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与此同时,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也在网络世界掀起热议。具有资深教育经验的他,在接受女儿平庸的这条路上渐渐放平了心态。面对这种窘境,丁延庆努力过、改变过、抗争过,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接受现实。“中国的大部分父母,都喜欢寄希望于孩子。可我们也必须承认,天才的出现和成长是一种微乎其微的概率事件。”在收效甚微的抗争过后,丁延庆与女儿回到了以前的那种相处模式。

“我教她逆天,她教我认命。”

面对镜头,丁延庆无奈地说出了这句话。

作为北京大学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他,在自己的女儿身上栽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跟头。

任谁都没有想到,一对双双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夫妇,居然会生出一个考倒数第一的女儿。

面对这种窘境,丁延庆努力过、改变过、抗争过,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接受现实。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1)

“中国的大部分父母,都喜欢寄希望于孩子。可我们也必须承认,天才的出现和成长是一种微乎其微的概率事件。”

在收效甚微的抗争过后,丁延庆与女儿回到了以前的那种相处模式。

具有资深教育经验的他,在接受女儿平庸的这条路上渐渐放平了心态。

与此同时,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也在网络世界掀起热议。

父慈女孝和鸡飞狗跳的瞬间转变

从2020年10月中旬开始,北京大学里一栋办公楼的三楼,每天都能传出一阵阵气急败坏的呵斥声和激烈反抗的嚎啕声。

而来来往往的教师和学生,都对这种声音习以为常了。不出意外的话,那肯定是丁延庆在辅导女儿写作业。

在当今这个社会,孩子的作业不仅仅是孩子一个人的任务,就连家长也需要全身心投入进去。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2)

而辅导子女写作业,就成了家长们最为头疼的事情之一。

“平时我跟闺女也是父慈女孝,但一到辅导作业就是鸡飞狗跳。”

刚上一年级的女儿,无法适应北大附小的学习进度,更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完成作业。

在两个小时的课后辅导时间里,丁延庆必须寸步不离地盯着她。但尽管如此,女儿还是会时不时地开小差。

这种无力感和挫败感,让丁延庆陷入了深深的怀疑和绝望中。

如果,女儿能像他们夫妻俩那样天生高智商也就算了。可现实却是她不仅智商平平,还无法做到注意力集中,这样下去又怎么能跟得上学校进度呢?

于是,丁延庆陷入了日复一日的循环往复中。

在寒风凛冽的北京,他每天早上骑着自行车载女儿去上学。一边骑,一边帮助女儿复习诗词课文和英语单词。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3)

当下午四点多钟学校放学后,就到了父女俩都倍感痛苦的课后辅导时间。

往往这个时候,丁延庆采用的都是“暴力镇压”的方式。反正不管女儿如何哭闹,该完成的作业还是得完成。

而一个副教授的办公室,也逐渐演变成了一个课后辅导中心。书架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学生读物,儿童座椅和各类文具也一应俱全。

丁延庆企图用这种奋起直追的方式,去填补女儿学习上的漏洞。毕竟,临阵磨枪不亮也光。

两个多月后,一年级的小学生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期末大考。

最终的考试成绩,证明了丁延庆两个多月以来的努力没有付诸东流。女儿的排名虽然算不上多好,但起码不是最后一名了。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4)

这样的结果,让丁延庆暂时忘记了那些鸡飞狗跳的烦恼。他制定了一个更远大的计划,要利用寒假期间让女儿实现弯道超车。

试想他一个博士生导师,怎么可能连自己的女儿都辅导不好呢?

