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教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教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1、学会抓住重点词句,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心情。教学重点3、学着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4、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5、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18.牛和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重点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3、学着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4、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5、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重点

1、学会抓住重点词句,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心情。

2、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教学难点

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2、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3、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

(板题,齐读课题)

4、作者介绍。(对“任”进行正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和新词,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开火车读。

(2)男女生赛读。

(3)指读拟声词。

(4)指读课文中较难读的词语。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你能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吗?

5、指名回答,适时评价。

三、熟读课文,引导质疑

反复朗读课文,用以前学过的提问方法来提出自己的问题。

1、“为什么牛的眼睛看人,会觉得人比牛大;鹅的眼睛看人,会觉得人比鹅小?”

2、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3、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4、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5、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生认读生字新词。

2、罗列并探讨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二、精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边写下批注。

2、读课文第3、4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态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3、对于强壮的牛,作者一点也不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作者却害怕极了。在小组内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

4、抽生读第6自然段,画出描写鹅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感情朗读。

(体会到鹅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狈不堪,害怕鹅)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教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1)

5、找出描写金奎叔的句子。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鹅动作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

6、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这句话的含义。

7、不可一世的老雄鹅被金奎叔赶跑了,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读读11~12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语句。

(对牛,不再无缘无故的欺负它;对鹅,也不再怕它。)

8、从这句话中,你有什么启发?

(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9、在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

三、指导书写生字新词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全班齐读,分男女读,抽生读。

2、观察字形,想想怎样记住生字。

3、指导学生书写字词。重点指导:“捶”“绕”“概”“摔”。

四、拓展阅读

1、阅读课后“阅读链接”《牛的写意》。

2、课外阅读《丢失的骆驼》《两个农夫》。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教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3、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4、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批注。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大家对老虎对比较了解吧?在你的印象中,老虎是什么样儿的呢?老虎会哪些本领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这只大老虎为什么“窝囊”?“窝囊”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在你不理解的地方作出标批注。

3、标出自然段序号,勾画生字新词。

4、查阅字典或工具书。给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注上音。

5、同桌之间互相认读生字,正音。

6、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7、抽生认读生字。

8、全班齐读生字,口头组词。

9、找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读一读,记住这些词语。

10、哪些语句你觉得有趣,找出来读一读,细细体会它的意思。

三、指导学生书写字词

1、观察字形,想想自己怎么记住这些字。

2、在老师指导下书写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抽生认读生字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齐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1、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与同桌交流分享。

2、用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说一说演出前后我的几次心理变化。

(期待 自信 紧张 不明白)

3、完成课后表格。

4、为什么演出的过程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了”,你有过紧张得的时候吗?回想一下,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5、作者一直觉得自己演砸了锅所以不开心,你觉得“我”真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吗?谁能把题目改一改。你想怎么开导“我”呢?

(引导学生说 :“我”是一只可爱、有趣的大老虎,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6、小结:

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傻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平时同学们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及时记下来。

三、拓展延伸

1、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窝囊吗?可以怎么开导“我”?

2、“我”表演时“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你有过类似的经验吗?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20 陀螺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教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3)

陀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和体会“人不可外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3、在你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上批注。

4、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5、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游戏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大家玩过陀螺吗?怎么玩的?和谁一起玩的?在玩的过程中心情怎么样?

2、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也是陀螺,看看作者是怎么玩的,结果怎么样?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事。

2、标出自然段序号,勾画生字新词。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3、在四字词语下面画上横线。

4、默读课文,在自己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上批注。

5、把文章分成下面几部分。

(1)陀螺的名字

(2)陀螺制作方法

(3)陀螺的玩法

(4)“我”制陀螺

(5)叔叔送“我”陀螺

(6)陀螺给“我”带来欢乐和自豪

(7)明事理

三、再读课文,识记字词

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第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2、在课后的田字格中给生字注上音。

3、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并组词。

4、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新词,抽生认读。

5、区别形近字:

仍——扔 恨——狠 帅——师 豪——毫

6、熟读带生字的词语和四字词语。

7、分析生字的字形,想一想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8、在老师指导下书写生字。

9、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抽生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抽生认读生字词语。

二、研读课文

1、齐读课文。

2、学习第1、2自然段。

默读,思考回答:陀螺又叫什么?陀螺的构造是怎样的?

3、学习3—5自然段。

(1)小伙伴是怎样玩陀螺的?

(2)第4自然段哪一句话是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3)得知叔叔要送我一只陀螺,我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4、学习6—11自然段。

(1)谁的陀螺最棒?

(2)当我看到自己“鸭蛋”似的陀螺时,心情怎么样?

5、学习12—13自然段。

你是怎样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只根据外貌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

6、在文中找出“我”心情变化的句子和同桌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7、小结:

一个不起眼的陀螺主宰了“我”童年的忧伤和欢乐。与它相伴,我的童年生活无比精彩。

三、拓展延伸

1、你平时玩过什么游戏?怎么玩的?心情怎么样? 你从中领悟到什么道理?

2、写一写你和小伙伴玩过的游戏的一个小片段。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