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童心阅读伴成长线上报名(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
书香润童心阅读伴成长线上报名(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韩一榕老师提出:这一章节中提到“儿童强烈的自我意愿首先只能展现给自己,然后才能慢慢学会与周围环境的意愿和谐相处”这段话让我感触很深,正如这一章节的标题写到孩子是从环境中学习到如何安排自己的意愿的,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孩子自我意愿的敏感期,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当我们理解这个概念时,就会借助这个敏感期帮助孩子们成长。陈雨杰老师提出: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切记不要包办代替,要学会等待。如睡觉时,孩子脱衣服磨磨蹭蹭,此时老师就可能觉得不耐烦了,就走过去动手包办了,而忘记了引导孩子怎样脱衣服,这样在不自觉中就失去了孩子一次锻炼的机会。在让孩子自己动手时,我们也同时在让孩子学习一些正确做事的方法。2022年5月13日20:00 老师们在自主阅读、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准时相约线上,围绕第五章节《用榜样和模仿让孩子形成意志力》进行思维的碰撞,经验的交流。下面让我们一起开启老师们的阅读智慧之行吧
多读书,行万里路。好读书,开卷有益。读好书,良师益友。勤读书,学海无涯。读书是一种幸福,让人增长知识,使人明白道理,叫人品味人生,这种幸福别无取代。
潮桥幼儿园的老师们积极参与年级组线上阅读研讨活动,共同阅读《幼儿园的工作与娱乐》一书,并按照章节进行阅读,交流讨论。
《幼儿园的工作与娱乐》
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从事华德福幼儿教育多年进行的理论思考的汇集,贯穿着华德福的教育理念。内容涉及华德福幼儿园的生活与工作安排,对儿童各发展阶段的认识,孩子的游戏,用模仿和榜样的力量教育儿童等等。主张以自然、平衡、非强迫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呵护孩子的生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022年5月13日20:00 老师们在自主阅读、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准时相约线上,围绕第五章节《用榜样和模仿让孩子形成意志力》进行思维的碰撞,经验的交流。下面让我们一起开启老师们的阅读智慧之行吧!
第一节
《孩子从环境中学习到如何安排自己的意愿》
陈雨杰老师提出: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切记不要包办代替,要学会等待。如睡觉时,孩子脱衣服磨磨蹭蹭,此时老师就可能觉得不耐烦了,就走过去动手包办了,而忘记了引导孩子怎样脱衣服,这样在不自觉中就失去了孩子一次锻炼的机会。在让孩子自己动手时,我们也同时在让孩子学习一些正确做事的方法。
韩一榕老师提出:这一章节中提到“儿童强烈的自我意愿首先只能展现给自己,然后才能慢慢学会与周围环境的意愿和谐相处”这段话让我感触很深,正如这一章节的标题写到孩子是从环境中学习到如何安排自己的意愿的,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孩子自我意愿的敏感期,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当我们理解这个概念时,就会借助这个敏感期帮助孩子们成长。
第二节
《用意志力捕捉觉醒的想象力》
黄鑫宇老师提出:我们要遵循孩子成长规律。让孩子在一个不受拘束、适合其年龄、任其自由活动的环境中成长,充分发掘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内在潜能。第一、我们要允许孩子自由运动和活动。这就能够锻炼孩子的坚持性和持久性。第二、不要口头说教,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教育道具。让他们在玩耍中培养意志力。
沈李凤老师提出:幼儿长到三岁左右,出现了儿童式的幻想(也就是想象力)和记忆。但是这里孩子能记忆起的,只有之前经历过的东西。当外界的某一特征与记忆中的有一定程度相似时,孩子马上可以创造出新的幻想。把想象和记忆中灵光一闪的东西实现到行动中,这便体现了意志力。
第三节
