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硕士回到老家工作(硕士毕业我想到外地发展)

硕士回到老家工作(硕士毕业我想到外地发展)从小,苏余的父母就告诉她,她名字中的那个“余”并不是多余的意思,而是反着起的,让上天以为她是多余的,从而让她可以一直留在父母的身边。因此,苏余出生的时候,十里八乡的人都来了,都想来见一见这个合法的“三胎”,也都想看看这个留不住的孩子究竟是男是女。苏余红着眼,看着满满一屋子的人和一地的碎片,眼角流下的就只剩下绝望。1苏妈妈怀着苏余的时候,算命先生就说:“这孩子命格不好,留不住,即使生出来了,也注定会早早地离开父母。”为此,苏爸爸气得动了手,苏妈妈却把这件事记了一辈子。

硕士回到老家工作(硕士毕业我想到外地发展)(1)

本故事已由作者:辰璐,授权每天读点故事app独家发布,旗下关联账号“谈客”获得合法转授权发布,侵权必究。

楔子:

“是,你永远都只会说,妈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妈做得多对,哥只会说,小余,听妈话,姐呢?姐也只会说,小余,别总气爸妈,我爸就不用说了,永远的沉默。

你们都觉得是为我好,可是,有人能听听我想要什么吗?”

苏余红着眼,看着满满一屋子的人和一地的碎片,眼角流下的就只剩下绝望。

1

苏妈妈怀着苏余的时候,算命先生就说:“这孩子命格不好,留不住,即使生出来了,也注定会早早地离开父母。”为此,苏爸爸气得动了手,苏妈妈却把这件事记了一辈子。

因此,苏余出生的时候,十里八乡的人都来了,都想来见一见这个合法的“三胎”,也都想看看这个留不住的孩子究竟是男是女。

从小,苏余的父母就告诉她,她名字中的那个“余”并不是多余的意思,而是反着起的,让上天以为她是多余的,从而让她可以一直留在父母的身边。

这些苏余都能理解,只是她不明白,明明自己是个女生,为什么自己的小名还偏偏要叫做——“狗蛋”,因此,从小她一看到算命的,就总想拿石头丢人家,这成了她一辈子的心病。

苏余有个哥,有个姐,一个是同父异母,一个是同母异父,旁人都说,苏余是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有四个人疼,可苏余却不觉得,从小到大,她无论做什么都会被看得死死的,也因此,她几乎没有什么叛逆的机会,甚至二十多岁了,都没谈过正经的恋爱。

大学毕业的那一年,苏妈妈不知为什么又突然想起了那个算命先生说的话,死活要让苏余回家发展,苏余不肯回去,原本学习不好的她,居然为了能不回去,居然还考上了研究生。

苏余以为,这就是命,老天都不让她回去。

苏妈妈也以为,这就是命,因为苏余研究生毕业的那一年,他们那个五线小城搞“人才引进”政策,研究生学历直接给事业编,还给一辆小汽车。

“你看,老天爷都为你铺好路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苏妈妈的脸上露出一副“你看我说得多对”的表情,而苏余在心里则把那个算命先生的祖宗再次问候了八百遍。

也是从那天起,她朋友圈的个性签名一直都是——“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苏余的哥哥一毕业就被招到了苏州,姐姐则在广州,每年回来,两个人都会说着生活的不容易,旁的亲戚也都只会夸着苏妈妈和苏爸爸:“真有福啊,大儿子、大女儿都发展不错,身边还有个小女儿陪着。”

“可不是嘛,那两兔崽子,走就走了,就我这小姑娘疼人,喜欢守着妈身边。”

每每到此,苏爸爸和苏妈妈都会笑得合不拢嘴。

“啊,嗯,是的。”

苏余勉强地挤出了一个微笑。

苏余对闫伟说:“我就是这么一个家庭,所以,我走不了。”

