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少年随手捡垃圾(开封一大学生课余义务捡垃圾)

少年随手捡垃圾(开封一大学生课余义务捡垃圾)志愿活动,是要一直做下去的事业方亮不仅一个人干,还带动周围的同学一起加入到环保中,在2017年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作为历史文化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方亮和主席团商议后,在全院征集志愿者对学校铁塔湖、东城墙附近的垃圾进行清理,“原来打算召集30个人左右,最后报名参加的竟然有50多个人,对这个结果还是感到挺惊喜的”,清理活动从中午1点半开始,到下午4点左右结束,参加活动的同学中女生超过一多半“大家对环保还是挺重视的,也许迈出这一步很难,但你真正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也没什么。” 方亮生长在著名的江南水乡——浙江,随着经济的发展,浙江水质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自2013年开始,浙江打响了铁腕治水的攻坚战,水域治理维护工作细化到各村,方亮的家人也参与到水污染治理与垃圾打捞工作中,以前臭气熏天的河道渐渐清澈了起来,甚至夏天还有人在河里游泳,“家乡水质的变化让我看到,水污染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治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周斌 通讯员 徐娟 实习生 李雪艺

“从去年开始,他就经常在这打捞垃圾,原来是学生呀,真的应该大力提倡”“这个学长好神奇呀,一个人在这捡垃圾,比较钦佩他,要我肯定做不到”……从遛弯大爷到读书学生,他们口中这位半年来一直在湖边义务捡垃圾的学生,就是河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方亮。黝黑的皮肤,微胖的身材,其貌不扬的方亮在铁塔湖畔,默默倾注半年时光。

少年随手捡垃圾(开封一大学生课余义务捡垃圾)(1)

打捞垃圾的“怪叔叔”到号召环保的 “坚定哥”

2016年方亮独自一人背着行囊,来到了离家千里的开封求学,成为了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一名学生。正如许多铁塔牌学子一般,初来河大的方亮流连于校园的美景,“第一次来到这里就觉得很有历史底蕴,作为一个‘文化粉’,我就知道我来对地方了”方亮对记者说道。可随着他对这里渐渐熟悉,方亮也发现了一些角落里潜藏的“不和谐”因素,“当时我在湖边散步,走着走着发现湖边和桥沿处漂着一些垃圾,和周围的景致很不协调,我就想着有机会一定要清理清理”。

方亮生长在著名的江南水乡——浙江,随着经济的发展,浙江水质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自2013年开始,浙江打响了铁腕治水的攻坚战,水域治理维护工作细化到各村,方亮的家人也参与到水污染治理与垃圾打捞工作中,以前臭气熏天的河道渐渐清澈了起来,甚至夏天还有人在河里游泳,“家乡水质的变化让我看到,水污染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治理,关键是要真正动起手来,光喊口号水不会自己变好“谈及水污染的治理方亮深有感触。

方亮最初开始湖边的垃圾打捞工作是在去年的9月份,一开始只是拿着个塑料袋戴着双手套,但到了湖边,望着水中的垃圾,打捞工作实在力不从心。回去后,方亮便开始 “全副武装”,准备了垃圾袋,置备拾捡垃圾的长夹,还把一件类似环卫工的服装当做自己打捞垃圾时的工作服。在2017年11月院系的劳动周,方亮每天9点左右来到铁塔湖边开始打捞,中午在湖边简单吃点带着的午饭,一直清理到下午三四点左右才算结束,“湖里的垃圾都被浸泡了,分量很沉,每个袋子都装不了太多,每去一次都会打捞十几个塑料袋”。从去年9月份至今,方亮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去一次,不知不觉已经坚持了半年多。

“他是大学生?我当他是保洁员呢 ”在湖边的散步的大爷知道方亮的身份不禁有些诧异,不仅如此,甚至一些大学生也称方亮‘叔叔’。“可能是长得比较老成吧,哈哈,一开始有点尴尬后来也就没什么了”,方亮对记者打趣地说道。

方亮不仅一个人干,还带动周围的同学一起加入到环保中,在2017年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作为历史文化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方亮和主席团商议后,在全院征集志愿者对学校铁塔湖、东城墙附近的垃圾进行清理,“原来打算召集30个人左右,最后报名参加的竟然有50多个人,对这个结果还是感到挺惊喜的”,清理活动从中午1点半开始,到下午4点左右结束,参加活动的同学中女生超过一多半“大家对环保还是挺重视的,也许迈出这一步很难,但你真正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也没什么。”

志愿活动,是要一直做下去的事业

大一的时候方亮加入了学校的三农发展研究会,从农村家庭走出来的他关心着农业农村的发展。在2017年清明节期间他和协会中的20余名同学一起前往河南商丘乡村开展调研。虽然早有心理预期,但调研地区的实际情况还是让方亮内心一震。“我在做关于农村婚丧方面的调研,其他情况且不说,高彩礼和家庭中子女数量较多是这里两个非常突出的现象,经济贫困的结果带来的是人们观念方面的落后以及发展的不平衡。透过这些现象我们发现在帮助人们经济脱贫的同时,观念脱贫文化脱贫也十分重要。”

在为期3天的调研中,到访的同学们收到村民们的热情接待,村民腾出老村委办公室供同学们住宿,调研期间正赶上阴雨天气,村长动员全村为调研同学们准备铺盖“那几天很艰苦也很快乐,3个大男孩挤在一张床上,每天一日三餐基本上主要靠带来的些干粮饱腹,但在这里真切得感受到老乡们的那种真诚,感觉到我们的一些研究,一些努力是有价值的,有那么一群人需要我们去给予帮助。”

谈到未来的打算,方亮表示想考专业相关的公务员,“我希望把学到的一些东西加以实践,同时运用自己所学多做一些有意义的志愿活动,志愿活动,是要一直做下去的事业。”

生活与远方,且行且珍惜

除了参加一些志愿活动,正处大二的方亮也忙碌于学业,平均每周15节的课程让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变得紧张,要想兼顾学业和活动,每值选课之际方亮都不得不在课程排列上花点小心思“尽量把自己可以选择的课程排的比较规律些,这样抽出半天或两个小时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两头都不误”。根据课堂老师布置的实践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修习文化产业管理的方亮于去年开通了自己的个人公众号,虽然阅读数一直不高,但也在一直持续更新,“在新媒体运营这方面确实还很欠缺,虽然偶尔会成为‘教科书级反例’,但没有失误怎么会有提高,慢慢做,总会有提升的”方亮说道。

谈及大学生活中女朋友的问题,这个坚定乐观的大男孩不禁显得有点羞涩,“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主要先提高自己吧,其他的现在也没有想很多”。像很多大学生那样,对待未来,对待自己,方亮偶尔也会困惑,也有迷茫,烦闷的时候他常常选择一个人去远足,避开繁忙的街道,离开拥挤的人群,去到郊边走走看看,想想自己想想人生,给自己一个同自己对话的时间,回到现实生活后继续努力向着心中所想努力前行。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薛贝贝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