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来看盘面数据:学校占地面积13589平米,建筑面积14756平米,设计规模24班,今年招生200多人,5个班。学校位于和乐二街南侧,新程北一路西侧,标准的新川板块。我们探校的第一站,选择了新川科技园小学。规模上属于“小而美”科技味儿比较浓郁

记者丨樊英

2022年秋季,高新区新增投用中小学8所,其中,6所小学都在中和街道。

其实从上半年升学季开始,高新区最受关注的区域就是中和街道。除了刚刚提到的多所新增小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新区中和街道部分区域,首次实行小学入学多校划片,而中和街道的6所新建小学中,又有5所都参与了多校划片。

多校划片,意味着有不确定性,家长自然就很关心:这几所多校划片的新学校整体质量怎么样?又各有什么特色?

我们探校的第一站,选择了新川科技园小学。

规模上属于“小而美”

科技味儿比较浓郁

学校位于和乐二街南侧,新程北一路西侧,标准的新川板块。

来看盘面数据:学校占地面积13589平米,建筑面积14756平米,设计规模24班,今年招生200多人,5个班。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1)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2)

新川科技园小学校园风貌,点击可查看大图

也就是说,办学规模是比较小的,但是,校园设计比较有艺术感,整体来看,典型的“小而美”风格。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3)

另外,作为新川科技园板块的学校,科技、科创在学校体现得也很明显,从校门口就能感受到浓浓的科技味。比如,校门口的智能防疫考勤系统非常智能、体验感也很好。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入校人脸识别系统,学生只要经过闸机通道,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并同步将信息发送至监控大屏、值周教师、班主任、学校保健医生以及家长手机上。晨检老师就能通过安装在校门口的监控大屏能看到该生班级、姓名、体温、入校时间等信息,迟到及未到学生后台也能及时查询并能一键导出,确实非常方便。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4)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是当天过生日的同学经过检疫通道,系统识别后还会提醒该同学“生日快乐”。这甚至成了很多小朋友最惦记的一件事,在生日当天,收到校门口的祝福,“比我吃生日蛋糕还快乐”。

从这番体感而言,这个学校的科技范儿,不是冷冰冰的科技范儿,还是很有温度的。

片区内算热门

今年首轮就报满

再来给家长们解释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在文章开头就指出多校划片这个背景。

事实上,早在2020年,天府新区就率先在全区启动“公民同招”“多校划片”等教育新政,在成都教育圈乃至省内外均引发极高关注。回顾天府新区多校划片的实施效果,就在实施的第一年,一个明显变化是,学校与学校之间悄然形成了新的“赛马局”。

所谓“赛马局”怎么理解呢?过去,小学都是划片入学,学校只需接收片区内适龄儿童即可,无须担忧生源不足等问题,类似于“坐商”,至于学校质量、口碑好坏,家长也没得选;

但多校划片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同一学区内会有多所学校“同台亮相”“同时报名”,家长用脚投票,因此,报名的热度将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学校口碑最直观的风向标。

这给学校带来的压力是什么呢?谁都想成为最受家长追捧的学校,谁也不想成为无人问津、门庭冷落的学校。你说,这种情况下,校长和老师们是不是只能撸起袖子加油干?

所以,上半年我们在分析高新区的多校划片时,还有家长不理解,甚至迁怒,总觉得还是要一对一划片才好。那大家又换个角度想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区域内学校都死水一潭,质量多年无提高,但离你家很近;另一种是各个学校争先恐后不甘落后,但可能距离会比家门口的学校远那么一点点。二选一,你会怎么选呢?难道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不应该排在第一位吗?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5)

新川科技园小学校园

说回高新区中和片区的这5所参与多校划片的新学校,在尚未开校的情况下,大家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等待家长的选择。从宣布政策到报名,留给家长考察的时间不多,留给学校宣传发声的时间,就更少。从最终结果来看,新川科技园小学今年的招生计划,第一轮报名的时候就满员,这也是家长认可度的一个重要体现。

