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典纪录片高考(豆瓣9.1分纪录片高考)
十大经典纪录片高考(豆瓣9.1分纪录片高考)毛坦厂中学,号称“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纪录片一共6集,前两集讲了“毛坦厂中学”的故事。提起“毛坦厂中学”,你会想起什么?这部纪录片出品自CCTV,在豆瓣上的得分高达9.1。这是一部只有陈述没有评论的影片,很值得看。高考工厂的“奇迹”,是老师和父母共同的托举
家长永远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发这篇文章与同为父母的朋友们思考、共勉。
纪录片——《高考》(也提到了留学),看完以后感触特别深。
在高考这件事上,我们都很容易本位主义,我们只了解自己能看到的事情,但中国真的是太大了,毛坦厂、贫困县、异乡人、城市里的中产家庭……
我们不一定深刻的思考过,高考对不同阶层的人来说,有着怎样不同的意义。
这部纪录片出品自CCTV,在豆瓣上的得分高达9.1。这是一部只有陈述没有评论的影片,很值得看。
高考工厂的“奇迹”,
是老师和父母共同的托举
纪录片一共6集,前两集讲了“毛坦厂中学”的故事。提起“毛坦厂中学”,你会想起什么?
毛坦厂中学,号称“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
在这里,每年有上万名考生迎接高考,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复读生。
在复读班的班主任程晓东眼里,这里其实是一座“修理厂”,专门维修“高考的失败者”。
为了让孩子们能自觉学习,程晓东发明了一招“不定期抽查”。这样一来,学生摸不着规律,也就不敢随意开小差。
看到学生成绩下降,班主任程晓东二话不说。一放学就骑着摩托车去学生的出租屋里检查“违禁品”。
但高考从来都不是考生一个人的战斗。
除了要端正学生的态度,程晓东还要负责做家长的工作。
在毛坦厂,高考陪读家庭有8000户之多,陪读家长比当地居民的人数还要多出好几倍。
因为孩子在毛坦厂上学,关掉了工厂,到学校当上保安队长的爸爸。
知道孩子考上一本学校的瞬间,忍不住在镜头前大哭起来。
“高考工厂”每一年的生产线,都是无数老师和家长共同托举起的。
这么多人如此努力的背后,原因很简单。高考是这些孩子和家庭,改变生存现状的唯一出路。
高考,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参与
纪录片的第3集,片名叫《久牵的孩子》,讲述了一群在上海成长的农民工的孩子们。
这一集的故事,非常触动我,这是我原来没有主动关注的群体,更没有想过他们的下一代的教育出路会是怎样的。
中国有2.7亿农民工,他们身后有上千万的随迁子女。在上海这座城市里,每10个儿童中就有4个是流动儿童。他们由于户口问题,没办法在上海参加高考。
上海有规定,农民工子弟初中毕业后,可以免费上中专、中职校,但如果想继续深造参加高考,只能回到原籍。
这些农民工子弟中,就包括来自江苏的武子璇。
来自河南的林兰兰。
还有来自重庆的刘燕霞。
因为非营利公益机构“久牵”,他们聚集到了一起,成了“放牛班的孩子”。
“久牵”的创始人名叫张轶超,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的研究生。因为一次意外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农民工子女。
后来,他以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为灵感,创办了合唱团“放牛班的孩子”。
教孩子们唱歌表演、弹奏乐器,并鼓励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些孩子从小跟随父母来到上海,在这里学习、生活了数年,可由于“异乡人”的身份,他们都没办法在上海参加高考。
一番纠结后,武子璇接受了父母的提议,回老家读书。
她说,自己还会回来的。
林兰兰进入中专后,又通过了英国世界联合大学中国区的考试,决定毕业后继续深造。
刘燕霞换了几份工作后,去了一家网络公司做客服。
一群没有资格在上海进行高考的孩子,似乎每个人都得到了最好的安排。但这并不是全部的故事。
读书很苦,但是你通向世界最好的路
甘肃会宁,是国家级贫困县。同时,这里也是远近闻名的“状元县”。
会宁的孩子都知道:
想要走出大山、摆脱贫困,唯有高考这一条路。
刘洋洋就是其中之一。
她家境贫寒,出生还不到一个月,妈妈就走了,是奶奶和叔叔把她拉扯大。
不过好在洋洋成绩一直很好,能考全校前50名。
可对“寒门”而言,想出一名贵子太难了。
高三这一年,洋洋奶奶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一个人养四个孩子的叔叔也经常为孩子们的学业和生计发愁。
早熟、敏感的洋洋,再也没办法像以前那样静下心去学习。
而原本数学和理综就不太好的她,重压之下做起题来觉得更费劲了。
直到高考前夕,叔叔卖了家里的羊羔和土豆,暂时解决了经济困境,为洋洋凑足了学费。
洋洋也为了不给家里继续添负担,选择了一所师范类院校。
