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金银潭院长回忆武汉开学第一课(刘守英的开学第一课)

金银潭院长回忆武汉开学第一课(刘守英的开学第一课)第二,需要应对社会上大量似是而非的东西。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一方面是因为发表这些观点的人很有可能对一个问题并没有经过大量的调查,没有经过长期的研究。什么叫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对于任何一个现成的定理、常识,甚至老师讲的那些已经是不可动摇的真理,要打个问号,在思维上先问一下“这个是什么呢?”,再往下想“是这样的吗?”,接下来再去推导。第一,精准性代替不了问题意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答题的精准性,也就是知识的精准性和答案的唯一性。大家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初中,再到高中,基本上被要求“答案不能有错”。如果答案有一丁点差错,满分100分你就只能拿99.9。如果答案精准性再差一点,可能就只有七八十分了。精准的成功了,不太精准的就失败了。这意味着,进入人民大学经院的学生,精准性都是非常之高的。这是你们优秀的一面。但是,社会科学的特征恰恰无法做到唯一性和精准性,它是有很多答案的。现在的很

金银潭院长回忆武汉开学第一课(刘守英的开学第一课)(1)

文丨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今天,我想跟大家讲一下,对于进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你们,我们到底要把大家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每个进了人民大学的学生,都会受到人民大学的底色、风格的熏陶,肯定跟其他高校的学生是不一样的。我们人大的学生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实”。第一,他对现实的了解非常到位;第二,他对基本理论的掌握非常扎实;第三,他能够很快地学以致用。这种底色就是基因。我们对人才的培养也是基因的传承。人大经院最重视培养学生的什么?我觉得是在这种底色下的经济学思维方式。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四年给你打下的就是人大底色下的经济学烙印,人大特色的经济学思维。

一是经济学的问题意识。

首先是关于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第一,精准性代替不了问题意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答题的精准性,也就是知识的精准性和答案的唯一性。大家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初中,再到高中,基本上被要求“答案不能有错”。如果答案有一丁点差错,满分100分你就只能拿99.9。如果答案精准性再差一点,可能就只有七八十分了。精准的成功了,不太精准的就失败了。这意味着,进入人民大学经院的学生,精准性都是非常之高的。这是你们优秀的一面。

但是,社会科学的特征恰恰无法做到唯一性和精准性,它是有很多答案的。现在的很多学生被训练成的思维,就是不能有一点点差异。学生脑子里面只有模子、标准答案,缺乏对问题本身的质疑。如此一来,我们学生进入大学,包括未来走向社会,就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缺乏问题意识。这一点和国外一些名校的学生形成很大反差。

曼昆在给本科生讲经济学原理的时候,有学生给曼昆提出问题,曼昆用他那套予以应答,学生对他的回答不满意,背着包就走了。我们的学生缺少这种质疑问题的品质。大学期间,我们的学生要花很大功夫养成问题意识。

什么叫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对于任何一个现成的定理、常识,甚至老师讲的那些已经是不可动摇的真理,要打个问号,在思维上先问一下“这个是什么呢?”,再往下想“是这样的吗?”,接下来再去推导。

第二,需要应对社会上大量似是而非的东西。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一方面是因为发表这些观点的人很有可能对一个问题并没有经过大量的调查,没有经过长期的研究。

我长期对自己有一个要求,我不懂的东西我不说,我没看见的东西我不说。希望我们的学生对于名人也好,各种观点也好,都要去问一句:“是这样的吗?”比如,很多学生的文献综述缺少甄别,把大量似是而非的东西当成是一种观点放在文章里面,那这个问题就大了。因为它本身可能就不是观点,或者说它可能是错误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学生做文献综述时,一定要追踪到最原始、最经典的文献。

第三,在自媒体时代,很多自媒体的观点带有倾向性和很强的价值导向。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自媒体所透露出的强烈的价值观念导向,使我们的学生容易产生极端的意识和观念。我们的学生本来是走向社会前的一张白纸,怀揣理想,充满热情,也非常关注社会,想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当他们的整个知识体系尚未完全搭建起来时,很容易被这些带有很强价值观念导向的言论所左右。

