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都学什么难吗(大学生为什么学不好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都学什么难吗(大学生为什么学不好高等数学)原因之二:同学们的学习环境变了自然,对“高数”的学习也就没有了高中时的那种用心与专注。一旦学习碰到困难,60分万岁的侥幸心理开始主导“高数”的学习。原因之一:同学们的学习目标变了在中学时,同学们的学习目标是非常清晰明确的,那就是拿高分,考上一所好大学。因此,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英语等课程,同学们都会想方设法为提分而努力学习。来到大学后,这样清晰明确的目标没有了,有的是身心的放松以及大块自由支配的时间。尽管有的同学下决心要考研,有的同学下决心要出国深造,有的同学下决心要找一份好工作,但习惯于被外部压力推着走的各位同学,突然没有了强大的外部压力,完全要靠自律来达成想要的目标,确实难度很大,特别是对于自律性相对薄弱的部分同学,这样的目标很容易被五光十色的大学生活所冲淡。同学们的学习目标逐渐变得迷茫与不确定。
我是杨乾尧,点击上方“关注”,和我一起,关注教育,唤醒灵魂,启迪智慧。
对于许多刚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高等数学》(以下简称“高数”)是一道不好跨越的坎,一些栽过跟斗的学生都很纳闷:“我在高中学数学时,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怎么到了大学竟挂科了?”
对此,我曾经的回答常常是从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最近这个问题又在我耳边响起,引起了我的重新思考,觉得有必要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经过我的调研分析思考后,我找到了三个原因,并作了一下探究。现将探究的结果提供给正在学习“高数”的大学生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因之一:同学们的学习目标变了
在中学时,同学们的学习目标是非常清晰明确的,那就是拿高分,考上一所好大学。因此,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英语等课程,同学们都会想方设法为提分而努力学习。
来到大学后,这样清晰明确的目标没有了,有的是身心的放松以及大块自由支配的时间。尽管有的同学下决心要考研,有的同学下决心要出国深造,有的同学下决心要找一份好工作,但习惯于被外部压力推着走的各位同学,突然没有了强大的外部压力,完全要靠自律来达成想要的目标,确实难度很大,特别是对于自律性相对薄弱的部分同学,这样的目标很容易被五光十色的大学生活所冲淡。同学们的学习目标逐渐变得迷茫与不确定。
自然,对“高数”的学习也就没有了高中时的那种用心与专注。一旦学习碰到困难,60分万岁的侥幸心理开始主导“高数”的学习。
原因之二:同学们的学习环境变了
高中时的学习环境是一种高压下的学习环境。学校的激励与指导,家长的期望与监督,同学之间的比较与竞争,使得同学们的学习始终处于一种战时的竞争状态,这样的竞争环境让同学们兴奋不已,不甘落后。
上大学后,同学们也都成年了,大学对同学们的学习管理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学校的高压目标没有了,家长的监督检查没有了,有的是同学们对学习的自我负责,自律成了同学们在大学学习的主旋律。
具体来说,课程老师会按部就班地来上课,但不会强迫你必须怎样,应该怎样。上课听讲、课后做作业等完全由同学们自己掌握;丰富的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源就在学校图书馆里,怎样利用也完全由同学们自己掌握;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社团等第二课堂活动也完全由同学们自己选择;校外兄弟院校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灯红酒绿的社会环境交相辉映,也完全取决于同学们的选择。
总之,所有这些就构成了同学们的大学学习环境,如何选择完全在于同学们自己。
清醒的同学都明白,这样的学习环境其实在不断提醒自己:必须要将曾经的“他律”变成“自律”,将曾经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大学的学习自然就成了问题。
具体到“高数”的学习,每次数学课都会有新内容产生,基本上没有象高中学习时对内容有不断炒冷饭的现象发生,学习进度都是老师按照课程教学大纲一路高歌向前迈进,中间一般不会停下来。如果哪一位同学在中间的某一段学习没有跟上,自己又没有利用其他时间去补,那么“高数”的学习就会出现“一步落伍,步步落伍”的现象。自然,想拿高分就会很难,而挂科就会变得非常容易。
同时,老师每次上完课就回去了,同学们学习中碰到问题,如果不主动去找老师,只能自己想其他办法解决,否则这样的问题就会一直存在,直至影响到考试。
因此我们说:自律、主动是大学环境告诉同学们的两个学习法宝!
