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差十所初中:南京10所初中简介
南京最差十所初中:南京10所初中简介何为英才?我们的理解是:让所有孩子学有所得,让优秀的孩子更加优秀。没有分数的学校不是好学校,只有分数的学校也绝不是好学校。校长的话学校一百多年“勤、朴、诚、毅”的校训体现了一个“责”字,是“责”让这所百年老校重焕生机。在钟英,每一个人都在将“责”的压力转化为动力,老师把书教好、把班带好,学生把课上好、把书读好,学业成绩每年以稳健而持续的速度不断提升,是钟英人努力的结果,更是钟英文化传承的力量。庆幸的是,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钟英中学创办于1904年
南京市钟英中学创建于1904年,2014年恢复原校名“钟英中学”。学校秉承钟阜育英才之旨,以培养“学业基础扎实,个性特长明显,能对未来负责”的钟英人为己任。
学校的校园由北部校区曾公祠、中部和南部教学区组成,一校三部,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现有48个教学班级,在校师生逾两千人。
一百多年的办学中,从钟英校园里走出了国学大师钱穆,吴良镛等十多位院士。近年来,学校每年都有300多人次学生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2019届初三(5)班李闻笛同学中考取得了671分的好成绩,72%的同学达到四星级高中分数线。
校长的话
学校一百多年“勤、朴、诚、毅”的校训体现了一个“责”字,是“责”让这所百年老校重焕生机。在钟英,每一个人都在将“责”的压力转化为动力,老师把书教好、把班带好,学生把课上好、把书读好,学业成绩每年以稳健而持续的速度不断提升,是钟英人努力的结果,更是钟英文化传承的力量。
庆幸的是,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没有分数的学校不是好学校,只有分数的学校也绝不是好学校。
何为英才?我们的理解是:让所有孩子学有所得,让优秀的孩子更加优秀。
我们正在用课程实现这一愿景。
我们有全市独一无二的校园中的文保——清代曾公祠,作为江苏省书法特色学校,学校的校本课程《墨韵书香》获市精品校本课程一等奖,我们的孩子可以在这里开展书法研习,还可以进行经典诵读,排演课本剧;我们是南京市首批智慧校园学校,我们通过汽车驾驶等数字模拟课程,让孩子学习在互联时代优雅的生活。
我们正在推进“三馆一园”计划,钟英的校园将成为全场域的学习空间。未来的钟英,将是图书馆中的学校,处处皆有书,时时可读书;还将是艺术馆中的学校、科技馆中的学校、花园中的学校……我们努力在各个空间让孩子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当然,未来的钟英校园,听到的不仅仅只有读书声,更应该有孩子们的歌声、笑声、喝彩声。
对孩子走出校门后的三十年、六十年负责,我们希望每一位钟英人在学校文化的润泽下:勤朴诚毅,幸福成长。
——校长 王小虎
雨花台中学初中部创办于1957年
2015年,雨花台中学初中部被评为南京市推进素质教育示范初中,2018年,被评为南京市教育现代化初中建设校,2019年,被评为江苏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
近年来,学校连续多次获得“雨花台区中考优秀奖”“雨花台区质量提升奖”,每年有300多人次学生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奖项。2019年3月,被评为南京市语文学科发展示范基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和雅”读写课程成为学校特色,每年有100多人次学生获得各级阅读、作文奖项。
2019年7月,雨花台区教育局做出重大调整部署,雨花台中学初、高中两部在“一个整体”的基础上实施相对独立的管理,雨初中又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揭开了新的历史发展篇章。
雨花台中学初中部现占地面积75亩,建筑总面积近2万6平方米,现有50个教学班级,2300多名学生,是南京市办学规模最大的初中学校之一。学校现有教师200人,其中正教授级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4人,市、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超过100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体育,生物六个学科被评为南京市优秀教研组。
校长的话
一路征程,留下一路奋斗印迹。
雨花台中学初中部就是一所让师生在奋斗中实现自由幸福成长的学校。这是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