2

闫伟喜欢苏余,从高中的时候就喜欢,苏余不仅晚熟,长得跟个小豆芽似的,而且很沉闷,当时所有人都不理解为闫伟会喜欢她。

“喜欢就是喜欢,没有道理。”

闫伟说这句话的时候觉得自己可牛了,可是在苏余的眼中,用她的原话来说:“他好像一个小傻子。”

苏余家里知道闫伟,因为这个愣头青高中的时候,天天都去苏余家的楼下等她,还给她带早餐。

为此,苏余的哥哥和姐姐没少找闫伟,软硬兼施,可是闫伟始终不为所动,到后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苏余的哥哥共情了,反而替他说话:

“这小孩儿也什么坏心眼,大不了以后咱们自己送吧。”

于是,苏余唯一可以享受个人独自时光的机会也没有了,上下学不是哥哥接,就是爸爸接。

闫伟可能至今都想不明白,高中的时候,苏余为什么会那么讨厌他。

从中国的最北边再到中国的最南边,她大学考到了三亚。

这是苏余能为自己做的最后一丝挣扎。

闫伟成绩不错,但所幸不是恋爱脑,真像他说的,要义无反顾地跟苏余在同一所学校,最终闫伟还是去了中山大学。

原本以为苏余以为两个人自此再无交集,可闫伟如同狗皮膏药一般黏着,一天三次地在网上问候,最后在毕业的那一年,在闫伟的刻意安排下,两个人相遇在深圳,闫伟甚至陪着她考完研,陪着她念完了研究生。

然而,两个人始终没能在一起。

闫伟一直在问,为什么。

苏余笑了笑,眼底尽是暗色:

“咱俩是不可能的,你属于这里,而我属于家里。”

闫伟却不信邪,他说:“未来都是靠自己创造的,只要你愿意,刀山火海我走了。”

3

久违的同学聚会,微信群里说,当年四十五个人的毕业班,除了那几个一毕业就人间蒸发的以外,能来的都要来齐,大家都说好,但实际到场的不过那十来个人。

一场聚会,男生们都在吹,女生们都在比,只有苏余闷头吃着饭。

“苏余,真羡慕你呀,守着家里,不像我们在外飘,家里如果有事也回不来。”

酒过三巡之后,也不知道怎么的,话题突然转移到了苏余那里,苏余一下子愣在那里。

“要我说,还是出去好,家里这地方,除了当公务员,还能干什么,我学IT的,你说我要是回来,能干什么,开个电脑店,给人修电脑?”

一个苏余已经叫不出名字的男生突然打断了那人的话语,自顾自地说了起来。

说着说着,突然有人突然笑了几声,很猛然地提了一嘴:“话也不能这么说,我想起来了,那个老蒋,你们还记得吧,高中偷看小说总被抓的那个,听说现在人在北京,人家论年薪的,前段时间聊天,说想回家,我说你待遇挺好的,回去干啥,他跟我说,买不起房啊。”

他话刚说完,大家就是一阵沉默。

“家里现在房价多少?”

“不到4000。”

苏余又扒拉了几口菜,然后回了一声。

“真好。”

所有人都叹了一声气。

晚上,是闫伟过来接的苏余,他俩虽然是同学,但不是一个班,等到闫伟到的时候,桌子上正嚷嚷着要翻台。

“这种活动,以后再也不参加了。”

闫伟是开着他爸的车来的,车里的摆件无一不在透露着车主的年纪,苏余坐在副驾驶,微微侧着头,看上去,似乎有些烦闷。

“行,那以后就不参加。”

闫伟看似安慰地笑了笑,然后两人一路的沉默。

等到车开进了苏余的小区,一直开到了单元门门口,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又过了一会儿,苏余说:“那我走了?”

闫伟犹豫了一下,然后还是叫住了苏余,说:“我也要走了。”

“嗯。”

苏余没有听明白,以为闫伟只是单纯地要开车走了。

“去深圳。”

闫伟又补充了一句。

苏余愣了愣,但还是没有说话。

“等我安排好了,我就来接你。”

闫伟抬起头,努力地想要从苏余的眼睛里看出点什么,但是苏余一直低着头,修长的头发一直垂下,让人看不清她的面容。

4

回到家以后,苏妈妈冷着脸坐在沙发上,一脸的不悦:

“这都几点了,你才回来?”

