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特别高的孩子怎么提高智商(我们的孩子不缺)
情商特别高的孩子怎么提高智商(我们的孩子不缺)难道教孩子作文有正能量,生活中发挥正能量也错了?总之学生出事,网上总会一片哗然。绝大多数都在找学校的过失,老师的错处。有批评老师的说老师不该非要什么正能量,更有过激的骂什么“狗屁正能量”。上面两位快成年的大学生,婷婷据报道是团委副书记事务多,三次请辞老师没批准受不了……谢某是为情所困走不出……婷婷微信截图而今年六月,江苏常州金坛某小学,一名五年级的小女孩在学校上完作文课后,冲出教室,爬上栏杆,从四楼跳下不幸身亡。据说是老师因她读后感不合格,并没有批评她,只要她重新修改,说她的文中没有传递正能量。就这点小事(目前警方排除了其他)这个缪姓女孩子的“玻璃心”就碎了。
近日,湖南一高校担任团委副书记的女生婷婷寝室内上吊轻生,湖南另一高校女生谢某校内毛塘湖溺水不幸身亡,警方都排除他杀。她们相隔只有三天时间。
婷婷(化名)
新闻截图
打开网页一搜,今年仅报道出来的大中小学生自我放弃生命的就有几十条之多。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啦?我们的国家条件越来越好,人们生活越来越幸福,可是我们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差!
上面两位快成年的大学生,婷婷据报道是团委副书记事务多,三次请辞老师没批准受不了……谢某是为情所困走不出……
婷婷微信截图
而今年六月,江苏常州金坛某小学,一名五年级的小女孩在学校上完作文课后,冲出教室,爬上栏杆,从四楼跳下不幸身亡。据说是老师因她读后感不合格,并没有批评她,只要她重新修改,说她的文中没有传递正能量。就这点小事(目前警方排除了其他)这个缪姓女孩子的“玻璃心”就碎了。
总之学生出事,网上总会一片哗然。绝大多数都在找学校的过失,老师的错处。有批评老师的说老师不该非要什么正能量,更有过激的骂什么“狗屁正能量”。
难道教孩子作文有正能量,生活中发挥正能量也错了?
五年级小女孩作文
大学生不想活了,也怪老师,没照顾好她们的情绪,不该给那么大的压力等等,反正就是没照顾好她们的“玻璃心”。当然,也许有些孩子的离世确实存在某些过失,但绝大多数都不能甩锅怪他人。
我想现在捆住老师手脚的东西太多了,别再骂老师了。绝大多数老师是正规合格的,退两步讲就是老师批评了学生,甚至责罚了,难道这样的教育就使孩子没法活了吗?记得小时候我也很皮,老师打我们是常事,记得有次老师把我额头打了个小包,回家后母亲一边给我治疗,一边还说:“老师打得好,明天我还要到学校去感谢老师”。我们那帮小孩子都被老师打过,却没有一个想过要去轻生,因为我们比这吃的苦更多更大,觉得能坐在教室里读书,被老师打骂一下也是很幸福的事。
幸福娃
“现在的孩子太脆弱”,这是普遍的现象。这里所说的脆弱,大家称为“玻璃心”,就是现在普遍认为的情商和逆商差。这与他们的成长背景有关,他们大多生活得太幸福了,平时受到的教育也是智商的极大提高,而情商和逆商的教育几乎缺失。
一、孩子有颗“玻璃心”,呈现生活真实面
这些孩子,所有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极少能有体验挫折的机会,殊不知,在这个过程中,却剥夺了孩子很多成长的机会。这样,孩子稍长大些后,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受不了、遇到点挫折就更不知该如何面对、如何解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颗“玻璃心”。
不听不听
然而,这一代家长竭尽全力地为孩子创造好的物质环境和智力教育,对情商、逆商等非智力因素却没有真正重视。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呈现生活原本的样子,让孩子看到包括自己的父母在内,谁都会遇到挫折,谁都会有不如意,面对困难我们该如何应对,又该如何解决。
此外,建议把孩子的事情“还”给孩子自己去做,这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是信任的、尊重的,是相信他有能力独立完成一些事情的。孩子的任何能力都是从小训练的,家长需要做的,只是做好引领,激发他的潜能。
呵护
二、防止有“玻璃心”的孩子,家长怎么办?