我们致力于打造“在奋斗中”的氛围。每年清明前夕,我们都会组织初一新生徒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进行往返六公里的徒步祭扫,这是学校特有的育人路径,让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磨练奋斗意志,涵养奋斗精神,擘画奋斗愿景。
我们认为,让学生在青少年阶段懂得用奋斗实现自身自由幸福的成长,成就最好的自己,应该是教育永恒的、终极的追求。
雨初中还是一所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学校。
走进雨中校园,还会看到一座简洁美观而又充满生活趣味的美好生活体验馆,馆内有各种各类的中西餐厨具设施,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学习烹饪中西餐品,享受自己动手带来的乐趣,连体验馆的徽标都是在社团同学们自行设计的基础上遴选出的初一(1)班俞乐涵同学的作品。
事实上,“每月学会做一道菜”是我校“六个一”特色课程之一(即每天做一件家务事、每周参加一次志愿者活动、每月阅读一本好书、每月学会做一道菜、每学期做一次演讲、培养一项艺术爱好或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旨在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培养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生活技能与终身素养。
雨初中也是一所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学校。
“没有硝烟的战场,奋不顾身地前往。一方有难的支援,义不容辞的担当。分秒必争的战场,全力以赴的保障。守望相助的驰援,义勇向前的担当。” 这是我校初一(3)班王千钰同学自创自唱的《战“疫”之歌》,她用青春的歌声唱出了一线医护的担当、奉献和无畏精神,“学校的人文情怀教育是我创作的内驱力”,在雨初中像王千钰这样的同学有很多,他们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关注时事、心系家国。人文精神是我们在教育中始终高扬的精神力量,渗透、融合在学校教育的每个细节之中。
“雨润桃李,花开天地;弦歌清越,梦飞华章”。
在新的教育征途上,全体雨初人将用全部的热情、汗水、智慧和坚持,闪亮奋斗的梦想,把雨初中办成一所最好最适合的一流初中名校,成就孩子更美好的成长,走向更璀璨的未来。
——校长 孙进
南京市科利华中学1979年创办
南京市科利华中学创建于1979年,2000年被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首批省级示范初中,历年中考成绩稳居南京市前列,已成为家长们口碑相传的南京市义务教育的一个品牌。
科学的探索、勤奋的实践使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并逐步形成和确立了以“创设优良学习生态,为学生优质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笃行”为校训,以“自砺自强”为校风,以“严细实恒”为教风,以“自主自觉”为学风,以“厚德博学,身心两健”为学生培养目标,有效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学校凭借“优化的管理模式、优质的团队建设、优越的课程实施、优良的学习生态”,用心培养每一位学生,力争使每位学生都能升入理想的学校,自2010年以来连年获得玄武区教学质量管理优质奖。
科利华中学的崛起是玄武区长期以来推动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的结果,同时已发展起来的科利华中学正在为区域内外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南京市科利华中学棠城分校2014年8月在六合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借助科利华中学的办学优势,与本部“资源共享,教研一体”,践行“尚德树人,笃行求真”的理念,构建了“三主四步”课堂教学形态,成为了六合公办校的排头兵,让六合的孩子在门口上好学,在家乡读好书。南京市科利华中学紫金分校2018年9月启用招生,学校依托科利华中学本部,教学资源共享,教师队伍共建,初步形成了“求进、精进、共进”的学风和“真心、暖心、爱心”的教风,办学质量在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办学成果获得周边社区居民和学生家长好评。南京市科利华中学铁北分校2019年9月开班,位于玄武发展“新中心”铁北地区,学校依托科利华中学本部在名优师资和品牌课程上的雄厚实力,狠抓内涵发展和创新运作,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学生的高度好评。
校长的话
