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育系统青年教师风采展示(丰台区名师访激扬青春)
区教育系统青年教师风采展示(丰台区名师访激扬青春)让孩子们自由快乐地成长、进步是他作为班主任不懈的追求。在他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所带班级学生多次获得国家和市区级各类技能比赛的一、二等奖。他曾先后获得丰台区优秀班主任、丰台区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所带班级获得北京市优秀班级体称号。“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他先后主持了三项北京市和丰台区课题。案例成果多次入选市、区级案例成果集。连续三年带领学生参加北京市中专职高系统学生数学竞赛,获得指导教师奖。他本人曾经参加全国“十一五”尊重课题研究,并在课题案例征集中获得全国一等奖。此外,多篇论文在区级以上比赛中获奖和发表。如今,他正带领“万柳”体育组几位教师,把武术教学打造成学校最为显著的特色品牌。边琪,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数学教师,一级老师,丰台区骨干教师、丰台区兼职教研员、职教学会数学研究会理事、中心校区数学教研组长。他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16年,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15年。在教学方面,他不断学习,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从踏上三尺讲台他们用青春筑梦育人路程,那么小而言之,是育人,大而言之是决定整个国家乃至民族的兴旺。在丰台区教师队伍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忠诚担当;他们以独特的思维、鲜活的理念、执着的追求为热爱的教育事业凝聚力量;他们是教育战线的后备军,是继往开来的中坚力量。在第34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感受丰台区青年教师们的教育成长之路,感受青春榜样的力量。
金鑫,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五小学万柳分校体育教师,大队辅导员兼体育校本组组长。承担一、三、五年级体育和校本课程教学,负责开发体育相关校本课程。他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自幼习武,大学期间主修武术、舞龙舞狮专业,专业素养高,教学基本功过硬,已获得武术、散打、跆拳道、舞龙舞狮、太极柔力球教练员、裁判员资格,被评为区级体育骨干教师。2014年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职称。
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以校为家,赢得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亲其师、信其道,他带领学校武术、柔力球、舞龙等队伍参加各级各类赛事,成绩优异,深受学生喜爱。
他致力于做一个科研型教师,先后参与中央教科所“十一五”国家级课题子课题实践研究、丰台区“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践研究以及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十二五”重点课题子课题实践研究,参与中央电教馆“十三五”教育信息技术课题实践研究,相关课题成果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主持开展北师大“张建华工作室”科研课题——《“五福”教育体系下“民族传统体育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促进作用”实践研究》。
如今,他正带领“万柳”体育组几位教师,把武术教学打造成学校最为显著的特色品牌。
边琪,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数学教师,一级老师,丰台区骨干教师、丰台区兼职教研员、职教学会数学研究会理事、中心校区数学教研组长。他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16年,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15年。
在教学方面,他不断学习,拓宽教学视野,形成了自身教学特色。先后获得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比赛二等奖、全国中职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大赛二等奖、北京市信息化教学比赛一等奖等荣誉。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他先后主持了三项北京市和丰台区课题。案例成果多次入选市、区级案例成果集。连续三年带领学生参加北京市中专职高系统学生数学竞赛,获得指导教师奖。他本人曾经参加全国“十一五”尊重课题研究,并在课题案例征集中获得全国一等奖。此外,多篇论文在区级以上比赛中获奖和发表。
让孩子们自由快乐地成长、进步是他作为班主任不懈的追求。在他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所带班级学生多次获得国家和市区级各类技能比赛的一、二等奖。他曾先后获得丰台区优秀班主任、丰台区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所带班级获得北京市优秀班级体称号。
他坚信并践行: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更要有爱心和责任心,用心去浇注每一位学生,做一个快乐有成就的教师。
王莎莎,丰台区玉林小学数学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就职于丰台区玉林小学,从一名数学教师成长为教研组长。10年中,她坚持以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她先后荣获丰台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丰台区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两次荣获丰台区青年新秀教师称号,连续两年考核优秀。先后在丰台区第七届、第八届“师慧杯”活动中荣获数学二等奖、一等奖,第二届“青蓝杯”说课二等奖,其教学设计被收录在“青蓝杯”优秀教学设计选编中。
