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硕士,石油工程师的摇篮
东北石油大学硕士,石油工程师的摇篮东北石油学院,共和国第一所坐落在油田上的高等院校,以振兴祖国石油工业时不我待之姿,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苦条件下正式开学了。全体师生发扬大庆精神,用“拣粮、种地、干打垒”的创业精神,形成了“三宝”和“九风”,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以与油田紧密结合方式,为我国的特大油田——大庆油田和祖国的石油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1963年东北石油学院招生海报大庆油田的发现,点亮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希望之火,松辽平原上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为了满足我国石油工业建设对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在油田建一所培养高级石油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1960年5月,经石油部批准学校开始筹建。北京石油学院40余名教师和一整套后勤、医务人员奔赴松辽平原,成为了东北石油学院建校的首批师资管理力量。1961年9月7日,时任院党委书记杨继清在学院食堂宣布“开学”,成为“石油会战”的四大成果之一。学院首批教师1
东北石油大学坐落于我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黑龙江省大庆市,伴随着我国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近一甲子的时光里,东北石油大学始终肩负振兴祖国石油事业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重任,一批又一批的时代英才在这里成长,也给这所学校带来了“石油工程师的摇篮”的美誉。
艰苦创业,大学诞生(1959-1966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却是一个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破败摊子。全国石油产量只有12万吨,基本靠国外提供,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要的石油产品基本依赖进口,全国需要原油1000多万吨,缺口一半以上,连街上的公共汽车都因缺油而背上了煤气包甚至木炭。
想要使社会主义建设大踏步向前,要使年轻的共和国尽快强盛起来,就不能没有强大的石油工业。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老一辈石油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在1959年9月26日16时许,在松嫩平原上一个叫大同的小镇附近,一座名为“松基三井”的油井里喷射出了黑色油流。
当时正值国庆10周年之际,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的欧阳钦提议将大同改为大庆,将大庆油田作为一份特殊的厚礼献给成立10周年的新中国。“大庆油田”这个源于石油、取自国庆的名字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
大庆油田的发现,点亮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希望之火,松辽平原上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为了满足我国石油工业建设对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在油田建一所培养高级石油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
1960年5月,经石油部批准学校开始筹建。北京石油学院40余名教师和一整套后勤、医务人员奔赴松辽平原,成为了东北石油学院建校的首批师资管理力量。
1961年9月7日,时任院党委书记杨继清在学院食堂宣布“开学”,成为“石油会战”的四大成果之一。学院首批教师160余人,首批职工440余人,教师大多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洋大学、哈工大等名牌大学,也不乏留苏归来的师资。
1963年东北石油学院招生海报
东北石油学院,共和国第一所坐落在油田上的高等院校,以振兴祖国石油工业时不我待之姿,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苦条件下正式开学了。全体师生发扬大庆精神,用“拣粮、种地、干打垒”的创业精神,形成了“三宝”和“九风”,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以与油田紧密结合方式,为我国的特大油田——大庆油田和祖国的石油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从创建到“文化大革命”前的短短几年里,学院先后设置了4个教学系,开办了6个专业,建起了21个实验室,并为国家培养了1049名毕业生,使学院成为培养石油技术人才的摇篮。
十年动乱,曲折前进(1966-1976年)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运动来势凶猛,对我国包括教育战线在内的各项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东北石油学院也遭到了十分严重的摧残。
运动初期,学院广大师生员工根据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五·一六通知》精神,结合学习文件和“两报一刊”社论,参加了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文化战线上所谓的“大批判”。随着运动的开展,矛头转入对当时院领导的“揭发批判”,一大批革命干部和教授相继被视作“牛鬼蛇神”、“黑帮”,遭到迫害和摧残。
文革时期东北石油学院--东方红
在运动继续发展的形势下,由于强调“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极“左”思潮煽动下,学院各级党政工团组织相继受到冲击,处于瘫痪状态。
1971年9月13日,“九·一三政变”破产,“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客观上宣告破产,人们开始对“左”倾路线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纠正。东北石油学院的工作也由此出现了转机。在此前后,学校党委的工作开始恢复。
1975年7月10日,黑龙江省革委会龙革发文件批复大庆革委会“关于改革东北石油学院的请示报告”,正式把东北石油学院改名为大庆石油学院,由大庆党委和大庆革命委员会直接领导,成为油田的厂办大学。从此开始“学朝农,迈大步”。
“文化大革命”对这座经过6年,走上稳定轨道,又被搅乱了10年的年轻的学院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初具特色 朝气蓬勃 (1976-2000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院党委紧跟党中央,组织全院师生员工,密切联系学院的实际,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战略决策,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及以前的“左”倾错误,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以教学和科研为主的轨道上来。
全国恢复高考,大庆石油学院迎来了教育的春天。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中,学校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1978年,学校被教育部列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1984年,为了稳定教师队伍,吸引高层次人才,保证学院长期稳定的发展,学院决定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建立分院。1988年,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正式挂牌。1999年大庆石油学院正式在秦皇岛分院成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1985年以来,随着中央改革开放方针的深入发展,高等学院的改革也逐步向前,学院在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鼓舞下,改革也逐步深入。从1985年开始,学院改变以前一学年的二学期制度,实行一学年中分三个学期制。其目的是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对集中,既便于加强理论教学,又便于保证实践教学环节。
从85级开始,学院开使试行有指导的学分制计划,在“三个面向”方针指导下,按照“拓宽专业、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提高能力”的精神,反复修订了本科学分制教学计划,实行导师制。
学校渐渐地步入了持续、稳定、长足发展的轨道,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良好态势。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学校形成了 “一体两翼” 的教学思想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和“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校训。大庆石油学院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时代英才,被誉为“石油工程师的摇篮”。
跨越发展 振翅腾飞 (2000-至今)世纪之交,大庆石油学院经历了一次重大历史转折——体制划转。2000 年2月,大庆石油学院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转为中央和省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
在严峻的挑战面前,学校党委果断做出了向大庆整体搬迁的重大决策,全校师生以“创业、科学、奉献”的迁建精神,形成了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以石油石化学科专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积淀了深厚坚实的发展底蕴,成为学校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2002年,大庆石油学院一次性完成从安达市搬迁到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工作。之后大庆艺术学校并入该校,更名为大庆石油学院艺术学院。2010年,学校的“更名申请”以得票第一的佳绩,顺利通过了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评审,正式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
搬迁后的东北石油大学,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质量立校,特色创优”的办学理念。学校继续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培养“严谨务实、报效祖国”的优秀人才;发挥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东北石油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中国石油工业提供强大的“原动力”。
学院还积极发展合作办学,2003年,大庆石油学院与哈尔滨华瑞实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大庆石油学院华瑞学院”,2010年,“大庆石油学院华瑞学院”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华瑞学院”。
截至目前,东北石油大学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有64个本科专业,23个高职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
办学五十多年来,学校培养各类人才近16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内高校前列。涌现出了以傅成玉、王玉普、胡文瑞、沈殿成、何树山、刘合、段慧玲、高金森等为代表的许多优秀企业家、院士专家、党政领导杰出校友和一大批严谨务实、无私奉献、投身基层、报效祖国的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路走来,东北石油大学始终秉承着“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校训,用大庆精神育人,培养跨世纪人才,并坚持向建设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石化学科专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