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本地人眼里的宁波大学(宁波人的百年大学梦)

本地人眼里的宁波大学(宁波人的百年大学梦)

在清末新学浪潮下,公立四明法政专门学校成为宁波最早的高等学校。可惜只是昙花一现,包括其前身宁波法政学堂,总共只存在了8年。而教会办的宁波三一书院,尽管在一段时间开设了大学预科课程,却没有像源自宁波崇信义塾的之江大学那样发展成为另一所教会大学。宁波有升格潜力的另两所学校宁波高工和宁波甲种商校整个民国期间充其量只是中等职业学校水平,还都外迁了。宁波高工1951年迁杭州最终成为现在的浙江工业大学的一部分。宁波甲种商校解放后发展为部属中专,也迁往外地,是现在嘉兴学院的主要来源。可以说,清末和民国时期,宁波没有成气候的高等教育。鉴于此,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旅沪宁波帮人士曾有筹设“四明大学”之议。因当时条件不具备,乃先以“四明大学”奖学金名义资助甬籍学子。抗战胜利后热心人士曾到东钱湖五里塘一带踏勘校址。后因故不了了之。 宁波人的大学梦真正实现是建国后的事。1956年,宁波师范专科学校成立,这是宁波解放后的第一所高等学校。1958年升格为本科程度的宁波师范学院。1960年,市里决定大规模开发东钱湖,并提出“十年东湖赛西湖”的口号。以宁波师范学院为开路先锋,在东钱湖大公公社陶公山建设新址,建成了东楼和西楼两幢教学楼和一些配套设施。宁波师院和“大跃进”时期成立的宁波农学院、宁波医学院、宁波工学院等高校最后都下马了。1977年后,浙江农业大学宁波分校、浙江师范学院宁波分校、浙江医科大学宁波分校、浙江工学院宁波分校先后成立。浙农大宁波分校不久改名浙江农技师范专科学校。后由万里教育集团接手发展为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师范学院宁波分校不久复名宁波师范学院。上述分校都是以本地学校为基础,只有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是外来的。1983年,宁波高等专科学校成立,是原联邦德国援华四所高专之一。亚琛作为宁波友好城市在宁波发展初期给与了很多帮助。亚琛应用科技大学也是宁波高专结对学校。2004年宁波高专升格为宁波工程学院。1986年,由旅港宁波帮著名人士世界船王包玉刚捐资的宁波大学成立。北大、复旦、浙大、中科大、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起点颇高。1996年,宁大、宁师院、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为新的宁波大学。宁大发展很快,已位列双一流学科大学。1999年,位于宁波南高教园区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成立。四校合并后的部分浙大教师分流到此。依托浙大办学使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也有了一个较高的办学起点。很快,宁波南高教园区又有了新成员。那就是万里教育集团引进的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宁波的一些中专先后升格为大专层次的高专和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高职中的211,由宁波中专和宁波职业大学合并而成。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是宁波师院遗脉,前身为邵逸夫先生捐资800万港币创办的宁波师院逸夫高级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原是以培养双师型职业高中师资的为己任的,一度并入宁大后独立。宁波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嘉兴学院同出一脉,历史悠久。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曾合并了浙江工学院宁波分校、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民办的明州大学。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原为宁波卫校。曾用名有宁波医学专科学校、宁波医学院、浙江医科大学宁波分校、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医药高专在合并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后有望升格为大学本科层次的浙江药学院。由原宁波大红鹰集团所属企业投资兴办的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经历升格和更名现为宁波财经学院。当然,我们也有理由对规划中对标西湖大学的东方理工大学和中德双元制大学充满期待。 毋庸讳言,对标深圳、青岛、苏州等城市,宁波的高教和医疗短板明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虽然起点低,现在宁波人已实现“有大学”的大学梦,今后要向更高的目标“有好大学”的大学梦迈进。

本地人眼里的宁波大学(宁波人的百年大学梦)(1)

本地人眼里的宁波大学(宁波人的百年大学梦)(2)

本地人眼里的宁波大学(宁波人的百年大学梦)(3)

本地人眼里的宁波大学(宁波人的百年大学梦)(4)

本地人眼里的宁波大学(宁波人的百年大学梦)(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