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规范考试命题管理(考试更名为阶段性调研)

规范考试命题管理(考试更名为阶段性调研)来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END —《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不得以中高考成绩或升学率片面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坚决克服“唯升学”“唯分数”的倾向。然而,现实却不尽人意。以考试成绩评判学生学习质量、决定就学层次的现实,逼迫着学校、教师、家长继续抓考试、提成绩,只要学校的荣誉评比、教师的奖金和职称评定的评价依据还是升学率,就无法彻底消除考试的弊端。要切实取消不必要的考试,势必要革新学校、教师的评价指标,将学生的过程性成长、多元化进步纳入评价体系,彻底革除“一考论短长”的育人观念。取消考试并不是让孩子打开人生的“盲盒”,而是引导孩子发现生命中隐藏的“宝盒”。严控考试频次的初衷是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帮助孩子多元成长,必须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整合教学资源,以更为综合、全面、轻松、自由的方式检验学习成果,从多个方面发现孩子的优点。

规范考试命题管理(考试更名为阶段性调研)(1)

规范考试命题管理(考试更名为阶段性调研)(2)

近日,河南一所小学将期中考试更名为“阶段性调研”,继续以考试的形式检验学生半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这并非“双减”实施以来的个例,不少学校为回避政策要求,纷纷将期中考试更名为“阶段性调研”“学情分析”,继续以传统的考核方式检验教学成果。

今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随后,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要求,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阶段其他年级可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

作为一项延续千年的学业考核方式,考试在检验学习成果、激发学习动力方面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然而,以成绩论优劣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不良的考试方式甚至成为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因。

严控考试频率,还孩子以自由的学习空间,必然有其积极意义,只是,若评价体系的创新跟不上考试制度的改革,学生评价系统便出现断层,出现“新瓶装旧酒”,以“调研”之名行“考试”之实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也不足为怪。甚至有家长表示,平时没有小测试,孩子的成绩是个谜,到了大考,孩子考试就像“拆盲盒”,既定事实一出现,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

《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不得以中高考成绩或升学率片面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坚决克服“唯升学”“唯分数”的倾向。然而,现实却不尽人意。以考试成绩评判学生学习质量、决定就学层次的现实,逼迫着学校、教师、家长继续抓考试、提成绩,只要学校的荣誉评比、教师的奖金和职称评定的评价依据还是升学率,就无法彻底消除考试的弊端。要切实取消不必要的考试,势必要革新学校、教师的评价指标,将学生的过程性成长、多元化进步纳入评价体系,彻底革除“一考论短长”的育人观念。

取消考试并不是让孩子打开人生的“盲盒”,而是引导孩子发现生命中隐藏的“宝盒”。

严控考试频次的初衷是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帮助孩子多元成长,必须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整合教学资源,以更为综合、全面、轻松、自由的方式检验学习成果,从多个方面发现孩子的优点。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让社会接受,考试不是一切,读书也不是人生的唯一。

— END —

来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作者 | 于杏林

设计|朱强

统筹|周彩丽

规范考试命题管理(考试更名为阶段性调研)(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