她潜心研究教育教学,完成了市级研究课《比的意义》,承担区级公开课《旋转体的再认识》、《球的反弹高度》,讲座《合作学习的运用与组织》。7节课例、40篇论文在国家和市区获奖。
她注重学习,曾参加丰台区导师带教活动,加入吴正宪工作室。作为教研组长,她带领组内教师开展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专题研究,在这些课题活动中,她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提升教研能力。她的微课及课例《圆柱圆锥复习课》分别在首都原创课程评选中获一、二等奖,课例《鸡兔同笼》在全国高师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组合图形的面积》获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评比二等奖,论文《教法创新引发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在全国高师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
崔颖,丰台区东铁匠营第一中学初中部主任、工会主席,高级教师,丰台区生物学科骨干教师。
2003年从教至今,一直担任生物教学工作,先后获得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丰台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丰台区初中联片教研工作优秀教师、丰台区中学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在德育工作方面,她获得北京市学生统计图表设计邀请赛优秀辅导奖、第三十三届北京学生科技节优秀辅导员、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德育平台——沙燕心理网“职业体验我尝试”专题活动优秀指导教师、丰台区第二届中小学优秀学生社团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在北京市第二届初中教师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区级评选获得一等奖、在丰台区第三届中学骨干教师创新杯竞赛荣获初中组一等奖。
她承担市、区级研讨课,参加北京数字学校生物微课录制、“国培项目计划(2016)”远程培训项目课例分析,参与编写《生物实验报告册(河北少儿版七年级下册)》、《新课程生物怎么教》、《丰台区生物同步检测3级跳》等教辅资料。参与“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项目”、承担北京市教育技术研究“十二五”课题《校本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丰台区中小学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常青藤”志愿服务》。
郭富敏,北京市丰台区新发地小学教师,丰台区青年新秀,丰台区百优中队辅导员,丰台区师德先进个人,“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先进个人。
参加工作以来,她多次担任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好,先后多次被评为丰台区最美礼仪示范中队、丰台区校园好集体、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
她深受学生爱戴、家长欢迎,多次收到家长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作为学科教师,她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锐意进取,努力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积极践行学校提出的阳光课堂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成长迅速。
她任教九年来,所撰写的40余篇研究报告、教育教学论文及教学设计等在全国和市、区荣获一、二等奖。她还多次参加各级教学竞赛及研讨活动,荣获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二、三等奖,北京市第六届“民实杯”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数学学科一等奖,“京美杯”一等奖,丰台区“师慧杯”一、二等奖,并多次在不同范围做教学研讨课、示范课,近年来曾先后三次代表学校赴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河北邢台友好校开展送教活动。
经过不断地历练,如今她已经成长为一名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同伴认可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郭悦,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保教主任,一级教师,丰台区骨干教师。
她曾获北京市半日活动展评特等奖,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儿童中心“乐享接力大使”,丰台区创新标兵、丰台区半日评优一等奖、丰台区骨干教师“创新杯”说课大赛一等奖。
参与研究国家级课题《给予体验式活动中的创客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北京市课题《幼儿在科学领域自主探究实践研究》等,所撰写的论文、课例、实录课等多次获得国家级和市区级一、二等奖。
她爱岗敬业,努力钻研业务,积极发挥骨干教师效能,有较强的指导能力和积极的带动作用。工作十五年来,凭着对幼教事业的热爱和坚持,她把自己的青春、愿望和抱负全部倾注在她热爱的事业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孩子的热爱、家长的信任、老师的尊重。
她喜欢孩子,15年来,她跟孩子们一同欢笑,一同成长,感受快乐,享受阳光。在她眼里,这些幼儿园的小家伙们,有时乖巧得让人怜爱,有时聪明得让人欣喜,有时淘气得让人无奈又生气。但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爱悄悄地漫上了心头。她为孩子们的成长高兴,为孩子们的快乐满足。她想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在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她感觉充实又幸福。
