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解析婚姻(心想事成李老师根本不知)
李老师解析婚姻(心想事成李老师根本不知)其实,孙心和孙想同在情感上栽跟头,跟李老师有很大的关系。按理说,大孙有颜有学历,小孙善良有厨艺,姐妹俩对生活也很积极向上,她们的男朋友也是经过父母考察后才走到一起的,为何结果却不尽人意呢?事情暴露之后,王一冰不再伪装,孙想也不再心软,两人就此结束了一年多的感情。孙想的事情才刚告一段落,孙心和吴江却出现了感情危机,马上进入离婚的倒计时。看着两个女儿感情受挫,母亲李老师很纠心。
王一冰联合阡墨,准备把孙想的账号转移到他的名下。
等变成了私有财产后,王一冰就能通过钱总实现A轮融资,从中得到了一百万。
有了这笔钱,王一冰就能在北京为父母买房,实现自己鱼跃龙门的逆袭。
可惜,王一冰和阡墨演得再逼真,还是被孙心识破了阴谋。
事情暴露之后,王一冰不再伪装,孙想也不再心软,两人就此结束了一年多的感情。
孙想的事情才刚告一段落,孙心和吴江却出现了感情危机,马上进入离婚的倒计时。
看着两个女儿感情受挫,母亲李老师很纠心。
按理说,大孙有颜有学历,小孙善良有厨艺,姐妹俩对生活也很积极向上,她们的男朋友也是经过父母考察后才走到一起的,为何结果却不尽人意呢?
其实,孙心和孙想同在情感上栽跟头,跟李老师有很大的关系。
李老师很爱自己的职业,当她生完孙想之后,婆婆看到孩子没人照顾,便要求她辞职回家全职妈妈。
李教师极力反对,她不用母亲的光环去说服自己为家庭作出牺牲。
李老师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从这一点上看,两个女儿完美的遗传了她的优点。
李老师不肯辞职,两个孩子又没有带,正当她一筹莫展时,恰好遇到孙爸的工厂效益不好,为了家庭和谐,孙爸承担起在家带孩子的重担。
用现在的话形容,便是回家当“家庭煮夫”。
孙爸一回归便是几十年,因此,在这期间家里的开销重担,便落在李老师的肩上。
刚开始,她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毕竟没有老公的妥协,就得沦到她回家当全职妈妈。
可时间久了,李老师开始感到心累。
经济方面先不说,孙爸待在家的时间越来越长,和李老师的话题越来越少。
其实,这是夫妻关系不对等的表现。
孙爸与早就已社会脱节,他的日常和家庭主妇没什么区别,除了照顾家人的日常起居,就是关注哪家超市有打折活动。
在李老师眼里,这是不思进取的表现。
为了稳定家庭经济,她不断地学习争取成为先进的个人,下课之后又额外开设辅导班补贴家用。
李老师的上进,可以看出她对老公的失望。
对上进的女人这来,男人的安逸只会让她们感觉心累,也会发自内心对未来、对家庭感觉没有安全感。
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感受,它意味着女人得小心翼翼地生活,不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李老师不希望两个女儿走上她的路,因此,当孙心和孙想到了交男朋友的年龄时,李老师做得比孙爸还要多。
按理说,女儿交男朋友,想找什么样的人,应该由她们自己去决定。
可李老师不允许女儿走弯路,她以孙爸为反面教材,一直要求孙心和孙想找一个有上进心的男朋友。
因此,当褚晓羽喜欢孙心时,李老师第一个表示反对。
褚晓羽住在孙家对面,和孙心从小一起长大,像这种知根知底、青梅竹马的感情实则是最为稳妥的。
虽然李老师也觉得褚晓羽是个不错的小伙子,但却不认为他适合当孙家的女婿、孙心的老公。
褚晓羽在中介公司上班,虽然卖的是北京的四合院,开一单可以吃三年,但不开单的日子却十分难熬。
也就是说,褚晓羽的收入是不稳定的,单凭这一点就已经不符合李老师的要求了。而真正让李老师完全不松口的是褚晓羽的性格。