苏余的心情很烦躁,只是敷衍地说了一句:“对不起。”

“又是那闫伟送你回来的?”

苏余没有回答。

“你俩到底在没在一起,要是在一起了就赶紧给我结婚,要是没在一起,你王阿姨还要给你介绍对象呢,这闫伟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天天吊着你。”

苏余被苏妈妈的话,有些激着了,她直愣愣地站着,看了一眼苏妈妈,又连忙低下了头,说了一句:“我俩只是朋友,而且闫伟要走了,去深圳了。”

苏妈妈听完,冷笑了一声:“深圳,去深圳给房东打工吗?他是买得起房子啊,还是怎么地?”

苏余不想再听她啰嗦,收拾好东西就回了屋,屋外还是苏妈妈不断在絮叨的声音,无非是让她好好准备公务员考试,事业编没有公务编可靠之类的话语。

回到屋里,苏余看着那本厚厚的公务员行测真题,内心感觉到一阵的烦闷,她把书高高地举起,却又犹豫了一下,最终一把扔在了床上。

闫伟临走时的话不知为何一直萦绕在苏余的耳畔。

苏余从小就和姐姐关系好,小时候很多事情,她都依赖着姐姐,苏余打开着微信,看着她和姐姐过往的记录,她很想说些什么,却最终还是点开了姐姐的朋友圈,姐姐今晚公司聚餐,看得出她很高兴。

她又翻了翻哥哥的朋友圈,仅三天可见,什么都没有发。

苏余不由得更加烦闷,把手机倒扣在桌面以后,趴在桌子上,却最终还是拿起了手机,点开了闫伟的

“几号走?”

她犹豫了一下,却还是删掉了。

5

这辈子,苏余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爸妈都是为了你好。”、“哥哥跟姐姐一样,都是为你好。”

可是,从来没有人愿意听她说些什么。

当年的苏余并不是没有抗争过,在深圳的那个出租屋里,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来了。

哥哥一句:“小余听话,我工作那么忙,还着急回去。”

姐姐一句:“哥哥和姐姐都不在家,父母需要人看呀,我们这也是关心你。”

妈妈一句:“你跟你哥、你姐能一样吗?你从小娇生惯养的,哪吃得了这苦。”

爸爸一句:“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苏余被家庭高高的架起,被生活重重地扔下。

有时候,苏余都很费解,一个天天面对表格的工作,为什么还需要研究生学历,身旁甚至还有只有高中毕业学历的和自己一起工作。

研究生的学历并没有给苏余带来一丝的优越感,相反地,是落寞,是不解,是一种无可奈何。

闫伟走的那天,苏余请假去送他,站在客运站的门前,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坐在台阶上。

一个望着地面。

一个看着对方行李箱上,当年自己给贴上的小熊标签,不知道在想什么。

“你还会回来吗?”

“你还要继续设计吗?”

几乎是异口同声的两个人在那一瞬间同时愣住。

苏余喜欢设计,家里没有一个人知道,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

6

苏余从小对于绘画很有天赋,家里跟苏余相关的奖状大多都与绘画相关,小时候家里也是刻意培养过,一直到了初中,苏妈妈一句:“画画太耽误学习了,家里不务正业的有那一个就行了。”直接断掉了苏余追求艺术的道路。

哥哥爱写小说,耽误了学习,苏妈妈拦不住。

姐姐喜欢唱歌,耽误了学习,苏妈妈还是拦不住。

苏余喜欢绘画。

“画画有什么用,能当饭吃?”

