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教程(讲解山东大学)
土力学教程(讲解山东大学)(3)介绍了约束混凝土支护机械化装配式施工工艺与典型工程实践效果,对约束混凝土体系在不同领域的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2)进行了约束混凝土支护体系研究的分类总结,系统阐述了约束混凝土支护室内试验、理论研究、设计方法与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视频解析 创新点 (1)论述了地下工程约束混凝土支护技术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重点归纳了约束混凝土支护技术的典型革新。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本期推送山东大学王琦教授发表于《煤炭学报》第8期的文章。为方便大家深入了解本文内容,《煤炭学报》邀请王琦教授通过视频对相关成果进行了详解。
文章信息为:
王琦 许硕 江贝 等.地下工程约束混凝土支护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J]. 煤炭学报 2020 45(8):2760-2776.
视频解析
创新点
(1)论述了地下工程约束混凝土支护技术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重点归纳了约束混凝土支护技术的典型革新。
(2)进行了约束混凝土支护体系研究的分类总结,系统阐述了约束混凝土支护室内试验、理论研究、设计方法与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3)介绍了约束混凝土支护机械化装配式施工工艺与典型工程实践效果,对约束混凝土体系在不同领域的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作者简介
王琦,男,1983年12月,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复杂条件地下工程围岩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工作。现担任山东省地下空间安全控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地空间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执行院长、能源与环境(青岛)国际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兼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软岩专委会副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分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金奖、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山东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第一作者出版中、英文专著各1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1篇(Top期刊12篇),EI论文45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课题8项,企事业委托工程课题19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与省部级奖励13项。
摘 要
随着我国地下工程的迅速发展 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大量高应力、极软岩、强采动和断层破碎带等复杂条件 导致围岩变形严重、控制困难 联合支护是复杂条件围岩有效控制的必然选择。
工程实践表明 拱架作为联合支护的最后一道防线 其承载能力不足导致冒顶、塌方等事故频发。约束混凝土支护具有承载能力高、塑性韧性好、经济性能优等特点 近年来在矿山工程与隧道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众多学者在室内试验、理论研究、设计方法、现场施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在室内试验方面 进行了约束混凝土基本构件与拱架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为约束混凝土拱架承载力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提供了依据。在理论研究方面 建立了拱架内力计算模型 形成了约束混凝土支护强度计算理论。在设计方法方面 进行了约束混凝土拱架整体选型设计、核心混凝土设计、灌注口与排气口设计、节点设计以及拱架间距与纵向连接设计研究。
在现场施工方面 形成了矿山巷道复合施工与交通隧道机械施工两大类工法 研发了成套关键技术与装备。对上述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 同时对下一步约束混凝土体系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制定以及在交通、水利、市政等不同工程领域的推广应用方面进行了展望。
部分图片
约束混凝土支护体系
约束混凝土支护研究内容
约束混凝土与型钢短柱试验结果对比
约束混凝土拱架承载特性试验
空腔缺陷造成的拱架破坏
留设灌注口短柱破坏及补强效果
约束混凝土套管节点性能试验
拱架内力计算模型及计算结果
约束混凝土支护设计内容
矿山工程典型现场应用
隧道工程典型现场应用
矿山工程现场施工工艺
隧道工程现场施工工艺
来源:
王琦 许硕 江贝 等.地下工程约束混凝土支护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J].煤炭学报 2020 45(8):2760-2776.
WANG Qi XU Shuo JIANG Bei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confined concrete support theory and technology for underground engineering[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2020 45(8):2760-2776.
责任编辑:常琛编辑整理:郭晓炜审 核:常琛
End
往期精彩
谢和平,吴立新,郑德志:2025年中国能源消费及煤炭需求预测
钱鸣高,许家林:煤炭开采与岩层运动
袁亮:煤及共伴生资源精准开采科学问题与对策
康红普,王国法,姜鹏飞,等:煤矿千米深井围岩控制及智能开采技术构想
谢和平: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研究进展
康红普,尹丙鼎,高富强,等:中国煤矿井下地应力数据库及地应力分布规律
联系我们
联系人:郭晓炜
电话:010-87986411-811
邮箱:guoxiaowei@chinacs.org.cn
网址:www.mtxb.com.cn
版权声明:
本平台刊登的《煤炭学报》所有稿件均按照国家版权局有关规定支付了相应稿酬,《煤炭学报》享有稿件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所使用的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煤炭学报,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