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同层级的大学就是不同的生活(大学不是你们的避风港)
读不同层级的大学就是不同的生活(大学不是你们的避风港)总有前辈苦口婆心地教育着大学生,一定要学会这些东西:发现很多大学生都有这种感触,每天看似很忙,睁开眼睛有无数事等着完成。而每隔一段时间回顾,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忙碌了什么。比如有的同学觉得导游很棒心里想着自己毕业以后想当导游,但是却什么尝试都没有做,没有去兼职导游,不去考导游证,甚至都很少出去旅游,天啊!导游是啥样的工作你知道吗?这个工作真的适合你吗?导游需要哪些条件你知道吗?啥也不知道,你有什么资格说你要去当导游。还有一种恐惧,就是人际交往的恐惧。很多人沉湎在网络中便以为那就是整个世界,聊天略带暧昧便以为拥有了爱情,群聊火热便以为拥有了友情,收藏或转载几篇心灵鸡汤便以为真正得到了提升。网络社交适度就好,不必太浪费时间。比如有的同学,好像永远都在聊,感觉人脉很宽,非常受欢迎,即使和朋友坐在一起吃饭,却总在和手机里的其他朋友聊天,大家想象这个画面,合适吗?多面对身边实实在在的人,多和牛人交朋友。
大学生的三座大山
1、第一座大山:恐惧你问一下自己,有没有经常对自己说“不行”,当然大多数时候你不会直接对自己说“不行”,而是会找各种各项的理由(借口)来逃避,看似合情合理,实则就是不敢面对。
去做,可以找出一百个理由;不去做,可以找出一百个接口,就在一念之差。
很多同学不敢尝试,其实失败了又会怎么样呢?这是我们犯错误了最不需要付出代价的时期。失败确实是最好的老师啊,它至少让你知道了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慢慢摸索出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比如有的同学觉得导游很棒心里想着自己毕业以后想当导游,但是却什么尝试都没有做,没有去兼职导游,不去考导游证,甚至都很少出去旅游,天啊!导游是啥样的工作你知道吗?这个工作真的适合你吗?导游需要哪些条件你知道吗?啥也不知道,你有什么资格说你要去当导游。
还有一种恐惧,就是人际交往的恐惧。很多人沉湎在网络中便以为那就是整个世界,聊天略带暧昧便以为拥有了爱情,群聊火热便以为拥有了友情,收藏或转载几篇心灵鸡汤便以为真正得到了提升。网络社交适度就好,不必太浪费时间。比如有的同学,好像永远都在聊,感觉人脉很宽,非常受欢迎,即使和朋友坐在一起吃饭,却总在和手机里的其他朋友聊天,大家想象这个画面,合适吗?多面对身边实实在在的人,多和牛人交朋友。
2、第二座大山:虚荣心对物质的虚荣:
发现很多大学生都有这种感触,每天看似很忙,睁开眼睛有无数事等着完成。而每隔一段时间回顾,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忙碌了什么。
总有前辈苦口婆心地教育着大学生,一定要学会这些东西:
英语、PPT、EXCEL、演讲、写作、运动……学好了「器」和「术」的层面,还有更深邃的「道」。要广泛阅读做好通识教育,要有批判性思维,要有宏大格局,要社交培养人际关系,要谈恋爱,要培养志趣爱好,要旅行……
真应了庄子那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大学生们都很焦虑,在中学时期,他们习惯自己是「优秀」的,而到了大学,从前单一的评价体系崩坏了,他们无所适从,继而希望变成全方位的优秀者。所以他们特别贪婪,什么都想要。
我问过一个同学,你大学四年的目标是什么呢?
他果断地说,「要成为真正厉害的人。」那什么是真正厉害的人啊?要怎么做?
「就是……综合素质很棒,有能力有格局有情怀……怎么做的话,不断学习呗。」
一些热血而上进的大学生总觉得时间不够,最希望自己活成海绵,或者吸尘器,走哪吸到哪,看似每天充实,却是四处广撒网,难以取得长足进步。这半个小时学英语,这一小时做社团活动,看似在变得「更厉害」的路上狂奔,其实都是在原地打转浅尝辄止。
他们根本就不会设置目标。
要成为更好更优秀的人,要变得很厉害,要更有魅力。
这些根本就不是目标,是口号和美梦。
真正的目标是什么?
是清晰明确的,有时间约束,可操作执行,并且可以检验的。
「变得更厉害」该怎么执行?怎么检验?从何下手?
举个正确的例子——
一个内向的大学生,带着「想要变得更厉害」的心态,发现目前他最大的短板是口才,于是设立目标,「要在三个月之内做到流利地公众演讲」。
把目标分解,做到流利演讲需要哪些要素。发声、形态、讲话素材、幽默感、逻辑思维……
然后指定目标路径,先看书学习理论性框架和技巧,然后找老师进行1对1练习指正,自己反复找话题练习,最后在公众场合练习。然后在零散时间,反复积累讲话素材。
然后在过程中不断自我反馈,不断修正。发现有一个弱点是语速太快,就反复练语速,反复听自己的录音。任何一个小缺点都可以通过大量重复性练习得到修正。
一个马上要面试进入职场的学长,目标不应该是「我要让自己变得更好」,应该再明确一些,「要在一个月之内拿到offer」,于是要在一周内掌握面试技巧,一周内制作面试作品,一周内把简历完善。这样就清晰太多。
当然,用开阔的心态对待万事万物当然好。这也是大学的魅力所在,把大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无限激活。但是,别再问「如何成为很厉害的人」这种大而无当的问题。
重新认识自己,把抽象的「厉害」解构成可落实的目标,才是你「厉害」的第一步。
一个走过弯路大学生学姐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