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做数学教育的好处(是什么让我坚持做数学教育)
大学生做数学教育的好处(是什么让我坚持做数学教育)2020年5月,云南省文山州的一所县一中辗转联系到组合教育。学校教学副校长述说了这样的现实问题:时至今日,组合教育已经形成了以《全归纳》(基础版)、《全归纳》(提高版)和《高中数学真经》三个难度梯度的全套复习资料,给近百万考生带来帮助。其实,这份感情一直都在。2010年,我和张永辉老师初次相遇。交谈之后,很快就发现两个人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彼此对数学教育都有着浓厚的感情;都愿意在教研上下功夫;都愿意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悟与别人分享;都愿意帮助更多人热爱数学、学好数学。这次交流点燃了我们胸中的火焰。次年,我们把历时一年编写的图书交给清华大学出版社,于是有了《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这套经典之作。
2021年的高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高考之后,我们计划制作这本《2021年高考数学真题的秘密》,作为备战2022年高考的辅助资料,送给我们的学生用户。
试题和解析整理完毕后,我总觉得似乎少了一点内容,并且缺少的这点似乎更加重要。
少了什么?几经辗转思寻,我终于找到了。
少的内容,是一份与学生在情感上、心灵上的交流,是一份源自内心的,对数学教学和学生成长最原始、最真挚的爱。
其实,这份感情一直都在。
2010年,我和张永辉老师初次相遇。交谈之后,很快就发现两个人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彼此对数学教育都有着浓厚的感情;都愿意在教研上下功夫;都愿意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悟与别人分享;都愿意帮助更多人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这次交流点燃了我们胸中的火焰。次年,我们把历时一年编写的图书交给清华大学出版社,于是有了《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这套经典之作。
时至今日,组合教育已经形成了以《全归纳》(基础版)、《全归纳》(提高版)和《高中数学真经》三个难度梯度的全套复习资料,给近百万考生带来帮助。
2020年5月,云南省文山州的一所县一中辗转联系到组合教育。学校教学副校长述说了这样的现实问题:
因为当地处于祖国的大西南,多年来经济不发达,教育实力相对落后。越是临近高考,教师越不知道如何把控复习方向。这些年该校一本上线人数都在10人以内。今年学生的复习又受到疫情的影响,恐怕高考成绩会更差。
为了响应国家扶贫扶志政策,组合教育与这所学校达成了一个公益助学项目。在经过调研后,学校以选拔和自愿的原则,从高三各个成绩段选出30名学生组成实验班。由组合教育安排专家老师,每天晚上通过网络辅导一个小时。在经过50个小时的辅导后,该班学生在高考中的成绩比5月份的测试平均提高30分。最终,学校超过一本线的人数也由往年不足10人达到39人。
这就是教研的魅力,通过对学科的研究,我们不仅收获了在专业上的提升,也获得了很多学生对我们的支持与喜爱。
更多的感动来自于我们在组合课堂和腾讯课堂网络班的学员们。
2017年左右,我在我们的QQ学习群搞了一个活动,每天给大家写一道数学题的解析和点评,发在群里供大家学习。这个活动持续了100多天,直到高考结束。有很多学生做到了每天坚持打卡,在群里发自己的做题过程,相互交流。这个过程也让我意识到,很多同学对基础概念、做题方法掌握得不好,于是有了后来的《死磕数学基础》课程的诞生。
更意想不到的是,一年后,居然还有人在群里讨论这个话题。另外一位群友意外地发出了全部试题图片,这些都是我当初逐一发在群里的,图片的大小、字体、颜色都不一致,却得到不少人的喜爱甚至收藏。
还有一位组合教育的小迷弟,在今年高考之后特意给我打了两个小时的电话,他提到了在过去一年里几乎从零开始学习数学,是我们的基础课程让他从面对数学一脸茫然到现在越来越喜爱,甚至在考虑要不要报考数学系。
同时他也向我提出了很多真诚有用的建议,比如把基础课讲得更细致一点,让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快速入门;再比如可以增加一些免费答疑课,帮助学生们解决实际遇到的困难。
我们从晚上9点聊到11点,聊到他饿得前胸贴后背出去买夜宵,发现所有夜摊和商店都关门了......
正是由于以上的各种经历以及思考,让我们的工作在今年高考之后有了新的探索方向。
由我主持策划并参与录制的最新版《高考一轮复习课程》即将在7月初上线组合课堂和腾讯课堂。
本次课程改版采纳了很多过往同学的建议,将课程打造成低起点、难度适合、梯度分明的体系。课程初步策划有81节内容和10节赠课,针对零基础到中等程度学生都有明显的提分效果。
是什么拯救了你,你就用他来拯救这个世界。
上面这句话是我这几年读书看到的,却是一直隐藏在我内心深处的信念。
我从小就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学生时代还有老师说我有点木讷。
这一点我的老师也许没有说错。因为直到大学的某一天,我才突然被智慧之神点醒,理解了数学公式所隐含的美。也是在那时学习概率统计,让我看到了原来这个世界还可以这样去理解。毕业前我如痴如醉地在图书馆泡了一个月,写出了一篇优秀毕业论文,并且被答辩指导老师评价说“你是一个适合学数学的人”。
这句评价一直指引我走在数学教学的路上。今天,我不仅写出了畅销全国的数学作品,并且让我不断精进,有机会接受很多中学的邀请,登上讲台与更多学生面对面交流。
在过去十年、二十年,数学所蕴含的理性精神,让我对这个世界有更好的理解。与每一位学生的交流,让我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有更深刻的体会——这意味着我也在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变成更好的自己。
愿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能成为你进步的基石;
愿支撑我们行动的信念,也能成为你未来学习和成长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