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期待的新学校(这所学校正在探索一种)
最值得期待的新学校(这所学校正在探索一种)2017年,海淀区小升初入学全面取消“推优”,把全区所有公办初中校都纳入登记入学范围。2016年,北京公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考、高考都纳入改革计划。为适应新中考多科目选考的变化,清华附中开始探索走班制。2013年,奥数成绩已经与北京的小升初脱钩,占坑班、推优等复杂的招生渠道还是推着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把孩子往课外班里送。2014年被称为北京“教育综合改革元年”——首次启用网上透明入学通道、取消共建生等“政策组合拳”给“择校热”降温。2015年,北京继续通过学区制、九年一贯制、名校办分校等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多所学校也在继续探索创新课程设置。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民生样本,年度记录》今天来到北京市海淀区,关注这里的教育改革事业。
过去十年,我们观察了这里破解“择校热”的种种努力,记录了探索中高考改革所做的诸多实践,还有线上教育如何开展、“双减”政策如何落地等。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为均衡教育资源而创设“联盟式”办学新模式,这与以往的教育集团、联盟发展,究竟有何不同?
民生样本,年度记录丨红英小学·翠湖小学“联盟式”办学新模式音频:00:0015:43
以全长九公里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为直径画一个圈,这里云集着从小学到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这里也是我们对教育改革的观察点。
2013年,奥数成绩已经与北京的小升初脱钩,占坑班、推优等复杂的招生渠道还是推着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把孩子往课外班里送。
2014年被称为北京“教育综合改革元年”——首次启用网上透明入学通道、取消共建生等“政策组合拳”给“择校热”降温。
2015年,北京继续通过学区制、九年一贯制、名校办分校等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多所学校也在继续探索创新课程设置。
2016年,北京公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考、高考都纳入改革计划。为适应新中考多科目选考的变化,清华附中开始探索走班制。
2017年,海淀区小升初入学全面取消“推优”,把全区所有公办初中校都纳入登记入学范围。
2018年,北京中考改革首次实施“3 3”选考模式。怎么教、怎么学,都有变化。
2019年,为适应“3+3”新模式高考改革,学校在为应对新挑战做最关键的冲刺。
2020年初,疫情袭来,线上教学成了春季学期的主要授课方式,线上线下的融合探索就此开始。
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学生回归课堂主阵地,学校还配套了社团活动、劳动实践等丰富的课后服务。
2022年,第十年——
△红英小学唐家岭校区
采用联盟式办学新模式:
跨校兼课、校际联研、联盟工作坊
走进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总台记者见到了红英教育集团党委副书记、唐家岭校区执行校长卜国超,他刚刚结束了一场线上会议。这是一场主题为如何提高教师备课实效性的会议,参会人员包括红英教育集团各校区以及翠湖小学的教学主任、教学副校长等。
2022年上半年,位于上庄镇的翠湖小学携手红英小学教育集团,共同踏上联盟式办学发展的“快车道”后,类似的线上线下研讨就没有停过。那么,什么是“联盟”办学新模式?