原因之三:同学们的学习方法变了。
高中的学习基本上是填鸭式的,不但在同学们的学习内容上,老师的教学指导精准到位,不留死角,而且在同学们的学习时间安排上,学校都进行了周密而细仔的安排,同学们只要跟着老师的教学节奏走,一般都能取得好成绩。
上大学后就不同了,在学习时间上,除了课表外,其余时间基本上都需要同学们自行作出安排;在学习内容上,每次上课都会有新内容产生;在学习方法上,每门课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一般也会进行指导,但如果你不留意,学习方法就会被高中时养成的习惯带走,一旦发现走不通时,往往为时已晚。
同学们需要明白的是:大学的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只起到引路人的作用,能否引上路全靠同学们的悟性与努力程度。老师按照课表来教室上课,上完课就回去了,很少留其他时间与同学们交流,如果同学们不主动找老师讨教,那么你想得到老师的额外指导就会很难。特别是“高数”的学习,有时教材中的一句话可以让同学们琢磨半天也往往不得其解,但老师的简单讲解常常会让同学们茅塞顿开。因此,如何利用好老师这一资源也是大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以上三个方面就是影响同学们学好“高数”的三条主要原因,如何来对症下药?杨老师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
建议一:明确学习目标,回答好“2W1H”。
上大学后,建议同学们不断地问自己三个基本问题:我为什么要上大学(Why)?上大学学什么(What)?怎么学(How)?即“2W1H”。只有将这三个问题想明白了,那么你想学好“高数”就有了思想基础。
一般而言,这三个问题应该在大一的时候解决。
建议二:搞清楚大学环境的特点,向大学环境要资源。
通过入学后对大学的了解,同学们要尽快搞清楚大学环境与中学环境的异同,掌握大学环境的特点,并制定好大学的学习计划和今后的职业规划。
有了学习计划与职业规划,同学们的学习就有了方向与行动方案,进一步需要思考:“怎样利用大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这一步很重要,马虎不得。
建议三: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就是临门一脚,其重要性同学们都清楚。因此,一定要争取在一年之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拖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让自己懈怠。
“高数”的学习因人而异,但基本的套路还是有的,那就是:
⑴吃透一本教材,一般以老师指定的教材为主,逐字逐句吃透;
⑵配上用好参考书,参考书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帮助理解主教材的内容,二是拓展练习的题量。因此参考书不需要从头到尾地去看,只须有针对性地去查阅,去选题。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写的《高等数学》、《微积分》、《高等数学习题集》是目前国内最好的参考教材,特在此推荐给大家。
⑶用足用好老师这一教学资源。一般而言,老师都喜欢善问的学生,也喜欢与同学们探讨问题。因此,同学们要了解老师的这一特点,主动接近老师,向老师讨教。
⑷充分利用兄弟院校的教学资源与平台资源。中国的大学现在有2000多所,每一个大中城市都会有若干所大学,这些大学的许多资源都是可以共享的,有的甚至学分都可以互认。另外还有大量线上的MOOC课程和其他平台上的视频课,都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学会利用好这些帮手也是大学学习的好方法之一。
杨老师根据自己三十多年“高数”教学经验,也录制一些“高数”视频课,有考研数学复习视频课(已经推送到了头条),有零起点的“高数”学习视频课(第一版将于2021年5月推送),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关注我的头条“杨乾尧”,并点击相关内容进行学习,也可以留言提问,有问必答。
【结束语】:“高数”学习是同学们必须要跨过去的一道坎,也是考研重要的基础课程。本文给同学们分析了一下大学学习的特点,找寻了一下“高数”学习困难的三个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三条建议。同学们可以逐一进行对照,看看在自己身上,面对“高数”的学习,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三条建议对自己有用吗?从而树立起学好“高数”的信心,走出“高数”学习的迷途与困惑。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