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地理高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三)

地理高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三)D.蒸发C.地表径流1.雨水花园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B.水汽输送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为大家分享的是: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三-地球上的水,在平时学习和考试答题中提供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题通关训练三 地球上的水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种有灌木、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水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读图,完成1~2题。

地理高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三)(1)

1.雨水花园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蒸发

2.图中暗管的作用是(  )

A.及时吸收下渗的雨水

B.及时排出下渗的雨水

C.收集可利用的地下水

D.加速地下水的净化

[2022·云南昆明]咸海水量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影响其演变进程。1960年以来咸海持续萎缩,但南、北咸海变化程度不同。北咸海蒸发量小幅增加,南咸海蒸发量大幅减少。下图示意咸海研究区及其水量平衡变化。据此完成3~5题。

地理高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三)(2)

3.影响咸海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①入湖径流量 ②湖面蒸发量 

③湖区降雨量 ④湖区下渗量 

⑤植被蒸腾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4.咸海水域地下水变化量由负转正的原因是(  )

A.流域大气降水减少

B.湖区蒸发水量增加

C.大坝拦截水量增加

D.流域灌溉水量减少

5.南、北咸海蒸发量变化程度不同的原因是(  )

①南咸海湖泊面积减小 ②南咸海湖水温度降低 

③北咸海湖水盐度增加 ④北咸海湖泊水量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径流深为径流总量和流域面积之比,径流深又分为地表径流深和地下径流深。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某小流域多年平均月降水量与径流深,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 334 mm,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920 mm,地表和地下多年平均径流深合计约为757 mm。据此完成6~8题。

地理高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三)(3)

6.该流域5月较4月降水量明显增加,而径流深增加缓慢,与此不相关的是(  )

A.3、4月地表较为干燥

B.流域内植被茂盛,水流汇聚速度慢

C.4、5月农业用水较多

D.前期地下溶孔裂隙处于非饱和状态

7.若不考虑人类因素,下列有关该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

B.有流域外地表径流汇入

C.有流域外地下径流汇入

D.流域内地表水下渗严重

8.地下水矿化度是指单位体积地下水中可溶性盐类的质量,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与农业生产和植被状态等方面密切相关。调查发现,当地秋季地下水矿化度最低,水质最好。有关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植被生长旺盛,消耗土壤矿物质最多

B.作物大多已成熟,化学肥料使用量少

C.秋季降水量大,雨水淋溶作用较强

D.河流径流较大,流水溶蚀作用较强

[2022·山东省枣庄]海滩离岸流,也叫回卷流,多发生于沙质海滩的沟槽、横向沙坝缺口。在风浪、潮汐的作用下,冲向海滩的海水因某种扰动聚集起来,沿沟槽流向外海,形成一股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可将毫无防备的游人拖向外海,造成漏水事件。下图为我国某海湾浴场地形图。据此完成9~11题。

地理高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三)(4)

9.图示海滩最容易发生离岸流的海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假如你站在图中岸边沙滩上,会发现离岸流处的海水(  )

①清澈透明 ②颜色偏黄 

③风平浪静 ④浪花翻卷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在海水浴场游泳时若遇到离岸流,最佳的自救方法是(  )

A.尽全力逆流游回岸边

B. 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

C.下潜到水底游回岸边

D.平行于海岸向两边游

二 、综合题

12.[2022·广西南宁]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4分)

太巴列湖(位置如图)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四周为山岭及台地,湖岸地势陡峭。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213米,水清而味甜,盛产鱼类。水面常平静无波,但时有狂风巨浪。水源自北端流入,再由南端流出注入约旦河。上游是上约旦河,其注入的水量尚不足流出水量的一半,但该湖在较长的历史时间里水量是比较稳定的。近年来,湖区周边的开发导致湖泊水量减少,有时达到危险的低水平。

地理高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三)(5)

(1)比较太巴列湖与死海水文特征的差异。(6分)

(2)从地形与热力作用角度分析太巴列湖狂风巨浪的形成过程。(6分)

(3)分析太巴列湖的主要补给类型。(6分)

(4)简述太巴列湖水量减小对湖泊及周边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

13.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地理高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三)(6)

(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6分)

(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4分)

(3)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6分)

(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6分)

专题通关训练三 地球上的水

1~2.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雨水花园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因此直接影响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C正确。雨水花园无法影响降水和水汽输送,因为它不能改变气流运动的方向和强度,A、B排除。雨水花园通过汇聚雨水可以间接增大区域水分蒸发量,但这并非直接影响,D排除。第2题,暗管位于砂砾排水层,其功能与排水层相似,当径流进入蓄水区的量持续增加且超过砂砾层排水速度时,暗管能加快排水速度,以便及时排出下渗的雨水,B正确;表层土壤可以吸收下渗的雨水,但暗管无法及时吸收下渗的雨水,A错误;暗管无法收集可利用的地下水,且经表层土壤简单过滤的雨水并不是可利用的地下水,C错误;地下水的净化与其本身的自净能力有关,与暗管关系不大,D错误。

答案:1.C 2.B

3~5.解析:第3题,由材料信息“咸海水量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影响其演变进程”及图示信息可知,咸海面积萎缩,水量减小,主要从湖水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来考虑。咸海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由于气候变暖,湖面蒸发旺盛,湖水量减少;注入咸海的阿姆河和锡尔河河水蒸发,导致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少;由于人口增多,为了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大量引河水灌溉,导致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少,①②③正确,A正确。咸海水量变化与湖区下渗量关系不大,④错误;湖区蒸散发量下降,植被蒸腾量减少,对咸海水量变化影响不大,⑤错误,综上所述,B、C、D错误。故选A。

