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教育环境给孩子开放的思维方式(新西兰的教育环境给孩子开放的思维方式)
新西兰的教育环境给孩子开放的思维方式(新西兰的教育环境给孩子开放的思维方式)其实这本书有三分之二都是讲其他东西的,包括梁实秋写的那部“槐园梦忆”,不喜欢。还有他的那个“白猫王子历险”等等等等,我都只是翻一下而已。我认为梁实秋在写吃方面已经到了一种出神入化的阶段了,他里面有一篇叫做“八宝饭”总共加起来不过一页,很象菜谱,但是我却很喜欢读。什么用豆沙把大碗填满啦什么客人用清水洗勺啦都很有意思。特别是他用美国干李子(prune) 也很有趣。另外还有一篇讲他美国西海岸吃一种贝(king clam) ,外国人怎么猛加白兰地味道却仍同嚼蜡或者是咬皮鞋一般。不过他那个广东朋友帮他解决了问题,只留贝的象鼻部分爆炒。 一开始是我妈念给我听的,后来转变为我自己一边吃东西一边看书,渐渐地我把这整本书都看完了。只看了这么多当然不满足,我很想再看一些散文来解解馋,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直到我回大陆把另外两本书带回来,狼吞虎咽般地把它们消灭干净。这里面有一本叫“雅舍杂记”,另外一本则叫做“雅
读书对孩子有多重要
刚才整理文件夹,发现了拐哥哥在12岁的时候写的读书笔记,当年不觉得怎么样,现在读来,发现一个12岁的孩子真是蛮有思想的了,读书知道抓重点,写作知道写什么,最重要的是,他没有束缚,没有约束,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一个开放的,自由的灵魂才是最重要的。而我们能够给予他的,就是在国内的时候给他一个小环境——家庭;到国外给他一个大环境——学校。我忽然想,他说感谢我们带他出来的原因,大概就是指这个吧。
12岁,拐哥哥来新西兰的第四个年头。他在8岁之前就已经牢记了他的母语,而到新西兰的第三年他已经写了20万字的英文小说。一切都源于他的阅读,他从小养成的习惯。我一直在强调每个做父母的都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这个阅读不是课本,而是文学历史宗教科技等一切可以让人汲取精神养分的书籍,这会让孩子终生受益。
而准备带孩子出来移民的父母,一定不要忘记让孩子学好中文,巩固中文,中文和英文双佳是他们将来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优势之一哦。多种语言的另外一个长处就是,可以涉猎到更多的书籍,汲取更多的知识。
现在我们一起看看拐哥哥12岁的时候写的读书笔记吧。蛮有意思的。
谈《雅舍谈吃》
梁实秋的散文非常有名。在国内很多人都知道“雅舍小品”这本书。
一开始是我妈念给我听的,后来转变为我自己一边吃东西一边看书,渐渐地我把这整本书都看完了。只看了这么多当然不满足,我很想再看一些散文来解解馋,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直到我回大陆把另外两本书带回来,狼吞虎咽般地把它们消灭干净。这里面有一本叫“雅舍杂记”,另外一本则叫做“雅舍谈吃”。我这个人天生就喜欢吃喝玩乐,吃更是在首。“雅舍谈吃”我自然地迫不及待地把它翻开来咀嚼着每一页每一张,希望把它的精髓嚼出来。
其实这本书有三分之二都是讲其他东西的,包括梁实秋写的那部“槐园梦忆”,不喜欢。还有他的那个“白猫王子历险”等等等等,我都只是翻一下而已。我认为梁实秋在写吃方面已经到了一种出神入化的阶段了,他里面有一篇叫做“八宝饭”总共加起来不过一页,很象菜谱,但是我却很喜欢读。什么用豆沙把大碗填满啦什么客人用清水洗勺啦都很有意思。特别是他用美国干李子(prune) 也很有趣。另外还有一篇讲他美国西海岸吃一种贝(king clam) ,外国人怎么猛加白兰地味道却仍同嚼蜡或者是咬皮鞋一般。不过他那个广东朋友帮他解决了问题,只留贝的象鼻部分爆炒。
我还是更喜欢他在大陆抗战之前的经历,特别是他在“信远斋”、“玉华台”和“厚德福”吃东西的故事。他在“信远斋”吃到了一种或者更确切地讲喝到了一种类似酸梅汤的消暑极品,在“玉合台”吃到了汤包,在“厚德福”吃到了一种南京铁锅蛋的菜肴,他的一个朋友甚至在南京的铁锅蛋里放进美国起司,从此他每次吃铁锅蛋必定要放此物。我还比较喜欢他的一篇讲他母亲怎么给他祖母做核桃酪的,在里面会有糯米红枣和核桃一大捧等等等等,最后出来的是一钵微紫稍粘但香浓的核桃酪。“玉华台”的汤包更有意思:怎么咬一口汤包里面的油会溅到对方脸上的一段,或者是汤包里面的油会顺着手臂一直会烫到脊背等等。他写酸梅汤那一段,讲到有一个店怎么用北平护城河里的冰用来冰酸梅汤,树皮树叶在冰里更是不可免,就这样还是有人把它放到自己的酸梅汤里头。同时他也提到了他们的糖葫芦不是象街上卖的黏黏的会招灰尘的,而是单个放在纸盒子里出售。种种经历在这里只列了几条,有兴趣的话自己可以读一读。