科利华中学是一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生源层次多元,三年后,给予每个孩子怎样的成长台阶?如何让每个孩子显著推进?是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针对学优生的“科英课程”和针对学困生的“科进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教学保证。我们让速度快的孩子有畅通的跑道,让速度慢的孩子一样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学校请来区域内的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老师加盟,开设“科英课程”,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得到拓展,他们有了一个共同探究、彼此学习的氛围,对未来的规划更加清晰,2019年清华和北大在南京自主招生初审通过的14人中,初中就读科利华中学的毕业生就占到3席;我们每个年级针对学困生都设计了不同的“科进课程”,比如初三年级的“延伸辅导”,学习有困惑的孩子自选需要补习的科目,每天放学后年级组聚焦一门学科,该学科的所有初三老师义务为孩子们一对一答疑解惑。
科利华中学的校名随着学校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内涵,“学以兴邦,科以利华”,提升师生的科技素养,增强师生面向未来的能力是学校的期许。
我们在初一年级开设普及性的机器人课程、思维导图课程,每周都有,排进课表;我们正在筹划的人工智能课程,也将全员开设、成为必修。
这个特别的寒假,学校在科大讯飞的平台上开设直播课程近500课时,展现了老师们非凡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大家积极学习新技术,备课组集体打磨,面向全年级学生、家长开课,真正让每一节线上课达到优质、有效,收获一致好评。
我们培养的是未来人才,我们对于教育现代化内涵的理解是: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对他们进行的智慧启发和心灵陶冶所带来的内心充实、和谐、光明和快乐,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教育的意义,并在教育意义的浸润下实现个体身心素质全面的生动的活泼的发展。
敬畏职业的操守、以爱育爱的能力、实干兴校的担当、互帮共赢的情怀已然成为科利华中学教师的特质,必将成为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力量。
——校长 高建君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分校2003年创办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分校是南京城北地区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创办于2003年,由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初中部发展而来,现有38个班级,为玄武区班级数量最多的初中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学校积累了良好的口碑,成为南京家长公认的校风好、环境美、特色明、品质高的公办初中。
作为江苏省教师发展研究基地,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40名市、区级骨干教师和6个南京市先进教研组,10多人次获得省、市级赛课一等奖,中考连续十三年获得玄武区质量管理优质奖。学校德育是南京市和玄武区教育的知名品牌,阳光大课间是玄武教育的靓丽风景。
2019年,学校成为玄武外国语学校联盟校,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注入与辐射,随着智慧校园、教师发展共同体、玄武少年科学院等项目的推进,学校正在成为南京初中教育的一块新高地。
校长的话
“尊重生命,建设生态型绿色学校”,是十三中红山分校的办学理念。我们认为“学校教育不应是刻板的训导,而应是教育生活的一种润泽”,我们致力于将学校建设成为广大师生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学校新建了一个楼顶“街心花园”,春意盎然的景色吸引了很多孩子,他们喜欢下课后眺望满目生机,也喜欢到花儿们的掩映下坐一坐、聊一聊,放松身心,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意池、锦鲤池、励志苑、棋艺园、桃李园……处处都是孩子们的乐园。
每年新生入学,从军训开始,体育老师和班主任老师通力合作,孩子们喊口号、跑直线、拐直角,全部都成为自觉行为,让每一个班的课间操充满精神气,让每一次活动都能快静齐,呈现出青春、阳光、向上的状态,成为兄弟学校学不走的独特风景。孩子们都知道,规则之内自由飞翔,长期的体育锻炼也帮助孩子们形成了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想让他们学得好,首先得让他们吃得好,除了天天花样翻新、营养搭配均衡的可口饭菜,还有孩子们每周热切盼望的焗饭、炒饭、点心和花式汤。