李亚妮,北京市大成学校初中生物教师,初二年级组长,中学一级教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她政治觉悟高,爱岗敬业,曾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丰台区“创新标兵”“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在教学中她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落实,教学基本功扎实,所带班级生物成绩总是名列全区前茅。撰写的课例“昆虫的生长与发育”发表于《中学生物教学》。教学案例《植物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获国家一等奖,录制的微课“鼠妇”获国家三等奖。曾获北京市基本功一等奖,北京市德育说课二等奖。撰写、录制的其他课例获国家一等奖1篇;市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区一等奖3篇,二等奖2篇。
在教学中她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多次参与市级课题,开发的校本课程获得市级优秀奖成果奖和丰台区“百门精品课程”,她带领学生两次参加“太空种植”比赛,获得市一、二等奖,区一等奖。
她注重德育引领,立德树人。通过系列年级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培养学生尊师爱校的美德和自主管理的能力,获丰台区“优秀班主任”,相关课题研究获丰台区一等奖,两次主题班会分别获区级一等奖和三等奖,所带班级两次获“区级品优班”,成就了最美的学生和最美的自己。
刘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小学教师,毕业于中华女子学院应用心理专业,在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工作四年来,她谦虚好学、勤于实践,努力提升学校心育工作水平,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了力量。
在实践过程中,她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在市、区级舞台上迎接挑战、不断历练,承担的心理课《交往的距离》、《合作伴成长》、《我的情绪营养餐》在丰台区公开展示,受到好评;2015年荣获丰台区“育新杯”心理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17年代表丰台区参加北京市“成均杯”心理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北京市特等奖、十佳奖、最佳评课奖,参赛心理课被评为北京市心理示范课;心理辅导案例《家校共同体——私人定制,让百合绽放笑脸》获得丰台区协同教育机制征文二等奖、论文《让学生做一只快乐的小鸟》获得北京市学术论文一等奖;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心育宣传工作,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德育平台沙燕心理网活动一等奖,创编、执导的心理剧作品《车闸引发的思考》获得丰台区第六届校园心理剧特等奖。
2018年,她被评为丰台区师德先进个人,她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用正能量激励学生,用科学的方法疗愈学生,她与学生共经历、共成长,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刘志月,丰台区丰台第一幼儿园保教主任,小学一级教师,区级骨干教师。从保育员、教师到业务领导,她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兢兢业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并完善工作方法,尤其擅长实施主题课程和观察幼儿方面。
她坚持在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从2005年11月在《学前教育》杂志上发表“每月话题”开始,在《早期教育》上发表《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评价;在《学前教育》家教版“家园面对面”栏目中发表《爱告状的孩子》,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我说到,我做到》、《从好看到好玩》等系列文章。
2015年,她在“北京市半日展评活动”中获得特等奖,2016年被评为丰台区骨干教师,2018年荣获“丰台区优秀党员”称号。
从2013年开始,她利用寒暑假和周六日,帮助外省市进行教研、观摩课展示等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展现一名骨干教师的专业和奉献精神。
从“十三五”开始,她承担中国学前教育学会课题“幼儿园生活实践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协会课题“数字化环境下幼儿主动学习能力的研究”,受到业内专家好评。
她立志做一名有修养、有涵养、有思想、有智慧的幼儿园老师,“爱在左,幸福在右,走在教育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这段话是对她最好的诠释。
申艳,丰台区西马金润小学教师,一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小学数学学科兼职教研员。2009年参加工作至今,主要承担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任务。
她对待教学工作认真负责,认真研读教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自己,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通过不断地思考,及时更新调整教学方法。教学中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坚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为了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她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并结合实际尝试应用。
她坚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即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外部形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内部结构,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知识的结构特点,解决怎么样的问题。通过以上的过程,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的本质。