但还没等他开始实施,这个计划就被妻子紧急叫停了。

丁延庆的妻子,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就职于云南的一家政府机构。

而当她趁着寒假时间赶回北京时,却发现女儿的状态明显不对。

“这几个月你都是怎么照顾她的?我看她的个子一点没长,性格也没有以前那么活泼开朗了。”

“她还这么小,你不要给她太大的压力。别到时候学习没搞上去,心理反倒出现问题了。”

被妻子这么一说,丁延庆瞬间觉得自己的行为有点激进了。而且这几个月以来,女儿也的确不像以前那样爱笑爱闹了。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5)

为了防止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丁延庆决定和女儿好好聊一聊。但这一聊,就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强制学习所带来的弊端。

小小年纪的女儿,已经有了厌学的初步症状。一向自由惯了的她,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关进笼子里的小鸟。

而且她的潜意识里产生了一种想法,只要自己的学习成绩提不上去,那爸爸妈妈就不会再爱她了。

甚至于在面对自己的父亲的时候,她对前者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和疏远。

这一切一切的变化,都令丁延庆后悔不已。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除了学习成绩以外,他还给女儿带来了什么?

是强制,是压迫,还是让人窒息的爱?

其实在女儿上小学以前,丁延庆夫妇俩从来不在孩子面前提及学习问题。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6)

“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我们家的教育理念就是放养。我们不干涉她的兴趣爱好,也不强迫她做这做那。”

因此,女儿在这种宽松的家庭氛围中度过了幼儿园时期。可当她来到北大附小后,身边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英语零基础和考试倒数第一这两件事,导致丁延庆的教育方式发生了转变。

以前没上过辅导班,以后也不会上

2015年3月,妻子带着刚刚出生8个月的女儿前往云南。从那天起,丁延庆就开始了奔波两地的生活。

由于妻子工作繁忙,而岳母的身体又不怎么好,所以女儿在那几年时间里就是玩着长大的。

当别人家的父母对孩子进行系统的启蒙时,丁延庆只会偶尔抽空教教女儿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7)

等她和同龄的小孩一样踏进幼儿园后,班级“内卷”由此开始。不少家长都给自己的子女报了课外辅导班,最多的一个孩子甚至要上十种课。

看着同学们每天忙忙碌碌的,尚不懂事的女儿居然觉得很羡慕。于是,她主动请求父母去帮她报一个班。

思来想去,丁延庆和妻子最终选了一个乐高班。这种课程说到底也是偏向娱乐,但对于开发智力有着一定的正向作用。

而多了一种玩耍的方式,女儿也是欣然接受。可这一次报班的经历可以说是虎头蛇尾,因为女儿总共只上了三次课。

受疫情影响,很多课外辅导机构纷纷倒闭,乐高班的负责人也不见了踪影。

自那以后,丁延庆就再也没有给女儿报过什么班。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8)

2020年9月,他将女儿从云南接回了北京。就读北大附小后,丁延庆对女儿所采取的仍然是“放养”模式。

但一个月之后,班主任就找到了他。在班级组织的数学测试中,女儿不仅成绩垫底,还迟迟没能够到达标线。

最后还是老师放了水,提前把测试范围告诉了丁延庆。在一通死记硬背下,女儿马马虎虎过了关。

其实那次测试的也只不过是十以内的加减法,老师认为像这么基础的题目应该是没什么难度的。

而丁延庆也知道问题是出在自己女儿身上,幼儿园老师曾经教过这种知识点,可坐不住的女儿从来不会好好听讲。

以前他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可现在看起来,女儿的确是落后别人一截。

没过几天,班主任又发来了一段视频,那是英语老师正在讲课的视频。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9)

与其他专心听讲的同学比起来,丁延庆发现自家闺女又在神游天外,还时不时地做出点小动作。

“放学之后我就问她,上课的时候干嘛不好好听讲。谁知道她就回了我一句话,她说自己听不懂,从头到尾都听不懂。”

原来英语老师全程讲的都是英文,这对于女儿来说就像是天书。纵然她有一颗想好好学习的心,可实际能力却远远无法达标。

而另一方面,丁延庆也对这样的授课方式产生了质疑。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就用纯英文授课,学生真的能跟得上吗?

