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教体局脱贫攻坚活动(盐田区教育局扶贫)

教体局脱贫攻坚活动(盐田区教育局扶贫)得知对口扶贫的东源县老围村小学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设备设施陈旧简陋,盐田区教育局先后投入160多万元帮该校改造教学楼、道路、校园文化墙、篮球场等,极大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此外,还为老围村小学捐赠学生课桌椅、教学办公桌椅、教学仪器、教学图书资料、校服、书包、文具、保温杯、体育用品等物资25批次。准确分析致贫原因是精准帮扶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国家、省、市关于东西扶贫协作精神的统一部署,盐田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多次深入河源市东源县、广西乐业县和凌云县、贵州毕节市织金县、新疆喀什等对口扶贫地区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民生民情,分析致贫的根本原因,探讨治贫方法,用教育的视角去看问题、想问题,并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制订精准扶贫方案。撰文:叶淑萍受访单位供图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盐田样本

教体局脱贫攻坚活动(盐田区教育局扶贫)(1)

盐田区外国语小学英语教师周清和在乐业县支教。

从新疆喀什支教回深三个多月了,盐港中学化学老师田汉平的心里,仍惦记着5000多公里外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的学生。

“老师,您奖励的那笔钱我还没花呢,舍不得!”收到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高二(2)班学生凯丽比努尔的问候信息时,田汉平回复了一句“好孩子,有困难就告诉我!”这是他在扶贫支教期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在盐田,像田汉平这样的扶贫支教老师还有很多。扶贫必先扶智,教育扶贫是扶贫工作的大计,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也是最有效、最直接、最长远的精准扶贫。近年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盐田区教育局本着“尽己所能、发挥优势、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原则,通过一系列扶贫措施,对口支援帮扶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撰文:叶淑萍

受访单位供图

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盐田样本

准确分析致贫原因是精准帮扶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国家、省、市关于东西扶贫协作精神的统一部署,盐田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多次深入河源市东源县、广西乐业县和凌云县、贵州毕节市织金县、新疆喀什等对口扶贫地区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民生民情,分析致贫的根本原因,探讨治贫方法,用教育的视角去看问题、想问题,并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制订精准扶贫方案。

得知对口扶贫的东源县老围村小学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设备设施陈旧简陋,盐田区教育局先后投入160多万元帮该校改造教学楼、道路、校园文化墙、篮球场等,极大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此外,还为老围村小学捐赠学生课桌椅、教学办公桌椅、教学仪器、教学图书资料、校服、书包、文具、保温杯、体育用品等物资25批次。

针对乐业县、凌云县和织金县部分学校资金短缺、教学设备和资源匮乏的情况,盐田区教育局下属16所中小学根据对方需要,每年各为对口扶贫学校捐赠10万余元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体育器材、学生服装等,大大缓解了贫困地区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

贫困地区落后,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的落后。扶贫必先扶智。了解到对口扶贫单位教育现状相对滞后、教师队伍比较薄弱、教育理念比较落后等情况后,盐田区教育局高标准制定支教方案,派出骨干教师到最需要的地方送教送学。支教教师将深圳前沿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示范教学、公开课、专题讨论等形式发挥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展现了盐田教育的良好形象。

今年以来,盐田区16所中小学共150人次远赴对口扶贫单位走访调研,开展讲座20多场,送课100余节。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除了走出去送教送学,盐田区教育局还邀请乐业县、凌云县和织金县骨干教师来盐田区跟岗学习,学习盐田区学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教学理念。

■声音

田汉平:

愿意为孩子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先后向组织申请了多次,2019年3月,54岁的田汉平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的一名支教教师。

“组织上可能是考虑到我的年龄偏大,前几次的支教申请没有获得批准。后来在我的再三申请下,组织终于同意了。”田汉平说,自己出生于湖北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情结。“教师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选择到喀什支教,初衷只有一个,那里的教育相对比较落后,我愿意为那里的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虽然此前有在东源县驻村扶贫和支教的经历,初到喀什时,田汉平依然被眼前的状况惊呆了。“来之前只是听说这里的教育落后,但没想到这么落后,学生们除了教材,没有一本教辅材料。”田汉平说。

