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数学平行线的判定教案(初中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七下数学平行线的判定教案(初中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教案)目学第 周第 课时教
七 年级上册 数学 教案
年级: 班级: 日期:
课 题 |
平行线的性质 |
第 周 |
第 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1.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能够综合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进行推理.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 难点: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和联系. | ||||
教学准备 | |||||
课时安排 | |||||
教 学 过 程 | |||||
一、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3)平行线的这一性质怎样用几何符号语言表示? (4)如图,已知:a∥b,那么∠3与∠5有什么关系? 因为a∥b,所以∠1=∠5( ) 又因为∠1=________(对顶角相等),所以∠5=∠3. 结论:平行线的性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a∥b,那么∠4与∠5有什么关系呢? 结论:平行线的性质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点评: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小组讨论:平行线的性质与它的判定之间有什么关系? 反思小结:平行线的判定是已知角的关系得到直线的平行,而平行线的性质是已知直线的平行得到角的关系. 针对训练 1.(中考·福州)如图,直线a∥b,∠1=70°,那么∠2的度数是( C ) A.50° B.60° C.70° D.80°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中考·济南)如图,直线a∥b,直线c与a,b相交,∠1=65°,则∠2=( B ) A.115° B.65° C.35° D.25° 3.(中考·长沙)如图,AB∥CD∥EF,那么∠BAC+∠ACE+∠CEF=__360__度. 二 平行线性质的应用 活动2: 如图是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B=115°,梯形另外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思考:(1)本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2)梯形的上下底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3)本题应该用平行线的哪条性质来解决? 展示点评: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80°,65°. 小组讨论:如何正确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反思小结: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正好相反,应用时必须辨别清楚,判断两直线平行时用判定,已知直线平行时用性质. 针对训练 4.如图,AB∥CD,∠ACE=∠ECD,∠A=118°,则∠AEC等于( B ) A.62° B.31° C.59° D.29.5° 5.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交CD于G,∠1=40°,求∠2的度数. 解:因为AB∥CD,所以∠1+∠BEF=180°, 所以∠BEF=140°, 又EG平分∠BEF, 所以∠BEG=∠BEF=70°, 因为AB∥CD, 所以∠2=∠BEG=70° 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 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节课你学习了平行线的哪几条性质? 2.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应用时要注意什么? 五、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 1.如图,(1)若AD∥BC,则∠__1__=∠__5__,∠__8__=∠__4__,∠ABC+∠__BAD__=180°; (2)若DC∥AB,则∠__3__=∠__7__,∠__2__=∠__6__,∠ABC+∠__BCD__=180°. 2.如图:AB∥CD,∠A=98°,∠C=75°,则∠B=__105°__,∠D=__82°__.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AB∥CD,∠A=80°,∠B=60°,则∠ACB=__40__度. 4.已知:如图,AD∥BC,∠AEF=∠B. 求证:AD∥EF. 证明:∵AD∥BC,(已知) ∴∠A+∠B=180°. (__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__) ∵∠AEF=∠B,(已知) ∴∠A+∠__AEF__=180°,(等量代换) ∴AD∥EF. (__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__) 作业布置 (一)上交作业 教材第22至23页第2、3、4、6题. (二)课后作业见学生用书. |
修改补备 | ||||
板 书 设 计 | |||||
课 后 反 思 |
备课组长: 检查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