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是教育教育就是唤醒(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是教育教育就是唤醒(生活即教育)今天,小美妈妈晨读。
今天,小美妈妈晨读。
是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第159页。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
父母如能独具慧眼,机会无处不在。入厕、洗手、吃饭、喝水,去公园等生活环节都是教育契机。
说起早教,很多人会把它和复杂、深奥的训练内容联系起来,觉得能够训练孩子的大脑和思维,让ta变聪明的才是早教。但其实,在0-6岁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早教就是生活本身。我们应该利用生活中的机会训练孩子。
具体例子就是,在陶行知的学校设计如下:
田园二百亩供学生耕种。荒山十里,供学生造林。土地若干,供学生自造茅屋居住。在这里,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实践能力迅速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陶行知提出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
联系到我自己,没有生活阅历,没有实践的机会,很多课本上的知识点就无法活学活用,只能靠死记硬背。动手能力差,把学习和生活割裂。反思我在学习之路上的硬伤,我希望我的孩子要读书,更要在生活里扎根。
具体来说,带娃去植物园,动物园是很好的科普机会。通过动植物的标本来教育孩子,不适合低龄段的孩子。他们需要见到动植物活的姿态,舒展,活泼,率真。比如说,去年带娃行走华侨城湿地公园。捡到一只蝉蜕,背部的壳裂开,寂寞如空屋。通体咖啡色,牢牢地挂在树上。要不要了解这是什么蝉的壳?有什么医用价值?成语金蝉脱壳是怎么来的?网上有很多蝉羽化的视频的。当然了,都是从最简单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求知和探索能力的。
我在野外自然观察,拍到陌生动植物,都是主动查阅科普书的,可以说上穷碧落下黄泉查资料。这样的读书才是刻骨铭心的,效率也很高。学龄前的孩子没有学业压力,一定要训练孩子凡事留心,凡事求助书的习惯,阅读和实践强强联合。在网络上检索信息的能力,稍后再说。
另外劳动对儿童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从小能够掌握生活技能,锻炼基本的生存能力。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充分加热等等。
我们永远需要教育,但学校并非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作为妈妈,会更多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就是让她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教育无处不在。
早安!
好好生活,
就是教育。
很多家长都承认孩子有时在家与在外会判若两人,如果有这样的状况,最需要检讨的是建立价值观的方式。
生活必须与教育一致,否则起不了教育作用,
身心的照顾、人品的建立、礼貌的教养、服务精神的培育,本应由内而外才能根深蒂固。
我们应该重视经由日常生活自然内化的过程,
让孩子从生活的常规实务、细微的举止言谈。家人的尊重互助,因循渐进地学习自我管理、善待他人,而后再服务小区、社会。
很感谢每天安静的晨读时光,深深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心态好一点,多去感知书里的内容,多反思,书里的任何一点思考,对我们而言,得到就是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