“联盟内学校各自独立法人属性不变、学校名称不变、人财物分置的前提下,实现校际间管理、教育教学、资源供给等方面的深度绑定,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卜国超说。
△红英教育集团党委副书记卜国超接受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采访
联盟办学和承办式、加盟式有什么区别?如何体现“联盟”两个字?卜国超告诉记者,首先就是联盟校在协商基础上确定共同的发展目标与发展定位,其次是设立独立的运行组织机构,负责统筹、规划、推动、监督联盟各项工作。
△联盟组织架构图
联盟式办学新模式,具体“新”在哪里?卜国超介绍,联盟围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家校共育三个角度,其中教师发展聚焦“教研方式、课堂教学”,学生发展以“特色活动”为抓手,家校共育则以“家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
提到教育集团,很多家长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就是:好学校的老师去集团内的其他学校流动、共享。从学生和家长们的角度来说,最关心的问题也莫过于:教育资源真能均衡起来吗?孩子们自己班级的老师是不是“最好的老师”?而对于联盟来说,提升联盟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共享优质资源,提升老师们的教学素养,主要有三种方式:跨校兼课、校际联研、联盟工作坊。
卜国超:跨校兼课是指联盟内成员校的教师在另一所成员校开设课程,开展教学活动,发挥优势师资,惠及联盟内每位学生。目前共有9名优秀教师在联盟内跨校兼课,区级骨干、带头人比例超过一半。
校际联研:
共享课程资源
校际联研具体指什么?红英教育集团的美术学科负责人卜静静老师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美术组一直采取大单元主题式教学,老师们通过校际联研的方式,把之前做过的一些尝试及所获得的经验与联盟校老师们进行经验分享,帮助老师们更新思想意识,转变教学方式。
△红英教育集团的美术学科负责人卜静静接受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采访
共享课程资源,如何开好头起好步?卜静静说,首先还是要拿出成熟的并且值得推广的资源试手。例如,红英小学美术组的老师们开发了国家课程延展课程《走进艺术家系列课程》。这是一个关于小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系列课程,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经验。卜静静把该课程以录像课的形式带到翠湖小学,让翠湖小学的老师们共同研究学习,联合打造精品课程。这就是校际联研的其中一种形式,给老师们打开了更多窗户,带来更多成长的契机。
△三年级学生剪纸作品《小鱼的谈话》(作者:牛皓霖)
联盟工作坊:
用名师团队发挥带动作用
以往,大多数教育集团主要采取“名校 弱校”“名校 普校”“名校 新建校”等形式,集团化进程中浅尝辄止,简单挂名、有“集”无“团”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牵头校只是一味地向成员校“输血”,而没有引领共同“造血”,造成优质教育资源稀释。那么,联盟式办学,如何实现从“输血”到“共同造血”的转变?
红英教育集团语文老师、联盟办公室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许骞老师告诉记者,除了校际联研,“联盟工作坊”也是目前正在进行探索的主要途径之一。所谓联盟工作坊,是指挖掘联盟内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师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组建研究团队,开展专题研究,打造一批联盟名师队伍。
△红英教育集团语文老师、联盟办公室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许骞接受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采访
例如,许骞老师最近在专注于阅读和写作的“阅微读写工作坊”中,开展了一项关于帮助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兴趣的课题研究。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都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破解“下笔难”的问题?工作坊中联盟内的老师们打破校区间的壁垒,共同探索出了“习作单”的写作模式,不断进行优化并最终运用到课堂上,不同校区的老师们自己也得到了提升。
△通过“阅微读写工作坊”,老师们开展线上课题研究。
许骞介绍,截至目前,联盟已经成立了四个学科类工作坊,包括语文学科的清源工作坊、阅微读写工作坊,数学学科的新π工作坊、数学家工作坊。联盟中的老师可以自由参与不同工作坊组成课题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六校区同步共享。
联盟式办学新模式
最主要是提升教师素养
联盟式办学,不仅仅体现在教师发展方面,学生发展、家校共育领域,联盟也作出了诸多探索。
2022年10月份,北京市海淀区翠湖小学举行了一场“诗文诵读展演活动”跨校联动。诗文诵读展演原是红英教育集团持续开展十几年的特色活动,联盟成立后,翠湖小学学生活动的举办,也体现着联盟式办学特色。
△诗文诵读活动
联盟式办学新模式,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成员校发展,最主要的是提升教育管理者、教师的素养。联盟办公室主任张杰利告诉记者,红英教育集团与翠湖小学自建立联盟发展以来,不仅在教育共同体中转变教育理念,在实践体验中发展能力素养,还在组织历练中培养后备力量。
“与其他教学联盟运行组织有所不同,红英教育集团·翠湖小学教育联盟办公室七个职能中心在选拔人员时,大胆在优秀青年教师中遴选。由各校区推荐优秀的青年教师,经由联盟领导小组最终确定各中心主任、副主任、人员。联盟的这些青年教师,在组织中不断历练、成长,是成员校后备干部培养的一项重要途径。”张杰利说。
刚刚结束线上研讨的卜国超,接下来还要马上赶往下一个教学研讨的会议。他告诉记者,到联盟成立满一年,也就是到2023年8月,是第一阶段,依旧是一个不断磨合、融汇的过程。
“当然在更长远的2024年、2025年,我们会进一步探索深化、创新总结,把联盟发展过程中各类成功经验形成体系。我们的教育联盟迈出了第一步,这也是教育均衡和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的一小步。未来,我们将稳步推进,打造北部高质量的教育联盟,形成优质学校发展共同体。”卜国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