第4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咸海水域地下水变化量由负转正说明地下水位上升;由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流域内大气降水量减少,水位下降,与题意不符,A错误。湖区蒸发水量增加,水位下降,与题意不符,B错误。图中北咸海附近修建了大坝,大坝拦截蓄水增加,使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小,水位下降,与题意不符,C错误。流域灌溉水量减少,可以使咸海水域地下水位上升,D正确。故选D。第5题,由材料信息“北咸海蒸发量小幅增加,南咸海蒸发量大幅减少”可知,北咸海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导致咸海水面面积增加,湖泊水量增加,咸海湖水盐度减小,③错误,④正确;南咸海由于湖泊面积减小,导致湖水蒸发量大幅减少,受湖水温度影响不大,①正确,②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3.A 4.D 5.B

6~8.解析:第6题,5月较4月降水量明显增加,径流深增加缓慢,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气候干旱,地表较为干燥,同时前期降水少,地下溶孔裂隙处于非饱和状态,吸纳大量降水,春季作物返青,工农业需水量大,选B。第7题,不考虑人类因素,即没有工农业用水以及生活用水和浪费的影响,因此该流域水资源总量不会减少,没有人类活动干扰,没有流域外地表径流汇入,但是地下含水层是相通的,因此会有流域外地下径流汇入,流域内地表水下渗严重除了地形的因素之外,人类活动比如铺设砾石会拦截地表径流增加下渗,植树种草也会增加下渗等,选C。

第8题,当地秋季地下水矿化度最低,说明单位体积地下水中可溶性盐类的质量少,水质最好,同时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与农业生产和植被状态等方面密切相关,秋季作物大多已成熟,浅层地下水中和化学肥料使用量相关,矿化度最低,化学肥料使用量少,选B。

答案:6.B 7.C 8.B

9~11.解析:第9题,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显示海滩离岸流发生在沙质海滩的沟槽、横向沙坝缺口处,观察图中信息可知,乙和丁所在位置等深线较为稀疏且平直,因此不可能出现离岸流,故B、D排除;甲所在位置等深线稍稀疏,且向数值低的方向凸,为海底“山脊”地形,不会出现离岸流,故A排除;丙所在位置等深线向数值高的方向凸,为海底沟槽地形,易形成离岸流,故C正确。答案选择C。

第10题,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离岸流发生时,海水聚集会使地层沙质搅动,使海水浑浊,颜色偏黄,故①错误,②正确;离岸流发生时,海面风平浪静,底层海水扰动,不会出现浪花翻卷,故③正确,④错误。答案选择B。第11题,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离岸流速度较快,力量强劲,应暂时随流飘动,不可尽全力回游,故A错误;在漂动过程中呼叫或者挥手寻求救援可行,但别人不一定发现,别人发现后实施救援不属于自救方法,故B不选;离岸流本身由于地层海水的聚集扰动导致的,力量强劲,下潜更加危险,故C错误;而我们自救的方法是随其漂流的同时平行于海岸向两边游动最好,故D正确。

答案:9.C 10.B 11.D

12.解析:第(1)题,湖泊水文特征差异主要可从水量季节和年际变化、盐度高低等方面比较。第(2)题,注意从地形与热力作用角度分析。结合材料可知,湖面地势低,温度高,东侧高原空气冷却快,密度增大,空气受重力作用影响下沉显著,冷、暖空气在湖面相遇,形成类似于山谷风的热力环流,引起狂风巨浪。第(3)题,湖泊的主要补给类型包括河流水补给、大气降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等。主要补给类型:太巴列湖靠近地中海,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雨水补给较多;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河水补给较多;湖面海拔低,且位于板块张裂边界,多断层发育,有地下泉水补给。第(4)题,湖泊水量减小对湖泊及周边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结合湿地减少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主要考虑气候、生物资源和水源等方面。

答案:(1)太巴列湖有河流流出,是淡水湖;水量稳定,年际变化较小。死海没有河流流出,湖水盐度高;水量年际变化较大。

(2)该湖湖面地势低,温度高;东侧高原空气冷却快,密度增大;地势陡峭,空气受重力作用影响下沉显著,冷、暖空气在湖面相遇,引起狂风巨浪。

(3)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河水补给较多;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雨水补给较多;处于板块张裂边界,断层发育,有大量地下泉水补给。

(4)湖泊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干,气温日较差变大,风沙灾害增多;该湖湖区渔业资源、沿湖生物资源减少;淡水资源减少,影响沿湖农业、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等。

13.解析:第(1)题,根据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夏季风的成因可知,西南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并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第(2)题,根据寒暖流的定义判断洋流性质。洋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反之是暖流。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 ℃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 ℃的海区,所以是寒流。第(3)题,秘鲁渔场成因知识的迁移。7月索马里半岛盛行西南风,来自陆地的离岸风,使沿岸表层海水流失,底层海水上涌,带来海底丰富营养盐类,吸引鱼群。第(4)题,沙漠带的成因主要是冬夏季都受来自陆地的较干燥的风影响,且夏季受沿岸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

答案:(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

(2)寒流。依据: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 ℃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 ℃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3)较多。依据: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上升流,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4)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来源:地理雷,文章内容图片来自网络,贵在分享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