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读书把握住人生的重要性(读书摘录之第一性原理)

读书把握住人生的重要性(读书摘录之第一性原理)除此之外,更加真实的原因是人们总是下意识地忽略或默认推论过程中的隐含假设。总而言之,归纳法只能证伪,却不能证明。其实,人类所犯的很多错误都是源于把边界之内的规律不恰当地推到了边界之外。归纳法谬误说明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我们一直在使用甚至在未来会继续使用的思维模式并不能准确地诠释事物背后的规律。即使所有前提都是正确的,我们也无法确保总结得到的结果一定为真,而独立可重复性验证规则的存在,只能用来判断归纳结果是否存在问题,却无法验证结果的正确性。换句话说,归纳法的结论就是等待被推翻的假说。可证伪性,即有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个学问才是科学。如果一个学问永远不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这个学问就不是科学。

这是最近刚刚看完第二遍的一本书,属于思维底层架构的好书。以下是2次看书过程中划线摘录下来的,个人觉得有重要或是启发意义的文字段落。

第一章 第一性原理:任何理性系统的根基性命题

归纳法是通过实践推导结论,把连续性的经验推广到一切时空。然而,并非所有事物都有连续性,固有的思维会让你陷入“归纳法谬误”。打破认知边界,实现第二曲线创新,你需要全新的思维模式——演绎法。但是演绎法必须有一个基石,一个来自系统之外、能够逻辑自洽的元起点。这个元起点既可以称为第一前提、逻辑奇点,也可以称为第一性原理。


归纳法是一种把一定时空边界之内的规律推广到所有时间和空间中的思维方式。几千年来,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大家默认都会使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我们甚至可以说,99%的人类日常知识、经验建立在归纳法之上。


其实,人类所犯的很多错误都是源于把边界之内的规律不恰当地推到了边界之外。


归纳法谬误说明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我们一直在使用甚至在未来会继续使用的思维模式并不能准确地诠释事物背后的规律。即使所有前提都是正确的,我们也无法确保总结得到的结果一定为真,而独立可重复性验证规则的存在,只能用来判断归纳结果是否存在问题,却无法验证结果的正确性。换句话说,归纳法的结论就是等待被推翻的假说。


可证伪性,即有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个学问才是科学。如果一个学问永远不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这个学问就不是科学。

总而言之,归纳法只能证伪,却不能证明。


除此之外,更加真实的原因是人们总是下意识地忽略或默认推论过程中的隐含假设。


所以,推翻一个结论,不要从结论入手,而是要从它的隐含假设开始,如果根基的隐含假设不成立,结论自然不成立。这也是辩论高手的常用方法,从基石和结构切入,不要从内容入手。


虽然科幻作品中描述的未来世界并不一定为真,但至少说明了一点,连续性假设是归纳法得以形成的隐含假设,它是归纳法得以形成的前提性假设,而连续性假设并不是归纳法本身能够证明的。


连续性假设不是一个逻辑推理的结果,而是一个非逻辑的武断,它是一个默认正确的隐含假设,而不是必然正确的知识。所以,休谟说太阳从东方升起只是一个假设而已。


所以,针对这种问题,人类进化出一种合理的认知习惯,即用较小的认知成本获得维护我们生存所需要的信息量。人们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这样才能在付出最小成本的前提下,获取相对正确的知识,所以归纳法不能得到真理,但可以帮我们生存下来,或者暂时性生存下来。这就是人类的最小作用力原理。


为此,人类在知识的获取和传授过程中,通常都是默认未来不会变化,节约大脑的预算空间,从而用较小的能量消耗,维持了生存所必需的认知能力。


否则,你将陷入永无所知的困境。从本质上讲,知识在一定时空边界内帮助我们得以求存,但它并不能帮助我们得到这个宇宙、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什么。


尽管现阶段的所谓知识并不是真理,但它对于维护我们的生存足够了,这就叫“求存不求真”。


任何归纳法都有时空边界,一旦越过边界就会遭遇非连续性节点,原本成立的规律立即失效。但人类的认知具有连续性和局限性,人类不但总是忽略边界的出现,而且在跨越边界之后,仍然会习惯性地以原有的规律去衡量事物


当产业周期缓慢变化时,企业所处的产业周期即为连续性,在这种情况下,归纳法的确是最有效的管理思维——极小的消耗,带来极快速的产出。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可以根据过去的趋势和平均值预期未来,每年做的年终预算就是如此。但是市场产业并非总是连续性的,当企业的发展跨入新阶段或者行业市场发生了质的变化时,企业就会面临跨越非连续性的问题。这时用原来归纳法思维总结出来的规律指导未来,不但毫无益处,反而有害。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第一曲线与第二曲线转换的问题。