就学习谈学习,会忽略很多润滑的因子,学习的含义就会局限在肤浅的表面上,学校的立交桥课程、阅读实践、劳动教育、特色活动等共同构成了孩子们成长、发展的底色。炫舞社、篮球社、足球社、乒乓球社、手工社、合唱团、篆刻社、演讲社等多个学生社团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一年一度的读书节、体育节、厨艺节、文化艺术节以及节假日定期开展的青年志愿者等活动深受学生欢迎。
作为 “江苏省STEM项目试点学校”,我们正在重点打造南京铁北地区最大的特色科技项目“玄武少年科学院”。该项目融合多学科课程,给孩子们提供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的平台,在电脑制作、程序设计、机器人、3D打印、木工陶艺制作等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手脑并用的实践中真正获得能力的提升。
我们没有特级教师,却有玄武区乃至南京市最优秀的教师团队,因为“尊重、关爱、唤醒、励志、情感、方法、责任、奉献”八个红山教育的关键词写在了每一位老师心上。作为“南京市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我们最早实现了由“技术支持教”向“技术支持学”的转变,实现了对每一个孩子的全程学习提供即时的学习诊断,教师即时地将诊断数据转换成可有效改善教学的信息,促进孩子们个性化学习。学校不断完善“精准目标、精炼过程、精确反馈、精细辅导”的“四精”课堂模式,向课堂教学与教学管理要质量,连续十三年荣获玄武区“三段一体”教学质量管理优质奖。
2020届初三是特殊的一届,复课后接下来的两个月,至关重要。我们将以“爱、准、狠”为行动指南:“爱”的前提是尊重和关心,是以情促学,“亲其师从其道”;“准”是“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是找准孩子们学习做题的“堵点”、补上孩子们学习做题的“断点”,消除孩子们非智力因素上的“失分点”;“狠”是严格、是专注、是执着,是感觉或发现提升学生成绩途径、方法后的勇往直前、精益求精、聚焦成燃,而不是板起面孔的高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十三中红山分校始终重视情感教育的渲染,以尊重关爱为前提,以情感人,以情团人、以情化人、以情为孩子们的幸福成长奠基、护航!
——校长 邵长峰
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2008年创办
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位于鼓楼区清江路19号,闹中取静,书声朗朗。
这是一所年轻的学校,由金陵中学、拉萨路小学“汇”而“和”成,肇兴于2008年秋,是鼓楼区人民政府办人民满意教育、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打造教育强区的创新举措。
这又是一所秉承百年金中丰厚文化底蕴、高起点高标准创办的九年制公办学校,得名于金陵中学的前身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在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坚持“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遵循“诚、真、勤、仁”校训,以“汇 和”为核心文化理念,先后获得江苏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南京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群体、南京市教育现代化初中项目建设学校等荣誉称号。
“出身”不凡的金陵汇文学校中学部,踏实稳健发展,开创性的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历年来中考成绩稳居南京市前列,口碑相传,成为南京家长和学生公认的家门口名校。近年来,学校进一步辐射优质教育资源,成为鼓楼区初中第二教育发展联盟校核心学校,以鼓楼区推进学校自主发展项目为契机,以学校高位发展为动力,引领自主发展项目校——南京市第十二初级中学、宁海分校、滨江中学和求真中学的协同发展,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金陵汇文学校的名校资源,真正推动区域教育高质、均衡发展。
校长的话
我喜欢汇文的校园,她有文化氛围,她有温度,她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家园。
李睿朗等5位同学在2019年全国信息学奥赛中获得一等奖;高金鵔同学的作品“自动绘墙画机”获得南京市科技创新大赛发明创造类一等奖;在南京市创意制作大赛中汇文学子代表队摘得七项大奖;学校陶笛队2019年荣获南京市小乐器比赛一等奖;校羽毛球队在2019年省羽毛球锦标赛中获得4金3银5铜......
