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怎么顺利过渡?幼升小的第一年
幼升小怎么顺利过渡?幼升小的第一年当然要看,毕竟家里还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再看一遍这本实用接地气的书,才能更好为下一个孩子将要到来的一年级,做更好的准备。就在我翻看这本书的时候,已经上二年级的女儿经过我的身边问我:她已经过了一年级了,我还需要看这本书吗?那么到底哪种状态是最好的呢?在《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一书中,作者卓立老师认为,家长既不需要过度看待,当然也不能随意对待。正确的做法是庄重以待,因为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人生基础当中的基础,孩子上学了家长也要跟着一起上学。作者卓立老师是北京史家小学终身名誉校长,北京市润丰学校校长,50余年一线小学教育生涯的儿童教育专家。
让每个从幼儿园大班毕业的孩子,能够顺利地适应小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是每个家长的梦想。
还记得两年前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放学了我去接她,门口那些刚从幼儿园大班升上来的孩子,一副懵懂又茫然的样子。
排队时七歪八倒的可爱模样,让一旁的家长笑了起来,不过尽力维持秩序的班主任是无暇顾及孩子的可爱模样的。
其实,每年的七八月份,很多家长都会关注到一个词就是幼小衔接。对幼小衔接这件事,有些家长严阵以待,有些家长则是给孩子准备一个新书包和铅笔盒就完事了。
那么到底哪种状态是最好的呢?在《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一书中,作者卓立老师认为,家长既不需要过度看待,当然也不能随意对待。
正确的做法是庄重以待,因为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人生基础当中的基础,孩子上学了家长也要跟着一起上学。
作者卓立老师是北京史家小学终身名誉校长,北京市润丰学校校长,50余年一线小学教育生涯的儿童教育专家。
就在我翻看这本书的时候,已经上二年级的女儿经过我的身边问我:她已经过了一年级了,我还需要看这本书吗?
当然要看,毕竟家里还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再看一遍这本实用接地气的书,才能更好为下一个孩子将要到来的一年级,做更好的准备。
作为一个已经度过小一阶段的家长来说,书中提到的三点让我印象深刻:第一,家长谁更有意愿管孩子学习就让谁管,第二,家长要准时接送孩子,第三,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班级的任何大小事务。
1、家长谁更有意愿管孩子学习,就让谁管对于辅导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情,有人打趣说:不写作业 母慈子孝 连搂带抱。一写作业 鸡飞狗跳 呜嗷喊叫 让老人血压升高 让邻居不能睡觉。
辅导孩子写作业鸡飞狗跳影响亲子关系这件事情,我算是深有体会。
孩子刚上一年级不久,就遇到了疫情停课。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只能陪着孩子在家上网课,上完网课还要监督写作业。
期间确实会因为孩子怎么学都学不会吼过孩子,亲子关系一度很紧张。
于是有一个学期的时间,我都没有辅导孩子写作业,但是会监督她把作业都完成。成绩的好坏分数的高低都不再给她提要求。
那段时间我和孩子都相安无事,她变得更加快乐一点,我的心态也变好了一点。
但是最终孩子的成绩还是要抓上去,权衡了一下家里的实际情况,最终还是我来继续辅导孩子的学习。
其实谁来辅导孩子这件事情,作者卓立老师给出了一个很简单的标准,谁更有意愿来督促孩子,就谁来。因为更有意愿的那个人,面对辅导孩子时遇到的各种问题,会更积极的寻找各种解决的方案。同时也更有耐心更能维护好亲子关系。
当然这也存在着夫妻间分工的问题。有些妈妈更愿意管孩子,但是一管孩子就躁狂,亲子关系鸡飞狗跳。这时候哪怕爸爸再忙,都需要介入管理孩子的学习当中去。
并且有些妈妈因为比较好说话,面对孩子是否能够按时学习有时候没辙。这个时候也可以将辅导作业的重担交给爸爸。
妈妈在家里可以跟孩子在情绪上共情,而爸爸则在执行力上发挥强大的作用。《欢迎来到一年级》书中举到一个例子,爸爸很忙整天出差,但是妈妈辅导作业歇斯底里很难进行。
最后采用的是孩子写完作业后拍照传送给爸爸,然后爸爸再反馈回来,居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由此可见,爸爸们在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不要做甩手掌柜。跟妈妈一起配合,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在学业上适应一年级的要求。
亲子关系也才能够更融洽。
2、家长要准时接送孩子为什么按时接送孩子非常重要,尤其是要按时。理由很简单,按时接送,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是很有帮助的。
试想早上孩子迟到了,那么他这一天都会过得很被动,有种一直在追赶大家的进度的感觉。
如果孩子放学了,家长没有及时接孩子。那孩子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在知乎上我见过一个提问:
为什么放学等家长来接会有一种想哭难受孤独的感觉?受不了等待?