苏妈妈这回一定要拦住。

填写志愿的时候,苏余想要报设计专业,却还是苏妈妈直接否定,她告诉苏余:“妈跟你大姨都打听过了,生物科技是未来趋势,她是咱家唯一的大学生,她说的话,妈信。”

苏余为此跟苏妈妈吵了一架,苏妈妈还是老办法,喊哥哥,喊姐姐,喊爸爸,开批斗会,可能这个世界上除了苏余,没有人能知道那种场面所带来的压迫感是多么的让人窒息。

去三亚念书,算是苏余最后的倔强,也是她和哥哥姐姐们达成的一种协议。

事实到了最后,自己干得还不是文员的工作吗?跟生物科技这四个字,也就自己是个“生物”还算沾了点关系。

苏余一直自嘲,说家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哥哥是延续香火的,姐姐是暖心贴心的,而她自己,就是个负责养老送终的。

闫伟花了三天的时间终于到了深圳,接到闫伟消息的时候,苏余正带着一个高中同学办事,事情办完了,同学对于苏余千恩万谢,跟她说:“还是你有本事,这要是我跑,不知道哪年才能办完。”

大地方更讲规矩,小地方更讲人情。

苏余笑了笑,没有接话,转而看了一眼手机,闫伟拍了一张照片,苏余第一眼并没有认出来,过了一会儿,闫伟又发了一条消息:

“当年,咱俩租的那个地方拆了,现在盖楼了。”

7

苏余刚毕业的那一年,所有人都在说:“深圳遍地是黄金”、“深圳遍地是机遇”。

所以闫伟第一次想让苏余来到深圳的时候,苏余动心了。

两个人在一个城中村里找了一个地方租住,那一栋小楼都是属于房东的,两个人互租隔壁,也分别跟同性合租。

那时候的快乐,也就是因为墙薄,没事互相砸墙,有时是通知对方一起吃饭,有时纯是逗闷子。

苏余刚找了一份工作,没多久,苏妈妈就来了,浩浩荡荡地带着一家人来了,一进屋,苏妈妈眼睛就红了。

她说:“我的宝啊,你哪里受过这种罪,挤在这么小的房间里,妈的心都碎了。”

说完,就要帮苏余收拾东西,她告诉苏余:“家里你的房间都给你收拾好了,工作你爸也帮你联系了,你李叔那里正好缺人,公益岗干两年,就能转正。”

苏余不肯回去,苏妈妈的脸一下就冷了下来。

然后就是常规流程,哥哥、姐姐们轮番开劝。

苏余问哥哥:“你怎么不回?”

哥哥说:“你一个女孩子。”

苏余问姐姐:“那姐怎么不回?”

姐姐说:“爸妈身体不好,家里不能没有人守着。”

苏余笑了:“那凭什么是我。”

“你怎么这么自私?”

哥哥、姐姐异口同声道。

闫伟知道了,瞒着苏余,他主动找了苏妈妈,表示了苏余想要考研的想法,苏妈妈对此不屑一顾:“就她?”

“是,苏余学习不好,可是她随您呀,聪明,只要认准的事,那准能干成。”

闫伟嬉皮笑脸地说了苏余不少好话,高帽戴得苏妈妈都不好意思了,从一开始的“闫伟”称呼也渐渐变成了“小闫”。

说到最后,苏妈妈还是坚持让苏余回去,闫伟思忖了一会儿,告诉苏妈妈:“苏余留在这里是有好处的,我认识一个导师,现在人就在深圳,我带着苏余多走动走动。”

末了,闫伟又补了一句:

“苏余要是能考上他的研究生,您脸上多有面子,而且工作也更好找了。”

闫伟的话让苏妈妈笑得合不拢嘴:“哎,什么我面子的,那还不是那个臭丫头自己的事,我也沾不上光。”

苏余无比惊讶的看着苏妈妈光速的来,又光速的离开,她问闫伟:“你用了什么办法,居然能搞定我妈?”

