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味的议论文(今年江苏高考作文与五味有关其实辣已经被踢出五味了...)
关于五味的议论文(今年江苏高考作文与五味有关其实辣已经被踢出五味了...)不久前,法国研究人员声称发现了脂肪味觉受体,脂肪味有可能成为第六种味道。当你吃蛋糕、嚼比萨饼、啃牛排、吸骨髓的时候,你可能已经尝到它了。但食物中那种滑腻的乳脂感、粘稠度等浓郁复杂的感觉,并非真正的“油脂味”,而是源自于甘油三酯。脂肪味鲜作为基础味道单独提出来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日本科学家池田菊苗从日式料理经常用到的海藻中探测出了一种全新的味道——他将从海藻中分离出来的谷氨酸作为第五种味道,并命名为“鲜”,意即美味可口。这种味道拥有自己的味觉受体。在上述五种得到公认的味道之外,还有“第六味”?竞争第六味的还有好几名候选者:
2019年江苏卷高考作文:物各有性 事犹是 人亦然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虽然写作文领会精神即可,小编还是忍不住说一句酸甜苦辣咸不是五味,辣是痛觉不是味觉!味觉(酸、甜、苦、咸、鲜)是通过作用于味觉细胞上的受体蛋白,激活味觉细胞以及相连的神经通路而产生。而辣味是通过刺激鼻腔和口腔粘膜而产生的一种痛觉,为了平衡这种疼痛感,人体会分泌内啡肽,消除舌上痛苦,同时心跳加速,开始出汗。而内啡肽是一种可以使人感到愉快的物质,我们把这种感觉误认为来自辣味本身。所以,很多人喜欢辣味食物,即使倒吸着凉气喊辣,嘴里却不停,越吃越爽。
真正的第五味是鲜。目前,研究界公认的人类味觉只有五种:甜味通常代表食物富含能量;咸味使人能够摄入适量的电解质而保持体内的水盐平衡;酸味和苦味提示了具有毒性或潜在有害的化学物质;鲜味代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更准确地说,鲜味来自蛋白质分解后形成的氨基酸的味道。人类能尝出谷氨酸单钠(即味精)和天冬氨酸的特殊味道,这种味道就是氨基酸味,人类称之为鲜味。可能你还在鸡精中见过增味核苷酸,它本身也能产生鲜味,而且跟味精混合之后,所得的鲜味会大大超过二者单独的鲜味之和。
鲜作为基础味道单独提出来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日本科学家池田菊苗从日式料理经常用到的海藻中探测出了一种全新的味道——他将从海藻中分离出来的谷氨酸作为第五种味道,并命名为“鲜”,意即美味可口。这种味道拥有自己的味觉受体。
在上述五种得到公认的味道之外,还有“第六味”?
竞争第六味的还有好几名候选者:
脂肪味
不久前,法国研究人员声称发现了脂肪味觉受体,脂肪味有可能成为第六种味道。当你吃蛋糕、嚼比萨饼、啃牛排、吸骨髓的时候,你可能已经尝到它了。但食物中那种滑腻的乳脂感、粘稠度等浓郁复杂的感觉,并非真正的“油脂味”,而是源自于甘油三酯。
甜油淀粉的集大成者
真正产生“油脂味”的化学源头是未酯化脂肪酸(NEFA),当未酯化脂肪酸的浓度超过某一个数值时(因人而异),就会让人明显产生恶心反感的感觉。且当浓度更高时,人口腔对质地的感受及嗅觉也参与其中。食品工业很早就意识到人们对脂肪酸本身味道的抵触,刻意降低了加工食品中油脂的味道。
长期高脂肪饮食,容易导致“脂肪味儿”的主要味觉接受器CD36减少,而它恰恰能够让人们对脂肪产生满足感。换句话说,CD36的减少让人们对脂肪变得“反应迟钝”,吃得就会越来越多。不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人群实验,科学家们都发现,对油脂味感觉越敏感的个体越瘦,而对它的味道较为迟钝的个体则容易进食更多的脂肪,脂肪积累得更多。对油脂味是否敏感,会影响人们的脂肪摄入。(知道你为什么胖了么)
淀粉味
传统味觉理论认为,人尝不出淀粉等多糖的滋味,必须依靠唾液淀粉酶,我们吃米吃面时,它们才能尝出在淀粉酶催化下分解出来的小分子糖甜味。有研究证明,如果事先抑制了唾液淀粉酶,那被试者就分不清多糖溶液和清水,但是还是能尝出单糖、寡糖溶液都和清水不同。再抑制甜味感受器,那实验者也不能靠甜味区分糖水和清水了,但他们却依然明确地分辨出了混在其中的寡糖水溶液——这说明,人确实可以尝出寡糖,而且用的不是甜味感受器。这就是研究者所说的“淀粉味”了。但现在“淀粉味”还没有被公认为“第六味”,因为还没有找到对应的感受器。
除此之外,“第六味”还有其他许多竞争者。另外还有“浓郁味”(Kokumi)——据说这是吃过奶酪、牛奶后那种持久的余味,由,钙、钾、谷胱甘肽和组氨酸引起。还有人认为钙和镁也有味道。更有人提出“涩味”,认为舌上奇异的粗粝感也是一种味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