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12岁少年杀母案结果(湖南12岁小学生杀母)
湖南12岁少年杀母案结果(湖南12岁小学生杀母)然后,小康像没事儿人一样,拿着母亲的手机玩了几盘游戏,又用母亲的口吻跟学校请了假。倦累后,他带着2岁的弟弟到卧室睡觉去了。小康这天总共向母亲砍去了20刀。吴某康的父母很早就在外地打工,一直是爷爷奶奶带大。母亲生下二胎后,留在老家照顾兄弟二人,他的父亲则常年在外打工。从小受爷爷奶奶溺爱的吴某康并不服母亲的管教。突然,母亲发现,小康的眼神中闪现出一丝无法形容的异样。正当她犹豫时,小康已经冲进厨房,出来后,他手里拎着一把菜刀,那是母亲经常用来切菜做饭的一把锋刀。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母亲就感觉腹部一阵剧烈的疼痛,紧接着,鲜血喷涌而出。
每天阅法三分钟,关注我们,每天懂法
01
2018年12月2日,湖南省阮江市泗湖山镇。
这天晚饭后,12岁的吴某康偷偷在家抽烟,被母亲发现。气急之下的母亲当即找来一条皮带,狠狠地抽打这个正处于叛逆期的“不良少年”。
吴某康的父母很早就在外地打工,一直是爷爷奶奶带大。母亲生下二胎后,留在老家照顾兄弟二人,他的父亲则常年在外打工。从小受爷爷奶奶溺爱的吴某康并不服母亲的管教。
突然,母亲发现,小康的眼神中闪现出一丝无法形容的异样。正当她犹豫时,小康已经冲进厨房,出来后,他手里拎着一把菜刀,那是母亲经常用来切菜做饭的一把锋刀。
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母亲就感觉腹部一阵剧烈的疼痛,紧接着,鲜血喷涌而出。
小康这天总共向母亲砍去了20刀。
然后,小康像没事儿人一样,拿着母亲的手机玩了几盘游戏,又用母亲的口吻跟学校请了假。倦累后,他带着2岁的弟弟到卧室睡觉去了。
事后,面对他人的疑问,他承认自己做错了事,但又觉得,自己犯的不是什么大错,“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只是我妈。”
惨剧面前,法律也是无力的。
《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因为小康才12岁,警方也不能将他拘留或是送至少管所,所以只能释放他。
杀母的六年级学生吴某康
事后,小康的家属还想让孩子继续上学,却遭到了其他学生家长的反对,他们不想让子女跟一个杀人犯成为同学。
02
离奇的弑母案并非只有这一桩。几年前就发生过轰动一时的“北大学霸杀母案”。
2016年2月14日,福州市民谢天琴被人发现死在福州市晋安区某中学的一间教职工宿舍中。被发现时,她全身被一层厚厚的塑料薄膜包裹,房间内还有活性炭,尸体干成了木乃伊状。
警方最后证实,谢天琴死于2015年7月11日,到她的尸体被发现,已经过去了整整7个月。
她的儿子,吴谢宇被列为重要嫌疑人。
16岁时,吴谢宇的父亲因病去世,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在任何人眼中,吴谢宇都是一个完美的人。
谢天琴家里并不富裕,但她读过大学,在一所中学教书,儿子也被他培养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才。高中还没毕业,吴谢宇就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进入北大头两年,更是两获奖学金。
而且,吴谢宇也不是一个只会死读书的人。他人缘非常好,喜欢打篮球,喜欢讲笑话,是寝室里的“活宝”。
在得知吴谢宇是嫌疑人后,师友和邻居都说:“他是地球上我最后一个想到会犯罪的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被认定实施了这样一场近乎完美的犯罪。
警方调查后发现,这是一场有预谋的犯罪。吴谢宇在2015年6月就开始网购了大批作案工具,包括防水布、塑料布、隔离服、医生护士服,还卖了包括菜刀、手术刀、剔骨刀在内的各种刀具。
从网购的物品来看,显然,他当时是准备分尸的。但他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放弃了分尸。
案发后,吴谢宇的亲属透露,谢天琴曾发短信向他们借钱。由于谢天琴一直要强,一般不开口借钱。亲戚们猜想,她肯定是碰上难事了,所以纷纷慷慨解囊。
一共借到了144万元。
事后证实,借钱时,谢天琴早已死亡,发短信的是吴谢宇。
在杀死母亲前,他在家庭群里发消息:我要去麻省理工做四年的交换生,与母亲同行,乘坐7月25号的航班飞往美国。
然后,他复印了母亲的日记,用母亲的字迹伪造了一份辞职信。阴差阳错的是,学校并没有看出这份辞职信的真假,他们批准了。
2015年7月11号,吴谢宇杀死母亲谢天琴。
至此,所有人都相信,谢天琴和儿子一起去了美国。
如果不是吴谢宇想让别人发现母亲的尸体,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浮出水面。
2016年2月5号,他发短信给自己的舅舅,说和妈妈已经回国,让舅舅来高铁站接人。
但舅舅当天并没有接到人,打电话给吴谢宇也显示对方已经关机。舅舅认为他们可能有什么事儿,就没有细究。
直到14号,过完年片警第一天上班,舅舅忍不住了,他和片警一起打开了教职工宿舍的大门,这才发现了谢天琴的尸体。
警方将吴谢宇列为重大嫌疑人,还发出了悬赏通缉令,但时至今日,吴谢宇仍然没有落网,他最后一次出现是在2016年2月4号,河南的一处ATM机摄像头拍下了他的照片。
03
小康是学渣、吴谢宇是学霸,但是两人却不约而同,成为“弑母者”。除了极端的个体心理、以及母亲的苛求外,另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就是:父爱的缺失。
吴某康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缺席了对孩子的教育,这样的父亲在孩子心中只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
而吴谢宇的父亲的过早离世,也被认为是给他造成了不可逆的心理伤痛。
这并非什么危言耸听。
美国父道组织曾公布一则数据:有60%的强奸犯、72%的少年凶杀犯、75%的吸毒青少年、90%离家出走的孩子,都来自没有父亲的家庭。
再翻看国内其他“弑母案”,这个结论更是难以让人质疑。
2012年,南昌3.30弑母案,27岁的高某某因家庭矛盾怀恨在心,用水果刀刺死了47岁的母亲。高某某中专时丧父,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
同样发生在南昌,2014年12月,13岁的何某掐死母亲后抛尸河中。与吴某康一样,其父亲常年在外上班,基本没有参与过儿子的成长。
2016年,山东青岛弑母案,17岁的王某杀死母亲,并将她埋在自家鸡圈中。无独有偶,王某的父亲也是早年去世。
还记得“北京动物园伤熊”事件吗?
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拿着一瓶硫酸,泼向了动物园的几只黑熊,导致其中5只严重受伤。
别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刘海洋回答,我看黑熊那么笨,就想戏弄它们一下。
后来媒体调查后得知,除此之外,刘海洋还做过不少恶劣的事。
遗憾的是,刘海洋同样是来自单亲家庭。他自己也承认,父亲在我的生活中完全缺失。
种种案例,不胜枚举。
其实,无论是母爱还是父爱的缺失,都会给儿童时期的人造成心理影响。有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矫正了自己的心理状态,但也有孩子被这种“匮乏感”侵蚀感染,就像吴某康、吴谢宇一样,他们可能随时随地突然爆发,酿成悲剧。
在西方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干预工作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此类情况的频繁发生。我们也由衷地希望中国能够在这一块儿上做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