汇文努力为孩子们快乐生长、展翅翱翔开拓丰富的舞台,让他们遇见更加美好的自己。
汇文严格落实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开好所有课程,构建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提高性课程”等“融汇”课程体系。围绕“人文素养类”(汉字文化、中国民俗文化等)、“科学探索类”(3D建模、创客等)、“健康锻炼类(太极拳、武术等)”、“艺术修养类”(南京白局、篆刻等)、“生活实践类”(植物栽培、垃圾分类等)、“国际交流类”(模拟联合国、英语戏剧等)开设了三十多门校本课程,其中《串珠》、《植物栽培》、《文物会说话》荣获南京市初中校本精品课程一等奖,丰富多彩的课程实现了学生和而不同的成长。
汇文前瞻性项目“汇·和情境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经区级推荐、市级评审,刚刚被确定为2020年市级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汇·和情境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立足智能时代教育场域和物态环境,回应时代召唤,重设教育架构,再造具有普适意义的“汇·和”情境课程体系 力争在校本课程体系的有效建构和实施过程中,同步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以及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专业素养的多维提升。
微笑德育是我校德育的品牌和亮点。微笑主题活动,旨在养成学生微笑的礼仪习惯,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初一年级的“微笑德育”的情景剧比赛,初二年级的“微笑德育”的微视频比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微笑”,让温暖芬芳的微笑文化绽放校园。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火了“前浪”和“后浪”。在金陵汇文,“前浪”和“后浪”一起扬帆起航,努力建设人文化、数字化、国际化的现代化示范学校,朝着“特色显著、区内领先、南京一流、全省知名的现代化国际化学校”的办学目标阔步前进。
——常务副校长 石颖
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2011年合作更名
南京市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创建至今已经70年。2011年学校与百年名校中华中学合作办学正式更名,成为中华中学教育集团一员,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管理,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的历史展开崭新一页。
2016年原南师附中校长、教授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陈履伟先生来校担任校长;国家思想品德教材主编、省特级教师王存贵担任书记;省数学特级教师黄玉华担任教务主任。确定了以“博物明理 厚德思远”为校训、“种子精神 泥土情怀”为校风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关爱、责任、好学、创造品质的行知合一的光明少年。
学校占地面积83.5亩,是目前南京城区内面积最大的公办初中,学校配有全数字化教学楼、实验楼、网球场、体育馆、宿舍等,设计打造了“二场”“二庭院”“三带”“十小景”共十七处校园景观,每一处都有文化历史和典故解读。近年来学校荣获“南京市素质教育示范初中”、“南京市智慧校园”、“南京市现代化示范学校”、“南京市数字化校园”、“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首批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优秀项目学校”等荣誉称号,2019年度获得建邺区教育教学绩效考核一等奖。
校长的话
学校以“博物明理 厚德思远”为校训、以“种子精神 泥土情怀”为校风。确立培养目标:做行知合一的光明少年。
我们实施“互生式”教学。构建了“情境导学、探究问学、合作互学、展示品学、训练做学、提升思学”的教学范式。建立了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制度。学校通过 “雏鹰翱翔”计划、行知书院和研学旅行等特色课程,提供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个性化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我们实施“浸润式”德育。建构并实施了“新六艺”品格教育课程——“始于书、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健于身、笃于行。”六艺导向六行,六行导向六德。建立了与此相应的1 6证书的评价制度。
一所好的学校,需要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学校目前专任教师89人,专任教师中本科70人,研究生20人,学历达标率100%,本科率100%;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25人,一级教师48人,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9.3%。省级学科示范中心一个(道德与法治);数学、语文、物理、化学、政治被评为南京市优秀教研组。
我们追求的教育,是在现实中创造未来的教育。
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教育的核心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第一是关爱,我们认为关爱是道德的种子,是泥土的情怀。第二是责任,责任是行动的种子,是泥土的担当。第三是创造,创造是科学的种子,是泥土的奉献。
围绕这样的核心观念建构起来的课程体系,要求我们的学生,从单纯的头脑学习向全身心的学习转变;在全面性学习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的学习;在基础性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挑战性的学习;在输入式的学习基础上实行输出式的学习。只有这样的学生才是优秀的学生,才是中华上中所要培养的现代初中学生。