我把所有的都读完了,只恨篇幅太少,不够我果腹,要是有一天我能在国内的新华书店找到梁实秋更多好吃好玩的散文的话,我一定会把它们都买下来。不过我在这里只列了吃的部分,并没有讲到玩的部分,我在下一篇就会讲《雅舍小品》。
我读“三国”
我很早就知道《三国演义》了,是从一本《中国少年儿童文史百科》。
在我四岁的时候,我妈给我买了一本绘图版《三国演义》,还真蛮有意思的,画得也不错。这本书陪伴了我好几年,我经常读它,直到我有一天发现最早的《三国演义》没有插图,我读的并不是原版,或者更确切地说没有看过它的真貌。不过,我在那时就青睐部份情节,例如三英战吕布、斩颜良文丑和破孟获的藤甲兵,只不过我想看到更精彩的文字而不是图片而已。到了新西兰我仍然保持着这种愿望,只是我并不认为新西兰图书馆会有我需要的《三国演义》版本,但很幸运的是我在一家图书馆竟然找到了一本《三国演义》,虽然不是原文而是后人改编的,但同样好看;有点象德国的斯威布改编《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写出来《古希腊神话和传说》。我很快就看完了,基本上看到了《三国演义》的全貌。
罗贯中是一位元末起义的将领,他对军事当然精通,所以《三国演义》之所以精彩便是他有充足的战场上的经验以及深邃的计谋,使得他能很成功地完成这本书。他以陈寿的《三国志》为底版,以他个人的经历当框架,剩下的就是混合上“三分历史七分虚构”,把这座摩天大楼给建起来。《三国演义》里的计谋多不胜数,比较有名的有空城计、偷袭乌巢、苦肉计、草船借箭等等等等,都是现在人挂在嘴边的,所以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对统治者来说是有道理的。
追根结底,我到最后还是最喜欢看“三国演义”连环画,特别是精美的连环画,画得既熟练又美观,我最喜欢看了。我在新西兰图书馆找到了十集(60本) 《三国演义》连环画,是香港版的,画得非常经典,在里面连一片一片的盔甲都画得精致无比。这十集连环画很旧了,但是我时常还是会把它借回来看,要是可以的话我一定会托人回国把它买回来。
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典韦怎么样用他那一对铁戟搏杀,怎么样用十几只小铁戟干掉了十几名吕布军队的弓手,怎么样防大营门奋力杀敌,最后被张秀的部将一枪刺中后心倒地而亡。我也很喜欢第一章桃园结义,刘备怎么样筹备军队,怎么样开大宴会张飞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不过我不太喜欢三顾茅庐。我不喜欢。
总而言之,我对《三国演义》的看法还是很正面的。
品《雅舍小品》
《雅舍小品》说白了就是梁实秋在抗战之前在四川写的散文,个个短小而精致,极似我曾经提到过的小笼汤包一样,油而不腻(很有知识性而不烦琐)。
这本《雅舍小品》我以前很少会去看一眼,我那时侯觉得《雅舍小品》是一种很高深的东西,小孩子读会读不懂,所以这本书和它的价值对我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而且无趣的。直到我来了新西兰,有一天我妈在读这本书,我就叫她把这本书读给我听,我记得最深的便是:拐杖的开头,是讲一个古希腊的妖怪问过路人一个奇怪的问题,答不对就要把他吃掉。问题是这样的:世界上哪种动物婴儿的时候是四只脚,成人两只脚,老了三只脚?尤里西斯(可能是另外一个古希腊英雄)回答是人,婴儿的时候用手脚爬,成人的时候用两只脚走,老了外加一根拐杖。头开的妙。
《雅舍小品》是一本很独特的散文集,与很多其他的散文集不同的是《雅舍小品》嵌了许多幽默,而文章并不因此累赘,不过这也不是说在《雅舍小品》里面全是幽默,比如,萝卜汤的启示一文,但我只对他描写的萝卜汤感兴趣而不是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谓moral)。关于垃圾箱一文,除了披露广大民众的野蛮行为以外还加了这样一句:“箱子虽说是钢骨水泥做的,经汽车三撞五撞,也就由酥而裂而破而碎而垮。”“啤酒”啤酒一文也是经典,啤酒瓶子没有任何包装,除了一张纸糊在瓶上写着BEER四个大字,甚是简陋。我一开始读以为此种啤酒对健康不利,后来才发现此种啤酒梁实秋情有独衷。
