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企业都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国内的企业人才培养机构)

大企业都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国内的企业人才培养机构)此外,参加初级和中级领导力项目的学员,必须经过公司领导的批准;改革后,所有参加领导力项目的学员,首先必须是业绩拔尖的经理。首先,杰克.韦尔奇确定了三个具体的改革目标:围绕这三个目标,杰克韦尔奇和培训中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改革前,克罗顿维尔的培训项目采用公开报名的方式,只要你感兴趣,都可以报名来上课。这导致学员的水平良莠不齐,很多未来领袖人才都不屑得报名。

大企业都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国内的企业人才培养机构)(1)

杰克.韦尔奇,通用电气(GE)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兼CEO,在短短20年间,领导GE的市场资本增长30多倍,达到了4100亿美元,排名从世界第10提升到第1,被世人誉为“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

除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商业传奇故事,杰克韦尔奇也打造了GE一流的培训中心——克罗顿维尔,全球第一所企业大学,被《财富》杂志誉为“美国企业界的哈佛”。

在杰克.韦尔奇自传第十二章《再造克罗顿维尔,再造GE》中,杰克韦尔奇详细地记录了对于培训中心的改革,让它重新焕发生命力,从而为GE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力量。

大企业都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国内的企业人才培养机构)(2)

他的很多观点和行动放眼当下,不仅值得每一位培训人学习,更值得企业家去思考:在组织人才发展和培养的过程中,一把手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首先,杰克.韦尔奇确定了三个具体的改革目标:

  1. 让最好的人才聚集到这里,而不是让那些疲惫不堪的人到这里套取最后一次奖赏
  2. 让培训中心成为一个“交互式的开放环境中传播思想的地方”,成为打破等级制度的最理想场所。在这里杰克.韦尔奇可以和公司下层的经理人进行直接交流,让总部的信息不会因层层管理者的阻隔而失真
  3. 学员要面对GE真实的企业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和学习

围绕这三个目标,杰克韦尔奇和培训中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措施一:严格审批学员参加培训的资格

改革前,克罗顿维尔的培训项目采用公开报名的方式,只要你感兴趣,都可以报名来上课。这导致学员的水平良莠不齐,很多未来领袖人才都不屑得报名。

改革后,所有参加领导力项目的学员,首先必须是业绩拔尖的经理

此外,参加初级和中级领导力项目的学员,必须经过公司领导的批准

参加高级领导力项目的学员,必须获得集团人力资源总裁、一位副董事长和杰克.韦尔奇本人的共同批准

大企业都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国内的企业人才培养机构)(3)

这个措施有两个好处:

让培训成为一种稀缺的奖励式资源。

同样的一件物品,如果它是免费且容易获取,往往不会得到人们的关注和珍惜;相反如果它付费且稀缺,则会激发大家的重视和渴望。

这就是为什么饥饿营销可以屡试不爽。

当下很多公司的培训项目,即使求着业务方来学习,大家也爱答不理,主要还是因为“太廉价”。

从企业大学的角度,是希望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覆盖更多员工,但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就容易产生“既然随手可得我有空了再学”的消极心态。

杰克韦尔奇的做法,让培训变成一种荣誉,一种稀缺资源,只有表现优秀并获得上层认可的员工才能获得的特殊奖励。

培训变成一种优秀的象征,当GE的员工说出“我去年参加了克罗顿维尔的培训”,TA是自豪的,同事们也会投来羡慕的眼光,培训的意愿和重视程度自然会大大提升。

华为大学的内部收费机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次培训几千甚至上万的费用,让培训成为珍贵的稀缺品。

另外,优秀的同学能打造更好的学习体验。

从杰克韦尔奇的目标可以发现,他对培训的定义,绝对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在“交互式的开放环境中传播思想”,每个人通过彼此的思想交流和碰撞,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要达成这个目标,除了对导师有较高的要求,学员的水平自然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优秀的同学又打造了一个优秀的社交圈,学习之余可以结实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会再次提升学员渴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大企业都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国内的企业人才培养机构)(4)

措施二:打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杰克韦尔奇也非常重视硬件设施对学习体验的影响。他回忆自己参加培训的经历时提到:“我喜欢这些课程,但特别不喜欢这里的住宿条件”。

