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细节决定成败演讲(田俊从教到学)
教育工作细节决定成败演讲(田俊从教到学)课程的重构、学科教室建设和小班化教学也带动了教学上的若干改变,学校的形态、师生的情态和学生成长的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程的改变,选课走班的实施,也推动了年级内部运行上的变化,学校整体治理结构也更为完善,我们出台了学校章程,明确了各治理主体的权责。当然,在课程与教学领域,我们也陆续启动了课堂成长年和课程成长年,提升了全体教职员工对课程和课堂的认识。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我们获批综合教育改革实验校;2011年,我们开始了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的学校综合教育改革,基于国家课程,结合十一学校学生特点和不同的发展需要,陆续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的高选择性的课程体系。我们还进行了学科教室建设、取消了行政班,实现了选课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
我原来定的主题是《从教到学,助力学校育人效能提升》。在准备发言分享的时候,我发现从教到学,仅谈助力是不够的,也绝非那么简单。学校的育人功能蕴含在一节一节课里、蕴含在在日常的教与学过程中。它会最直接影响着育人效果,而且也不是那么容易能实现大的转变。因此,从教到学,很可能会成为学校育人效能提升的攻坚战。
这些年,李希贵校长带领我们进行的育人模式改革探索,主要是从组织、课程、教学这三个方面展开。三个方面相互作用,协同前进,但在不同阶段,又有发力点、撬动方式上的区别。
2008和2009年,我们充分讨论,形成了十一学校的办学使命和愿景,梳理了十一学校20条文化价值观,明确了战略改进领域、关键成功要素和办学各领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形成了十一学校的文化纲要。
在学校管理领域,我们对学校传统的组织架构进行了扁平化、学部制的改造,将传统意义上的中层部门改变为服务于一线教育教学的支持部门,开展了双向聘任、调整了薪酬分配等关键性制度。可以说,这几年里学校用组织结构调整、组织文化建设驱动了学校整体发展。
当然,在课程与教学领域,我们也陆续启动了课堂成长年和课程成长年,提升了全体教职员工对课程和课堂的认识。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我们获批综合教育改革实验校;2011年,我们开始了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的学校综合教育改革,基于国家课程,结合十一学校学生特点和不同的发展需要,陆续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的高选择性的课程体系。
我们还进行了学科教室建设、取消了行政班,实现了选课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
课程的改变,选课走班的实施,也推动了年级内部运行上的变化,学校整体治理结构也更为完善,我们出台了学校章程,明确了各治理主体的权责。
课程的重构、学科教室建设和小班化教学也带动了教学上的若干改变,学校的形态、师生的情态和学生成长的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16年,李希贵校长就带着我们开始思考,在学校整体的育人体系里,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组织结构等只是整个育人体系“冰山”的可见部分,在这座“冰山”下面还有太多的内容没有挖掘清楚,这里当然有整体育人理念、价值观念,也应该包括我们习以为常,又容易忽视,或者很难研究透彻的日常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怎样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素养的形成?怎样的教学过程更符合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个学校里最基本的过程如果不能改进,就很难谈育人模式变革和效能提升。
最近几年里,我们一直在摸索和寻找。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具体要求落到各学科里。2017年,开始新课程改革,明确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清晰地提出了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我们知道,素养的沉淀绝非易事。不仅调整了课标,中高考也在进行着方向性调整,强调考查学生解决不良结构问题的能力,强调“由解题到解决问题”“做题到做事”。
布鲁姆曾经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理解和记忆偏传授性质,而应用、分析、评价和创新最好要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者自主形成。美国的教育评价专家韦伯也提出了知识深度理论。我们也发现我们太多的教学过程停留在一二层级,三四层级在教的逻辑里还是比较难实现。
近些年,芬兰的教育受到广泛认可。2009年,芬兰的一批社会学家、教育专家、未来学家组成团队研究了教育发展趋势,历时七年,在2016年正式推出《学习的未来2030》报告。报告提出:不能仅仅按领域或者主题来划分学习内容,而是把七个横贯能力作为每一个芬兰学生应该形成的核心素养,只有让学习真正发生,素养才会慢慢沉淀,芬兰的教育品牌才可能持久。
这些都让我们意识到,学校日常的教学过程需要更好地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学,不能再停留在教的逻辑上,必须从教学走向学习。
这几年的探索里,我们对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如何实施从教到学,有了一些粗浅的感受。
课程标准到学习目标
我们知道,课程标准作为学科纲领性的资料,表述比较笼统。以物理为例,课程标准的目录为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见表1)。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也就三页内容,表述相对笼统,而在课程内容里则相对具体,能具体到学科学习内容,因为素养和目标是多年学习的结果。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就得弄清楚素养和目标实现路径和阶段性目标。以科学探究为例,初一,科学探究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与哪些内容相关?初二,科学探究的具体目标又是什么?如何循序渐进?初三、高一、高二年级,又是如何螺旋上升?高三,科学探究目标又应该达到什么水平?
