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头拼出一只鸡(拼鸡骨头被狂赞100w)
鸡骨头拼出一只鸡(拼鸡骨头被狂赞100w)拼出了胖头鱼脑颅模型;吃鱼头泡饼,带你走入恐龙时代……吃黄焖鸡,拼出化石佛法僧鸟和始祖鸟模型;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你是否想过:
中科院的研究员,
用平时吃剩的骨头,
带你走入恐龙时代……
吃黄焖鸡,
拼出化石佛法僧鸟和始祖鸟模型;
吃鱼头泡饼,
拼出了胖头鱼脑颅模型;
喝甲鱼汤,
拼出了甲鱼的骨骼模型
……
这位吃饭、上课两不误的神仙老师叫卢静,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她的研究方向就是古鱼类学。
一顿大快朵颐后,她把食物残骸剔骨、洗净、吹干、拼接,直到散落的碎骨变成一副完整的骨架教具。
有人调侃说:“遇到卢老师,餐馆都不敢偷工减料了。”
卢静一直有传播自己专业知识的想法,“其实还是挺冷门的,全世界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也不过几十个人。”她曾直言,“如果不努力做点什么,如果以后大家都不重视古生物了,很难想象这个学科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此前,她尝试过各种形式,发表科普文章、在博物馆做讲座,“如果要说我做过最大的科普,就是和老师一起在《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里编了古鱼类学这一章节。”卢静说,这些都是比较传统的方式。
直到今年5月,卢静参与审核了一个科普视频。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特聘专家,这原本只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却让她产生了用短视频做古生物科普的想法。
向波老师:万物皆化学
老师们的神仙操作可不止这一个
↓↓↓
“男生防晒靠什么?靠走位。”
“美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有些姑娘不信邪,
我就要三天美白七天祛斑,
这口气比脚气都大。”
这些话出现在中学化学课上,
你相信吗?
四川广元的向波,是一名中学老师。这个化学老师的课,很多上班族也在追。
上一堂他的课,
就知道原因了。
↓↓↓
《恋爱中的化学》:
“多情不能怪我,是因为多巴胺分泌过多”;
“两情相悦的人,体内会分泌一种激素,叫做苯乙胺,苯乙胺的大量分泌会让人产生执着和偏见,会让你情人眼里出西施”。
在向波的短视频下方,都有一个标签——“万物皆化学”。“战争中的化学”“舌尖上的化学”,甚至是“美白中的化学”都曾是向波课上的主题。
向波19岁考入大学时,仅仅过了3个月,就因为对计算机专业毫无兴趣而主动申请退学。之后,他当过质检员,修过手机。3年后再次高考,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化学专业。
向波当年在工地干活时的流水日记
在迷茫过后的选择,让向波更加坚信兴趣的重要性。
向波用吉他弹唱教化学。有人在他视频下评论:“我上学的时候不好好读书,现在居然跑到抖音来上课。”
1985万条知识短视频,1.9万亿播放量
目前,短视频传播知识已经变得越来越热门。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以独特的方式解读古诗文,吸粉425万。
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2日,仅在抖音一个平台上,粉丝过万的知识内容创作者数量已超过7.4万名,他们创作了超过1985万条知识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1.9万亿。
他们不仅是神仙老师,也是知识内容创作者。他们正用自己的“神力”激发着让网友们快乐学习的兴趣。
成为短视频大咖后,最让向波感到惊喜的是,他发现很多人在兴趣的激发下,是可以上喜欢化学的,“有网友给我留言说想回高中继续学化学。这是对我的肯定,也是我继续做科普的动力。”向波说,“化学科普路漫漫,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晓红表示:“短视频的简短易得,降低了知识生产与传播的门槛,激励了更多大众参与其中,使得无处不在的泛在式参与成为现实,也使得无时无刻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不过,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宗益祥有些担忧:“短视频在‘短平快’传递知识的同时,很可能让知识在强力压缩过程中发生简单化,长期从短视频中获取知识的人或许会染上一种被动知识灌输习惯,缺乏自主反思。”
把知识讲成相声
为这些灵魂有趣的老师们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