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学校校长李丽超(新源学校硬汉岳聪的跨界故事)
新源学校校长李丽超(新源学校硬汉岳聪的跨界故事)但是在岳聪心里,管教务就像指挥打仗一样,战场现状都不清楚,怎样打赢这场仗?为了知己知彼,他决定还是要去第一线。一个小学数学、英语教师去上初中上数学课?这种情况今天看起来不可能,其实11年前也一样。在岳聪的回忆中,自己中师毕业后就再也没有接触过初中数学了,工作以来更是忘得一干二净,更别说去教别人,他当时就打趣自己:“遭瓜起咯。”来到新源学校之前,他是一名小学数学和英语教师。后来,凭借出色的教学能力,担起了新源学校教务处主任一职。身在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教学的主任居然是一个小学教师,会不会缺乏一定的影响力和说服力?没有升职后的喜悦,岳聪心里更多的是担心。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按兵不动,继续“带小学的班,管初中的事”;二是接受挑战去初中带班。
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到初中数学课堂闯天涯,竟然以优异的教学成绩和出彩的课堂风格连连获选区优秀学科老师。岳聪至今都不敢相信,自己当年的一次“跨界”,竟然成了同行里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
直到今年,他被评为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接受小编采访时,才渐渐明白,这段“传奇”带给自己的,绝不仅仅只是成绩和数字,更是鞭笞自己前行的力量和胆魄。
岳聪,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骨干教师、高新区优秀学科教师、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优秀教练员、高新区左强名师工作室优秀成员、成都市九义专委会教学管理专家,他的教学成绩屡攀新高,中考成绩一直居全区前列,还为学校培养了大批年轻骨干教师。
管教务,就像指挥打仗,搞清战场,你才有指挥权。2008年,新源学校拔地而起,第一批开拓者40余人来到了新源,岳聪就是其中一位。
来到新源学校之前,他是一名小学数学和英语教师。后来,凭借出色的教学能力,担起了新源学校教务处主任一职。
身在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教学的主任居然是一个小学教师,会不会缺乏一定的影响力和说服力?没有升职后的喜悦,岳聪心里更多的是担心。
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按兵不动,继续“带小学的班,管初中的事”;二是接受挑战去初中带班。
一个小学数学、英语教师去上初中上数学课?这种情况今天看起来不可能,其实11年前也一样。在岳聪的回忆中,自己中师毕业后就再也没有接触过初中数学了,工作以来更是忘得一干二净,更别说去教别人,他当时就打趣自己:“遭瓜起咯。”
但是在岳聪心里,管教务就像指挥打仗一样,战场现状都不清楚,怎样打赢这场仗?为了知己知彼,他决定还是要去第一线。
突破自己,打开另一扇窗,给三尺讲台另一种可能。但是,去了能不能教好?陌生的教学环境能不能适应?前路漆黑,深浅不知。
那些天,岳聪一直在纠结,在斗争。思量再三后,他作出了一个足以改变自己职业生涯的决定,那就是“重学数学,让一切从头再来,不要被人看扁了。”
岳聪到初中带的那个班,学生成绩一般,听说学校教务主任来了,全班振奋。但这些学生并不知道,这个他们引以为傲的数学老师,其实心里也很忐忑。
为了让自己更专业,更快适应初中教学,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拼命地学,不断地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初中数学都吃透。每天傍晚六点半,他把手上的行政工作做完就坐在办公室挑灯夜战,看师父备好的课再自己备课。备完课再埋头做题、学习,每天3个小时的晚课。
那段时间,他一边管理教务,一边利用课余时间重学数学,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一年365天,风雨无阻。
在岳聪眼里,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出彩。“没有干不好的事!只要你有韧劲地干、踏实地学。”一向追求完美的他,也从来没有想过只是去初中“做样子”。所以,他眼里的备课也不是“循规蹈矩”,是真正的挖空心思。
全班43人,33位同学上重点。“跨界”的聪哥,一炮而红。数学课堂最忌一板一眼,枯燥说理。岳聪说,照本宣科,不如自习;教得太细,印不进学生脑里。很快,语速凌厉,思维清晰,动作丰富以及极富感染力的他让学生眼里有了光。
他的课堂,有深入浅出的例子,有高低起伏的难度,每个人都能体会突破一个个难题突破后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他把课堂教学比作喂孩子,为了娃娃身体好,一直给他吃很精细的东西,每个环节都把控地很好,把所有东西设计好,其实不利于娃娃的成长。“这就像教学工作一样,讲得太多、太细,听起来太舒服了,不行,这触动不了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培养。他知道哪儿有个障碍点,你把每个桥都搭好了,困难过得太舒服了。就要让他走一下弯路,才会记得更牢、学地更多。”
在他看来,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绝不仅仅只是教孩子把题做对。适当的让学生“走弯路,设障碍”,把数学课堂变成一场极富征服感的攀登,更奇妙。
无畏的力量是可怕的,就像岳聪对数学教学。三年后,他的第一届学生迎来“中考”。可喜的是,他带的班级总人数43人,就有33位同学考上了重点高中,而他的数学学科,不仅没有拖学生们的后腿,还很奇妙地考出了好成绩。
岳聪,这位敢于“跨界”的教学硬汉,终于再次走红。
让教育更出彩,让科创更魅力。再跑20年,把新源“半边天”彻底点燃。2016年,岳聪担任新源学校副校长,分管学校教学、科研和科技信息工作。升职后的他有欣喜,但更多的是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深知,教学是一个学校长足发展的根基,而教师是教学工作需要把好的第一大关。要教好学生,首先需要一批优秀的老师。基于此,新源学校在教师培养上下了很大功夫。引进专家、搭建平台,请进来,走出去。不断扩大的交流平台激励着每位新源人,新源的青年教师队伍飞速成长。
如今,新源学校12人获评名师工作室优秀成员,在各级教学比赛获奖达50余人次,各级各类课堂教学展示达100余节次。28名研究生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建立了在研学校小课题17个,区级课题5个,市级课题2个的课题研究体系,2018年学校被市教科院评为优秀科研单位。
另外,学校在信息技术上尝试创新,不断收获。如今的新源学校,是成都市科技示范校,信息技术在成都市200所学校中排前五名。学校VEX机器人、飞碟杯备受称赞;学校的创意闯关还代表中国参加了世界性比赛;2018年,高新区科创教育答辩中,新源学校还是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获得全区“科技教育十佳”称号的学校。
岳聪赴德格县送教(前排左起第四位)
从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到如今的新源副校长,岳聪总是一步一个脚印往上爬。十年激情与拼搏,是什么支撑自己一路前行?岳聪直言,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如今他,又多了一份荣誉——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
在向阳花校园奋力前行,他,又多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