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我对城大的第一印象至于在港校上学的体验,小编的感受是,受益匪浅,而又小有遗憾。即使之前来过香港,我也不曾料想会在这个被成为“东方之珠”的东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有机会进行“沉浸式体验”的生活。因此一开始,这儿的一切对我来说仍是十分新奇的。入港后的四个月内,香港的疫情稳中向好,我们当然是被学校“召唤”至校园里面授咯~

学校专业:香港城市大学Development Studies

我真是没有想到,我在港只生活了半年;我更没有想到,绝大部分的快乐时光,浓缩在这半年时光的前四个月。

经过了本科毕业那年到gap year近一年半因疫情而emo的日子,在2021年8月的那个夏日,乘着红色的士穿过碧蓝的深圳湾时,我有了一丝预感:我又要开启一段新的快乐时光了。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1)

(图:来港拍摄的第一张照片)

即使之前来过香港,我也不曾料想会在这个被成为“东方之珠”的东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有机会进行“沉浸式体验”的生活。

因此一开始,这儿的一切对我来说仍是十分新奇的。

入港后的四个月内,香港的疫情稳中向好,我们当然是被学校“召唤”至校园里面授咯~

至于在港校上学的体验,小编的感受是,受益匪浅,而又小有遗憾。

我对城大的第一印象

小编现就读于香港城市大学,来之前便已听说这所学校的诸多大名了,包括不限于“九龙塘夜校”,“QS前50守门员”,“又一城附属大学”等。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2)

(来自学校的爱)

尤其是后者,我第一天去学校报道深有体会。(至于为什么要去学校线下注册报道,只能说整个21fall只有cityu学子有这般待遇)。

当我沿着导航指引走出九龙塘地铁站时,差点以为走错了地儿...明明是来上学的,却像来逛商场一样。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3)

(图:又一城商场)

映入眼帘的是富丽堂皇的,多层结构的又一城商场(好处是,城大学子课后可以很方便地扫货,胡吃海喝嘻嘻)。一路拐过几处扶手电梯,终于进入了通往城大的长廊。

不得不说这种校门和商场相连的设计还真是别具一格!(虽然后来也知道了还有其他校园)

城大的校园风格,用一句话就是:浓缩精华。

校园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小”,虽然比隔壁浸会大点,但是,第一天来到城大校园的感受就是—太小了吧。

不管你是去教室、食堂还是图书馆,如果你的专业基本在杨建文楼上课(没错,就是那栋直达又一城的教学楼),恭喜你,获得不用出楼的快速穿梭体验!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4)

(图:杨建文楼)

唯一可能有距离的地方就是坡上的学生宿舍(话说和我们授课型硕士有什么关系)以及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吧。不过除非媒体类专业的同学,一般也不用爬坡上那里啦~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5)

(注: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

这也算是小型校园的一个便利之处吧,对比巨大的港中文来说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6)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7)

城大国际化学习体验

从我开始在城大上课,小编切切实实体会到了港校高度的国际化教学水平:全英授课,全英课堂展示(presentation),高比例的外国教授等。

不过,这些只是国际化教育的表象,真正让我感到快乐的,是教授们对待学术极其宽容的态度,总是鼓励你说出自己的观点,并时刻暗示你不用担心犯错,以及从辩证的,多方位的角度思考,这也是我在香港求学期间的快乐来源之一,那种因为自己的想法被重视而产生的愉悦感。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8)

小编所学专业叫Development Studies,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硕士,和内地的社科专业比起来,能提供更多看待全球政治经济现象的全新角度。

在港校上学,还有一个必经的体验:小组作业非常多!这个过程中,能认识几个好队友真的令人很快乐。不光是学习交流,最主要的是某些队友在参与线下讨论时会分享自己的零食,嘿嘿!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9)

城大食堂yyds

作为“香港吃饭大学”,城大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食堂!