但在10月7日的一次班级活动中,他的这种质疑很快就被推翻了。

当所有家长都在热切地交流自家孩子的学习情况时,丁延庆无意间得知了一个颇感震惊的事实。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10)

一群才7、8岁的小孩子,他们所掌握的词汇量已经高达上千个了。

这是什么水平呢?通常来讲,一个初中生要是能有这种水平就已经很厉害了。

但没想到,海淀区小学生们的“内卷”程度已然达到了这个地步。

“所以网上经常流传着一个段子,1500个单词在纽约或许够用了,但在海淀区是不够的。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讲,我觉得这句话并没有夸大。”

再联想到英语词汇量极度匮乏的女儿,丁延庆的心里突然间涌起了恐慌和不安。

晚上他给妻子打去了一通电话,而这也是夫妻二人第一次直面女儿的教育问题。

既然听不懂课程的关键是在于词汇量不够,那么就开始记忆词汇吧。

而在教育孩子背诵记忆英语单词的同时,丁延庆发现了一个更致命的问题。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11)

自家闺女记忆力不集中的这个老毛病还是没改,不管写哪门作业都是三分钟热度。

一气之下,向来好脾气的丁延庆也不由地严厉了起来。于是他开始采取全方位的补课模式,早上背书、下午写作业。

最后女儿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那是以厌学情绪和身心束缚为代价换来的。

在反思过后,丁延庆决定放弃这种类似于“揠苗助长”的做法。而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他也更加坚定了不给孩子报班的想法。

“我自己就是搞教育的,我从一开始、或者说我们这个圈子里的大部分人,都对课外辅导不那么热衷、甚至有点排斥。”

“我女儿以前没上过正儿八经的辅导班,以后也不会上。”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12)

因此在整个班级里,丁延庆一家就成了“异类”,因为只有他家的孩子没有上过什么辅导班或补习班。

“天道”之下的妥协:我接受女儿的现状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后的寒假里,丁延庆夫妇重新开始了放养模式。

但“放养”并不等于“躺平”,而是丁延庆渐渐接受了女儿不如自己的事实。

除了那些必须要完成的、最基础的作业以外,他不再强迫女儿进行任何额外的补习。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种教育方式是错误的。身为北大教授的女儿,她日后应该要比自己的父亲更优秀才对。

而这一定律也适用于每个孩子,因为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理想总是美好的,但现实情况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13)

如果将农民儿子和教授女儿放在一起比较的话,那么农民儿子以后所取得的成就,大概率会比自己的父亲优秀。

可教授女儿能超越父亲的概率很低,因为没有哪项研究表明,一对高智商夫妇所生出的孩子就一定是高智商、甚至是天才。

他们的孩子也有可能是普通人,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不拔尖。

而经历过一场“战斗”的丁延庆,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这个现状。自家闺女不是笨小孩,但也算不上有天赋。

他将这种现状比喻为“天道”,客观存在且不随主观意念而改变。

其实在女儿刚出生的时候,他也跟普罗大众一样幻想过:孩子以后的成就会比他更优秀,社会地位会比他更崇高。

不过更多的时候,他也只希望女儿能成为跟自己差不多的人。因为再超越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天才可不是遍地都有的白菜萝卜。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14)

但随着女儿慢慢长大,丁延庆逐渐发现女儿不如自己,并且差距很大。

“我小时候就是别人口中的神童,6岁就能背下《新华字典》。尽管上课也不认真,但天赋摆在那里,从小到大一直是拔尖的那批人。”

出生于吉林农村的丁延庆,家中没有出过高知识分子,他是整个家族里实现阶层跨越的第一人。

从破破烂烂的小学到破破烂烂的初中、再到县重点高中、最后到考上北京大学,他的人生一直过得很顺风顺水。

后来他还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学成归国后以教师的身份回到了北京大学。

丁延庆,就是一个“农民儿子”逆袭人生的经典范例。

同样的,他的妻子也属于早慧那一类人。父母从不操心她的学习,但她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了全中国的最高学府。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15)

