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新命名3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宣部新命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宣部新命名3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宣部新命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茨日那在藏语中是“河对面”的意思。1935年9月14日黄昏,毛泽东在其居住的小木楼上向红一军团下达了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 会址现为小院,坐北向南,面积约100平方米,正房为二层木楼,面阔三间9米,进深一间3米,踏板式斜坡顶,门房面阔三间6米,保存较好。在此地征集有宣传标语、公文包、木桶、手榴弹等革命文物。已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常设展室两间,陈列有关实物和文献。1935年8月下旬,红军右路军(以红一方面军为主力组成)走出草地,到达四川省北部若尔盖县巴西村一带,发动了著名的包座战役,消灭胡宗南守敌一个团和援敌一个师,为红军北进甘肃创造了极好时机。但是,张国焘却擅自强令红军左路军(以红四方面军为主力组成)南下,并背着中央给右路军政委陈昌浩发了率右路军南下的密电。这封至关重要的电报被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获得,他立即报告了中共中央。为避免红军内部发生冲突,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
6月19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新命名11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其中,位于甘肃的迭部俄界会议旧址(茨日那毛泽东旧居)、山丹艾黎纪念馆、玉门油田老君庙油矿旧址、甘肃刘家峡水电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入选新命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命名工作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突出百年党史重要事件、重要地点、重要人物,突出新中国特别是新时代的大国重器和建设成就。此次命名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总数达到585个。
中宣部要求,要进一步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等重大活动中的作用,改进展览陈列,优化参观线路,进一步发挥宣传教育功能,着力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激励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迭部俄界会议旧址(茨日那毛泽东旧居)
俄界会议旧址位于甘南州迭部县达拉乡高吉村,是毛泽东曾居住并主持召开党中央重要会议的地方。“俄界”汉译又作“高吉”,藏语意为“八个山头”,今名高吉村。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5年8月下旬,红军右路军(以红一方面军为主力组成)走出草地,到达四川省北部若尔盖县巴西村一带,发动了著名的包座战役,消灭胡宗南守敌一个团和援敌一个师,为红军北进甘肃创造了极好时机。但是,张国焘却擅自强令红军左路军(以红四方面军为主力组成)南下,并背着中央给右路军政委陈昌浩发了率右路军南下的密电。这封至关重要的电报被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获得,他立即报告了中共中央。为避免红军内部发生冲突,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断然决定,率领以红一方面军主力组成的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8000余人,迅速脱离巴西险区,先行北上,向甘肃境内挺进。
1935年9月11日,党中央率领三军团和中央军委直属队,抵达俄界,与早已等在俄界的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等会合。翌日,中央政治局在俄界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公开批判了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和军阀主义倾向,讨论了北上的任务和到达甘南后的方针,确定用游击战争来打通国际联系。
“俄界会议召开在党中央同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的危急时刻,召开在长征路上的紧要关头,是党中央在遵义会议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次会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发展的道路。”据迭部县原党史办主任谈俊昌介绍,会议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和全军的领导核心地位,批判了张国焘分裂主义的错误行为,明确继续北上的正确道路,统一全党全军思想,并对红军进行缩编整顿以增强战斗力,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会址现为小院,坐北向南,面积约100平方米,正房为二层木楼,面阔三间9米,进深一间3米,踏板式斜坡顶,门房面阔三间6米,保存较好。在此地征集有宣传标语、公文包、木桶、手榴弹等革命文物。已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常设展室两间,陈列有关实物和文献。
茨日那在藏语中是“河对面”的意思。1935年9月14日黄昏,毛泽东在其居住的小木楼上向红一军团下达了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
之后,毛泽东在村口向红四团的全体指战员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他说道:同志们,敌人在腊子口布防重兵,企图将我们堵回草地去,这回头路可是走不得啊!我们要彻底打破蒋介石、胡宗南、鲁大昌的堵截,攻克腊子口,冲出岷山,到抗日前线去。
当时的茨日那村有30多户人家。为了恢复体力和收容掉队人员,红军除红四团奉命攻取腊子口外,其余部队在旺藏休整一天。15日拂晓,红军大部队离开旺藏寺东进腊子口。毛泽东带领参谋及警卫人员20余人,从茨日那村前的仙人桥渡过白龙江,翻山取捷径到朱力村,往崔谷仓。
如今,毛泽东旧居在保留原样的基础上稍作了翻修,并保存了红军当年写在门板上的十多条标语。近两年,中央和地方加大革命遗址的建设保护力度,茨日那毛泽东旧居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修缮和扩建,一座象征革命精神的雕像矗立在新建的广场上,再现了伟人当年的英姿,也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追思。
山丹艾黎纪念馆
