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儿童手表那么贵(是不是家长们的智商税)
为什么儿童手表那么贵(是不是家长们的智商税)儿童智能手表的王者是小天才,2015年6月,小天才发布了第一款儿童手表,虽然比友商阿巴町晚了一年,但迅速后来居上,成为行业第一。到现在,“哪里不会点哪里,so easy”还是经久不衰的梗,现在小朋友向家长们讨要儿童智能手表的样子,和十几年前的你眼馋点读机的时候还挺像。每一代孩子都“逃”不开段永平在电子产品中,儿童智能手表显然是特殊的:消费者是家长,使用者是孩子,消费者和使用者的功能诉求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过,儿童智能手表并不是第一个这样特殊的电子产品。
作为第一个由中国企业设计、生产、制造并走向世界的电子消费品,儿童智能手表出现才不过6年,就几乎已经成了学生们上学的标配硬件。
并且,随着产品不断发展迭代,儿童智能手表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甚至已经到了脱离家长们“管控”的程度。
2019年,一名虎扑用户发帖。
更“可怕”的是,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意识到,有一条关于儿童智能手表鄙视链正在孩子中形成,并隐隐有控制他们的趋势。
每一代孩子都“逃”不开段永平
在电子产品中,儿童智能手表显然是特殊的:消费者是家长,使用者是孩子,消费者和使用者的功能诉求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不过,儿童智能手表并不是第一个这样特殊的电子产品。
到现在,“哪里不会点哪里,so easy”还是经久不衰的梗,现在小朋友向家长们讨要儿童智能手表的样子,和十几年前的你眼馋点读机的时候还挺像。
儿童智能手表的王者是小天才,2015年6月,小天才发布了第一款儿童手表,虽然比友商阿巴町晚了一年,但迅速后来居上,成为行业第一。
根据IDC发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出货量为2167万只(同期成人智能手表出货量为654万),其中,小天才儿童手表就占了524万只,排名第一。
同时期,中国大约有0-14岁儿童2.4亿人,粗略换算可得,平均每11个孩子里就有1人拥有儿童手表,而每4个拥有电话手表的孩子里,就有一个是小天才的用户。
凭着儿童手表,步步高在国产可穿戴设备厂商里也能常居前列。
小天才的运营主体是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由东莞步步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00%,东莞步步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持有该公司63.61%的股份——绕回来了,你小时候向爸妈要步步高点读机,现在你的孩子找你要步步高的儿童手表,全家三代都为段永平贡献了不少。
在小天才旗舰店里,销量最高的Q1儿童手表价格为498元,最新款式的Z6普通款售价为1598元,月销4628件;带双摄的更贵,1838元,月销也有2093件。
讲真,这个价格着实有点吓人。
“一张封闭交友社区的入场券”
选择小天才的原因,显然不是因为家长因为小时候的点读机对品牌产生了感情。
小天才能成为儿童手表的代名词,和步步高的基因有很大关系。
步步高虽然不是第一家做儿童智能手表的公司,但它从1990年就开始做电子产品,在行业里经验丰富。在小天才儿童手表推出时,它的竞争对手不是华为、360等大企业的一个小部门,就是像阿巴町这样的初创公司,无论从组织体系还是经营能力来看,都有碾压式的优势。
之前鲜姐在写OPPO手机的文章里聊到过,1999年,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做出了拆分业务让大家各自独立发展的决定,他成立了三家三家独立的公司,其中和段永平一起从小霸王离开的高管黄一禾执掌教育电子业务,主打点读机和学习机;陈明永执掌视听业务,侧重VCD、DVD和MP3;沈炜执掌通信业务,主攻无绳电话和步步高手机。
重点是,这三家公司可以共用步步高的名号和销售渠道。
2011年,小天才品牌推出,步步高的渠道优势让其在同领域内罕有对手,在推出儿童手表后也是如此。
小天才从段永平那里继承的,除了令人眼馋的渠道优势,还有大胆的营销思维。