或许这不是洋洋最心仪的学校,但已经足够她改变人生。
世间的路有千万条。但对贫困家庭的孩子而言,读书,永远都是更容易走的那条路。
面对孩子的教育出路,
谁也不比谁更容易
当毛坦厂中学、放牛班的孩子和贫困县的学生们为了决战高考而努力的时候,2014年中国有45万高三学生放弃了高考,选择了出国留学。
人们把留学考试称为“洋高考”。
人大附中的刘云昊,出生在一个双博士家庭。父母在自己的认知和能力范围内,希望为孩子规划他们认为的“最好的教育”路径。
这个北京典型中产家庭的女孩,从初中开始,就把自己的目标定为耶鲁大学。
可出国留学的难度,并不亚于一场高考。
对刘云昊而言,她的对手或许不再是全中国其他的高三考生,但却是全世界的优秀孩子。
为了实现出国留学的目标,刘妈妈在云昊还不到5岁的时候就送她去学英语。
小学五年级,云昊就背完了托福单词。
到了高二那年,妈妈更是带着她从北京飞往香港参加SAT,也就是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
刘妈妈自己是通讯计算机博士出身。在成为全职妈妈以前,她原本是一家公司的副总。
有了孩子后,刘妈妈便回归家庭,一心一意教育孩子。
如今,女儿不仅英语好,还会说法语、西班牙语。满分2400的SAT,考出了2360的高分。
人人都叫她“学霸妈妈”。
刘妈妈很清楚:
真正的教育,都是在“拼爹妈”。
刘云昊虽然考出了极高的分数,但最终冲刺耶鲁还是失利了。
一家人十几年的付出,换来了美国西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无法揣测,对于他们全家而言,这样的结果是不是足够好。
哪有什么天生优秀的孩子,有的不过是父母的千般投入,万般付出,还未必能得偿所愿。
规则或许简单粗暴,但也是一种保护
相比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的军事化管理,北大附中的教育模式则代表了自由、民主。
在这里,学校取消了班级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
学生事务由学生自己管理,在校园开放日,高二的学长学姐还会带领新生熟悉校园。
五花八门的校园活动应有尽有。
但,仅限高一、高二。
哪怕氛围宽松如北大附中,一遇上高三,也照样要“倒退”回应试教育。
校长王铮虽然有心改变学校的制度,但却抵挡不住家长的焦虑和整个社会评价体系的压力。
或许很多人会羡慕北大附中的宽松氛围,下意识地认为毛坦厂、衡水中学不过劣质的“刷题机器”。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有的制度下,想要成功,很多人是没有选择的。
正如有人评论的那样:“当人们抱怨这个游戏规则太过粗暴的时候,我却为有一个游戏规则而喝彩。”
纪录片从开头到结尾,为观众展示了中国社会里千差万别的高考群像。但依旧没正面回答“高考,到底意味着什么”的问题。
或许导演史岩的一席话就是答案:“在中国,地域的差别、贫富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高考制度从当初的举国欢呼到现在的改革与重建,它背后是中国国情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于教育理解的日益多元化。”
高考一定没有完美的游戏规则,但至少它为一场几百万人参与的游戏制定了规则。加入这场游戏,就应该全力以赴,但这个游戏的胜负结局,并不是人生的结局。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看了这么多的故事,啰啰嗦嗦,洋洋洒洒的写了这么一大堆,我还是不得不说一句大俗话,如果不知道该为孩子的教育做些什么,那就在自己的能力范围能内,把孩子送进你身边“最好的集体”。
对安徽农村的孩子来说,毛坦厂中学就是好集体,因为这是孩子能够改变全家命运,成功率最高的加工厂。
对上海农民工的孩子来说,教孩子们唱歌、弹钢琴,帮助孩子更多见识这个世界的“合唱队”就是好集体。
对北京海淀的父母来说,像北大附中这样的有着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同时还能最大程度保证孩子升学结果的地方,就是好集体。
其实,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根本没有答案。
说实话,刷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我完全理解了,为什么北京海淀的妈妈们,如此拼命的把想把孩子送进“北大附中”这样的学校。
具体原因,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高考》这这部纪录片的第6集。
对教育的定义、对教育的实践以及教育的资源,地域差距实在是太大太大。家长永远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作为孩子的父母,和孩子一起迎战高考或者留学,有点焦虑,但更多的是兴奋。
文章来源于三个妈妈六个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