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回望劳动教育手抄报(六一儿童节回望劳动教育)
六一儿童节回望劳动教育手抄报(六一儿童节回望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映照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传统教育,更凝聚着“立德树人”,“生活德育、无痕教育”新时代教育理念,杜绝教育功利化的伤害,防止西化教育的颠覆,还少年儿童灿烂的未来,呼唤祖国强大的未来。这就是3岁幼儿给妈妈洗脚的根本启示。最近闻悉杭州有家学校进行做家务动真格“考试”,连续五天吃、住、学、训在陌生环境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洗衣做饭、饮食起居全靠自己,虽然在家务能力上有欠缺,但五天几十项考核任务,没有一个学生叫苦退缩,大部分学生顺利通过。在学生实践结束返校的路上,老师们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学生几乎人手一只馒头,原来这个馒头是当天早餐时省下,想拿回家给爸妈也尝尝。活动开始前一些家长“忧心忡忡”、不舍、惦念,活动结束后家长们对孩子们主动做家务的勤快,对父母和老人的尊重等一系列表现,发出惊奇的感动。家务考试实践表明,学业与劳动是正相关系,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基
【3岁小孙女给妈妈洗脚(作者提供)】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祖国花朵有着迎接建党百年的非常喜悦,也有着汲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特殊滋养,孩子们早早沉浸在欢歌笑语的海洋。于是想起党百年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培养教育,也从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为妈妈洗脚活动,3岁小孙女兴高采烈给妈妈洗脚的照片,感受到劳动教育对少儿成长的特殊作用,故而促成了回首党创造坚持劳动教育的文章。
劳动教育,是凝聚德育和历练体能的特殊教育,是集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于一体的综合育人方式,所以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成为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劳动教育的基础,首先建立在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劳动,植根于劳动创造这个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具有消除封建社会造成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肃清剥削阶级把体力劳动者作为剥削压迫对象余毒的根本指向。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明白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意义,懂得辛勤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防止剥削阶级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思想残余的侵蚀,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品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
劳动教育,是党的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合格接班人的重要路径。党不仅始终坚持把劳动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作为保证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与方向的基础;而且把劳动教育作为消灭剥削压迫行为和思想意识的重要内容,作为反映新中国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落实社会主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更重要的是让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劳动教育,成为学生磨炼意志,锻造品格,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形成满足健康成长和未来担当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尽管党的劳动教育曾出现过波折和扭曲,出现过否定劳动教育的功利教育猖獗,也带来了鄙视劳动、鄙视劳动阶层的世界观蜕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四体不勤,大量不能自食其力的自残、啃老和种种极端行为等恶果,但党中央及时拨乱反正,回归教劳结合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本性,尤其是立足两个一百年战略,重新强调劳动教育,准确定位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位置,要求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高度重视近年来劳动育人独特价值被忽视、被淡化、弱化,青少年中出现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倾向,把劳动教育当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坚持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的立德树人,呈现出弘扬劳动精神,促进学生成长为“爱劳动”、“会劳动”,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之劳动教育新局面。
回归文首,幼儿园布置幼儿给妈妈洗脚,无疑是最基础最简单的劳动教育,可能有很多家长以孩子还不会洗,也洗不好,认为幼儿给大人洗脚是勉为其难,是一种偏激。其实,这并非偏激,恰恰是培养孩子从小感恩母亲、感恩社会的有效形式。据心理学研究,人的社会化过程有两个关键期,第一个关键期就是2-5岁,孩子出生后五年内大脑迅速发展,是人生认知初始阶段,也是一张白纸写什么字画什么画的关键阶段。第二个关键期是12-15岁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很快并趋向成熟的少年时期,是人的性格、自我意识和判断趋向成熟阶段,也是孩子向什么方向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认知、习惯、性格会影响一生,于是欧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这两个关键期孩子的劳动教育,从小培养做家务,让劳动伴随一生。我从小孙女三年成长的实践,也的确感到孩子从2岁开始就发生巨大飞跃,1岁时从依偎在大人怀抱,到咿咿呀呀学说话,蹒跚学步,产生稚嫩可爱的思想逗大人开心,2岁便表现出对劳动的天真快活,不仅非常乐意地按照大人引导把碎纸、纸盒等废物扔到垃圾桶里,还认为我让她把削的丝瓜皮扔到垃圾桶里,是帮爷爷干活,并向父母和身边的大人宣传炫耀,充满了对劳动的快乐。