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常用错别字大全(小学生错别字出现的类型分析)
中小学生常用错别字大全(小学生错别字出现的类型分析)改变了合体字的部件位置:如“融”写成了“虫鬲”;“颗”写成“页果”等等。改变了字形结构:如“满”字是左右结构,被写成上下结构;“夜”是上下结构,被写成左右结构等等。添加了笔画或者减少了笔画:如“今天”写成“令天”;“丸子”写成“九子”等等。改变了形近字部件:如“奶”的右边写成了“及”;“敢”的右边反文旁写成“欠”等等。
错别字多是小学生的一个“通病”,在语文考试中,基础知识部分,错别字的扣分情况也是非常严重的。之前有个网友在文章中总结了一些小学生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但是有些方法并没有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有粉丝私信我,问我有什么办法避免写错别字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错别字的那些事。
小学生错别字的种类及举例
要避免写错别字就要知道错别字的类型有哪些:
添加了笔画或者减少了笔画:如“今天”写成“令天”;“丸子”写成“九子”等等。
改变了形近字部件:如“奶”的右边写成了“及”;“敢”的右边反文旁写成“欠”等等。
改变了字形结构:如“满”字是左右结构,被写成上下结构;“夜”是上下结构,被写成左右结构等等。
改变了合体字的部件位置:如“融”写成了“虫鬲”;“颗”写成“页果”等等。
笔画的错误:笔画错误又分成了笔画书写的错误,如“入”写成“人”,”夭“写成”天“,”翠“字上面的”羽“下面多加了勾等等;还有就是笔画位置的错误,如”雪“字下面的”彐“中间一横本来是不出头的,而”争“、”兼“的中间一横是要出头。
同音字的混淆:如”刻苦“写成”克苦“,”擅长“写成”善长“等等。
形近字的混淆:如”扰乱“写成”拢乱“;”辨别“写成”辩别“等等。
书写潦草:由于书写潦草,导致笔画的变形,字体结构的变形,还有的老师在批改试卷时候非常严格,对于笔画长短位置的要求比较严格,导致一些书写潦草的同学写的字被判为错别字。
避免错别字的方法
每个学生出错的情况和类型不同,所以纠正学生错别字的措施方法也不相同,对症下药,强化训练才能达到标本兼治。
小学低段不可过多写字。
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小学一二年级时候,以识字写字为主,但是还要坚持多认少写的原则,也就是说可以让孩子多认字,但是不要急于让孩子书写。
小学低段孩子对汉字的书写方式和规律并没有完全掌握,如果让孩子过早地书写,他们大部分都是在依葫芦画瓢地在”画字“而不是在写字。”画字“会产生遗漏笔画,多加笔画,不按笔顺写,笔画不到位等等各种情况,而由于”首因效应“一旦孩子形成对某个字的错误第一印象,那么再改就难了。所以更不建议学龄前儿童就开始学习写很多的字。
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
为了防止学生在书写时候添漏笔画,在识字时可以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进行识字。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也经常会用这样的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比如添一笔变一字,“王—玉”;减一笔变一字,“体—休”;改变某一笔的位置变一字,象“庄—压”等。通过这样的识记方法能达到比较识记的目的,有效减少错别字的出现。
形近字、同音字比较辨析。
1、比较字形。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大量形近字的出现,学生往往把一些字形相近的字认错、写错。如:学会了“放”,再写“游”总爱把右边写成“放”;学会了“东”再写“练”总爱把右边写成“东”。这是由于比较牢固的旧知识对巩固程度不够的新知识起了干扰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在识字教学一开始,就要强调对字形的差异,多观察、多比较、多分析。比较分析时既要注意细微差别,又要考虑到它们的相互间的干扰作用。在防止干扰作用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比较时不要把正误两个字同时出现,这样容易使学生越记越混淆。
2、了解字义。有一些字学生常常用错是因为不解其义。同音字互相替代而产生的别字属于这种情况。如“再”和“在”、“望”和“忘”、“幕”和“暮”。掌握这类字,就必须让学生把字义弄清楚。如果学生知道了“暮色”的“暮”是傍晚,“暮色”是傍晚昏暗的天色。“夜幕”的“幕”是覆盖在上面的帐篷,在夜间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样,所以叫“夜幕”,这样学生就不会把字用错了。
3、形义结合。教师把形近字,根据字形的结构特点,创设语言环境灵活而有效地建立字音、字义、字形的牢固联系,从而使学生把字记准确、用正确。如许多学生“辛”和“幸”分不清,我编了这样一句口诀:“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用来帮助学生区分。这句口诀根据“辛”和“幸”上半部分的不同,用“一点”和“十分”指导学生抓住字形特点辨别,还用“辛苦”和“幸福”两个词表示出意思,组成的句子也沟通了形义联系。学生读后印象深刻,既准确掌握了字形,又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利用口诀、猜字谜、顺口溜识记生字。
口诀、儿歌、字谜幽默风趣、简单易记,符合学生好奇的特点,对一些比较顽固的错别字很适合。如学生对“未”与“末”混淆时,可根据字义编出儿歌:“未来遥远,上短下长,末日到了,上长下短。”在学习“柜”字时,根据部件就可编出一句字谜:“好大一棵树”(或“参天大树”)。在学习生字“裕”时,用口诀“有衣穿,有饭吃,生活就富裕。”学生对这样的识字方法感兴趣,学得快,记得牢。“碧”字“王大娘和白大娘并肩坐在石头上”等等。
建立错别字纠正本。
小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知觉不够精细,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上思维习惯的个性差异,所以学习中产生的错误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使学生从小养成自己检查自己修改的好习惯,促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我就要求学生每个人建立一个“错别字医院”, 就是把平时轻易写错的字收集起来,记录在专门的一本小册子里,要写出自己写错、用错的字错在何处,找到病因后再订正、组词、解释。如“旱”读hàn,“早”读zǎo,“旱”下边是“干”,“早”下边是“十”。旱,旱灾,陆地上缺水。早,早晨,太阳出来的时候。
重视书写的培养。
其实有很多字,孩子们都会写,但是由于书写的潦草,笔画不到位,笔画和字结构的变异,导致被判位错别字是非常可惜的,比如,”末“和”未“,笔画长短稍有变化就会出错。这样笔画长短变化后会变成另外一个字的情况外,如果是”王“这样的字,中间一横为短横,如果写长了,也会被判为错别字。所以书写一定要规范、整洁。这就需要从学生写字的执笔姿势、书写姿势抓起,在田字格中把字写规范,占准格。
总结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正确使用汉字,不仅能更好地表情达意,也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象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都深知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在小学学习阶段,错别字的出现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即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渐渐增多,中年级即三年级达到顶峰,到高年级又渐渐呈下降趋势。错别字可以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常见病”、“疑难病”,由于小学生感知不精确,辨析不准确。粗心大意等原因导致错别字频频出现,只有找准原因和孩子的易错点,对症下药,才能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关于避免错别字的出现,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