闫伟想了想,然后一本正经的说:

“我说咱两生米煮成熟饭了,你要留在深圳养胎。”

闫伟刚说得兴起,苏余却直接把一个抱枕扔到了他的脸上。

“闫伟,去你喵的。”

8

闫伟到深圳一周以后,苏余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她实习时认识的一位客户打来的。

对方说她见到闫伟了,以为她也回来了,所以打来了一个电话,对方还说很喜欢苏余设计的东西,听说苏余放弃这一行了,还觉得怪可惜的,还告诉她,最近有一场比赛,希望她能参加。

挂断电话之后,苏余呆呆地坐在办公室里,她环顾着四周,对面的王叔正低着头往茶杯里吐着茶叶,孙姨正在和李姨炫耀着自己儿子工资又涨了,而杜姨则时不时插句嘴,吐槽着自己儿子那个女朋友又朝自己儿子要东西了。

苏余沉默了。

下班回家的路上,苏余试探性的给姐姐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里很嘈杂,姐姐说:“小余,有什么事,我在外面吃饭呢。”

苏余顿了一下,刚想要说什么,就被自己姐姐给打断,她说:“对了,上次妈让我跟我同学要复习笔记,我要到了,人家可是大神,笔试折合89分呢,我要得可不容易了,我已经寄出去了,这两天就能到,你好好学,听到没有。”

苏余犹豫了很久,但还是没勇气把自己真正想说的都说出来。

晚上回到家,苏余没有吃晚饭,她把自己关进了屋子里,她试着拿出了笔,很认真的想要画出什么,可是笔尖停留了半天,纸面上依旧干净如新。

晚上,苏余语音跟闫伟说了这件事,闫伟依旧是嬉皮笑脸,他告诉苏余:“有些梦想,你努力了,不一定实现,但是什么都不做,你一定会感觉到后悔。”

苏余咬着嘴唇,沉默很久,她说:

“你知道吗?我现在已经画不出来东西了。”

9

苏余可能永远也不知道,在她打电话的时候,闫伟的对面正坐着的是他的哥哥。

“我妹妹?”

“嗯。”

苏余哥哥抿了茶水,看得出他来得很急,正是饭点,饭店不好找,苏余哥哥的行李箱就立在桌子的一旁,有些碍事。

闫伟不慌不忙的拿开水给苏余哥哥的碗筷都浇了一遍,对于苏余哥哥的到访,他虽然有些意外,但是没有显露出太多的慌张,这么多年了,不只是苏余,他对于他们整个苏家,都算是十分熟悉了。

“我看得出我这个妹妹是留不住的,她迟早要走。”

苏余哥哥并不打算废话,开门见山。

“如果小余连我妈这个关都过不去,我们怎么能放心她在外面独自生活。”

说到这里,苏余哥哥眼色一冷,死死地盯着闫伟。

“这不还有我吗?”

“我妈最担心的就是你。”

闫伟尴尬的挠了挠头。

“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处,不管是谁家,只要多问上两个人,你家就一点隐私都没有了,一个穷小子,我妈是看不上的。”

“那你呢?”

闫伟的突然发问倒是让苏余哥哥有些不知所措,可是转瞬,他浅浅地一笑,接着说道:“我妹幸福就行。”

说完,他起身就要走:

“行了,我也是出差,知道你在这里,就想着跟你说上几句,我还要赶飞机,就不吃了。”

闫伟刚要起身,却被苏余哥哥摁下:

“你记住,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人就是她的家人,哪怕这些爱有些自私,我和我这后妈不同,我是希望小余可以选择自我的,但是遇上这么一后妈,我也没有办法。”

“好的,大舅哥。”