所以,这个背景,供各位区域内家长参考。

有经验的老师占了绝大多数

每个班有三个班主任

我们再来说说家长最关心的,同时也是今年最打动家长的,就是新川科技园小学的师资。

就在本月14号,新川科技园小学举行了高新区教育科研联合研究项目《家校社共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开题暨第二轮深化研究推进会。其实,这个联合科研项目早在2019年就组建了,负责人是时任成都师范银都小学副校长、紫薇校区执行校长的张俊勤。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科研项目第二轮开题会议,会直接放在新川科技园小学。因为张俊勤现在是新川科技园小学筹备组组长。如果说,有什么促使家长在多校划片的学校当中,选择新川科技园小学,师资应该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6)

张俊勤校长

除了张俊勤,新川科技园小学的另外几位筹备组成员也都经验丰富(戳此回顾:探校丨中和这所组团小学取名字了:新川科技园小学)。学校目前有教师20多人,仅有1名新老师,且不担任语文数学学科的教学。也就是说,目前新川科技园小学一年级几乎都是有经验的老师。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7)

而在班级管理方面,学校设置了“三师”班主任团队管理制度,每个班除了常见的班主任、副班主任外,还有一名蹲点班主任。蹲点班主任均是学校筹备组教师,且具有丰富的班主任经验与学校管理经验,能高站位引领班级发展,他们也是班级任课教师,可以随时“蹲下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最终实现1 1 1˃3的教育效果。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8)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9)

点击可查看大图

事实上,相比科创教育,或许幼小衔接会更打动新生家长。今年的招生季,总体对新川科技园小学来说大大小小的困难不少,其中之一就是校园交付相对较晚。那么,他们是怎么打动了家长的呢?

作为银都小学紫薇校区的执行校长,张俊勤校长常年分管银都小学学前教育,她深知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张俊勤向记者介绍,在入学报名前后那段时间,新川科技园小学紧急开辟了几间教室,利用周末开展幼小衔接体验课程;暑假期间,设计科小幼小衔接课程册,用丰富的课程指导家长做好幼小衔接,缓解家长的焦虑,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入学。根据学校介绍,这些前期课程给参与的家长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加上老师的专业细致,快速积累起了学校的第一波好口碑。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10)

新川科技园小学师资团队

据了解,当公布张俊勤作为新川科技园小学筹备组组长的时候,张俊勤曾表示,银都小学一直在提供大力支持,但新川科技园小学不是按照以往的套路复制名校,而是希望能把好学校的优良传统、先进做法、以及优质资源汇聚、融合在一起,传承并创新,办一所全新的高品质学校。

两个小细节

供家长们参考

再说给记者留下较深印象的两个小细节。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11)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12)

新川科技园小学延时服务课表和日常课表

点击可查看大图

一是学校的课程安排,尽可能做了很多高附加值的内容,家长们普遍都有“惊喜”“物超所值”的感觉。具体从学校的课表来看,学校优化了延时课程体系,重组了学校的人力、资源、时空、内容等要素,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打造特色延时课程、精品拓展课程和明星社团课程,力争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关注,让每一个孩子有更多的获得感。比如特色延时课程,在尽可能的时间内,设置了每天7门,累计17门,每周35节课的课后延时走班。从实际选择来看,200多名同学,每周就有900多人次参加特色延时课程。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13)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14)

点击可查看大图

还有一个值得跟读者们分享的,是学校的食堂没有外包,而是自己招聘了厨师团队,该团队还获得过成都市总工会最佳工匠厨艺比赛优胜单位。同时,明确了张俊勤为总负责人的后勤团队。例如检查每天进货的食材,都是学校老师亲自检查,细致到要检查每一颗鸡蛋是否有破损。学校还自创了“校医试餐、校长验餐、全员陪餐”的“三餐制度”。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15)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16)

新川科技园小学食堂

不知道各位印象里的食堂是什么样的,但就在记者到访当天,没有任何提前安排,也没有老师专门组织,而是记者在探访完学校后,正好是饭点,就顺路拐进了食堂,整个食堂里虽然坐满了学生,但是全场安安静静。坦率说,成都的中小学食堂,我们访问过不止100家,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这背后,也绝对是对老师管理艺术的一个巨大挑战。

高新区再添一所小外学校(探校高新区这所小学虽然很新)(17)

但是,有一个问题,应该不算杞人忧天。学校今年第一年招生第一批次报名摇号就满员。在四周尚未大面积入住的情况下(学校周边均为正在建设中的新川科技园人才公寓),按照这个发展趋势,学校24个班的设计规模,学校存在爆仓的风险。所以,家长们对此应该做到提前心里有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