她用爱心温暖孩子;用耐心引导孩子;用恒心帮助孩子,受到学生和家长尊重和认可。
她先后获得丰台区小学教师优秀课堂教学设计数学学科一等奖,丰台区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丰台区第八届师慧杯数学学科中段一等奖,丰台区青年新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市区级级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孙瑶,丰台区纪家庙小学教研组组长,小学高级教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从事语文、数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她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理解、尊重和关心学生,踏实做好学生培养工作。
先后荣获丰台区优秀班主任、丰台区青年新秀教师、丰台区语文学科骨干教师等称号。
她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和方法,积极投入新课改实践。2017年“创新杯”说课比赛,获语文学科一等奖;2018年第八届“师慧杯”教学评优,荣获语文学科一等奖。其撰写的《个性化语文学习,助学生精彩绽放》被收录在2016年第三期的《丰台教育督导》中。《以融合为策略,语文与多学科整合课程》被编入《丰台区中小学教育满意度2016-2017学年成果集》。
她还积极主持和参与学校和市区组织的多项教科研课题研究。参与市级课题“利用信息技术,探索适应新课改的语文教学模式(口语交际)研究”、“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文本重组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研究”、“基于互动反馈教学的形成性评价研究”和“1 X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等课程实践,所写的教学设计和案例被收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语文教学》一书中。多篇教育教学设计、案例和论文获市区奖。
孙玉爽,丰台区芳古园小学英语教师,二级教师。从2010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孙玉爽承担过两次市级、三次区级课展示和多次比赛任务,从2011年10月的区级公开课,到2013年11月的市级录像课,2015年7月设计及主讲市级微课,再到2018年6月的市级展示课;从2012年6月教学设计说课比赛区级一等奖,到2014年12月“师慧杯”一等奖,再到2017年6月“创新杯”一等奖;从2014年3月被评为丰台区青年新秀教师到2016年9月被评为丰台区骨干教师,并在同年获丰台区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一路走来,踏实稳健。
她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撰写的市、区级教科研论文和设计多次获奖,其中一次市级“京研杯”论文评选二等奖,两次市级论文三等奖,四次丰台区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二等奖,她撰写的教学设计及课例录像被收录于北京版《义务教学教科书英语教师用书一年级(下册)》中;与此同时,她积极参与校、区级课题,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参与学校区级重点课题《探索精致课堂,实现减负增效》,2016年9月至今,参与区级课题《英语教学中运用图示化板书促进学生思维和语言发展的研究》,她还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科技英语比赛和首都学生外语展示系列活动,学生获市级二等奖,她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王智颖,丰台区东高地第二小学教师,一级教师。她热爱教育事业,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热情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在工作中敬业、爱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她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喜爱,让学生在集体中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和好评。
她业务知识扎实,在教学上深钻教材,勇于开拓,锐意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先后获得丰台区第四届“师慧杯”语文学科三等奖,第八届“师慧杯”语文学科一等奖,丰台区第四、五、六三届“创新杯”教学评优活动一、二等奖。
从2012年至今,她连续被评为丰台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2012-2014学年度丰台区骨干班主任,2011年和2017年丰台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
她参加了国家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为本课题实验教师。在2017-2018学年度所做的课题研究课《马》获得好评。古诗《马》的教学设计还获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教学设计一等奖。她多次做区级研讨课,均获得好评。上课之余,她将自己学习、实践后的思考和收获进行梳理和总结,撰写的论文和教学设计,多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吴悠,丰台区丰台第八中学北大地校区数学组教研组长,中学二级教师。她勤于探究,无悔耕耘。工作第一年就承担了班主任工作,她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关心关爱学生,用心教育学生,立德树人。
在教学工作上,她秉承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勤于钻研学习,积极参与市、区、校的各种课题、培训观摩活动,承担市级、区级、校级研究课、说课比赛等活动,每次都获益颇丰。