会难过到了极点,看着同学成群结伴回家,自己在原地等待,手都不知道该放在哪里,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难过?只想赶紧找点事情伪装自己,在路上傻傻的站着看着同学们会难过到想哭。
其实我能够体会这位提问者的感受,有段时间因为弟弟幼儿园校车的时间和女儿放学的时间有冲突,所以只能先接弟弟然后再跟弟弟一起去接女儿。每次女儿都会打好几个电话给我,问我什么时候能到。
当到学校门口的时候,都能看到女儿一个人呆呆的站着等我和弟弟出现。远远地看见我们她都会飞快地跑过来。
当然女儿是明白我不能及时接她的原因,但是也能明显的感觉到每次全班同学都走了就她一个人等着我去接她的低落情绪。
为什么孩子会这么在意家长及时接自己呢?《欢迎来到小学一年级》一书中,作者卓立老师提到:
孩子会在等待的过程中会垂头丧气的,他们小小的脑袋里会出现无数不好的怀疑,爸妈是不是不够重视我了,是不是不会来接我了,是不是自己不乖惹爸妈生气了他们不来接我了。
当然你也可能会想,现在孩子不都有电话手表吗?晚点接能有多大点事,打个电话给他们不就完了吗?再说他们在幼儿园的时候也经常晚接孩子。
这肯定不一样,孩子刚进入新环境,每天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见到父母,然后跟父母分享一天的开心。如果父母来接自己经常迟到,哪怕理由再充分,孩子也一样会不开心。
比如成龙大哥,在孩子小的时候去接儿子放学,虽然后来因为弄错了学校导致没接到儿子。但也可以知道,忙碌之极的爸爸能够来接孩子,对孩子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惊喜。
没有什么比小学一年级时放学了能见到熟悉的父母那种喜悦和安全感,更为重要的了。
3、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班级的事务和活动《欢迎来到一年级》一书中提到,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班级的各种事务,无论大小。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在班级的存在感和归属感。参与班级的各种团队竞技活动,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
为什么孩子一定要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毕淑敏在《毕淑敏心灵独白》中这样写道:“归属,这是太不可忽视的内心需求。尤其是小孩子,如果他没有培养起正常的归属感,一生都会摇摆飘零。”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人最大的需要就是归属的需要。”
所以当孩子成为小学生的时候,他们是必须要建立对班级的归属感的。
其实我们在现实中可以看到,越是后进的学生越没有归属感。他们不关心班里的活动,没有得到认同所以班里没什么好朋友。
他们对班级的存在仿佛就是个过客,除非强制性的要求活动他们才会参与。
这种恶性的循环使得他们更加不愿意融入集体。既然在集体中无法得到依附,这些孩子就会转向校外去寻找能够依附的群体,他们学会了迟到早退旷课抽烟喝酒逛网吧和夜店。最终可能辍学或者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来。
所以,帮助你的孩子建立对班级的归属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自信心的建立和人际交往上都大有好处。
像我的女儿,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校有社团活动。但是需要选拔,竞争的人很多孩子没选上,她也落选了。
虽然社团活动参加不了,但是他们班级每周末两天都会有足球活动进行,由家长组织。不是强制的,班里任何一个孩子只要感兴趣都可以去。
于是我鼓励她积极的参加每周两次的班级足球队活动。
刚开始女儿踢得并不好,她也因为一些原因有段时间没去。但是我一直坚持让她去参加。
踢足球时任何一点点的进步我都会夸她夸半天,慢慢的孩子每周末的踢球她都很乐意去了。
后来班里还专门用班级经费制作了一个小小的徽章,表扬他们这些坚持每周参加足球活动的小球员。
女儿拿到老师发给她的小徽章,还得意地跟我嘚瑟了半天。
就像前面所说的,家长只需要鼓励孩子参与班级的任何事务和活动就行,不论大小。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以获得班级的认同,自然而然孩子的归属感就来了。
有归属感的孩子,不容易变坏。
孩子从幼儿园到一年级是一种转型,而这个转型是孩子真正走向社会的重要起点,所以作者卓立老师才会一开头就强调父母要重视孩子的一年级。
而孩子的这个转型期,其实也是家长从幼儿园家长转变为小学生家长的身份转变的重要时期。
比起幼儿园时期关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小学一年级阶段有很多的细节都是要家长多加留意的,比如谁辅导孩子的功课,谁去接送孩子,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班级事务无论大小。
这些细节家长做到位了,孩子才能够在一年级的更好的完成社会人身份的转变,迎接接下来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