这一回,轮到苏余哥哥彻底无语了。

苏余哥哥刚走,猪脚饭就上了,闫伟刚夹了一筷子,却愣在了那里,许久才放进了口中。

10

时间又过去了两个月,苏余的那张白纸依旧空白。

她似乎都已经放弃了,她摒弃了一切的思想,甚至还破天荒地还去参加了一次苏余妈妈安排的相亲,虽然多少也有敷衍自己妈妈,不想在听啰嗦的原因。

她毫不避讳的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闫伟,她想让闫伟放弃。

可闫伟只是回复了一句——“哦”,就没有了后续,反倒是惹得苏余心里一阵空落落的。

从那以后,闫伟跟她联络的时间确实也少了,苏余开始有些害怕,生怕自己真的伤害到了闫伟。

可当闫伟一脸坏笑地带着一束花站在她单位楼下等她的时候,苏余发自内心地笑了。

她问闫伟:“你怎么回来了。”

“再不回来,我媳妇就要被人抢走了。”

“滚吧,谁是你媳妇?”

闫伟不气不恼,只是呵呵一笑,然后将花塞到苏余的手中,苏余低头闻了一下,却闻不出一丝香味。

“塑料的,代表着我对你的爱永世长存!”

那一刻,苏余真的很想骂人,可还没张嘴,闫伟就把一封信交到了苏余的手中,他大声的告诉苏余:“恭喜你,苏大艺术家,你成功入围了。”

闫伟不停地跟苏余说,自己偷偷把苏余以前的作品寄到了主办方,就是为了给苏余一个惊喜,告诉她,她可以的。

闫伟说得很兴奋,却全然没发现一直呆站在那里的苏余已经有泪珠滑落。

“闫伟,你能不能少自作多情了。”

闫伟愣住了,他的手还悬在半空之中,他呆呆地看着已经彻底红了眼的苏余,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为什么你们一个两个的都要为我做决定,为什么你们都觉得这是为我好,可你们有没有一个人问过我,我到底要不要?”

苏余的话狠狠的戳中了闫伟的心,他站在那里,就任凭花朵拍在了自己的脸上。

他很想做什么,可是身子却不听使唤,只能直愣愣地在那里立着。

苏余不明白,闫伟也不明白,他们都不明白为什么明明都是为了彼此,却总会伤害到了对方。

11

闫伟回来只呆了两天,一天用来好好筹备给苏余惊喜,一天用来陪伴自己的父母,第三天的一早,他便离开了。

走之前,他把邀请函拍了一张照发给了苏余,告诉她:“现场比赛还有两个月,如果你想来,一切都还来记得,我只想你能够做你自己。”

苏余没有回复,而闫伟的这一条消息也一直停留在两个人对话框的最后一条。

无数次的深夜里,两个人都在灯光下望着手机,两个人都想问彼此一句:“干嘛呢。”可是谁都没能鼓足勇气。

12

时间又过了两个月,比赛的当天,闫伟拿着苏余的参赛证早早地就来到了现场,他来得很早,早到比赛所在艺术馆都还没有开门。

闫伟在那里一站就是三个小时,他不停地看着手机,也不停地踱步,看着有个女生走进,他就会很紧张又很努力的去辨认。

直到比赛快要开始,他才终于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

“姐儿闪亮登场。”

苏余笑着从闫伟的手中拿过参赛证,然后故作潇洒的错身走开。

“还有邀请函,不然你进不去。”

苏余捂着脸快步从门口跑回,又捂着脸接过邀请函快步走进赛场。

苏余很完美,虽然只拿到了三等奖,但是她依旧感觉到很满足。

比赛结束之后,闫伟带着苏余去吃了一顿大餐,闫伟很有兴致的问苏余:“你是怎么说服你妈的,她居然同意你来深圳。”

“哦,我说你结婚,我来给你当伴郎的。”

看着正美滋滋吃着牛排的苏余,闫伟的头上直冒黑线。

13

苏余并没有说实话,她是瞒着苏妈妈出来的,她跟单位请了假,却告诉自己的妈妈自己是出差,然而纸保不住火,事情到底还是败露了。

苏余望着一生气就不说话的妈妈,本想着自己拿出证书能哄妈妈开心,却不想苏妈妈一把将证书撕碎。

“你居然敢骗妈妈了,你说你现在都学了些什么,我警告你,以后少跟闫伟来往,你跟他学不到好。”

