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大会址复原(一大会址日记大学生学四史)

一大会址复原(一大会址日记大学生学四史)绵绵细雨并没有阻挡参观者的热情。上午9点半,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门口依旧排着长队,这栋石库门建筑正迎接着又一批游客的进入。结束了连续几日的晴好天气,上海从昨日开始下起了秋雨,气温骤降。澎湃新闻今起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下雨天游客参观热情不减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林栎昕 图10月16日,星期五,阴有小雨。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见习记者 林栎昕 记者 郑浩

【编者按】

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今起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一大会址复原(一大会址日记大学生学四史)(1)

下雨天游客参观热情不减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林栎昕 图

10月16日,星期五,阴有小雨。

结束了连续几日的晴好天气,上海从昨日开始下起了秋雨,气温骤降。

绵绵细雨并没有阻挡参观者的热情。上午9点半,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门口依旧排着长队,这栋石库门建筑正迎接着又一批游客的进入。

一楼展厅内,党员们正在面朝党旗,集体重温入党誓词,气氛庄重肃穆。

一大会址复原(一大会址日记大学生学四史)(2)

入党仪式在一楼大厅内举行

来自南京的吴茜默是团体游客中的一员。她说,此次来一大会址是单位组织的活动。在参观过程中,看到有意义的地方,她便会拿出手机拍照。每去一个红色旅游景点,她都喜欢以这种方式记录旅程,并带回家与就读一年级的孩子分享。

一楼展厅内的《时局图》上,一位仰卧在绘图中央吸食鸦片的人物使她感触良多。虽然孩子年纪小,但她希望他能从小耳濡目染,接受爱国、爱党教育。“只有时刻铭记历史,不重蹈覆辙,才能忆苦思甜,更好地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做贡献。” 吴茜默说。

和吴茜默的参观方式不同,团体游客赵静在参观过程中,不时与同事交流心得感受。看着一大代表们的履历,她表示:“他们本可以过很安逸的日子,但是为了社会发展不顾自身利益,是我们的榜样。”

与团队游客不同,来自重庆、入党40年的老党员关天恩是一名“散客”。他带着家人来上海旅游,特意前来参观。“原来我是不想入党的,单位里的老同志跟我说,你应该有一种信仰,在组织里发挥一下。”几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他看着周围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感叹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他说,儿子在自己的影响下也成为了一名党员。

一大会址复原(一大会址日记大学生学四史)(3)

关天恩在二楼展厅内参观

上海师范大学的赵鑫还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今天来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是为参加学校主办的学四史活动“我的青春正当红”vlog大赛搜集素材。

视频剪辑完成后,他打算将这段视频上传到Bilibili网站,通过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形式,使年轻人对党有更直观的认识。提到入党原因,赵鑫憧憬着:“成为党员,能够冲在第一线,为这个社会肩负一些责任。”

责任编辑:王维佳

校对:丁晓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