既然要让最优秀的员工来到这里,杰克韦尔奇认为必须把克罗顿维尔变成一个世界级的培训中心。因此他批准了大量的预算,对培训中心进行大刀阔斧的翻修和升级,仅仅是生活居住区的预算就有4600万。

看看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无论是教学设施还是生活场所,都会精心设计来打造良好的学习体验。这是因为学习的效果不仅限于培训现场,还会受到前后相关活动的影响,比如睡眠质量。

一个失眠的学员,即使TA再有热情,也会影响学习的质量。

但很少有企业一把手或企业大学注意到完整的学习体验路径,即使注意到了,他们也倾向于让学员自己克服。

昨晚酒店的床睡得不舒服?给自己买杯咖啡吧!

在费用方面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培训中心的负责人在预算方案最后做了一页投资回报分析(ROI),也就是培训人特别关注的“花了这么多钱如何创造价值”问题。

杰克.韦尔奇直接拿掉了这一页,并在上面打了个“×”,配上一个词——“无限”

杰克.韦尔奇不需要培训负责人去证明培训带来的价值,他坚信这项投资上的回报是不可计量,并永远持续下去。

这就是一位世界一流企业管理者的格局和远见。

大企业都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国内的企业人才培养机构)(5)

措施三:躬身入局,和经理学员直接交流

杰克.韦尔奇的第二个目标“和公司下层的经理人进行直接交流,让总部的信息不会因层层管理者的阻隔而失真”,也不是说说而已。

他每个月都要在培训中心出现一次,每次4个小时以上,在21年时间里和将近1.8万名GE经理在课堂上进行了直接沟通。

并且是真的沟通。他从来不发表演讲,更多是用话题引起公开而广泛的交流。比如他会分享过往工作的困境,特别是在伦理上和管理上进退两难的问题,抛砖引玉,激发大家去分享他们自己的经历。

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从其他人的经验中看到更多的管理难题,提前储备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备未来遇到类似的挑战时,可以更加得心应手。

除了知识和技巧,这样的交流还达成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影响:它让教室里的每位经理都知道,在面对艰难的管理抉择时,他们并不孤独。他们会获得更多的能量。

另外,杰克.韦尔奇会在交流过程中传达“最正宗的”GE文化和理念,让大家真正理解公司的愿景和使命。有不少经理都会反馈:这和我在当地听到的完全不一样。一把手需要这样的场合去消除层级沟通的漏斗和障碍,让公司上下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

而这一切成果的重要前提,是杰克.韦尔奇躬身入局,把人才发展放在了GE非常高的战略地位。

大企业都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国内的企业人才培养机构)(6)

措施四:注重解决问题的“行动学习”教学法

改革前,克罗顿维尔的培训项目主要围绕领导力的“蓝宝书”展开讲授课程。“蓝宝书”将近3500页,里面写的都是经理们应该或者不应该做什么。

这和杰克.韦尔奇的目标相差甚远。

改革后,培训中心引进了今日大家耳熟能详的“行动学习”。在领导力的课程中,每次课程都会精心挑选一个GE真实的企业管理问题,让大家进行探讨和学习。

为了让课堂上尽可能详细地还原企业问题最真实的情况,培训中心尽可能邀请问题的当事人来到现场,参与案例讲解和讨论。这个举措不仅让课堂案例效果更接近实战,还在不知不觉中组建了一批强大的讲师阵容。

在杰克韦尔奇退休时,培训中心85%的授课讲师都是公司的领导,他们共同代表GE总部,向更多经理传递正确的企业文化和珍贵的实战经验。

再造克罗顿维尔,再造GE。

自传中的标题完美总结了企业大学在杰克.韦尔奇心中的地位:改革的第一站。培训中心做好了,整个企业才能向阳茁壮成长。

今天很多企业都有了企业大学,但这不仅仅是HR下面的一个二级部门,它更是企业一把手不断提升组织效能的秘密花园。如何有效地利用企业大学,发挥培训的价值,希望杰克.韦尔奇的经历,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大企业都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国内的企业人才培养机构)(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