不从现实出发的教育,没有头脑;不听理想召唤的教育,没有良心。教育基于蓬勃的激情和坚实的脚步,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校长 陈履伟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2012年创办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是南京外国语学校分校中唯一公办初级中学,由原南外教学处主任、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陈波校长以及南外本部骨干教师领衔。全校教职员工共有90余人,其中一半以上教师拥有硕士学历,本科学历达100%。学校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22名。骨干教师中2人被评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7人被评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14人获得区级学科带头人称号,20余人获得区级青年优秀教师称号。
学校秉承南京外国语学校“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和“全面发展、自由成长”的办学理念,先后荣获“南京市推进素质教育示范初中”、“南京市科技装备示范学校”、“南京市书香校园装备示范学校”、“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学校”、“南京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南京市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去年获得建邺区教育教学绩效考核一等奖。
校长的话
一所好的初级中学,应该拥有科学明晰的办学思想、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德能兼备的师资队伍、稳定一流的教育质量、和谐向上的学校文化和严格而不失人性化的管理机制。
我们聘请省市课程教育专家,对学校多年教育教学实践课程进行了总结提炼,以“融贯中西 汇通文理”八字方针作为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精心打造了学校“融.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教育主张通过课程建设,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形成学生“融.通”品质;形成课程教学指南,体现课程“融.通”思想。其中,国家课程依据课标、教材要求,适当穿插中西、文理的元素,体现学法“融汇”。校本课程在融合主旨内容的基础上打通学科、时空、问题间的隔阂,体现综合能力上的“贯通”。“融?通”课程覆盖数学和科学、语言与文学、人文与社会、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课程、STEM项目课程、社会与生活实践课程九大领域,包含十几门学科内容、几十门课程。
学校和南外本部一致,以“五大传统节日”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外语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和“科技节”等,为学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和展示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我们成立“南外河西初中名师工作坊”,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与南外本部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直接对接,得到特级教师的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定期与本部开展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学校先后承担了多个省级的科研课题研究,近两年两个省级课题结题,一个省级课题两个市级课题立项,60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区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学校英语组、数学组、体育组先后获得了南京市优秀教研组称号。以研促教,做学者型教师成为每一位南外河西教师的努力方向!
学校的电教中心、录播中心、STEM科创中心、运动中心、各学科特色实验中心等为学校各种必修、选修课教育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学校大力推进智慧课堂教学,重视对学生的科技教育,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屡获省市科技创新大赛中一等奖。
近年来,我们对办学以来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修订了四十多项,新增了20多项规章制度,全体师生从制度制定的人性和落实制度的刚性两方面进行了广泛讨论并达成共识。师生在教与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常规。
着眼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由成长奠基,逐步形成“民主和谐、开放自信、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学校文化,是我们的愿景。我们将从立德树人、办学思想、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学校治理、校园生活、兴趣培养、智慧教育、国际交流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努力争创江苏省品质示范初中。
——校长 陈波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初级中学2019年合作更名
2019年,南师附中教育集团再添一所优质初中,位于鼓楼区幕府西路92号的南京晓庄学院附属中学低调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初级中学”,而孩子们的校服也变成了青春醒目的南师附中统一样式——“附中绿”。