归纳法是将眼睛看得到的事实归纳为规律,基本上用的是感性思维,而演绎法是理性思维的主要用智形式。


三段论,顾名思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在大前提和小前提正确的基础上,结论必然成立。我们可以用一个经典的三段论句式来说明。


对牛顿而言,他并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他提出的力学公式也不是从蒸汽机发明和改善的经验中归纳出来的。他只是发现了一个抽象的逻辑,然后帮助后世的人们解决了大量的力学问题,这就是演绎法思维模式的力量。


所以,什么是混沌大学的味道?混沌大学相信本质思考,相信逻辑和必然的导出,相信逻辑比事实更真实,这就是混沌大学的味道。


第一性原理是哲科思维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如果没有第一性原理,所有理性系统的建立就都无从谈起。在不同的系统中,第一性原理存在的形式也有所不同。


第一性原理出发,我们可以演绎推理出系统中各种各样的上层建筑。而根据不同层级的第一性原理,我们也可以在不同层级的系统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虽然第一性原理通常隐藏在系统之外,但它为系统的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根基性动力。


虽然演绎法思维可以从逻辑的维度高效地解决某个领域的全部问题,但演绎法有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不能证伪。


这时,问题又来了:我们怎么能保证在大系统中演绎法前提的确定性呢?同样的道理,这个前提不能来自归纳法,所以我们只能从更大范围的系统中找到一个演绎推理的结论,将它继承过来作为三段论的前提。


当然,演绎法的链条不能无限地倒推下去,最终必须有一个基石,即一个能够自确定的元起点——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


第一性原理的特性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它是系统之外的,既是自确定的,也是元起点,对应我们在中学学到的概念“公理”;它是基石假设,是整个推理过程中的第一因,又被称为逻辑奇点等。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很多人在理解第一性原理时,经常会将其误解为系统的中心思想。实际上,第一性原理并不是系统的中心思想,而是这个系统之外、之前的一个元前提。


所以,系统之间是有层级之分的,最简单、直接的划分方式就是“母系统”和“子系统”。某一个系统的第一性原理,既可以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元起点,也有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母系统的中心思想,作为子系统的第一性原理。


第二章 公理化思维:人类理性思维的顶级智慧

有时候,逻辑推导过程比最终结果更重要。我们需要培养公理化思维,以第一性原理为根基,运用逻辑去找到超出我们认知极限问题的答案,进而建立其他理性思维体系。


正是因为一切学问都是证明系统,所以在一些理性学科中,我们会发现,人们对逻辑推导过程的重视甚至超过了对最终结果的重视。


对于这种问题,很多学生并不理解其中的深意。通常,我们认为知识是要为实践服务的,只要找到问题的答案即可,推导或者执行方法的过程并不重要。我记得我的女儿在美国念初中的时候,回家之后就会抱怨数学老师过分地追求逻辑的完整性,明明非常简单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却要求她写出复杂的推导过程,缺少了任何步骤都会扣分。


比如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有一个奇怪的假设:这个空间是四维的,并且是可以弯曲的。但这是人类思维能想象出来的吗?答案是完全不能。人类可以轻松地想象出存在于二维空间的弯曲的线,可以在大脑中构建出存在于三维空间的弯曲平面,但大多数人无法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对弯曲空间的认知,因为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所以我们的眼睛能看到的极限、大脑能认知的极限就是三维层次。就像二维虫无法想象我们的三维世界一样,这就是所谓的感觉通道禁闭。


从已知推导未知,这就是数学和几何学被称为神性学问的深层原因。公理化思维可以超越感官对我们的禁闭,以逻辑推理的方式推导出全新的世界。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了解几何学,没有数学思维,甚至缺乏纯粹逻辑的思维,你只能活在你眼前可见的这个世界中。但这个世界太狭小了,无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人类的进步,我们都需要不断地打破物质的限制,从不可知的未来中找到前行的道路。从本质上讲,几何学是一种哲学,同时也包含了某种世界观。


从公理化思维的角度来看,真正的“知音”不是观点相同,而是思考方式(逻辑)相同的人。因为只有逻辑一致的人,才有可能从同一个基石假设推导出同一个结果。


说到这里,我就又想起了当年张首晟教授对我说的一番话,所有的顶级科学家都使用演绎法。如果不会演绎法,没有公理化的思维方式,你只能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帮助大科学家证明或证伪他们的假设。