这么两个高智商人才的结合,那么他们的后代也一定会更优秀,可现实告诉大家并不是这样的。

而就在旁人都对此感到无比惋惜的时候,丁延庆和妻子却早早看开了。

后来所进行的一系列补救措施,也不是为了让女儿有多出类拔萃,而是不想她因成绩差被贴上标签。

“我曾经深入观察过,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歧视,这对孩子的身心成长肯定有负面影响。”

所以丁延庆不想让自家闺女受到这种影响,他就只能尽力去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没想到方式有点过激了。

后来他发现,只要女儿保持基础进度就不会被拉开太多。而且她的语文和数学都有很明显的进步,综合成绩在班上已经不是垫底的了。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16)

对于这个结果,丁延庆和妻子都十分满意。于是在第二学期结束后的暑假里,女儿干脆连暑假作业都不做了。

此时的丁延庆,心中已经有了另一个想法:与其盲目地死抓成绩,倒不如教育女儿成为一个丰富全面的人。

他重新和女儿建立了愉快的亲子关系,并以不同角度去挖掘女儿的长处和兴趣所在。

在闲暇之余,他会带着女儿参加北大的各种艺术活动。在学识广博的同时,增进孩童之间的社交关系。

而通过这些努力,女儿已经重新恢复了以前那般活泼开朗的模样。并且伴随着年纪的增长,她自己也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成绩可以不拔尖,但前提是自己已经尽力了。与此同时,德智体美劳都应该全面发展。

其实经历这一事,丁延庆也更加认识到了教育研究学的真谛所在。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17)

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只仅仅局限于成绩这一方面,因为成绩无法代表人品、能力和未来。

如何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人,这才是全社会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但是谈到这里,或许有很多人会持有反对意见

因为丁延庆身为北大教授,他的女儿从出生起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可普通的孩子没那么多选择,他们唯有拼成绩。

但丁延庆的初衷也并非是躺平放任、对成绩不管不顾,而是需要把握一个度。

不管父母处于哪个阶层,都不应该过多干预孩子的学习问题。扪心自问一下,靠逼所得来的成绩真的会让所有人都感到开心满意吗?

当孩子无法反抗的时候,他就会假装学习。明面上是付出努力了,但实则停滞不前。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18)

而当下一次考试成绩出炉的时候,父母和子女之间就会再度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选择“认命”的丁延庆不是出于无奈,而是他找到了和女儿相处的那个度。

与其说他是接受了女儿的平庸,倒不如说他是在找寻女儿身上的其他闪光点。

升入二年级后,女儿对野生动物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于这个兴趣爱好,丁延庆夫妇选择全力支持。

当女儿捧起那一本本专业难懂的书籍时,她学会了自我思考、自我总结。

为了跟上孩子的脚步,丁延庆还得恶补这方面的知识。但没想到,女儿在这方面的天赋远超于他。

所以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平庸只是外人赋予他们的标签。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希望自己变成平庸的人。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19)

后记

其实不管是高知父母还是普通父母,都面临着教育孩子的重任。但在教育过程中,考试成绩绝对不是最重要的。

在对女儿的吐槽视频中,丁延庆信誓旦旦地表示:女儿以后考上清北的概率几近于没有,将来也不见得会有什么学术成就。

可是做不到以上两点,她就无法存活于这个社会了吗?

不,不是这样的。

对于学生而言,和机械式的学习比起来,他们更应该做到有思考的接纳、有创造的学习。

而对于成年人而言,他们需要拥有合法的行为规范和优秀的人格素质,这才是一个人的立足根本。

要尝试接受孩子的平凡和平庸,要学会多维度地去鼓励孩子。既要竭尽全力,也不能操之过急。

梦想是一定要有的,但不求与人相比,只求超越自己。

北大博士谈家庭教育(北大教授的家庭教育:一年级成绩倒一)(2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