学校是南京市教育局直属管理并重点打造的全市唯一一所直属初中,现归属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办学联合体,是南师附中直属初中部。与南师附中一体化办学以来,不断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师资培养和教研组建设力度,学校充分利用南师附中集团名师资源,陆续选派教师赴集团学校跟岗交流研修,与南师附中集团校共建名师队伍、共享名师资源,学校将陆续分批次选派90%以上的教师与南师附中新城初中、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等集团校,共同打造南师附中集团优质教学团队。
与此同时,学校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为每一位青年教师制定发展目标,建立个性化发展档案,依托青蓝工程,落实“五个一”要求。定期举办教师沙龙、邀请专家面对面指导等活动,青年教师迅速成为学校主力军,8位老师的市级课题结题。1名教师评为市学科带头人,3名教师评上市优青,评上区学带、区优的教师近10名。多位青年教师在省级教学展示、市级学科基本功大赛崭露头角,李莉老师在2019江苏省信息化教育能手大赛中喜获南京市特等奖、江苏省一等奖。
学校正在进行宿舍建设,计划今年暑假后启用,解决部分家长无暇管理孩子学习生活的问题,成立“小候鸟工作站”。学校提供温馨舒适的学生宿舍,配置中央空调和新风系统、独立卫生间、24小时热水。生活上,专职生活教师负责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健康管理。学习上,学校各学科骨干教师为同学们答疑解难。
校长的话
去年,学校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初级中学,正式加入南师附中教育集团大家庭。
我一路在南师附中教育集团成长,附中的文化从来不将“成绩”放在第一位,而是将“人格”培养摆在最中心的位置。
我们的学生要懂得感激与感恩,懂得自尊与尊人,具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毅品格,树立正确的切实可行人生理想,成为用智慧驾驭智慧的人。
南师附中实验初中是一所公办初中,学生学情多元。优先考虑一切学生,使教育和它的创新为了一切学生,这是基础教育对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责任。不做“花架子” ,在基础教育阶段认真全面的设计好学生培养课程。
我们首先做好普适性教育,通过精准教学和智慧德育完成。精准教学就是对不同个体实施个性化的教学,使每个人都做到最好,对不同群体实施不同培养路径达到培养目标。智慧德育就是育人讲究智慧,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
同时,我们接轨南师附中的“菁英教育”。“菁”指生命力旺盛,草色青青,意蕴附中学子的可持续发展;“英”指事物最精粹的部分,指具备核心素养的附中学子的卓越成长。我们努力为学有所长的孩子创设条件,为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厚实的底子。
我正在计划开设“诚朴讲堂”,邀请毕业多年的南师附中校友和我们的学生线上分享经历。他们除了带来各地的风土人情、奇趣妙事,还会有毕业后闯世界的酸甜苦辣,以及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思考,自己从事职业前景,这是一种独特的传承。
人生要面对一扇扇门,我们帮助孩子一起打开,去到更远更高的地方。
——校长 龚国祥
迈皋桥初级中学(29中分校)2019年创办
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分校)坐落于迈燕新城,是一所由栖霞区教育局与鼓楼区教育局联合创办的公办品质初中。学校毗邻迈化路和丰清路,校园建筑恢弘典雅,晨曦广场、水景大道、绿茵操场,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新姿绰约;教学楼大气端庄,教室宽敞通透,各类设备设施一流。学校按每个年级十轨建制,可容纳30个班,满足城北地区老百姓上家门口名校的需求。
“入纯正迈中,享卓越教育”是学校对社会和家长的一份郑重承诺。一尊孔子像安详伫立校园,彰显着与29中本部儒家文化深厚的渊源。学校秉承“厚德自强、纯正卓越”的办学理念,营造纯美的校园环境、打造纯善的教师团队、培育纯真的迈中学子、开发纯臻的校本课程、开展纯然的学生活动。学校把“永争第一、追求卓越”作为办学的价值追求,培养既有中国优秀文化素养、又具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
校长的话
我们是一所高起点办学的新学校。首届团队27名教师,拥有市学科带头人3名,区学科带头人3名,市区级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奖教师多名,师资力量骄人。建校一年来,全体师生、家长共同见证了学校的发展。老师们不负所托,努力践行着“用生命办学”的承诺,用纯粹的教育忠诚托起迈皋桥地区家庭的新希望。
实现纯正卓越教育,我们首先追求教学品质的提升。学校创建以三“YAN”为主体的课堂文化,即“研究教材教学,严格课堂流程,延展学生思维”。在此基础上,追求课堂氛围的民主和谐,追求课堂风格的多元化,打造“高颜值”课堂,提高学品,培养良习,逐步形成“生者,为学卓越,让每个孩子各有兴趣,各有特长”的教学生态。
学校以“进校十一问”作为育人精髓,将初一年级分为“珠峰部”和“凯旋部”两个级部管理。级部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共生共长。每个班级配备正、副两位班主任,同时推行“导师制”,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业规划,真正做到全员德育。创设“养正父母讲堂”,形成家校共育合力,让每一名迈中学子成长为性格纯厚、品行端正的大气、大智、大雅之人。
学校注重团队发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 “炫迈”青年教师联盟等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也为学生成长助力,纯享合唱团、青柠舞蹈社、武术、仿生机器人、旅游英语、烘焙社团等社团开设以来,让孩子们在发展个性的同时,体验到学科的艺术之美。
迈中的校园里两座教学楼,纯璞楼和纯然楼。因为我们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是天然的璞玉,经过课程的浸润、课堂的雕琢、仪式的洗礼,必然能彰显品性,绽放光华!