除此之外,爱因斯坦还说过,“理论家的工作可以分成两步,首先是发现公理,其次是从公理出发推出结论”。实际上哪一步更难呢?爱因斯坦认为,第二步只要“相当勤奋和聪明,就一定能够成功”,至于第一步,如何找到可作为演绎出发点的公理则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这再次说明,公理是第一重要的,依然是第一性原理的那个原则。


第三章 破界创新:打破基石,边界外延

打破系统的边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作为基石的第一性原理击碎。创新“不破不立”,“破”的是系统得以形成的第一性原理,“立”的是新的第一性原理,这个方法就是破界创新。


在《人类简史》中说过的一样:“身为人类,我们不可能脱离想象所建构出的秩序。每一次我们以为自己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地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稍加以扩大。”


以上这些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都指出了一个共同的现实,我们以为理性思维是帮助我们看到世界真相的一种助力,它同时也是把我们禁锢在某一个边界之内的一种束缚。


也就是说,第一性原理作为理性系统得以形成的元起点,虽然支撑了整个理性系统,但它同时也禁锢了这个系统的边界。它是系统得以形成的根基之处、最大的确定性之源,因此也是系统的最脆弱之处,是真正的阿喀琉斯之踵。

1.“破”隐含假设


2.“立”基石假设


3.“见”全新系统


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受的教育基本都是从普通知识到专业知识,即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升,我们会在一个相对狭窄的领域向前发展。但在进入社会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并不能通过一个狭窄领域的工具轻易解决,而我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已经被植入了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所以在离开学校之后,大多数人很难快速地融入社会。他们往往还要经过社会的“再教育”才能摆脱原有的思维模式,成功地在社会上立足。


实际上,在每个学科中,真正的大道理可能只占全部内容的5%,但它却代表着95%的重要性。


当然,在学习了不同学科的大道理、拥有了多种不同的思维模型之后,多元思维模型的建立依然没有结束。我们还要把这些思维植入自己的大脑,并用毕生的时间去培养它们,让它们变成你随时能够调用的本领。这是一个需要持续一生的训练,我把这种训练方式称为“刻意练习”。


张首晟教授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他一共列举了8条重要学科的重要内容:第一,在哲学领域中,他列举了原子论[4];第二,在数学领域中,他列举了欧氏几何;第三,在生物学领域中,他列举了自然选择;第四,在经济学领域中,他列举了“看不见的手”;第五,在政治学领域中,他列举了“人人,生而平等”;第六,E=MC2;第七,熵增定律;第八,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后3条内容属于物理学领域。以上内容就是张首晟教授认为在人类的文化基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马斯克曾在接受TED主持人采访时,阐述了他的“第一性原理”:“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用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很多人看来,创造力是人无我有的某种天赋,事实上,创造性思维和第一性原理一样,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只是大多数人的这种本能被后天的知识和教育遮蔽了。


理念世界与思想实验

除了好奇心,元起点的定位还要依靠人们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经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得多。”知识是给定的内容,而想象力是突破已知的重要力量。所以,伟大的科学家从来都不会是所谓的“书呆子”。


他认为,地球之所以围绕太阳做公转运动,并不是因为太阳对地球有一个引力,换句话说,万有引力并不是真正的力,而是时空弯曲的表现。按照爱因斯坦的设想,大质能的物体会造成周围的时空场弯曲,如果有其他物体在这个时空中运动,出于最小作用量原理,自然会呈现出弯曲的运动轨迹。


真理符合论

虽然,我们一直认为,独立于我们之外、不仰赖于任何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事实,与认知主体、认知思维都没有任何关系。但悖论是,对人而言,根本没有独立于“主观信念”之外的“客观事实”,或者说所有的客观事实都存在于我们的主观信念当中。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抽象,但并不难理解,因为要想让客观事实成为事实,首先需要经历我们主观的认知。


也就是说,所谓的客观事实,都是用主观信念覆盖于其上,而且根本无法与主观信念相剥离。如果你没有主观信念,你就无法感受到客观事实,而一旦你用主观信念去处理,那么“客观”两个字就不存在了。


所谓颜色,并不是客观事实,只是大脑中的主观模型而已。


所以,我们从小到大信奉的“眼见为实”的准则未必很准,恰恰是眼睛扭曲和遮蔽了事实。我们所认同的正确,只是一种在“简化”和“扭曲”之后的约定俗成而已。


英国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说:“很多人宁可死,也不愿意独立思考。”因为群体中的独立思考等同于用自己的意识去对抗天性,用思想去对峙身体。


第八章 批判性思维:我讲的可能都是错的

科学革命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商业领域的创新也是如此。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精神的第一特征,也是打破认知边界的必要条件。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普遍怀疑,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敢于质疑群体共识的观点,才可以打破原有的认知藩篱,突破创新。