苏余呆呆地站在那里,然后瞪红了眼睛,过了许久,她只说出了一句话:

“妈,你过分了。”

苏余是自己跑出家门了,她一边哭着,一边走,她给哥哥打了各电话,她给姐姐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里的那两个人都选择了沉默。

又过了一会儿,苏爸爸打来了电话,手机响了好几遍,苏余才接了,她努力收了哭腔,也准备好了挨骂的准备,没想到苏爸爸第一句话居然是:

“小余,你快到医院,你妈自杀了。”

14

苏余妈妈拿刀捅了自己的肚子,大出血,病危通知书都下了三次。

苏余和苏爸爸守在手术室的门口,心如刀绞。

硕士毕业我想到外地发展,却遭母亲以死相逼“你必须回家”

苏余在电话里一边哭一边给哥哥、姐姐打电话,在那一刻,苏余什么都不想了,她只想要妈妈,万幸,苏妈妈到底还是救回来了。

又过了三天,苏余的哥哥、姐姐们也都回来了,姐姐劈头盖脸的想要骂自己这个妹妹,却被哥哥拦住了,哥哥说:“你别说小余了,咱妈问题更大。”

却被姐姐一句:“到底不是你亲妈,说得容易。”给怼得无言以对。

可是当爸爸一句:“你最讨你妈喜欢,你留下照顾你妈吧。”后,姐姐立马打起了退堂鼓,说自己单位忙不开,呆不了几天。

看到这一幕,哥哥忍不住偷偷得给苏爸爸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后来,哥哥把苏余喊出来,跟她说:“这么闹下去,不是办法,我们都帮不上你,你如果真的想要过自己的日子,现在就是个机会,去努力。”

苏余看着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心里无比的矛盾,她随后垂着脑袋,说道:“算了,我也不出去了,留在家里挺好的。”

哥哥先没有说话,够了良久,才拍了拍苏余的后背,说道:

“有时候,你真该跟闫伟学学,做人,很多时候就是要不要脸。”

15

闫伟回来了,一回来他就去了医院。

苏余问他:“你回来能干吗,我妈多烦你,你不知道吗?”

闫伟还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结果,第二天,苏余出去端个尿盆的功夫,就发现闫伟居然坐在苏妈妈的床头,给她削苹果。

苏妈妈拉着个脸,沉默着不说话。

闫伟则想着法的讲故事给苏妈妈听。

苏余赶忙把闫伟拉了出来,跟他说:“你真想给我妈气死啊。”

没想到,闫伟却嘿嘿一笑,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不能够。”

闫伟这一照顾就是一周,他几乎天天都来,来得甚至比苏爸爸还勤,他近乎洗脑般的说着苏余在深圳那段时间的经历,说着苏余多么优秀。

苏妈妈也是被磨得不行,估计她这辈子都没遇到过这么无赖的人,苏妈妈对闫伟:“我不想听,你再说,我就去死。”

闫伟也不恼,只是暗示了一句:“这里是医院,治得快,等您好了,我再接着讲。”

苏妈妈是彻底被闫伟所打败了。

时间又过了一个月,苏妈妈出院了,苏妈妈跟苏余的关系依旧紧张,却至少不再那么剑拔弩张了,久违地回到了家中,苏妈妈的心情也似乎好了很多。

苏余正在收拾东西,却被苏妈妈叫住,她从包里拿出苏余的证书递给了苏余,苏余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害怕,她的手都哆嗦了两下。

苏余说:“妈,我不要了,我也不走了,我照顾你。”

苏妈妈却说:“拉倒吧,你真舍得吗?”

