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哪些工程类专职大学(这所高校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安徽有哪些工程类专职大学(这所高校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1973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1972年,学校设置工业与民用建筑,水泥工艺两个专业。1960年3月,学校已有教职工99人,学生587人。设民用与工业建筑,硅酸 盐两个专业。九月,经国务院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土木系并入学校,正式成立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并由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第三次建校1971年,安徽省基本建设局决定将安徽建筑工程学校与省建局技工学校合并,成立安徽省基建局建筑工程学校,校址为技工学校所在的金寨路(现学校北校区)。
安徽建筑大学简称安建大 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始建于1958年,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郭沫若先生曾为学校亲题校名,享有"皖江建筑人才摇篮"的美誉。
历史沿革
东陈岗建校时期
1958年9月,为支援和建设安徽;苏州建筑工程学校324名师生,沈阳计划经济学校4名教师来到合肥,与安徽省建筑厅干训班179名师生共同组建了安徽建筑工程学校;时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青年路(现徽州大道)东城岗。
1960年3月,学校已有教职工99人,学生587人。设民用与工业建筑,硅酸 盐两个专业。九月,经国务院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土木系并入学校,正式成立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并由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
第三次建校
1971年,安徽省基本建设局决定将安徽建筑工程学校与省建局技工学校合并,成立安徽省基建局建筑工程学校,校址为技工学校所在的金寨路(现学校北校区)。
1972年,学校设置工业与民用建筑,水泥工艺两个专业。
1973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省委决定在安徽建筑工程学校设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学点,设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1977年至1979年,多次对恢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作出了多次批示,拉开了恢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的序幕。
建筑分校
1983年3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校教学点改为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分校,时任安徽省委书记黄璜亲题校名。
1986年6月,建筑分校已经拥有专任教师160人(不包括中专教师),设两个系,六个专业,在校学生984人,占地146亩,校舍面积3500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1万册,并拥有材料力学等12个实验室,学校另设中专部,有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规划,建筑经济三个专业,在校学生400人。
复办学院
1986年12月,国家教委批复恢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1998年11月,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教学工作评估。
2003年,学校在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了南校区,并把大部分院系搬迁到南校区。
2007年,学校通过国家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荣获优秀等级。
2008年,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盛大举行建校五十周年庆典。
2013年,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更名为安徽建筑大学。
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3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交流合作:
学校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已与美国中密歇根大学、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美国休斯顿大学明湖分校、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韩国韩瑞大学、台湾元培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校是教育部认定的中外合作办学单位。
学校荣誉:
学校是安徽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省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省优秀教学管理集体、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合肥市文明单位。
校训:
进德、弘毅、博学、善建
校徽:
特色专业:
土木工程
城市规划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