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哪个区的教育资源最好(郑州高教资源落后于西安南京济南武汉)
郑州哪个区的教育资源最好(郑州高教资源落后于西安南京济南武汉)2017年初,国家发改委在《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支持郑州“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设立分支机构,建设全国重要科教中心”。利用教育部和河南省业已实现的部省共商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大力支持河南、支持郑州引进国内外优质高校。一是支持郑州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目前,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形成,单靠高校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按照自然规律慢慢成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对人才的急切需求,而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快速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积累就成为一个可供选择的路径。王中立分析称,即使和三年前的周边省会城市相比,郑州目前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也处于较为落后的局面。陕西省会西安市拥有985工程院校2所,211工程院校7所;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行业测试中心44个,每年硕士、博士毕业生1万人以上,有45名两院院士。江苏省会南京市拥有985工程院校2所,211工程院校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王中立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获悉,来自河南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王中立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支持郑州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建议”。
王中立认为,郑州去年成功晋级“万亿俱乐部”,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正式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当前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郑州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将更加强烈。在当下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依赖度已越来越大,重视发挥高校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广泛共识。
但是,王中立表示,郑州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现状与郑州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及需求不相匹配。目前,郑州仅有郑州大学1所“211”院校(现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截至2018年3月,该校拥有两院院士、学部委员11人,海外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长江学者7人……每年硕士、博士毕业生仅5000余人。
王中立分析称,即使和三年前的周边省会城市相比,郑州目前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也处于较为落后的局面。陕西省会西安市拥有985工程院校2所,211工程院校7所;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行业测试中心44个,每年硕士、博士毕业生1万人以上,有45名两院院士。江苏省会南京市拥有985工程院校2所,211工程院校8所,两院院士83人,国家级研究机构17家、实验室25个。
另外,山东省会济南市拥有985工程院校1所,211工程院校1所,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硕、博士研究生1.95万人。湖北省会武汉市拥有985工程院校2所,211工程院校7所,在校研究生11万多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7所、国家重点实验室2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百个。
为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使郑州在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获得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王中立提出三条建议。
一是支持郑州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目前,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形成,单靠高校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按照自然规律慢慢成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对人才的急切需求,而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快速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积累就成为一个可供选择的路径。
2017年初,国家发改委在《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支持郑州“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设立分支机构,建设全国重要科教中心”。利用教育部和河南省业已实现的部省共商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大力支持河南、支持郑州引进国内外优质高校。
二是支持国内外一流大学与驻郑高校积极开展项目合作。在引进国内外一流高校开展合作办学的同时,大力支持驻郑高校,依托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积极开展学历教育项目合作,进一步提升驻郑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提升国际化水平。
三是支持驻郑高校申报建设重大项目。一是支持驻郑高校积极申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项目;二是支持驻郑高校积极参与“双万计划”,支持推动驻郑高校专业、课程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三是给予河南、郑州高校在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倾斜支持;四是支持驻郑职业院校参与“特高计划”,示范引领一大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集中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