工作不稳定,换作别人可能早就换工作了,但褚晓羽却一直待在中介公司,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
这在李老师的眼里,是不上进、对生活没规划的表现。
一个男人可以没有长远的目标,但3-5年内的计划必须要有,只有设立了小目标并为之努力前进,人生才会进步,生活才能越来越好。
看到褚晓羽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李老师表现很失望。
再加上孙心文凭高、能力强,人也长得漂亮,如果让她跟褚晓羽在一起,简直太吃亏了。
因此,李老师不管褚晓羽有多喜欢孙心,她多次去找褚晓羽单聊。
李老师希望褚晓羽主动放手,让孙心去找更好的对象。
褚晓羽还没放手时,孙心的追求者吴江就主动去孙家拜见父母。看到吴江长得一表人才,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领导,李老师对他很满意。
她不止一次在孙心面前表扬吴江。
孙心明白,李老师希望她放弃褚晓羽和吴江在一起。
后来,褚晓羽犯错需进去几年,孙心绝望之余,很快便接受了吴江的求婚,速度之快也是因为接受了母亲的建议,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合适的人。
李老师干预孙心的感情,对孙想她也没少操心。
孙想的第一个男朋友是于非,他负责网站方面的推广,这对李老师也说,同样也是一份不理想的工作。
再加上于非当时性格冲动,李老师对他更加不满意。
因此,当孙想的身边出现王一冰,特别是看到他有份铁饭碗的工作时,李老师内心的天秤更倾向于王一冰。
李老师只看重王一冰稳定的工作,和他在孙家时的表现,却从没有仔细思考过,王一冰对她们过度热情的背后,是否存在不一样的目的。
尤其是看到王一冰多次表白、求婚,孙想都不接受时,就应该想到女儿对王一冰的喜欢程度。
这时候,作为母亲更应该站在女儿的角度,让她看清自己的内心再作出选择。
可李老师却一直对孙想进行催婚,希望她和王一冰早点成家。
从褚晓羽、于非到吴江、王一冰,我们能看到,李老师判断男人是否值得嫁的唯一标准是:有份好工作。
在李老师的认知里,一个男人拥有一份好工作,就能说明这个人很上进。
因此,李老师从一开始就自动屏蔽了王一冰和吴江虚伪、自私的一面。
她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那个标准,继而对女儿进行劝说、洗脑。
如果她不是有自己固有的思维,就能看到褚晓羽除了工作一般,他喜欢孙心多过自己,他俩在一起孙心会开怀大笑,能放松地做自己。
于非也是。
于非虽然容易冲动,但他懂得明辩是非,内心充满侠义,更重要的一点,他是真心喜欢孙想。
对她没有半点算计之心,宁愿自己吃馒头,也要给孙想送一份昂贵的生日礼物。
对女人来说,像他们这样真心实意对自己好的男人,才是值得托付的人。
可是,孙心和孙想为何最后还是选择了吴江和王一冰呢?
因为她们也受到李老师的影响。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没有哪个父母不为自己的儿女好。”
正是有了这样的观点,很多人在感情受到挫折时,会开始相信父母的那一套劝说,不知不觉中走上父母希望的那条路。
孙心和孙想也是这样,明明她们不那么喜欢吴江和王一冰,却为了满足父母眼里的“对”,从而选择了“错”的人。
正因为这样,姐妹俩在感情上撞得头破血流。
所以说,儿女们的感情,父母可以用过来人的经验让孩子仅供参考,但不要去插手他们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感情的要求,适合父母的不一定就能适合孩子。
只有让她们自己去体会,去选择,才能找到真正想要的人。
只有这样,婚姻才会完美。
【图片均来自《心想事成》剧照,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