山丹艾黎纪念馆成立于2012年8月,位于张掖市山丹县新城区,占地面积7384平方米,建筑面积4228.96平方米,共有藏品及实物资料1352件(套)。陈列展览共分十个单元,分别是青春年代、上海岁月、工合运动、培黎学校、热爱中国、情系山丹、幸福晚年、友谊使者、崇高荣誉、精神永存。建馆以来,为发扬路易·艾黎大爱无疆的国际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坚韧不拔的创新创业精神,做出了积极贡献。
纪念馆序厅:“情系培黎” 雕像
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年12月2日—1987年12月27日),新西兰著名的教育家、作家,于1927年4月21日来到中国。20世纪30年代,路易·艾黎在上海积极参加国际性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并向国外撰写了大量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文章。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参加并发起组织了工业合作社运动(简称“工合”),成为失业工人和难民生产自救、支援抗战的一支独特的经济力量,并为供应战时军需民用、特别是援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游击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40年代,他在甘肃省山丹县创办了以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为办学宗旨的培黎工艺学校,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能吃苦、讲实干的技术人才。邓小平称呼他为“我们的老战士、老朋友、老同志”。1982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同年被新西兰政府授予“英国女王社会服务勋章”;1985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公民”称号。
艾黎纪念馆是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示范基地、甘肃省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
玉门油田老君庙油矿旧址
玉门油田老一井位于玉门市南坪街道老君庙门前西侧,是甘肃油矿筹备处在老君庙最先开钻的1号油井。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9年,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等人在老君庙原址以北15米处确定井位,用人工方式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日产量达10吨,从而揭开了开发玉门油田的序幕。1962年,油竭停产。该井23年累计生产原油845.9吨,生产天然气17.73千立方米。1989年,老君庙油矿在玉门油矿建矿50周年前夕,在原址上安装了抽油机、设置了保护围栏、树立了纪念碑。
玉门油田老一井是中国石油工人打出的第一口油井,是中国近现代石油工业的摇篮,曾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贡献,在我国近现代石油工业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甘肃刘家峡水电厂
刘家峡水电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电站于1958年9月27日开工建设;1969年4月1日,电站第一台机组正式发电;1974年12月五台机组全部投产;1975年2月4日,刘家峡水电站全面建成。
刘家峡水电站作为新中国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国内100多家设计、制造、科研、院校参与了电站建设,代表我国60-70年代水电建设和机电制造业的最高水平,创造了新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的七个第一。在西北电网中承担着发电、调峰、调频和防凌、防汛、灌溉、供水任务,是西北电网的骨干电厂。
1995年,刘家峡水电站被甘肃省委列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时隔26年后又荣升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多年来,刘家峡水电厂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创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动实践,全力将刘家峡水电站打造成为全国首家蕴含“国家电网”基因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党员教育基地。
古浪县八步沙林场
八步沙林场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距古浪县城30公里。1981年,古浪县土门镇台子村村民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不甘心世代生活的家园被黄沙威逼,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带头以联户承包的方式发起和组建了八步沙集体林场,承包治理7.5万亩流沙。
38年来,从一道沟到十二道沟,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37.6万亩,栽植各类沙生植物3040多万株。如今的八步沙林场,花棒、柠条、沙枣、白榆等沙生植物“编”成了7.5万亩“缓冲带”,将古浪县与腾格里沙漠相隔。
2019年9月20日,八步沙林场荣获全国绿化委员会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2019年11月13日,八步沙林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长城历史文化为陈列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原馆在嘉峪关市区新华南路,建成于1989年10月。为促进文物事业发展,充分体现长城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发挥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1998年,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搬迁至嘉峪关文物景区内,于2003年5月1日,正式建成新馆。新馆占地面积4523平方米,建筑面积3499平方米,展览面积2700平方米,主体建筑外形呈烽火台式,古朴而厚重,与古老雄关相互映衬,共同构筑起嘉峪关文物景区的独特风景线。2009年5月,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同年10月1日,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现有馆藏藏品2252件(套),其中国家珍贵文物297件(一级文物45件(套),二级文物85件(套),三级文物167件(套))。这些极具代表性的展品,随着历史脉络的铺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展陈模式,将深埋于地下的珍贵藏品呈现到观众眼前,供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欣赏。
来源|综合整理于网络