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素质教育现状(对老年人也要提倡)
老年人素质教育现状(对老年人也要提倡)2012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及“老年素质教育”的概念,随即在全国引发广泛热议。眼下有不少专家已达成了共识:老年教育不仅仅是为老年人提供“跳跳唱唱的舞台”,满足于让他们休闲、打发时间,更重要的是,作为全民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教育既然姓“教”,就应该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对老年学校而言,必须明确提出学校的育人目标,把教书育人、提高老年人综合素质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宗旨。因此,如何动员全社会的教育力量,帮助老年人克服这些问题,有计划地提升思想道德、身心健康、科学技术、艺术人文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使更多老年人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拥有绚丽多彩的晚年,是老年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不少人的观念中,老年生活时常会与“广场舞”“爱吃保健品”等标签化的画面画等号。这让不少从事老年教育的专家感觉“太片面”。“提升老年人的综合素养,让他们能跟得上社会的发展,老有所学的必要性在当下越来越凸显。”上
对老年人也要提倡素质教育?区别于青少年,针对老年群体开展的素质教育有何不同?
最新统计显示,上海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36.3%。
“作为近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老年人的素质关乎社会的整体素质。”在老年教育专家看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老年教育不应仅仅是休闲、娱乐教育,而是应注重提升老年人的综合素养,老年素质教育的意义是要帮助“银发一族”延迟脱离社会,提升他们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老年教育不仅仅是提供“跳跳唱唱的舞台”
在不少人的观念中,老年生活时常会与“广场舞”“爱吃保健品”等标签化的画面画等号。这让不少从事老年教育的专家感觉“太片面”。
“提升老年人的综合素养,让他们能跟得上社会的发展,老有所学的必要性在当下越来越凸显。”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副校长王霞分析,从老年人需求的角度看,他们退出工作岗位后,由于社会境况发生转变,心理上会有不同程度的落差。
有人会出现低落情绪,有人会因为与原来工作的同事间联系减少,日渐孤独。此外,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有些老人由于不能快速掌握新的生活技能、跟不上时代发展,逐渐成为社会中的“孤岛”。
因此,如何动员全社会的教育力量,帮助老年人克服这些问题,有计划地提升思想道德、身心健康、科学技术、艺术人文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使更多老年人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拥有绚丽多彩的晚年,是老年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2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及“老年素质教育”的概念,随即在全国引发广泛热议。眼下有不少专家已达成了共识:老年教育不仅仅是为老年人提供“跳跳唱唱的舞台”,满足于让他们休闲、打发时间,更重要的是,作为全民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教育既然姓“教”,就应该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对老年学校而言,必须明确提出学校的育人目标,把教书育人、提高老年人综合素质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宗旨。
提升老年素质,先了解老年人“要什么”
“现在老年学校里的课程看似丰富,唱歌、跳舞、弹琴很热闹,但实际上,很少有人沉下心来,问问老年人究竟需要什么。”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原处长庄俭说。
一位上海市老年学校素质教育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年素质教育不应特指思想道德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还应当涵盖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健全人格修养、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生命质量等多个方面。“老年教育也应该对老年人有引领作用,告诉老年人社会正在发生哪些变化,需要掌握哪些新的技能。”
王霞认为,老年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关注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帮助老年人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生活、帮助老年人发挥经验和时间优势去服务社会以及适应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快速更新等。老年人亦面临着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体验,他们对时间会产生一系列新的感受,一方面会有紧迫感,因为人生所剩的时间无多,另一方面又感到退休后自由时间充足,因此涉及人生终极目标的内容对老年人也十分重要。
终极目标的教育内容可以包括对死亡的看法,对医学与人生的探讨,以及对于老化的生理、心理层面的防护等。庄俭建议,提升老年素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应该更广泛地开发更多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课程。比如,近年来手机课程颇受欢迎,老年人学会了如何使用智能手机,能一定程度上帮助“银发一族”跨越数字鸿沟。
由少至老的素质教育,应全局化设计思考
老年群体虽身处迟暮之年,却蕴藏着丰富的经验和巨大的潜力。“比如,当前中国社会隔代抚养的情况不少见,提升老年人的综合素养,其实对社会发展和青少年进步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上海市老年学校素质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老年人素质的提升,不仅能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为其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创造条件,也能有效改善代际沟通,对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文明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如何真正将老年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课程,向“银发族”进行普及?
“老年教育不是教育部门一家之事,而是应该全社会广泛参与。”王霞说,应汇集各类资源,搭建设施设备资源平台。从基层社区着手,整合区域内的养老资源,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及区域内教育机构如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等,实现老年学习活动场所和设施设备资源共享。课程内容也可以进行跨界互通,比如信息类素养的课程,可邀请信息类专家参与;健康科普类的课程,可邀请医学专家参与。
庄俭说,随着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升个人素养是“事关一辈子”的工程,打造终身学习型社会并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应该从青少年素养到中青年素养、再到老年素养,进行全局式、一体化的设计和思考。
作者:张鹏
编辑:李晨琰
图片来源:上海市老干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