAlO2转化为Al(OH)3,灼烧后即可得铝。

⑺ 杂质转化法: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所需的物质的方法。如: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可通过灼热的CuO,使CO转化为CO2。

⑻ 洗气吸收法: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的方法。如:除去H2中含有的少量的蒸馏水,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即可。

⑼ 半透膜渗析法:利用小离子可穿过半透膜而胶体微粒无法穿过半透膜的性质除去胶体中的无机离子的方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⑽ 色谱法:利用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在各种性质的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不同进行分离。如:分离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的混合物。

13 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

⑴ NH3、HCl、HBr、HI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与水做喷泉实验;

⑵ CO2、Cl2、SO2等酸性气体可与NaOH溶液做喷泉实验;

⑶ C2H2、C2H4等常温下可与溴水发生迅速的加成反应的有机不饱和物的气体。

14 能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14- 1 能使溴水或褪色的有机物

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稀醛、油酸、油酸盐、油酸酯、油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石油等;

⑷ 苯酚及其同系物;

⑸ 含醛基的化合物;

⑹ 含有不饱和键的聚合物: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14-2 能使溴水褪色或褪色的无机物

⑴ -2价的硫元素:H2S及其硫化物;

⑵ 4价的硫元素:SO2、H2SO3以及亚硫酸盐;

⑶ 2价的铁元素:亚铁盐使溴水变色;

⑷ 能与溴化合的活泼金属单质:Zn、Mg等;

⑸ -1价的碘元素:氢碘酸以及碘化物,使溴水变色(颜色加深);

⑹ 强碱溶液:NaOH溶液等;

⑺ 能与溴水中的HBr或HBrO反应,促进溴的分解的物质:AgNO3等。

15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15-1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

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⑵ 苯的同系物:甲苯、乙苯、二甲苯等;

⑶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卤代烃、油酸、油酸盐、油酸酯等;

⑷ 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等;

⑸ 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解石油等;

⑹ 煤产品:煤焦油;

⑺含有不饱和键的聚合物: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15-2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无机物

⑴ -2价的硫元素:-2价的硫元素:H2S及其硫化物;

⑵ 4价的硫元素:SO2、H2SO3以及亚硫酸盐;

⑶ 双氧水以及过氧化物:H2O2等,其中的氧元素为-1价。

16 有关“五同”的区别

所谓“五同”是指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量物

名称概念微粒种类实例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同一元素的原子氢:H、D、T铀:U-235、U-236、U-238
同素异形体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结构和性质不同的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石墨与C60,白磷与红磷,O2与O3
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分子组成而结构不同的一系列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的种类通常有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顺反异构。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结构的化合物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醛类和相同碳数的酮类,顺铂和反铂。
同系物结构相似贩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一系列化合物。结构相似的化合物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
同量物分子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或微粒。不同物质H2SO4与H3PO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