1、给孩子正面的教育引导
你咋看待世界的,你孩子看到的就是啥。你真的不能不负责任到让孩子看到世界一片凄凉惨淡,而看不到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比方说,俩小孩打架后。错误的教育是:把孩子拉开问“你怎么能让他欺负你”?那难以避免的孩子的内心会有“受害者心态”。“他欺负我,全世界欺负我”。老这样看问题,脆弱那是妥妥的。正确的教育是:把孩子拉开说“你俩是好朋友,老在一起玩儿,又亲密,发生点儿小摩擦正常。不跟你好的、不跟你玩儿也不会有争执啊!”这何止是更淡定的视角,还是小处着眼的情商教育啊!
我们都喜欢成熟、乐观、从容、坚定、心思澄明的人。如果家长没有这样引导的功力,只能拼将来遇到好老师的概率了,特别聪明敏感的孩子这事儿也能想明白,不过是不是要走很多弯路、付上很多情绪代价?
我有情绪
我最喜欢一位同事她对于孩子的教育,你听着耳熟,看起来一定惊艳:她儿子小时候第一次被老师批评,特别伤心。她就跟儿子解释“老师批评你是爱你,喜欢你!不爱你的人才不管你呢,会看着你犯错,是不是?你就像小树,老师批评,就是给你‘砍树杈’。你想啊,要是不砍,你就长不高,往横向发展,长些乱树杈,长大了只能当劈柴烧;给你砍好了,你就往高处长,长成参天大树,将来盖漂亮的房子、能远航的大船!”
反正从我儿子很小开始,我都这么解释。他经常会说:“姥姥也给我砍树杈,我有点儿疼,不过我很勇敢!”或略显郁闷地告诉说“唉,今天老师又给我砍树杈了……还好,爷们儿能挺得住!”
我哭
2、给“坏脾气”一个容身之处
孩子出现粗心的情况,本来很正常,他本身也不愿意这样。但父母却不懂得去引导,只用简单粗暴的打骂、惩罚,只会让孩子害怕逃避,不敢面对。
作家金庸在回忆大儿子时,说儿子在美国读书,同女朋友吵架,就打电话给他,想要沟通,谈谈人生。但金庸忙于写稿,没怎么注意这个问题说,“你自己去面对吧,我有点忙”。
后来大儿子选择了自杀,金庸才后悔莫及,自责自己不曾去好好理解儿子,帮助儿子。
玻璃心的孩子中有一拨,因为负面情绪累积得太多,太痛,所以才脆弱逃避。成人伤了心还不去谈恋爱了呢,何况小孩子?
拥抱孩子
孩子脆弱有这样一个循环:事情有难度——面对的时候烦躁——被大人否认、压抑(有什么可着急的?你耐心一点儿!/你那么急躁有用吗?)——负面情绪得不到处理——面对可能再次出现的情绪“痛点”,选择逃避。
你有没有类似的体验?你很难过,跟某人倾诉,某人一副不以为然,你马上就生出“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强烈感慨,发誓“以后再跟这货说这问题我就是怂包”!可你除了某人,还有某某人,闺蜜朋友什么的一大把,不愁没地儿宣泄。
而孩子,除了父母以外,就再少有其他的情绪支持者了,如果有的孩子与父母早就不说心里话了就更危险。如果在父母这儿都被堵,基本上就没戏了。按照循环走下去,脆弱逃避是迟早的。
关注细节
怎么“给坏脾气一个容身处”?最简单的是用心与孩子交流——你现在觉得很着急是吗?(以此类推,伤心、生气、失望……)(前提是,当父母的你得知道并且能觉察这些情绪有出现。)最体贴的——你能感觉到他(她)现在很着急!(贴心地安慰一下,不讲道理,不说大话,不指责)可以抱一抱,你反而会发现他/她能很快安静下来。
最积极正面的——我看到你已经坚持一段时间了,你很努力地想要完成!不过看起来有点儿不顺利,你还没搞定它,你现在很着急是吗?(顺便肯定了好行为,如果你老去找那些缺点,你就又把孩子带入了死胡同!)