本书的最后一章将讲解批判性思维,全书也是在不断地应用这种思维方式——不是批判思维的内容,而是批判思维的结构,即寻找到任何系统的隐含假设并打破它。


1.逻辑自洽

所谓逻辑自洽,有两层含义:一是这个信念的逻辑体系环节自身可以自圆其说;二是这个信念的逻辑与相关事实之间可以相互证明。


2.逻辑他洽

简单来说,逻辑他洽就是信念所处的逻辑系统,要与周边相关的逻辑系统以及更深层次的逻辑系统保持一致。


3.逻辑续洽

逻辑续洽是指原有被证明暂时正确的信念,在时代和场景发生变化之后,依然可以保持逻辑正确。换个角度来讲,当信念涉及的领域内出现新事物、新信息和新证据时,我们必须判断原有的信念是否依然可以与新的经验或信息相融。如果原有信念的逻辑体系出现错乱,就意味着这个信念已经不再正确,不再具备指导意义。


其次,在逻辑和理性之上,始终存在一个更强大的力量,它阻碍了我们对理念正确的判断,这个力量叫作“我执”,而破除“我执”的过程需要应用批判性思维。


实际上,如果从逻辑实体的角度分析,“我”作为人的主体,其实是不存在的。而由于“我”这个概念不存在,所以“我”必须依附于某个主体才能证实自身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表达“我”的时候,经常把它与其他物质联系在一起。


作为一种主体性认同,“我执”实际上面向两个不同的维度:一是内容,二是结构。我们主体性认同的内容千变万化,但是结构一直存在且始终如一。主体性认同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我的××”这种结构。


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当多个孩子聚集在一起时,经常会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因为在孩子的认知中,他把主体性赋予自己拥有的玩具之上,换句话说,“我的玩具”从某种程度上代表“我”,别人抢走我的玩具,等于抹杀了“我”的主体性,“我”自然要拼命抢回来。


在我们的主体性认同中,玩具作为内容会不停地变化,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们主体性认同的内容会越来越多,我的名字、我的父母、我的工作、我的社会身份、我的钱财、我的家庭,等等。无论内容如何变化,主体性认同的结构都始终如一。


这种常规的认知习惯,实际上导致了一个非常可怕的后果,那就是人类的思想和语言会持续性地陷入二元对立的矛盾中。


当人们站在己方正确而对方错误的逻辑制高点上,自然会产生一种思想层面的优越感,因为他们在这个二元对立中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这也是人与人为什么总是会发生争吵,在我们的生活中,99%的争吵其实都不是为了捍卫“我的思想”,而是一种出于本能的对自身存在性的防卫。


但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还有一种比主体性认同更加可怕的影响力,那就是群体信念,即比“我的思想”更可怕的是“我们的思想”。在这个语境中,“我们”的“我执”更强,而“我们的思想”更能够自证其明。


正如人与人之间会为了证明自身的存在而争吵一样,群体之间会为了证实自身理论的正确性而产生斗争,同时这种斗争也会从道理之争逐渐转变为主体存在之争。因为每个群体都坚信自己掌握着真理,而真理是颠扑不破的永恒存在,其他群体反对自己的主张,自然是缺乏理性甚至邪恶的。


这种所谓群体认知中的道理,实际上也并不是道理,它更像是一种立场,站在群体的角度,尽量捍卫自身存在性的立场。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些群体之间的争论,不是道理之争,而是立场之争,这种争论并不是为了捍卫“我们的思想”,而是为了捍卫“我们自己”。


正是因为有了“主体性认知”和“群体信念”的存在,所以在破除隐含假设的逻辑之前,必须先破除两件事:一是“我错了”;二是“我们错了”。


虽然听起来简单,但人类并不经常承认自己的错误。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人们更习惯于为自己的错误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进行解释,而不是坦然地承认并接受这个事实。


查理·芒格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哪一年你没有破坏至少一个你最爱的观念,那么你这一年就算白过了。”这句话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因为我知道大多数人碍于面子,为了拥护自己的观念,经常会坚持一些明显是错误的认知,这也是很多人在离开学校之后,自我发展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企业家瑞·达利欧(Ray Dalio)在《原则》一书中提到,“如果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么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以目前的时间为起点,人们认为过去多久以前的自己是个蠢货,代表了人们自我成长的周期,达利欧的周期是一年,我们自己的周期又是多长呢?这也是判断一个人自我更新速度最有效的指标。


而能持以不可知论看待世界,表达了对一切确定的知识和结论永远持怀疑态度。”

读书把握住人生的重要性(读书摘录之第一性原理)(1)

第一性原理--基石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