2013年参加工作至今,用心教育,潜心教学。微型展示课《不等式》教学设计及课例获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课堂教学设计评选三等奖;主题班会在丰台区《助力梦想 成就青春》评选中获二等奖;论文《备课心中有学生》获丰台区第二届学用《教育丛书》征文一等奖;《二次函数性质》课例入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基础教育优质教学课例。
2016年她获得丰台区第六届中学教师“师慧杯”竞赛一等奖,被评为丰台区中学青年新秀教师;丰台区2015-2016学年初中联片教研工作中优秀教师。
五年的工作让她感到格外丰满充实,她与学生共同成长。虽然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定充满了挑战,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她将不忘初心,继续精神饱满地走在路上,为人师表,照亮青春。
熊玲,丰台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专职英语教师、科技教师,幼儿部部长。她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高级英语口语,辅修儿童心理学,蒙台梭利儿童发展理论,具有多年儿童英语教学,幼儿实践活动组织经验,曾多次主持校、地区幼儿亲子活动。
她性格活泼开朗,课堂教学轻松有趣,形式多样。部门工作管理上原则分明,对人亲切,重视团队力量。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深入理论学习,并不断创新,将新理念融入工作,探索新教法,新措施,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为根本目标,创建幼儿班“乐学”氛围。
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她的身边都围绕着一群喜欢她的孩子们。每天从早到晚,在学生、家长、同事眼里,她都活力满满,笑容阳光。在幼儿部,她就像孩子们的定心丸,无论哪个孩子闹情绪,犯错误,到她那儿,都会哭哭啼啼而来,开开心心而去,而且孩子懂事得特别快。
教师这份职业对于她来说伟大又开心,教会了她太多东西。她说,能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实乃福气。因此,体现她的工作中就是平和、努力和兢兢业业。她常念叨的一句话是:“既然是一名老师,就该做好老师的本份,自己的工作就是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如何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必定需要去思考,去花精力,仅此而已”。
薛佳宁,陆军装甲兵学院幼儿园高级教师,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她尊重孩子,把每一个孩子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课堂上她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具进行直观教学;她把家长工作放在重点,利用家访、微信群、电话等方式与家长做好沟通工作,促使幼儿开心快乐度过每一天,所做工作受到了领导、家长及同事的好评。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13年来,她因材施教、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教育教学中取得很多新突破。2013年-2018年参加各类论文展评,分别获得4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2018年1月在第十二届华夏之星2018全国青少年校园艺术成果展示活动全国赛区选拔中,所指导学生成绩优异,被授予优秀指导教师。舞蹈作品《装甲梦》获得全国幼儿舞蹈大赛金奖。2018年1月参加CCTV戏曲频道新春特辑舞蹈《节日的鼓声》编排指导及录制。2018年被陆军装甲兵学院表彰为“三八红旗手”及先进工作者。2014—2018年在《小手拉大手》公益绘画比赛中指导幼儿绘画获金奖15人、银奖20人、铜奖32人、优秀奖76人,并且多次荣获指导教师一等奖和二等奖。2018年7月被陆军装甲兵学院幼儿园评为优秀教师。2018年参加了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三五”课题组《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课题研究。
闫畅,北京市第十中学心理教师,也是全国探索人道法的一名师资。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指导下,她在全国率先开展探索人道法项目,并成为该项目的国家级核心师资,在南美洲、亚洲和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探索人道法工作的培训和开展工作。曾组织开展2016、2017、2018年北京探索人道法项目培训,2017年全国探索人道法核心师资工作坊及东亚红十字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并进行讲座与授课。
作为心理教师,她勇于实践和探索,积极地将心理教育工作和实践工作相结合。论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应策略的思考》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荣获北京市学术论文一等奖;撰写的《西伯利亚红嘴鸥科学探究》获丰台区中小学地方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创新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文本类一等奖;心理健康教育课《为自己掌舵》在2016年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获三等奖,2017年获丰台区第五届育心杯心理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她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远远不止于此。在“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下,学校把师生生命的健康和质量作为教育的目标,学校成为丰台区心育特色示范校。