《五岁左右的意志力和想象力危机》
严鑫男老师提出: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方法之一是扩大孩子的知识经验,增加表象储备。现实经验是幼儿想象的支柱,当幼儿想象力的源泉不再涌出时,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事。例如这段时间总是在做核酸,孩子们对做核酸的过程也有了很多经验。在玩游戏时,玥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益智区的拼图作为核酸检测棉签,和周围小朋友在益智区开始了核酸检测的游戏。
许玥老师提出:学前儿童的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具有很大的复制性和模仿性。3-4岁的幼儿想象的形象比较零碎、不完整,彼此之间也缺乏联系。到5岁时,随知识经验的积累,学前儿童的想象内容逐渐丰富。在这期间让幼儿做一些与大人有关的事情,会让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起来,头脑中存贮的各类事物的形象越多,想象的素材就越多。
第四节
《意志力与想象力互相联系》
黄苏棣老师提出:有些孩子好动,坐不住,如果我们给他彩笔,让他画画,不能提起他的兴趣,那他也就无法做到坚持和专注。可如果我带着他学习怎样踢球,给他一个足球,让他在操场上练习射门,这就可以激发他的兴趣,让他专注地玩下去,进而培养他的意志力。因此给孩子提供必要的教育道具,我们就能引导孩子向着自己感兴趣的、有利于身心的方向发展,让他们在玩耍中培养意志力。
陆晔老师提出:书中提到孩子为了实现游戏灵感,他们的意志力必须与想法相联系,并借助想象力找到身边的某种物体,把它变成想法中浮现的事物。在模仿名画的活动中,孩子们有意识地寻找“粉色帽子”,最终找到颜色类似的头巾作为替代物。这一过程体现了意志力与想象力的联系。
第五节
《成年人在孩子有计划的游戏中提供帮助》
袁小凤老师提出: 在孩子的游戏中,成人有必要的提醒会让孩子有计划的游戏更出彩。而成人需要留意孩子混乱的举止——不用意志力捕捉想象力的表现,并进行适当的正确引导。 往往孩子们精彩的表现都是在这些“提醒”后的瞬间。 所以在孩子的游戏中,我们老师和家长都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杨晓颖老师提出:幼儿开始有计划地玩耍时,成年人的帮助经常能起到指示作用。大人们需要有内心“旁观者” 的想法,移情能力,幻想和内敛的兴奋情绪。本次母亲节制作花束,给予简单的提示:你们现在的身份是花店的老板,而我要准备一束花送给妈妈,他们开始热情的为我介绍各种花朵,并且提出找出漂亮的丝带为我包扎花束。
第六节
《作为“榜样”,成年人需要注意些什么?》
于佳伟老师提出:作为榜样,氛围的营造很重要,如书中所说“当孩子早上到我们这里(幼儿园)来,他们就已经看到正在劳动的教育者们。虽然孩子们可能正专注于其他的活动中,但他们的意志力已经以模仿的姿态融入劳动的氛围中。”孩子们每天都被劳动的教育者所包围,执勤的保安爷爷、打扫的保育老师们等等,孩子们自然而然地会乐于参与班级劳动。
秦杨老师提出: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
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久,父母的一言一行无论对错都让孩子无意识地记在心上,悄悄地模仿。所以父母从待人接物的言谈举止,都要自己先做到,才能要求孩子做到。
2.在生活上给孩子做到良好的示范。
家长总是唠唠叨叨地要求孩子应该做这个、不要做那个。这种毫无说服力的说教只会让孩子厌烦,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什么事都能做到示范带头,效果则会不一样。
3.父母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有些父母总是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自己却常常做出相反的行为。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就是相信和解放孩子。”孩子是感官和意志力的载体,成年人需通过“言传身教”,注重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需要,帮助孩子形成意志力。孩子趋向于从环境中学习到如何安排自己的意愿。我们成人除了是引导者,也是支持者。作为成人需要相信孩子,给予孩子信任,相信他们可以完成一些挑战。期待下一次的“小浪潮”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