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推行素质教育(偏僻乡村建起教育大院)
乡村推行素质教育(偏僻乡村建起教育大院)优秀学子家长代表秦建捷讲了参加这次活动的感触。作为学生家长代表和村民代表,他希望村民们能积极配合镇里做好各项工作,共同建设美丽家园,希望成才的学子们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优秀学子家长代表秦付莲介绍了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注重身教和说服教育,以身作则,以理服人。家长要重视教育,舍得为教育付出;要教育孩子知道感恩,感恩亲情友情,感恩好的时代。在教育大院,塔前村退休教师、教育大院创办者秦远晴做了详细的介绍和讲解。互动交流中,兴隆镇相关负责人高度赞扬了创建教育大院的意义,对家长们培养学子付出的辛劳表示感谢。座谈会上,相关负责人指出,要把塔前村建设教育大院的经验推广到周边各村乃至全镇,希望乡亲们进一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为实现塔前村和兴隆镇的教育振兴贡献力量,同时希望学子们学业有成之后,能够用己所长回馈家乡,为家乡的振兴作出贡献。秦远晴介绍了学有所成的学子及其家庭情况,满怀深情地谈了自己创办教育大院的初衷
来源:南阳日报-龙腾南阳
“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镇党委政府将进一步把教育大院打造成兴隆镇的一张乡村教育名片,号召全镇中小学生到这里参观学习,接受思想洗礼,成为一个善于学习,懂得感恩的人。”2月10日,在社旗县兴隆镇塔前村召开的优秀学子及家长座谈会上,该镇相关负责人对前来参加座谈会的学子及家长寄予厚望。
一个926人的偏僻乡村,走出了5个博士、7个硕士、40多个本科专科人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远高于周边地区。2月8日,本报《偏僻乡村建起“教育大院”》的报道发出后,被《学习强国》等10多家媒体先后转载,此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连日来,人们纷纷慕名到这里参观学习,称赞教育大院接地气,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2月10日,社旗县兴隆镇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教育大院,召开优秀学子及家长座谈会,与家长、学子和村民互动交流。
在教育大院,塔前村退休教师、教育大院创办者秦远晴做了详细的介绍和讲解。互动交流中,兴隆镇相关负责人高度赞扬了创建教育大院的意义,对家长们培养学子付出的辛劳表示感谢。
座谈会上,相关负责人指出,要把塔前村建设教育大院的经验推广到周边各村乃至全镇,希望乡亲们进一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为实现塔前村和兴隆镇的教育振兴贡献力量,同时希望学子们学业有成之后,能够用己所长回馈家乡,为家乡的振兴作出贡献。
秦远晴介绍了学有所成的学子及其家庭情况,满怀深情地谈了自己创办教育大院的初衷和对家乡未来发展的希望。他说,建设教育大院,目的是要让家长和学生树立“读书让人明理,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用“榜样引领村民把家庭建设好,把家乡建设好,把孩子教育好”,让村子走出更多人才并回馈父老乡亲。
优秀学子家长代表秦付莲介绍了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注重身教和说服教育,以身作则,以理服人。家长要重视教育,舍得为教育付出;要教育孩子知道感恩,感恩亲情友情,感恩好的时代。
优秀学子家长代表秦建捷讲了参加这次活动的感触。作为学生家长代表和村民代表,他希望村民们能积极配合镇里做好各项工作,共同建设美丽家园,希望成才的学子们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优秀学子代表秦青青表示,将更加努力,做一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以实际行动回馈家乡,报效祖国。
刚刚回到家乡的王海洋博士也表示,会运用自己所学,积极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最后,相关负责人表示,镇党委政府要继续重视教育事业发展,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弘扬孝亲敬长的光荣传统,搞好乡村思想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让乡亲们生活得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更美好。
记者 王雪 特约记者 王丙双 通讯员 张殿举
本文来自【南阳日报-龙腾南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