末了,她又补充了一句:

“有机会,你帮我告诉闫伟,他那点小心思,我看得出来。”

那一本证书当时被苏妈妈撕得很碎,苏妈妈一点一点粘回去也粘得很累,用她的话说:

“都是自己作的,一切权当活该。”

16

后来,苏余才知道,闫伟和苏妈妈做了一个对赌协议,协议内容是给苏余一年的时间,如果苏余没能在外面立住脚跟,闫伟就会帮着苏妈妈劝苏余回来,如过苏余真的闯出了一番名堂,苏妈妈则不再干涉苏余的生活。

闫伟本想再加上一句:“如果站住脚了,就拜托闫伟照顾苏余一声。”

结果,惹得苏妈妈一个大白眼,差点没坐起来打他。

“你妈也知道你人能留得住,你的心留不住,与其说她在跟我赌,倒不如说她在跟自己赌。”

坐在街边,闫伟对着苏余说道。

苏余没有说话,只是呆呆地看着天空。

17

苏余自己都很奇怪,离开以后,她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她的插画一幅接着一幅,都很叫座。

她自己还成立了工作室。

期间哥哥来看她,给她塞了一笔钱,苏余不要,却被哥哥强行摁下,哥哥说:“说下吧,妈不让说,她给的,你也知道咱妈,你不想她磨叽我吧。”

说完,苏余的眼睛红了。

对了,还有闫伟,闫伟辞职了,不干本行了,去干销售了,能把卖房子的话术做成相声,他也算是行内第一人了。

闫伟说:“我不努力一下,我丈母娘什么时候能看得我哟。”

苏余白了他一眼,说:“我又没嫁你。”

苏余跟妈妈关系的缓和是在17年的时候,苏爸爸出了车祸,苏余跟闫伟两个人急忙赶回去。

“还知道回来呀,你说你们离开的那么远,回来一趟时间全在路上,你们回来得要是再慢点,那就坏了,你爸都痊愈了。”

苏妈妈的话依旧很刻薄,但是看得出她还是很高兴,也是在那一天,苏余妈妈跟苏余算是把话都说开了。

不过,苏余妈妈还是白了一眼动不动就傻乐的闫伟一眼:

“别动不动就爸呀,妈呀的,我可当不起。”

惹得闫伟一阵的尴尬,倒是苏余默默地站在了闫伟的身旁,悄悄地握住了他的手。

18

2018年的时候,苏余和闫伟终于结婚了,两个人定居在了惠州。

婚礼当然是回老家办的 知道两人结婚的消息,苏余妈妈还是很不高兴,甚至亲家见面都没去,万幸闫伟早就跟自己的父母打好了关系,苏爸爸去谈得也很得体。

苏余觉得很抱歉,闫伟却毫不在意,他说:“行啊,我这丈母娘还是那个丈母娘,还嫌弃我,就说明她没事。”

闫伟哈哈直乐,闫伟越是这样,苏余就越发觉得内心有些愧疚,她心疼的抚了抚闫伟的脸庞,什么都没说,可什么也都表达出来了。

婚礼的当天,在敬酒的时候,苏余瞟了一眼家属席,看到自己的妈妈正埋怨着自己的姐姐居然比妹妹结婚要晚,顺带着连哥哥也躺了枪,苏爸爸在一旁不住的打圆场,她就忍不住的笑了。

见到了这一幕,苏余的回忆逐渐飘回到小时候。

那个时候,一家人团在院子里,妈妈抱着自己在洗衣服,哼着好听的歌曲,姐姐在和哥哥闹着,围着院子里不停的在跑,爸爸呢,则皱着眉,担心着这两个人,还招呼哥哥让着点妹妹。

这一切仿佛都回到了从前。

回到了那个美好的年代。

19

“我跟你说呀,你可别不信,当年那个半仙真不是白叫的,你当年还跟人急眼,人家说这姑娘留不住,你看,走了吧,还走得那么远。”

“行啦,让你那小女儿听到了,又要啰嗦你,说你封建迷信了。”

“我怕她?”

“行,不怕,接着说吧。”

“嘿,那我还不说了呢,睡觉!”(原标题:《妈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呀》)

点击屏幕右上【关注】按钮,第一时间看更多精彩故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