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的小故事(科举考试趣事多)
科举考试的小故事(科举考试趣事多)文天祥兵败被押往大都,囚禁于土牢之中三年有余,虽然经过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但文天祥仍不改其志,最后从容赴死,年仅47岁。后人称赞文天祥为: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但是更多的是文天祥这样的忠臣良士,选择“捐躯赴国难”这条不归路。文天祥最早征募的那两万子弟兵没有能够改变临安城破的命运,蒙元占领临安后,文天祥流落南方,后来继续坚持抗元斗争。然而文天祥处在蒙古大军横扫欧亚之际,可谓是回天乏术,后来兵败被俘。宋恭帝德祐元年,蒙元统帅伯颜率领20万水陆大军,兵锋直指临安。当时的文天祥任赣州知州,身为文官的他也变卖家产,招募了两万兵勇,准备进京。这时候有朋友劝说文天祥:蒙元铁骑锐不可当,伯颜手下有20万精锐之师,先生仅以两万乌合之众,如何抵挡敌人兵锋。文天祥回答道:我也知仅凭自己势力孤危,无法抵挡元兵,但我宋朝三百年恩养士子,今日国家危急,我自不量力,以身赴难,希望天下忠义之士皆能为国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发动兵变,由此宋朝立国,两宋共历18帝,延续320年,最后亡于蒙元。鉴于宋朝优待知识分子的基本政策,后人说起宋朝时总是以“三百年养士之朝”称之。
宋朝立国之时,吸取唐末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教训,在设定国家体制上,实行了是以文官为国家统治基础,各个机构互相监督、彼此牵制的行政系统,虽然这在一定程度造成了宋朝官僚集团过于庞大的弊病,但是却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终宋一朝,无藩镇割据,无宦官专权,无外戚篡位。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宋朝虽有昏君,但无暴君。
宋朝立国的320年间,内有不足畏惧,最为令宋朝头疼的是外患,宋朝自建国伊始便与辽国对立,此后又面临着夏、金、元的威胁,战乱不断。公元1127年,金人攻破汴梁城,北宋灭亡,是为靖康之变。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即皇帝位,南渡长江,后定都于临安,是为南宋,南宋又于公元1279年被蒙元所灭。
南宋的灭亡是少数民族政权第一次统一中国,而明朝灭亡,则是最后一个汉族王朝的倾覆,崇祯帝孤身一人吊死在了景山,为其殉葬的唯有一个太监,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年南宋的灭亡,不仅无数的士子为保护这个王朝而粉身碎骨,当崖山海战宋军最后的势力被剿灭时,更有十万士子蹈海殉国,究其原因,正是宋朝对知识分子的优待。
宋恭帝德祐元年,蒙元统帅伯颜率领20万水陆大军,兵锋直指临安。当时的文天祥任赣州知州,身为文官的他也变卖家产,招募了两万兵勇,准备进京。
这时候有朋友劝说文天祥:蒙元铁骑锐不可当,伯颜手下有20万精锐之师,先生仅以两万乌合之众,如何抵挡敌人兵锋。文天祥回答道:我也知仅凭自己势力孤危,无法抵挡元兵,但我宋朝三百年恩养士子,今日国家危急,我自不量力,以身赴难,希望天下忠义之士皆能为国效力,宋朝江山社稷才有望保全。
南宋末年,江山风雨飘摇,处于乱世中的人们,有的为了自保,归顺了蒙元,有的既不愿意做蒙古人的走狗,也没有信心来保宋室江山,于是远渡重洋,遁身海外。投降者,如留梦炎,在临安城破后入蒙古人帐下,这位状元出身的宋朝前宰相还曾经劝降过文天祥。再如进士出身的陈宜中,远遁中南半岛,成为东南亚一带的“华侨之祖”。
但是更多的是文天祥这样的忠臣良士,选择“捐躯赴国难”这条不归路。文天祥最早征募的那两万子弟兵没有能够改变临安城破的命运,蒙元占领临安后,文天祥流落南方,后来继续坚持抗元斗争。然而文天祥处在蒙古大军横扫欧亚之际,可谓是回天乏术,后来兵败被俘。
文天祥兵败被押往大都,囚禁于土牢之中三年有余,虽然经过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但文天祥仍不改其志,最后从容赴死,年仅47岁。后人称赞文天祥为: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
与文天祥同样选择“死国难”的还有他的“同年”陆秀夫,陆秀夫与文天祥乃是同年中的进士,当年文天祥20岁,而陆秀夫则19岁。临安沦陷之后,陆秀夫等一干文臣武将不甘受辱,得知益王、广王南抵温州,于是前往投奔。陆秀夫便是在这种情形之下开始追随南宋流亡小朝廷的。
后益王被众臣拥立为帝,南宋小朝廷一路向南撤退,期间主政的便是陆秀夫与大将张世杰。然而后来元军得知南宋尚有“流亡政府”,于是派遣大军征剿。最终南宋流亡政府兵败崖山,陆秀夫怀抱幼帝蹈海而死。
同样,比文天祥、陆秀夫晚十二年中状元的陈文龙,也是南宋威武不屈的士子中的一员。陈文龙乃福建兴化人,元军进攻福建时,他组织民兵防守福州,元军攻不下,遣使招降,陈文龙焚毁招降书,斩了来使。后来福州城破,陈文龙被俘,面对元军的拷打,陈文龙依旧毫不畏惧,自指胸腹言:“此中皆节义文章”。后来陈文龙被押解往临安,囚于南宋太学,最后绝食而亡。
陈文龙兵败之后,他的母亲被关押在了福州的一所尼姑庵内,儿子的死讯从临安传到福州之时,陈老妇人已然病重,得知儿子的死讯之后说道:“吾与儿同死,又何恨哉!”说罢气绝身亡。
南宋灭亡之后,在崖山一带,无数士子跳海殉国,海上浮石十余万。由于这十余万殉国者大多是宋朝的精英士子,自此之后,中国古典文化走向衰落。
南宋最后一次科举举行于度宗咸淳十年,状元为王龙泽,榜眼路万里,探花胡幼黄。这次科举举行完之后不久,临安城便被蒙古人攻破,因此包括这三位在内的那一科的进士们都未授官职,在国破家亡的时代,这些士子们大多不知所终。中国古典时期文化最为鼎盛的朝代终于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