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如何理解师德的心得体会(以道德情操滋养师德之魂)
作为教师如何理解师德的心得体会(以道德情操滋养师德之魂)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具备创造性呢?在不断通过专业书籍的阅读更新教学观念的同时,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尝试,比如少讲,多练,勤提问,分层作业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教学方式。德国著名管理学思想家赫尔曼•西蒙曾提出“创造性地破坏自己的价值体系。”这样一个观点,的确如此,我们每个人现有的价值体系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中习得的,这个价值体系往往充满着主观臆断和偏执偏见,因此,通过“创造性地破坏自己的价值体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坚持更新,在教学实践中做学生的点灯人,用创造性的行走方式来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滋养师德之魂,必将有力助推我们成为一名好教师。汪志广老师说,教书是创造性的劳动。好老师总是致力于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快乐,共同研究,共同成长,而不是做教书的机器。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
二、做学生的领读人——坚持读书
毛主席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汪志广老师说,好老师爱读书,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教师只有常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以书养浩然之气,获得精神力量,才能淡然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做人生的智者,廓然看待生活的磕磕绊绊,做生活的强者。在学校,我们的身份是老师,然而,无以学,何以教?在学校里,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老师在拼命教书。
也许有这样的声音,难道教材和教参不是书吗?教材和教参固然是书,然而,广义的读书却不仅仅局限于读教材和教参,教材和教参就好比从瓜果蔬菜和五谷杂粮里提炼出来的人体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然而,我们却不能仅仅靠吃这些微量元素来维持生命,要保持身体健康,还是得吃瓜果蔬菜和五谷杂粮。也许还有这样的声音,说工作太忙,哪有时间读书?一件事情,如果你认为重要,一定可以安排出时间来;如果认为不重要,就一定会找出很多借口来搪塞。读书亦如此。
读书这件事情,曾经一度被我认为是只有“书呆子”才会做的事情,但是随着工作、学习和生活经历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自己在很多地方的无知,于是,书籍就又重新回到我的生活中来,渐渐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我任教的学科是政治,但我越来越发觉,读书对于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老师,照本宣科早已成为过去式,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则成为我们的必修课,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不断通过专业书籍的阅读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时常通过主题班会、个别谈心、书信、留言、写读书笔记等多种方式来和孩子们交流和分享彼此的读书心得,引导孩子们建立精神成长的阅读据点。
对孩子们而言,成绩或分数固然重要,但是,作为一名老师,如果我能带领孩子们坚持阅读,并且在自己的带动和影响下,帮助孩子们将阅读培养成一种生活习惯,那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身处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茶余饭后,捧起一本书,开始读,坚持读,做学生的领读人,用书卷气来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滋养师德之魂,必将有力助推我们成为一名好老师。
三、做学生的点灯人——坚持创造
汪志广老师说,教书是创造性的劳动。好老师总是致力于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快乐,共同研究,共同成长,而不是做教书的机器。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我们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使得自身的人格魅力、处事风格、知识涵养都被学生铭记在心,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们现在面对的孩子都出生和生活在新媒体时代,他们的信息来源很广,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多元的,很多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他们,这对于我们做老师的来讲,无疑是一种非常大的挑战。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具备创造性呢?在不断通过专业书籍的阅读更新教学观念的同时,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尝试,比如少讲,多练,勤提问,分层作业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教学方式。德国著名管理学思想家赫尔曼•西蒙曾提出“创造性地破坏自己的价值体系。”这样一个观点,的确如此,我们每个人现有的价值体系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中习得的,这个价值体系往往充满着主观臆断和偏执偏见,因此,通过“创造性地破坏自己的价值体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坚持更新,在教学实践中做学生的点灯人,用创造性的行走方式来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滋养师德之魂,必将有力助推我们成为一名好教师。
最后,我想借用汪志广老师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分享。汪老师说,道德情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而习得,也可以在学校管理中养成,但最主要的还是靠教师的自我提升和自觉践行。一个好老师一定是一个不断进取、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的人。我愿用自身的身体力行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做一名新时代的“四有”好教师。
作者简介:
赵兰波,男,1983年9月出生,现任教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将军墓中学,中小学一级教师。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曾多次获评县级优秀教师、市级学科骨干教师、市级先进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所做课例曾多次获评县级、市级优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