同理,摔倒了、打架了、被误解了、想要的没得到了……都可能有“坏脾气”,给它们类似的“容身之处”。“每一个坚强的人生赢家,都带着一个对人性弱点收纳合理的背囊”。这句话是我说的。(开头那些个女孩子据我推测,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无人收纳她的弱点,包括她的老师和父母,或者也没有真正的贴心朋友,积压太久了就悲剧发生了)
还记得那个被老师叫站在教室走廊里,等待家长来处理的男孩吗?妈妈被老师叫来后,上前对孩子又是掐脖子,又是打耳光,嘴里还不停地骂……后来男孩没留给妈妈后悔的时间,转身翻窗跳下五楼……
好孩子
3、“爹妈云淡风轻,孩子处变不惊”
见过不少火急火燎、凡事儿大惊小怪的家长,我二婶是这样的人,我堂弟以前也是这样一个人。
我堂弟与我相比很脆弱,他一遇到事儿跟天塌了一样,本能地想要躲起来,是因为他妈是这样对事情反应的。从她惊慌的样子就觉着事儿很严重——有时不远的我家都能听到二婶的大喊大叫的声音。大人都处理不了的事儿,堂弟就只能接受恐惧的折磨。
其实后来才发现是小事儿,没啥大不了的。我妈经常批评我二婶,说她每天像只斗架的公鸡。堂弟的心理阴影已经存在了,在学校里遇点小事就找我,习惯性的心理反应已经形成了。再说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学习心理学、完成充分的自我觉察。
其他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孩子之所以脆弱、逃避困难,跟爹妈反应过度绝对有关系。所以,孩子急,孩子怕,孩子慌,咱得淡定。你见过有战斗力的部队,当中层将领慌里慌张地进帐报告时,其统帅啥时候跟着他一起着急过?哪个不是胸有成竹地指挥若定吗?如果有着急,等着丢盔弃甲吧!整个部队会变得无比脆弱。
淡定自然
可能有人要问:爹妈太淡定,孩子就不重视这事儿了,会不会?所以,以“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做形容最恰切不过了。方法还是要找的,父母情绪淡定不等于放手不管,而是更策略地管。
其次是个人管理。孩子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一味地“堵”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增强孩子的抵触情绪:“凭啥你能看我就不能看?”而孩子越是偷偷摸摸地看,就越觉得手机充满神秘感:“这里面究竟有些什么,竟然让我爸妈如此紧张?”所以,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相信他在引导下,可以管理好自己。
对于一些网络“敏感内容”,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之后共同讨论,这既是一个和孩子相处的好机会,也可借此了解孩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对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等。
三、爱孩子就要提高他们的情商和逆商
智商 情商=成功
1、怎样提升情商EQ?
情商是指情绪智力。有人说成功等于20%的智商,加上80%的情商。情商讲的是情绪,包括他人的情绪和自己的情绪。情绪人人都有,每时每刻都有。识别他人的情绪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技巧,也是对人尊重的态度。管理自己的情绪是一种自省和内敛。所以情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觉察别人、认识别人,了解别人。同时认识自己,管理自己,发挥自己。情商这么重要,那么怎样提高呢?
要认识情绪及知道情绪是怎么回事,比如怎会产生情绪,情绪的表现是什么?情绪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然后懂得控制情绪,培养自制能力,同时能够通过一些适当的方法,如暗示法,转移法,升华法、倾听法、宣泄法去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管理情绪有很多的方法,其中同情心理很重要。要学会帮助弱者、帮助部下、帮助同事。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这叫舍得!!!
挑战自我
2、怎样提升逆商AQ?
