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6讲三分钟感悟(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
弟子规第6讲三分钟感悟(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不要去宣扬别人的短处。医学生在学心理学时知道:当你碰到有残疾或被病痛折磨得很厉害的人,不要用怜悯的眼光和差异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否则别人会受到更大的伤害。这种态度和议论,就是揭人的短。 一个人做错了事,同别人说,是有悔改之意;但如果被大肆宣扬之后,就会觉得悔过是行不通的,或者生了怨恨之心;这样反而可能断了别人改正的路。 一个人被人“服气”,通常是因为他站在大家的立场来看待和处理问题。要想有好人缘,同人相处得好,没有秘诀,重要的是要替别人着想。真的喜欢一个人,是要成全他,做对他有好处的事。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如果有人把自己的糗事或伤心事(秘密)告诉了你,你就不要再说出去,否则就是对朋友的不尊重,不把朋友放在心上,有什么事就随口说出去,想说明自己知道得多。
——2012-4-18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这句话讲的是人要考虑到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不能以自己为中心。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让”惯了,到幼儿园、学校以后情况不同,容易出现争斗打闹,互不谦让。
一个人被人“服气”,通常是因为他站在大家的立场来看待和处理问题。要想有好人缘,同人相处得好,没有秘诀,重要的是要替别人着想。真的喜欢一个人,是要成全他,做对他有好处的事。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如果有人把自己的糗事或伤心事(秘密)告诉了你,你就不要再说出去,否则就是对朋友的不尊重,不把朋友放在心上,有什么事就随口说出去,想说明自己知道得多。
一个人做错了事,同别人说,是有悔改之意;但如果被大肆宣扬之后,就会觉得悔过是行不通的,或者生了怨恨之心;这样反而可能断了别人改正的路。
不要去宣扬别人的短处。医学生在学心理学时知道:当你碰到有残疾或被病痛折磨得很厉害的人,不要用怜悯的眼光和差异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否则别人会受到更大的伤害。这种态度和议论,就是揭人的短。
不能在背后嚼别人的舌头,不能在背后议论别人的短长,没有得到别人的允许之前,不要把别人告诉你的事情说出去。
不要拿别人的短处、痛苦和残疾去开玩笑,要尊重他人。
有些事情是不能开玩笑的,有些场合,不能随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