段永平在小霸王时期就敢斥巨资邀请成龙代言,创立步步高后,1999年和2000年连续两次争得央视广告的“标王”,花重金拿下新闻联播后天气预报前的黄金广告时间。铺天盖地的广告策略一脉传承于拆分后的段氏门徒们。
央视招标会上的段永平
小天才电话手表一经推出,就自带巨大的广告流量。代言找的是亲子综艺爆火的田亮闺女森碟,广告语是“不管你在哪里 一个电话马上就能找到你”,插播在各种儿童节目里,甚至还有更具暗示意味的广告语疯狂冲击着孩子。
小天才开学季广告片
谁能想到呢,对小朋友们的消费主义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小天才真正建立“护城河”,要从2016年开始。
阿巴町的董事长刘庆龙将具有行业转折意味的2016比作手机行业的“诺基亚变苹果”。
2016年之前,绝大部分儿童手表是2G制式,类似于功能机;那之后,由于4G网络的普及,儿童手表也进入了“智能机”时代。
但和手机有着本质不同的是,不同品牌的儿童手表有着独立的操作系统,绝不互通——由此,“小圈子”形成,市占率最高的小天才拥有者们可以通过“碰一碰”和同学互加好友,和其它品牌儿童手表使用者们之间建立起了一道隐形的围墙。
小朋友们的社交需求逐渐被更多人看到。
即使家长们是买单的消费者,但他们很难不顾及孩子的诉求,原因很简单:同学们都用小天才,我不用就没法加他们的好友,就没人和我一起玩。
孩子们不懂什么是智商税,不懂什么是性价比,不懂什么是鄙视链,但他们具有天然的欲望。希望人有我也有,希望能融入大部分同学的圈子。
知乎“如何评价小天才电话手表?”的问题里的高赞回答里有这么一句话,“小天才卖的根本不是手表!小天才卖的是:一张封闭交友社区的入场券!一个大型小学生ARMMORPG网游的买断资格!”
截图自知乎问题“如何评价小天才电话手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儿童通话手表升级成儿童智能手表,越来越多父母不喜欢但深受孩子们青睐的功能被开发出来。
不过,也有很多大人看上了儿童手表的功能,也算是商家的意外之喜了。
“定位到哪栋的哪一层”就很灵性
“跑题”的儿童手表们
开头说了,儿童手表是特殊的,消费者是家长,使用者是孩子,消费者和使用者的功能诉求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猎豹用户研究中心在一次调研中访谈了117位家长,总结出了家长们对儿童手表们的核心诉求:定位、通话、待机时间、SOS、AI问答、无打扰监听。
总结下来就是安全、通讯、教育,这些都是儿童表示创造之初最基础也最核心的功能。
图片来源:小豹用户研究中心
可以认为,对于家长来说,儿童手表维持一个功能机的状态就足够了,整体诉求是:不希望有太多功能,更不喜欢孩子依赖。
然而对于使用者们来说,“花里胡哨”的娱乐功能当然越多越好。这是天性使然,而商家最擅长把握这些。
现在的儿童智能手表,越来越像学习和娱乐两个领域深入。越来越多的APP被植入系统,腾讯也出了QQ定制版电话手表;50%的小朋友选择视频通话,双摄总有一天会成为刚需;社交需求被发掘出来后,很多孩子不再会满足于只能向家长报平安的基本功能。
腾讯推出的儿童手表,直接绑定QQ
父母通常是拗不过孩子的,即使觉得儿童手表不值这个价钱也没用;再者,很多家长也有着“越贵的产品越能保障孩子安全”的心理。在儿童手表市场中,600-999元价格段的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更高。
儿童手表是新的市场机遇下的新产品,在发展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过度娱乐化、价格高昂、社交封闭等。
所有关于儿童手表的讨论都有一个隐性的前提:孩子们的家庭是支付得起儿童手表的费用的。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截至今年三月,中国网民人数超过9亿,其中七成,也就是6.5亿人月收入在五千元以下。
这就说明,很多孩子,直接被关在了儿童手表构建的屏障之外——以前构建屏障的可能是学习机和手机,未来可能是儿童机器人。
电子产品总在构建新的需求,用“是否拥有某件电子产品”衡量孩子们所谓的起跑线也并不理智——该指责谁呢?还不理解人性和欲望的小孩子,想要为孩子准备最好条件的家长,还是无罪的技术和本就为逐利而生的资本?
“满院的蔷薇开得正好,红红白白,颤颤巍巍,一蓬一蓬的,热闹得不分贵贱好丑。和蔷薇一起长大的孩子,却从此有了高低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