小编在校期间最常去的便是杨建文楼的AC1食堂。作为城大最平价的食堂,AC1物美价廉、出菜速度快、离教室近等优点,成为在学校自习和上课的同学们最具有性价比的选择。

当然,AC 1的菜品味道在小编心目中并不是no.1(虽然其后边有家印巴餐厅味道还不错)。

若是想打打牙祭,换换口味,可以选择移步至李达三3楼的AC2或者刘明玮楼的AC3食堂,两间食堂都有不错的下午茶,尤其是后者还被称为“城大网红食堂”。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10)

那里的食物个人感觉很精美,是个适合和好友一块边饮食边聊天的地方,就是贵了些,出餐稍慢,如果上课赶时间还是选择AC1吧。

当然,小编所在的学年,学校还新开了中餐厅,主打粤式茶点;以及西餐厅(可惜开张后不久小编就回内地了)。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11)

我在香港生活

当然,校园以外的生活同样也是丰富多彩。

闲暇时候,小编经常于怀旧的港风巷道闲逛。

体验维多利亚港的灯红酒绿、中环的奢靡、万圣节兰桂坊的喧哗: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12)

复古风的叮叮车: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13)

还有街头随处可见的凉茶铺、糖水铺、叉烧烧鹅铺。

最不容错过的当然还是港式茶餐厅里的烧卖、叉烧包、菠萝包,双皮奶,虾饺,肠粉,凤爪...

每周末和节假日还会有学校里的PHD师兄师姐组织的集体hiking活动。

难以想象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竟有如此众多大面积的自然郊野公园。

著名的麦理浩径: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14)

龙脊: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15)

香港这些得天独厚的山,海,生态,地质,海岛景观,约上几个好友一块去hiking,视觉上的冲击绝对是无与伦比的。

当然,也有诸如长洲岛、南丫岛之类岁月静好的渔村。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16)

墙立面刷成各种马卡龙色,配一庭院,栽上果树数棵,鲜花数朵,面对蔚蓝色的大海,这便是海子所描述的那般意境吧。

这四个月的时光仿佛如一场欢愉的梦一般,却被第五波疫情的洪流所打破。

快乐的时光顷刻间紧急搬至线上(从此成为zoom大学的一员)。小伙伴们几乎没有社交活动,大多“居家防疫”。

那一段时间,我大抵是重回了emo的状态:还没来得及去迪士尼,海洋公园也只去了一次,还有几座山没爬,几座岛没游,还有更多的饭局,剧本杀局没来得及开展...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17)

在忍受了近两个月后,在那个阴沉的,淅淅沥沥地下着雨的二月,我带着满满的回忆与不舍离开了那座待了180多天的城市。

小编早已因为学校改为网课而回了内地,还就地找了实习。与如今繁忙的工作节奏相比,小编更加觉得,在港面授的那段时光,可能是疫情时代中最快乐的一段。

每当想起,脑海中只会反复循环着《回到过去》的旋律...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18)

想对学弟学妹们说

转眼离下一届开学仅有两个多月,作为学长,小编也想写下一些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

首先,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自己通过所学专业会真正获得什么,所学的是否和将来的发展方向一致。这也有赖于对自己所申请专业的了解程度。

小编本科是一名理学生,其实当时并没有完全了解这个专业。最后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香港城大的offer,入读之后才发现自己跨入了社会学类的专业。

不过也无妨,能感觉到思维方面的提升是显著的,不过建议大家还是对自己专业提前做一个稍详细的功课哦。

其次,香港的教学模式和自己从小习惯的授课模式不完全一样。大家可以尝试改变,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用怕说错,大胆地表达出来,但也需注意观点的逻辑性和辩证性哦!(港校教授很看重你的观点是否全面,不管是课堂上的发言还是撰写的essay)

当然,学术上的宽容不代表着学术诚信问题上的宽容。

千万不要找代写,千万不要抄袭、不要抄袭、不要抄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绩点的话,如果不是为了读博的话,不一定要很高,尽量让它好看点,至少能保证毕业。

最后,小编想说,学习之余也不要忘了平衡生活、享受生活,借着这个机会沉浸式体验香港。

小编在香港最大的收获之一便是有了hiking这一爱好,不管是欣赏自然还是交友还是锻炼身体,都是有益的。

当然,也可以去扫扫街,觅食购物;买张迪士尼年卡、在生日那天免费去玩海洋公园;办一张八校卡去探探其他学校的校园风景。

在香港读书的人都很有前途吗(在香港读书这一年)(19)

(图:港大校园)

总之,不留遗憾最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