我们曾经研究过美国纽约州的母语课程标准,比如,他们课程目标里的信息类文本阅读有四个细分目标,都能明确提出在不同年级不同的目标描述。如知识与观点整合(见表2)。将课程目标细化到每学期每个单元和课时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系统化的落实(见表3)。
关于目标,以前是目标藏在老师的教案里、心目中,以前的教学是这样的:学生看着我们,跟着我们走就行。学生被“蒙着眼睛”,也不用知道为什么学这些,跟着老师学就行。而当我们把学习还给学生的时候,更应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和学什么,以及怎样才是学会了。从教学走向学习,还必须要把存在于老师头脑里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时就要明确的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见图1)。“把汤勺交到喝汤人的手里”,系好学习的第一粒扣子。
单元重构和学习的高阶撬动
现在的教材,尽管也很注重知识形成路径和启迪学生思考,但也将知识按照学科归类进行章节化处理。而素养的形成更强调学习在真实、复杂情境中展开,在需求、钻研和应用中形成,单纯面对知识点的学习很难有效形成素养。
浙江大学盛群力教授曾经系统研究过教和学的两种范式,也明确提出教的范式里更为原子式,部分先于整体;而学的范式是整体论,整体先于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从教到学的转变里、在教学过程中要用教材、更要结合学生和学习实际,进行有效的素养导向的单元重构。
以生物学科的《细胞呼吸》为例。该内容在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内容包括细胞呼吸的概念,实验探究,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反应式以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等,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运用细胞呼吸的原理解释、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最高位的、可迁移应用的目标。因此,我们将单元内容进行了整合,整合后的单元不仅包括了必修一第五章的内容,还包括了选择性必修三第一章关于发酵的内容,因为传统发酵的过程就是运用微生物的细胞呼吸进行一些食品制作的过程,如我们熟悉的酿酒、酿醋、腐乳、泡菜等制作,都是利用了微生物的细胞呼吸原理。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孩子们能像科学家一样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因此在单元整合过程中,我们不仅整合了人教版教材的不同单元,还结合其他版本的教材,进行了该单元科学史内容的整合,编制了关于科学史素材的校本资源,供学生沿着科学家们的足迹,深入探索和了解细胞呼吸的相关内容。
经过单元重构,学生的学习不仅局限于某一节的特定知识,而是聚焦一个核心问题或核心概念,以核心任务贯穿始终,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来完成学科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实现理论的实际应用,进而落实核心素养的发展,真正实现从教走向学。
除了有时必要的单元重构外,通常还得考虑,如何寻找一个真实、有趣、能更好开启学生自我系统、能很好承载学习目标的核心任务,就能更好地实现学习的高阶启动,让学习自然发生。
在我们的语文课里,有几篇文章是摘自《史记》里的侠义人物传记。首先我们结合课程标准和学情等,确定了如下学生能读懂、可操作的学习目标:
1.选出六位侠义人物,用关键词从三个方面概括每一位的主要特征,比较六位侠义人物,说出他们一个相同点和各一个不同点;
2.能够结合材料,立足于历史与现实对侠义人物做出包括正面反面不同维度的评价;
3.说出侠文化中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正面影响的三点内容。为了更好开启学生学习的自我系统,更好展开学习,我们结合即将要开展的学校年度狂欢节,拟定了这么一个学习任务:选一个侠客人物形象装扮一位老师。具体有六个小的必选任务要求: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五位侠客人物的个性特征;指出五位侠客人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至少写出放弃的三个人物;写一封信说服老师同意装扮;写一段人物出场的造型描述;与学校图书馆合作对图书馆有关侠客人物的图书进行重新分类。一下子学生就来劲儿了,规划学习计划,潜心研究,精选人物和构思说服信。图2是一位同学劝说老师装扮成虬髯客的说服信。
