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区教师支教(即墨支教教师于玲)
薛城区教师支教(即墨支教教师于玲)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能成为一名支教教师,是于玲无悔的选择,支教生活所焕发的光芒,照亮了于玲前行的道路。于玲也用自己的教育智慧,点亮了乡村学生的人生梦想。与学生相处久了,于玲善良、自信、乐观的品质也深深感染了学生们。在她的教导下,许多学生积极互相帮助,共促学习进步。看到于玲讲课累哑了嗓子,学生主动帮她倒水,关心她的身体情况。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点点滴滴,时刻温暖着于玲的心。学生们满含期待与爱的眼睛,总会给于玲带去前进的动力,一路向前。为了能尽快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于玲制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帮扶计划,即课堂多关注,课后多辅导。课堂上,于玲对这些孩子采取“三优”政策,优先提问、优先发言、优先指导。课间时间,于玲和学生们聊聊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并有针对性地给他们进行知识重难点的指导,抓住其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好好学习的信心,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真正使他们爱上学习,受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高明莉 青岛报道
扎根乡镇教育一线,制定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用真情温暖学生心灵……即墨支教教师于玲用爱心和智慧阻断贫困传递,为乡村学生插上梦想翅膀。
2020年,即墨区潮海中心小学老师于玲积极响应即墨区教体局关于鼓励城区(含部分镇街)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的政策,前往即墨区段泊岚中心小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支教教师。
在即墨区段泊岚中心小学任教初期,于玲发现班级里许多学生父母都不常陪在他们身边,学生常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为此,于玲常常以妈妈的心态和口吻,和学生们谈心,帮学生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正确的引导,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好老师、好“妈妈”。
为了能尽快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于玲制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帮扶计划,即课堂多关注,课后多辅导。课堂上,于玲对这些孩子采取“三优”政策,优先提问、优先发言、优先指导。课间时间,于玲和学生们聊聊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并有针对性地给他们进行知识重难点的指导,抓住其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好好学习的信心,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真正使他们爱上学习,受益终生。
尽管于玲负责3个班的英语、地方与学校课程,课时较满,但她一有时间,就仔细研究教材,结合新课标精心制作课件,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很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了起来,乐于回答问题,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和纯真的笑容,深深地打动了我。既然我来到这里,我一定要把全部心思放在教学上、放在学生身上,让学生把我教的知识吃透、学透。”于玲支教半年多的时间里,她把自己沉下去,沉在教学质量,沉在学生成长。
与学生相处久了,于玲善良、自信、乐观的品质也深深感染了学生们。在她的教导下,许多学生积极互相帮助,共促学习进步。看到于玲讲课累哑了嗓子,学生主动帮她倒水,关心她的身体情况。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点点滴滴,时刻温暖着于玲的心。学生们满含期待与爱的眼睛,总会给于玲带去前进的动力,一路向前。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能成为一名支教教师,是于玲无悔的选择,支教生活所焕发的光芒,照亮了于玲前行的道路。于玲也用自己的教育智慧,点亮了乡村学生的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