一是调高目标。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励你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
二是离开舒适区。不断寻求挑战,激励自己,提防自己,不要躺倒在舒适区。舒适区只应是避风港而非安乐窝。它只是你迎接下次挑战之前刻意放松自己和恢复元气的地方。
磨炼自己
三是把握好情绪。人开心的时候,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动力和力量。但是,不要总想在自身之外寻开心。令你开心的事不在别处,就在你身上。因此,寻出自身的情绪高涨期用来不断激励自己。
四是加强排练。先“排演”一场比你要面对局面更复杂的战斗。如果手上有棘手活而自己又犹豫不决,不妨挑件更难的事先做。生活挑战你的事情,你定可以用来挑战自己。这样,你就可以自己开辟一条成功之路。成功的真谛是:对自己越苛刻,生活对你越宽容;对自己越宽容,生活对你越苛刻。没有困难要上,有困难要上,创造条件也要上。
吃苦劳动
五是走向危机。危机能激发我们竭尽全力。无视这种现象,我们往往会愚蠢地创造一种追求舒适的生活,努力设计各种越来越轻松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生活得风平浪静。当然,我们不必坐等危机或悲剧的到来,从内心挑战自我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六是迎接恐惧。世上最秘而不宣的体验是,战胜恐惧后迎来的是某种安全有益的东西。如,接受一些野外生存,极限运动挑战等,哪怕克服的是小小的恐惧,也会增强你对创造自己生活能力的信心。如果一味想避开恐惧,它们会像疯狗一样对你穷追不舍。此时,最可怕的莫过于双眼一闭假装它们不存在。
3、情商与逆商的现实举例
人的分类:85%是平凡的人,智商正常、情商一般;10%是优秀的人,智商正常或很高,情商很高;5%是辉煌的人,逆商很高。
美国科学家对近千名成功人士研究调查,得出了一个结论:成功的人,80%靠EQ(情商),20%靠IQ(智商)。除了智商和情商外,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AQ(逆境商数,简称逆商)。
逆商:曹操晚年出兵,兵至大别山,心有戚戚,就说,大别山怎么这么高?其部下就窃窃私语,称曹操老了。果不其然,史载,这是曹操一生最后一次出兵。曹操是一世英雄,晚年出兵畏山高,其实说明曹操的逆商低了。
英武曹操
把追求成功比喻成爬山。让一个人爬山,支持他爬到巅峰的力量是逆商,但智商和情商是基本条件。
情商1、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用在企业管理上的不到5%。进一个公司,智商是敲门砖。但进入公司后,情商就十分重要了。余世维获得双博士学位,但他自称在管理上,几乎没用到博士所学到的知识,博士似乎是种“虚荣”。对管理工作而言,情商更为重要。
有一次,余世维在开会时,批评了手下的一个副厂长。第二天,这名副厂长突然向他提出辞职,余世维一思量,郑重地在辞职书上签了字。可是这个副厂长却后悔了,闹到董事长办公室,说是在开玩笑,要求余世维收回辞职书。余世维坚持不收回,他说,这名手下工作十分优秀,可就是不能委曲求全,受了点小委屈就闹着要辞职,管理情商不及格,也不能顾全大局。
余世维指出,管理者高智商、低情商的四大通病:一是不能适应环境;二是不能委曲求全;三是不能顾全大局;四是不能领导群众。
管理者,自己要先适应环境,才能引导变革;自己要先委曲求全,才能察纳雅言;自己要先顾全大局,才能见树见林;自己要先注意群众,才能整合团队。
神机妙算诸葛亮
情商2、相传诸葛亮的夫人叫阿丑,据说貌丑但有才。年轻时,诸葛亮到阿丑家提亲,与阿丑父亲交流一上午后,送客时,阿丑的父亲让阿丑送诸葛亮出门。阿丑送了一把羽扇给诸葛亮。问道:“诸葛先生,可知有何用意?”
诸葛亮回答:“礼轻情义重。”
阿丑说,也是用意之一,还有更深的用意。诸葛亮猜不出来,略一侧身,抱拳说道:“愿闻其详。”
阿丑说,诸葛亮与其父在会客厅沟通,论天下大势时,谈到刘备请其出山,诸葛亮眉飞色舞;谈到曹操独霸北方,则捶胸顿足。喜怒皆形于色。送扇的意义在于,让诸葛亮“沉得住气”,必要时可拿扇遮脸“掩护情绪”。
情商不是情绪的发泄,是对情绪的察觉与善用。聪明的人善于扬长避短。企业领导者、管理者要能规避自己情绪的负面,善用别人情绪的正面,引导别人的正面,激发别人的正面,同时防止别人的负面。管理层和员工都要提升自己的。
乡哥结语:而今我们的孩子不缺智商,特别缺的是情商与逆商,希望家长们重视起来,让我们的孩子都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坚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