社会上很多从事自媒体行业的人,把传播信息和观点变成了牟利的一种手段,将表达变成获得阅读量和关注度,从而实现变现、获得价值的一种工具。这是一个被自媒体带有非常强的价值导向所主导的时代,也是一个价值分歧非常大的时代。

上述三点说明,我们的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没有很强的问题意识或是质疑精神,就很容易“被带到沟里面去”,甚至很容易被引向极端,这是最坏的结果。如果无法培养出这种问题意识,你就很难进行甄别。

进一步讲,经济学的问题意识又是什么?经济学的问题意识和我们前面所讲的一般的问题意识在对问题的意识上是一样的,但所强调的是,经济学的问题意识一定是从真实世界中来的。我们在课程学习和论文阅读中都会观察到问题,但是,很多问题的提出只是从知识延伸而来。

比如说研究农村土地制度的路径选择——私有化还是国有化,现有的研究习惯对这一问题进行文献综述,对已有的各种观点进行评价和介绍,其对于土地国有制、土地私有制等研究基础的认知源于经过提炼而变得抽象的文字描绘。如果脱离真实世界,以这种方式提出问题,就有可能会严重偏离实际,失去了研究的意义。

因此,我所强调的经济学的问题意识是要从真实世界中去寻找问题。我们要培养一般的问题意识,在面对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文献中接触到的观点时,都要先问一句“是这样的吗”再往下走,而不是直接全盘接受,防止思维固化。我希望大家在大学四年里能做到一件事:从过去精确性的作答转变为质疑性的提问。同时,我们经济学院的学生所需要具备的问题意识是不要只从书本中寻找问题、推导问题,而是要进入到真实世界中去发现问题。

二是建构经济学的知识体系。

在大家进入学校以后的四年时间,最重要的是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的搭建,决定了你未来能走多远。今年,我们学院对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做出了重大修订。我们的整个课程体系里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是经济学基础的核心课程,第二是专业的必修课程,第三是选修课程。

第一板块的经济学基本知识的训练,旨在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以此入门。

人大经济学院对两类经济学原理都比较重视。

第一类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90年代左右,很多地方都把政治经济学摒弃的时候,人大一帮老先生坚持保留政治经济学。这不是因为他们保守,而是他们深刻认识到了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

首先,整个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法遵从这一理论,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指导,体现了以此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逻辑。我们希望同学们通过政治经济学的训练,能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熟知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脉络。

第二,中国社会处于剧烈转型变迁的过程,这种社会特征与稳态的社会的差别不是技术性的变化,而是要直面的重大问题的变化。政治经济学在分析这些问题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判断发展阶段、分析主要矛盾、分析发展阶段的一些重大问题。因此在我们同学的知识体系里,对《资本论》的学习、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不要丢弃,不要忽略,不要唯应试论,要花功夫去读原著。

同时,我也提醒同学们在从事政治经济学学习时,不要走极端,认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就是两个阶级的对立。不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资本论》分析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矛盾和运行规律。你要从中学习怎样分析问题,你掌握了这套分析问题的方法,就可以分析我们现实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第二类是现代经济学。对于现代经济学训练,同学们要注意两个层次的关系。第一个是经济学原理训练,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另一部分是经济学分析能力,我们给同学们配置的高级宏观、高级微观和高级计量经济学,就是用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的。

中国的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一步,有些方面已经处于一种相对稳态的状态,这些问题可以用成熟的方法来分析。如果你没有在这部分训练上打下扎实的基础,你在经济学的知识体系上,就有很大的缺失。

除了上面经济学原理和方法训练,还有各专业的知识进入。到了大三,大家可以选择一些专业核心课。但是我也建议,在构建知识体系的阶段,有倾向的同时,不要把其他的课程都放弃了。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能认真把专业核心课都上好,搭建起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要建立完整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不仅要熟练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包括课堂知识和课后阅读材料,同时课后训练也不能忽略。要补全课上无法完全覆盖的知识漏点,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加强自己的做题训练,针对这一能力学院也有相关课程的设置以及师资的配置。