学校将进一步融合理念,逐步形成核心文化;熔炼团队,有效提升专业水准;融汇资源,合力提升办学效益,让这所名校分校在迈燕大地熠熠生辉!
——校长 梁晓燕
南京市第二十七初中2019年加入秦外教育集团
2019年,有着深厚办学积淀的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正式加入秦淮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并且搬入环境优美、设施一流的新校园,站在一个全新的起跑线上。
学校依托秦淮外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先进的管理模式、雄厚的师资力量和龙头带动效应,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体化,教师交流的常规化,教学交流的常态化,共研教学机制,共设“秦外德睿奖”,共求教学高质量,共创办学高品质,朝着“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目标阔步前行。
新落成的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占地面积18683平方米,校舍面积17363平方米,9个实验室、2个机房、1个心理健康辅导中心、1个室内体育馆、2个音乐教室,书法教室、劳技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录播教室等专用教室一应齐全。集书院式、智慧化于一体的开放式图书馆成为全体师生的精神驿站,文明和谐、精致优美的园林式校园成为孩子们温馨的家园和学习的乐园。
今天的27初中,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节点,“办一所令人尊敬的学校”是27初人的信念,让学生快乐成长、让教师创新发展、让学校成为品牌是27初人的追求。
校长的话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
多年的积淀,让我们27初人逐渐达成一种文化认同“和合”:和则通,合则强,和合则成。“和合”理念就像一轮太阳,照射到学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校园环境、学校管理、班级文化、教研氛围,乃至于各种活动,都是这个灵魂的体现与实现,是朝向这个灵魂的一种努力。
27初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模样?
三年,我们在内涵丰富的活动中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即“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两个维度。
我们通过充满仪式感的德育活动来强化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与沉淀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等,使学生在德性的养成上“向上向善,遇见最美的自己“;我们通过开设“人文与经典”、“传承与继承”、“学科与实践”、“艺术与欣赏”、“技术与设计”等五大类选修课程,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构建学校必修课与选修课优势互补、动态平衡的课程结构,用课程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
27初的老师应该是什么模样?
强校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我们建立以校为本的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分别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薛城、英语特级教师黄侃、体育特级教师王蓉、原玄武区数学学科教研员高飞和原玄武区物理学科教研员陈玉玲。
专家工作室的开展坚持 “五个机制”,暨定期研讨机制、学习交流机制、团队互助机制、经费保障制度和成果固化机制。在这里,凝聚的是“思想的盛宴”、“教学的革新”和“行动的追随”,通过名特优教师全方位的传帮带活动,青年教师更加注重专业成长中的反思和行动,纳长厚己,塑造了更优秀的自己。近三年,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18年学校物理、数学、体育教研组被评为区先进教研组。2018年,学校中考成绩实现新突破,分别荣获区级综合奖、均衡发展奖、教育公平奖和优质推进奖,囊括了区级表彰的所有奖项。2019年、2020年在“秦淮中学好课堂”评比中蝉联一等奖,获奖人数在全区名列前茅。
2019年7月,学校加入“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走上了“集团化”办学之路,集团内教师统一培训、两校定期交流听课、教学质量检测统一评价,新的办学模式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我们将通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多元化的育人模式,践行适合教育的办学理念,用丰厚的学校文化和丰富的校本课程把孩子们领进一片新天地,描绘出一幅学校教育的新地图。
——校长 孙后丽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颖 李灿伦 刘静 束宇 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