我们的语文学科在学习任务设计上积累了较多的尝试(见图3),形成了一系列的学习任务设计并在不断优化升级。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开启,已经做好学习规划的时候,学习资源、工具和方便进行学习自我评估的量规就需要提供。
支持学习的资源、工具与自我评估
比如,在侠义文学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还会提供给学生阅读资源、网络工具、视频资源和拓展性比较阅读资源等(见图4)。
除了学习资源外,还会提供一些任务管理工具,方便学生落实好学习规划。
在一些理科学习中,尤其在起始年级,学生能力和素养还没那么高的时候,还需要给他们搭思维的脚手架。如,在学生学习《万有引力》过程中,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历程逻辑很长,是一个学习中的难点,这个时候提供一个思路整理工具,对初学者很有必要。
除此以外,一些方便学习的小工具在我们老师的课堂里也不断萌生。而在学习的关键节点、核心任务完成时,提供任务完成程度的量规也非常有必要,有助于学生随时跟进和判断。量规便于学生视角的判断,量规的分级也考虑到不同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学生的基础,更有利于调控学习过程。比如记叙文写作的自我评估量规(见表4)。
至此,我们基本形成了从教学走向学习的逻辑(见图5)。在真实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和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课程目标。
我们的生物学科依照这个逻辑,将中学阶段的生物分初高中进行了单元重构,每个单元除了教材外,还给学生提供了单元学习任务书(见图6)。
看一下高中的单元和核心任务就能发现,学习变得很有意思,也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也不再是以前那种按照教材一节一节教知识的人,而是引导和设计学习的人。
我们很多学科的学习任务来自于身边、社会现状、真实情境。学生也逐渐有了应用知识的意识和对自然、社会的好奇心。2019年的夏天,我们的学生在校园里发现桃树掉果问题,于是引发了一系列的学习和研究(具体过程见《未来教育家》2020年10月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明确学习目标后,我们通常会寻找能承载目标的真实任务,把学习指向问题解决,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习变成自己的事情,让真实的学习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知识技能,形成了能力素养,也发展了元认知。
类似的教学探索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我们做了不少,部分学科已经相对形成体系。教师对学习的研究、素养形成路径的认知在逐步加深。
在最近这几年里,我们也在结合新课标和中高考变化、结合学生需求和我们对学生的认知,重构着我们的课程,学校的组织结构也在顺应一线的变化,强化了研发功能。我们也发现,不是教学而是学习驱动着学校育人模式变革。
2019年,北京市十一学校教代会上,代表们讨论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学校的关键成功要素,明确将从教到学列入其中,也对这个关键成功要素进行了指标分解,明确了实现路径。
尽管刚起步、很艰难,其中也碰到很多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但我们知道,从教到学将会改变我们的课堂,让真实的学习落地,让素养形成,这将会最终影响整体育人效能的提升。我们会继续努力。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未来教育家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