我最喜欢的一文却是下棋:有各自为战者,有进避退让者,有勇猛好战者,有不顾一切者,等等等等。更绝的便是那两人下棋时候日本飞机投弹炸重庆。俄而弹落,棋子都被震得跳了起来。胆小一人撒腿便跑,另一人一把抓住他:你走那就算你输。此乃不顾一切者。有趣的是此书两次提到孔夫子和他的门徒:一是讲到底要不要建花费一亿元的孔子雕像的争论;另一处便提到了他的众多弟子之一颜回:一箪食,一瓢饮,梁实秋嫌其不大卫生。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墨子》
我第一次看《孙子兵法》这本书是在我到新西兰的时候,无意之中找到这本书,那时我八岁。这本书其实最吸引我的是里面配的蔡志忠漫画,很幽默。书里通常都是一段古文配一段注解,一段现代汉语的译文,再加上几篇小文章(通常一开始是古代的,后来是现代的,构成几个《孙子兵法》在生活中活用的例子)。这些所有加起来成为一部分,几部分成为一章。这本书总共起来有十三个部分。《三十六计》也差不多,我是同时跟《孙子兵法》一起看的。不过《三十六计》好象更加难懂一点,讲了很多我八岁时根本就懂不了的知识,可是我还看的津津有味,原因是里头有大量插图。
自从我八岁看过《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以后,我几乎每过两三个月都要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翻一遍,我现在看已经不是因为里面插图有意思,也不是我想发财或者带兵打仗,而是我觉得看《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孙子兵法》上讲了很多战略方面的东西,但我丝毫不感兴趣,我只对里面关于战术的内容感兴趣,比如象攻城要用土台、攻城锤、云梯,等等。行军在树林里,如果飞鸟惊起,那表明敌方有埋伏。罗马总督 Publius Quinctilius Varus就是没有防范条顿人的埋伏才在日耳曼森林里,三个军团一万八千人全军覆没。但在具体战术方面,我个人认为《孙子兵法》没有《墨子》写的那么详细,特别是攻城和守城,墨子创造了许多守城的武器,例如转弩机(等于现代的重机枪)和连弩车。这里我要把连弩车详细描述一下。连弩车是用大方木造出来的,有时边角也会盖铁皮,中间会有一个梁,上面是个屋顶,下面有轮子,沿着城墙上面的走道走。里头十分坚固,可以容下十个人。所以,一般的武器伤不了里头的人(除了希腊火,但中国春秋战国时不可能有)。连弩车里架着一个巨弩,转动自如,一次发射少则十二支最多能达到七十多支的短弩箭,所谓“声如雷吼,以败穗卒”。连弩车很类似现在的坦克,但坦克里最多坐四个人,而连弩车最多可以容下十个人。波希米亚人在胡斯战争里用的弩车也很类似墨子的连弩车,但里面没有那么厉害的巨弩,一只弩一次只能发射一只箭。因此效果不是很好(但对封建骑兵效果极佳)。
《孙子兵法》里另一个比较有趣的地方是在哪里用兵最有效的一段。例如:在山川里三个步兵抵一个骑兵或一架战车,原因是山川里骑兵的速度表现不出来,而步兵却比较灵活。在平原上则反之,十个步兵只抵一个骑兵或一架战车。在芦苇地里用枪戟比用箭盾有效,因此一个枪兵抵三个步兵。在山地里一个步兵抵三个弓兵,原因是弓兵发射弓箭必须要平地而且要远距离才有效,但在山地里岩石处处挡着弓箭,所以步兵比弓兵有效。不过有一点我比较不是很清楚:在森林里两个枪兵抵三个戟兵,为什么孙子会这样讲?史学家一直都有争议。我的观点是这样的:之所以枪兵比戟兵有效,那是因为枪兵是前后攻击,而戟兵是左右攻击,前后攻击,枪不会被树拌住。《三十六计》里讲的更多是战略上的问题,比如:韩信背水一战,以一挡十打败了赵国。
总之,我认为《三十六计》写的是进攻性的战略,而《孙子兵法》是总体战略,《墨子》讲的主要是防守性的战术。欧洲中世纪打仗不是象长弓兵和瑞士方阵那样彻底击溃对方,就是双方没完没了的混战。欧洲真正有比较系统的战术(我以后会专门写关于欧洲中世纪战术的文章)是1470年勃艮弟公爵大胆查理(Charles the Bold)对他的军队进行改革,他平常就喜欢读恺撒和汉尼拔写的书,只是他每次设计一个似乎完美的阵形或战术都被瑞士人不到两个小时就击溃。也许你们会问:如果诸葛亮在欧洲领军的话不就是常胜军吗?我觉得绝对不能。原因有二:一,我看欧洲人未必会听他的,毕竟打混战比较方便;二,诸葛亮有语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