除了经济学思维的知识训练,我们的学生还要重视选修课和经济学以外的知识课程。我对同学们的建议是,去挑选一些具有前沿性的选修课,来补充一些前沿知识,吸收各位优秀老师的新兴理论和研究成果。

除此之外,遇到个人感兴趣的领域的知识,也可以积极地参与课堂,来提高自己未来运用工具的能力。我也建议同学们去听一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课程。无论是毕业后考虑继续攻读硕士博士,还是选择考公务员,都需要相应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另外建议同学们广泛涉猎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和哲学知识。当然,统计知识也是学科知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三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在掌握问题意识和知识体系的同时,我们的同学要思考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否科学。目前有些学生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方面非常欠缺,既缺乏提出假设的能力,也缺少相关的解决方案,常常出现论文在模型建立实证分析完成后无话可说的情况,最后提出的结论也没有政策含义,缺乏实际意义。好的经济学思维方式要求:

第一,要有建设性。我们的学生要防止对客观事物的绝对化认识。以中国改革为例,没有任何一场改革是完全按照学者的思维彻底解决的,通常都是各取所长最后形成合理化的解决方案。经济学的价值是它的建设性,不能仅仅只有批判性和彻底性。经济学是在约束下求解的一门学科,不同的约束条件在权衡以后形成解决方案。

第二,要有科学性。经济学是整个社会科学中具有科学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对于日常事务的看法必须要有科学依据。我们要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对不同事物进行甄别。在问题提出后,对问题进行的实证、科学分析、甄别与比较,要基于数据和案例分析了。经济学院的学生必须要经过分析再发表意见,而不是盲目地发言,武断不是经济学院学生应该有的表达方式。

第三,直面现实。前面我说,提问题要从现实中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就是直面问题以后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是对现实中的问题的分析,而不是想象世界的问题和对想象世界的问题的实证。我们学院的学生要养成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

四、经济学的行为能力。

现在经济学的很大一块内容是解释世界,回答经济世界是什么。大量的实证研究旨在进行经济解释。但是经济学要做到知行合一。在提高我们学院学生的行为能力上,我有几点小建议:

第一,关注一个关于财经问题的公众号。养成对我们每天发生的财经问题有日积月累的关注。

第二,关注两到三个专业的经济类公众号。所选取的公众号是高质量的,对经济问题有深度分析。

第三,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关注两到三个对该领域有长期研究、有个人见解、有深刻思考、有科学分析的学者,去研读他们的观点,追踪他们的动态。

第四,在关注问题的时候要试着写一些经济短文。我们原来有一个很好的杂志叫《经济学家茶座》,那里面不是很严谨的论文,是有很多想法的经济散文。我们的孩子们要练练笔头。比如说粮食问题,现在俄乌战争以后是否会造成世界粮食的短缺?会不会造成整个粮食贸易的格局的变化?这个问题,你就查一些资料、看一些观点、写一点短文,慢慢练就把自己练出来了。

今天我的主题是“开启你的经济人生”。在这里面就包括:我们如何在大学期间养成经济学的问题意识,构建起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培养思维方式,锻炼经济学的行为能力。我们人民大学的学生在这种体系培养下走出去,未来就是接班人,就是先锋,是有用之才。

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先把意义搞明白。我们每个学生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意义,明确自己的方略,明确自己怎么去行为,把自己的目标设计好。

在当下的这个时代,我们的学生一定要注意,不要“漂浮”,不要只有批判,不要死气沉沉的,垂头丧气。做时代潮人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把自己的本事练硬。我给大家常举的一个例子是,在中国的战乱年代,有两所大学——西南联大和浙江大学,他们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却能产生那么多的院士,产生引领整个中国学科发展的大先生。不管世事如何,大家要心沉下来。谁在这个年代沉下来,谁未来就有希望。一定要沉住气,把自己的本领练过硬。

本文原标题为《开启你的经济人生》,经作者授权发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