田汉平到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后的第一件事,是自掏腰包为全班学生和学科老师购买教辅材料,一年半下来加上各种资助前后花了将近两万元。喀什的教育贫瘠还不仅于此。“期中考试题就像平时布置的家庭作业,没有章法,没有体系,更没有重难点,我当时看了很着急。”田汉平介绍称,在喀什支教的一年半,除了带两个班的化学课,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他都亲自参与命题和审阅。学生的整体成绩很快得到提升,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教育集团专门为田汉平颁发“特别贡献奖”,称赞其考试命题水平在整个教育集团起到了标杆作用。

为喀什教育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是田汉平支教的核心。一年半时间,田汉平将自己30多年的从教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的年轻教师,传递深圳先进教学理念的同时,他还精心指导年轻教师参赛研赛,队伍建设“传、帮、带”的氛围越来越浓。

无论是在东源县驻村扶贫,还是在喀什支教,田汉平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定期到当地贫困家庭走访。几年下来,他已经记不清自掏腰包支援了多少个家庭,有一件事他却提前记在心里,“我在喀什带的学生明年就要高考了,他们当中有很多家庭非常贫困,我要尽自己最大力量资助他们上大学。”田汉平说。

邹铭:

希望助力山区孩子融入大湾区

扶贫扶智,教育先行。河源市东源县船塘镇老围村小学是盐田区开展教育帮扶的众多受益者之一。

从去年5月份开始,邹铭从盐田区田心小学的一名教师“摇身一变”,成了船塘镇老围村的一名扶贫干部,同时兼任该镇中心小学和老围村小学的挂职副校长。

今年的春节假期对于邹铭来说非同寻常:时间短,任务重!疫情期间,邹铭将学校防疫工作纳入镇、村防疫一盘棋,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

到东源县扶贫后,由于村里个别道路过于狭窄或泥泞,邹铭特地买了一辆摩托车便于开展工作。为了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宣传到位,他每天骑着摩托车走街串巷逐村排查,派发防疫传单,宣传防疫知识,或到家到户测量体温、登记信息,或在村口设卡点值守,每天只能睡上五六个小时。

在摸排的过程中,邹铭发现一位初三学生家庭贫困,缺乏上网课的设备。于是,他带领扶贫工作队上门提供学习机及其它学习、生活用品,还在工作之余多次帮助这位学生复习功课,同时邀请其他老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她补习理科知识。

“山区教育与特区教育有差距是不争的事实,但山区孩子获取知识的渴望不输特区孩子。”邹铭感慨,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支教的深入推进,河源山区的孩子能够拉近与深圳的距离,融入大湾区,进入新时代。

周清和:

大刀阔斧改革,不达目标不收兵

去年11月,盐田区外国语小学英语教师周清和随盐田区教育扶贫送课团来到广西百色凌云县参加驻点教育扶贫工作,期间两次应乐业县教育局邀请送课讲座,从此开始了他的教育扶贫之路。

周清和老师曾说,凌云县和乐业县是他的“诗和远方”。今年5月份,肩负着教育改革的重担,周清和再次来到乐业这块热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次,他是挂任乐业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兼乐业一小、乐业二小副校长。

从最开始观看调研乐业县第二小学教师上课情况,走访每间办公室,关心英语课的开展情况,与英语老师深入交流,探讨适合二小的英语教学方法,到开设教师培训课、研讨课,对全县各乡、镇学校进行听课评课指导,再到进行教研活动,指导老师上示范课,最后亲自给每个年级上一节示范课,开设讲座和多次进行教师培训活动。每一天,周清和都奔波忙碌,却又乐此不疲。

成立英语礼仪队、招聘校园小大使、开通校园英语广播、培训中英文广播员、成立二小师生志愿者“教市民讲英语”公益活动……如今,围绕“提升英语教育品质,把乐业县第二小学办成英语特色学校”的目标,各项工作已经有序进行,这一切,都会打下深深的烙印,日后人们说起,都不会忘记周清和这个名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