及至3岁进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学习简单生活常识,尤其对老师在植树节布置学种树、元宵节学做灯笼等简单劳动产生极大的快乐和兴趣,我带她种蒜苗、浇水、够香椿,奶奶带她包饺子,她都非常地投入,兴高采烈地学习,这不免让我想起“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诗句,也深深体会到幼儿时期劳动教育的极端重要,幼儿园和大人能不能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实现与孩子教学相长,则是当今教育的重大话题。现在的教育不仅智育弥漫着浓郁的铜臭,而且在德育有着严重的缺位和不到位,能够像小孙女所在幼儿园重视劳动教育实属凤毛麟角。一些学校轻视劳动教育把升学率、排名看的比命都重要,多数家长无视劳动教育把孩子能够进好学校、升入名牌大学当作教育成败的标志,实质上是严重误导、耽误孩子的畸形教育,出现触目惊心的次品也就在所难免。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劳动教育关乎着教育方向,更关乎着党的事业和国家大业能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开国领袖毛主席对儿童培养教育的关心,不管是革命时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老人家都极其重视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1938年6月,毛主席亲笔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小报《边区儿童》创刊题词:“儿童们起来,学习做一个自由解放的中国国民,学习从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争取自由解放的方法,把自己变成新时代的主人翁”;1942年4月,延安纪念儿童节时特地为《解放日报》题词:“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三次题写最著名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些题词都是勉励儿童树雄心立大志,也都是培育儿童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既体现了毛主席对儿童培育的极端重视,更表达了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所以多年来一直激励、鼓舞着一代一代中小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1938年10月,毛主席专门为延安保育院题字:“好好的保育儿童”,“为教育后代而努力”,对儿童工作者提出严格要求并寄予厚望。毛主席对劳动教育特别重视,将其提高到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高度,不仅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而且发表著名的“五七指示”把劳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党中央把毛主席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党的教育方针,纳入国家宪法,并把爱劳动作为公民道德“五爱”之一,1958年的《工作方法六十条》,又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有关工农业生产劳动活动的安排。因此,那时的学校都把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作为一项主课,定期组织学生下厂下乡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很多学校还创办校办工厂和实验园地,使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劳动教育结出了丰硕成果。当年反映劳动教育的《劳动最光荣》《拔萝卜》《我是公社小社员》等儿歌和童谣,皆以赤诚欢欣之心歌颂毛主席、共产党、劳动光荣,充满单纯明快与健康向上的心灵滋养,广为传唱,深入人心。过来的人至今对《劳动最光荣》记忆犹新,那“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小蝴蝶贪玩耍,不爱劳动不学习,我们大家不学它。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的唱词和旋律,在幼小的心灵播下了劳动创造快乐、创造光荣、创造幸福的种子。农村成长的少年儿童更对《我是公社小社员》充满深情和眷恋,那“我是公社小社员来,手拿小镰刀呀,身背小竹篮来。放学以后去劳动,割草积肥拾麦穗,越干越喜欢”,既是歌词也是劳动教育的写照,既是劳动的欢歌,也是劳动创造快乐的结晶。可以说,新中国劳动教育伴随着新中国儿童的幸福成长,也记载着少年儿童爱学习爱劳动的光荣。
当然也想起以分数论英雄泛滥出现的鄙视劳动的怪象。学校和家长围绕中高考指挥棒,一味追求分数,使得劳动教育严重缺失,造成学生不会劳动、厌恶劳动,不仅高中生不会剥鸡蛋,大学生四年不洗衣服,成年人等爸妈煮饭、洗碗,靠爸妈搞卫生的巨婴屡见不鲜,而且诱发学生心理残疾的一连串跳楼、自杀等悲剧,形成学校与社会、老师与学生盾、家长与孩子种种可怕的矛盾,以致发生《47岁男子靠85岁母亲救济度日》之类荒诞事件,出现《啃老族向母要钱不成,恼怒纵火烧爸妈家》之类危害父母生命安全的恶性事件。那个被裁决禁赛8年的名人,始作俑者就是无视劳动教育,从小就受除了游泳其他的事情都交给妈妈的教育,多年来其母坚持全程每天照顾其生活,导致了冠军陨落的令人心痛一幕。这些恶果的元凶就是教育功利化,也倒逼全社会特别是学校认真开展劳动教育,国家发布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课程的文件,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认识自我,在做家务中锻炼自理能力,感恩父母,增强幸福感。
最近闻悉杭州有家学校进行做家务动真格“考试”,连续五天吃、住、学、训在陌生环境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洗衣做饭、饮食起居全靠自己,虽然在家务能力上有欠缺,但五天几十项考核任务,没有一个学生叫苦退缩,大部分学生顺利通过。在学生实践结束返校的路上,老师们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学生几乎人手一只馒头,原来这个馒头是当天早餐时省下,想拿回家给爸妈也尝尝。活动开始前一些家长“忧心忡忡”、不舍、惦念,活动结束后家长们对孩子们主动做家务的勤快,对父母和老人的尊重等一系列表现,发出惊奇的感动。家务考试实践表明,学业与劳动是正相关系,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基本劳动技能,能够让学生成长为爱劳动、懂担当、知感恩的“美丽学生”。
劳动教育,映照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传统教育,更凝聚着“立德树人”,“生活德育、无痕教育”新时代教育理念,杜绝教育功利化的伤害,防止西化教育的颠覆,还少年儿童灿烂的未来,呼唤祖国强大的未来。这就是3岁幼儿给妈妈洗脚的根本启示。
参考文章:
1、延安保育院,百鸣 - 地方导航 -陕西导航;
2、高耶夫:抗战时期的延安保育院(一),抗战老兵口述资料中心;
3、我国劳动教育的前世今生,人民政协报2019-05-08;
4、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能是“好学生” “四体不勤”的学生绝非“好学生”,杭州日报2016-06-29;
5、党中央关心少年儿童:让祖国的花朵阳光下绽放,新华网2015-06-01;
6、参自抗战期间,毛泽东三次为儿童节题词,光明网2018-06-05,来源:人民政协报;
7、“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由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2017年06月01日,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