赵薇,北京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英语教师,一级教师。200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英语教育系,在顺利完成一轮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后,担任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的职务,后调入高中部工作,在完成一轮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后,又勇挑重担,承担学校高中部初中住宿班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
在12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既做到了尽心尽力,又做到了动心动脑,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在获丰台区第四届“师慧杯”获三等奖;在丰台区第三届英语说课比赛和丰台区教学设计评比中均获一等奖;论文《交际法与过程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建议》在区、市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与人合作同撰写的研究报告《优化词汇教学策略,提高初中学生英语词汇能力》获区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2013年获丰台区中小学“我最喜爱的教师”铜奖;2016年被评为丰台区优秀班主任;连续两届被评为“丰台区中学青年新秀教师”;多次荣获校级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党员、学生敬佩的好老师称号。
在教给孩子们知识、陪伴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她也在不断地接收新知识、新理念。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只有学会“尊重”他们唯一的存在,才能更好地把握方向、寻找方法,才能更好地教育独一无二的他们。
赵巍,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音乐教师,钢琴硕士,中学高级,北京市骨干教师。她曾担任年级主任助理,班主任,承担初中音乐课教学,校少年合唱团排练、高中钢琴艺术课程等教学任务。
她先后荣获北京市骨干教师、丰台区骨干教师、丰台区音乐教研中心组成员、丰台区初中联片教研工作优秀教师、2012汉堡国际合唱节优秀指挥、北京市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最佳指挥、北京十八中优秀辅导员、模范教师等荣誉。
获得北京市初中教师教学基本功笔试一等奖、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丰台区第三届、第四届骨干教师创新杯比赛初中组一等奖、北京市音乐教师柯达伊教学法录像课评优一等奖等荣誉;所带合唱团连续在北京市、丰台区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及多项比赛中获奖。
参与《北京市中小学生音乐能力测评标准及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中学五线谱识读教学的策略研究》、《高中合唱基本技能与艺术表现融合的教学方法研究》等市区课题;参与学校艺术课程方案的开发与实施和学校合唱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撰写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分别入选《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初中新课程教学丛书》、《中小学学科美育渗透优秀教学案例》、《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教育集团教学设计集》等书。
郑云菁,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数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自2002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十六年的教育经历,九年的班主任工作,她一直乐于奉献,时刻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作为自己的追求,严格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目标坚定、努力追求、饱含热忱、从不放弃。
工作中她真诚热爱、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全面成长,为人师表,深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同时她能真诚友善、尊重每一位同事,无论是备课组、年级组亦或是其他部门都能与她和睦相处。
她自愿到延庆支教一年,为山区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在这一年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树立了良好的丰台教师形象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教师的形象,获得了“北京市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九年的班主任工作,引领她耐心陪伴学生成长,为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点滴进步而欢呼雀跃,并多次在丰台区学生艺术节活动中获指导教师一等奖,所带班级获得优秀班集体称号,历届中考也取得优异成绩。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她积极探索教学规律,致力于教学改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她在丰台区第六届“师慧杯”中获奖;多次做市级、区级研讨课;积极参加北京市级高精尖微测试项目研究,参与编写丰台区数学三级跳、被聘为丰台分院数学中心组成员。
教育是人影响人,生命影响生命,感动影响感动的事业。正是他们用青春的活力与智慧在三尺讲台上耕耘,用热情播撒科学的种子和赤诚爱心。正是由于多年来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甘于奉献,才铸就了丰台区教育系统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社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